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描述错误的是( )
A.电视和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液晶材料属于晶体,能体现晶体的各向异性
B.在霓虹灯的灯管里存在等离子体
C.可以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太阳的组成元素是否含氦
D、我国科学家近期成功构筑了一类超分子金属配位笼,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特征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A.HCl分子中的σ键电子云轮廓图:
B.基态Cl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
D.NaOH的电子式为
3.由制备高纯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
B.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Al)>(Cl)
D.共价键的极性:Si—Cl>Al—Cl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C(金刚石)和白磷B.和
C.NaBr和HBrD.和KCl
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6.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些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氢铝化合物。已知,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它的熔点为150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的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B.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D.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7.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魔术表演中常用一种含硫氰化铁配离子的溶液来代替血液
C.是化学镀银试剂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
8.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B.四种元素所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可能是Y的氢化物
C.Y、Z之间可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
D.X、Z、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强酸
9.催化除去HCHO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B.反应②中断裂C—H
C.反应1~④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机理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只含σ键,不含π键
10.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和等。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却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是平面型分子
B.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在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D.分子可以与HCl反应生成
11.绿矾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心离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B.为配体,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7
C.绿矾中存在的作用力有配位键、氢键、离子键
D.绿矾受热分解产生红棕色固体的同时可能生成
12.短周期主族元素R、X、Y、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M与Y元素不同周期且M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1,由R、X、Y、M组成的物质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B.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该化合物中X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结构
D.Y元素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元素有2种
13.是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放电过程会产生如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anm,设1号原子坐标参数为(0,0,0),3号原子坐标参数为(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面心的所围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
B.的配位数为4
C.2号原子坐标参数为(,,,)
D.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
14.下列微粒的空间结构,用杂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5.氟元素可形成多种有工业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化合物,如、等。
(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有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为氟原子发态的电子排布式的是_____(填序号)。
A.
B.
C.
D.
(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3)的熔点为1090℃,远高于的熔点(192℃),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石墨与在450℃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该物质仍具有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与石墨相比,的导电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中C-C键的键长比石墨中C-C键的_______(填“长”或“短”)。
(5)芯片制造会经过六个最为关键的步骤:沉积、光刻胶涂覆、光刻、刻蚀、离子注入和封装。其中“刻蚀”过程可能用到刻蚀剂HF、及清洗剂,三种物质中除H外的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1ml氟硼酸铵()中含有_______ml配位键。
16.为解决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催化剂及其载体的选择和改良是关键。目前我国研制的稀土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转化效果,催化过程图如下。
(1)Zr原子序数为40,价电子排布为:,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CO、NO均能够与血红蛋白(Hb)中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因而具有毒性。
已知:CO进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
①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氢化物化学式表示)。
②在CO、NO结构中,C、N、O原子均含有孤电子对,与配位时,配位原子均不是O原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③高压氧舱可用于治疗CO中毒,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3)为节省贵金属并降低成本,常用某些复合型物质作催化剂。一种复合型物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复合型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该晶体的密度为。其晶胞为立方体结构,则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_cm。
17.铬(Cr)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工业上以络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金属铬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为+2价,Cr的化合价为______,“焙烧”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沉铝”中所得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需控制pH=6~10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3)“酸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已知:“酸化”后溶液中,则溶液中=_______ml/L。
(4)Ca、O、Cr可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的复合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处于面对角线上的钙离子与氧离子紧密相邻)。
已知钙离子、氧离子半径分别为xpm、ypm,晶胞中位于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__pm。
三、实验题
18.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可用作聚氯乙烯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是粉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是棕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Ⅰ.制备
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和流程制备。
(1)步骤ⅱ,滴入20mL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步骤ⅲ,待溶液中停止产生气泡后,缓慢加入20mL浓盐酸,在85℃水浴中加热20min,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________。
Ⅱ.产品结构分析
(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非极性共价键
d.极性共价键
e.配位键
f.氢键
(4)1ml中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Ⅲ.实验探究
(5)实验小组在制备过程中发现溶液中直接加入,不被氧化,据此认为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对的氧化产生了影响,提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1:加入氯化铵溶液,增强了的氧化性。
猜想2: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
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
①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
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性,元素的非金属性Cl>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Cl>SiH,故A正确;B.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和的电子层数相同,Li的核电荷数大,故半径小,即,故B错误;C.Al的失电子能力大于Cl,故第一电离能,故C错误;D.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共价键极性越强,Si与Cl的电负性差值小于Al-Cl,故共价键的极性Si-Cl< Al-Cl,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A.C(金刚石)和白磷都只含有共价键,但前者为共价晶体,后者为分子晶体,A不合题意;B.和都形成分子晶体,且分子内原子间都形成共价键,B符合题意;C.NaBr形成离子晶体,离子间形成离子键,HBr形成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形成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D.形成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形成共价键,KCl形成离子晶体,离子间形成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A
解析:A.是共价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则的熔点比干冰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A错误;B.的非羟基氧原子数为2,的非羟基氧原子数为1,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其酸性越强,故的酸性比强,故B正确;C.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共价晶体,金刚石的键长小于单晶硅的Si-Si键,则C-C键比Si-Si键能大,键能越大,其熔点越高,所以金刚石的熔点高于单晶硅,故C正确;D.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至高能级轨道时吸收能量,又从高能级轨道跃迁至低能级轨道时释放能量,释放能量以不同波长的光释放,即为焰色试验,所以某些金属盐灼烧时呈现不同焰色,故正确;故选:A。
6.答案:D
解析:的熔点为150 ℃,由熔点低及题给结构可知为分子晶体,A正确;该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B正确;由的组成元素可知,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C正确;为分子晶体,化合物中Al和H之间形成共价键,不含离子键,D错误。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A.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时,Y位于ⅦA族,则W为稀有气体Ar,不是主族元素,故A错误;
B.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Y可能为O元素,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且氢键数目多于氨气,则四种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水,故B正确。
C.当Y为C,Z为硅,这时两者形成的物质SiC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X、Z、W可以分别为N、S、Cl元素,N、S、Cl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它们均是强酸,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反应机理,作催化剂,只改变反应①历程,降低其活化能(能垒),不能改变反应热(焓变),A项错误;反应②为,C—H键断裂,C—O键没有变化,B项正确;反应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总反应为,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D.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3×1)/2=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可以与HCl反应生成,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Fe的原子序数为26,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优先失去4s轨道上电子,所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为配体,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故B错误;C.绿矾中存在6个O→Fe配位键、氢键、与之间的离子键,故C正确;D.绿矾受热分解,亚铁被氧化,产生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同时部分硫被还原为,故D正确;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A正确;B.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高氯酸,故B正确;C.由物质结构式可知,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结构,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元素为氮元素、氟元素、氖元素,共3种,故D错误;故选D。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A:吡啶分子中,氮原子形成2个键,有1个孤电子对,1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大键,所以需要有3个杂化轨道,是杂化。吡啶分子中,氮原子形成3个单键,另外2个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大π键,需要有3个杂化轨道,是杂化。两个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杂化,要形成平面三角形结构所以两个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共平面,正确。
15.答案:(1)5;AD
(2)
(3)由于是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离子键,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得多。
(4)减弱;长
(5)F>O>N>C>B;2
解析:
16.答案:(1)第五周期第ⅣB族
(2)①N>O>C;;②氧原子电负性最大,成键时不易给出孤对电子;③高压氧舱增大氧气的浓度,使平衡逆移,释放出CO,可用于治疗CO中毒
(3);
解析:
17.答案:(1)+3;
(2);使完全沉淀
(3);
(4)
解析:(1)中Fe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Cr的化合价为+3价;“焙烧”中被氧化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沉铝”中所得滤渣的成分为,控制pH=6~10,使完全沉淀;
(3)“酸化”使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H=1,,则;
(4)该晶胞中Ca个数=8×=1,O个数=6×=3,Cr个数是1,因此化学式为;处于对角线上的钙离子、氧离子紧密相邻,晶胞边长是二者半径之和的倍,故该晶胞参数(边长)为pm。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晶胞边长的倍,故正八面体的边长为pm。
18.答案:(1)
(2)用乙醇洗涤可减少固体的溶解,且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水分,产品易干燥
(3)ade
(4)21
(5)①0.5mL氯化铵溶液;0.5mL浓氨水;②控制溶液酸碱性,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并提供,同时增加铵根浓度可以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增加一水合氨的浓度
解析:(1)步骤ⅱ,滴入20mL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用乙醇洗涤可减少固体的溶解,且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水分,产品易干燥。
(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氮元素和钴元素形成的配位键,氮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极性共价键,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故选ade;
(4)1ml中一个配位键含有一个σ键,配位键数为6,一个极性共价键含有一个σ键,极性共价键数为15,一个含的σ键的数目为21个,1ml含的σ键的数目为21;
(5)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说明加入氯化铵溶液,没有增强了H2O2的氧化性。而是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
①a是加入0.5mL氯化铵,没有被氧化,所以没有现象,b是加入0.5mL氨水,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
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控制溶液酸碱性,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并提供,同时增加铵根浓度可以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增加一水合氨的浓度。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的熔点比干冰高
比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B
的酸性比强
分子比分子的非羟基氧原子多
C
金刚石的熔点高于单晶硅
金刚石的C-C比单晶硅的Si-Si键能大
D
某些金属盐灼烧时呈现不同焰色
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至高能级轨道后,又从高能级轨道跃迁至低能级轨道,释放出不同波长的光
选项
微粒空间结构
杂化理论解释
A
吡啶()和吡咯()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N原子都是杂化
B
三甲硅烷基胺[]是非极性分子
N原子是杂化
C
四水合铜离子是平面四边形结构
是杂化
D
()是球形结构
C原子是杂化
实验编号
试剂
现象
1
0.5mL水
无明显变化
2
a
无明显变化
3
b
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月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