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01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02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共34页。

    【甲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文】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
    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
    【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 亭 有 竹 焉 而 因 以 竹 名 名 不 愧 于 吾 亭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洗)B.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
    C.陶后鲜有闻(新鲜)D.无所不宜(合适)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至少提出三点)
    【答案】1.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C 3.(1)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2)竹子有这四方面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 4.坚定正直;洁身自好;虚心好学;淡泊名利;胸怀天下(任选三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无愧于亭名的。“吾亭有竹焉”是完整的一个短句,焉在句末作语气词,故此处后边应断开一处,“而”表顺承,第一个“名”是动词,意思是命名,省略了“吾亭”,故在第一处“名”后停顿,第二个“名”是名词,意思是名字,“名不愧于吾亭”是一个完整的短句,应放在一处,故断句: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C.有误,句意: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
    (2)是:这;而:连词,表顺承;其:代词,它的。
    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开放性试题。既可以从文中理解分析,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君子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若从文中分析:
    结合甲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乙文中“中虚而静,通而有间”“外坚而直”可知君子应该坚定正直;
    结合甲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和乙文“清风时至,玉声珊然”可知君子应该洁身自好;
    结合甲文“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和乙文“挺然特立,不挠不屈”可知君子应该不屈不挠,庄重典雅。
    也可以结合课外知识
    示例:君子应该内心坦荡。也就是从容的面对外界和自己,做到心中无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应该不苛责,内心丰富。一个人在物质极度匮乏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这就是君子,这就是贤能。
    君子应该和而不同。君子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求自己融入群体,但也时刻保持警惕,不和那些违背自己意愿和内心的人们同流合污。
    君子应该自行反思。反省内求,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正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参考译文】
    甲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条。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文:王阳明建起何陋轩后,又就着轩的飞檐,在其前面的空地上打桩立柱,盖了所亭子,并在亭子四周种上翠竹,取其名为“君子亭”。因为竹有君子的四种品质:其内部虚极静笃,互相通透而有间隔,具备君子的德性。其外部坚韧正直,无论春夏秋冬,均不改变颜色,具备君子的操守。惊蛰时节,便破土而出,三伏夏天,便暂缓进长,风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调节适应,具备君子的明睿。清风时来,则如玉佩珊珊声响,像好听的音乐,又俯俯仰仰,仿佛孔门弟子在练习礼仪;风停下来,便寂然无声,挺拔特立,好像虞舜的大臣们整齐庄严地列于朝堂之侧,有君子的容表。竹子有这四方面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无愧于亭名的。
    (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①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呜乎?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动:萌发。②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③俾:使。⑤肮脏:读音kǎng zǎng,意为不屈不厄。
    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中的“妖”妖艳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庄重、质朴。
    B.“不蔓不枝”中的“蔓”是藤蔓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苟。
    C.“亭亭净植”中的“植”是树立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美好的姿态和气质。
    D.“可强鸡人使昼鸣乎”中的“强”是强迫、强令的意思,表达出作者对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一事的不满。
    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甲文对莲进行形象和品质的具体描写,有何用意?
    8.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牡丹,但写作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5.B 6.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7.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8.甲文提到牡丹,是为了用世人对牡丹的爱与自己对莲的爱进行衬托,并以世人“甚爱牡丹”来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乙文提到牡丹,是为了通过自己对牡丹感情态度的变化,突出牡丹坚贞不屈、不屈不厄的品格,以此表现作者坚守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品格。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及内容理解。
    B.“不蔓不枝”意思是: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牡丹之爱,指对于牡丹的爱;宜,应该。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生长姿态、香气远播、拒绝赏玩等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描写莲的高贵品质来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牡丹的“富贵”且喜爱的世人众多,写“莲花”有君子的品格,只有作者一人喜欢,目的是以它们作衬托,突出莲的的高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愿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乙文“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先写自己不认同牡丹是万花之王,后来写读到牡丹见到武则天也不开花,牡丹被贬洛阳,牡丹向阳生长朝其他方向就会死,来写战争被牡丹坚贞不屈、不屈不厄的品格折服,态度转变,通过牡丹来写自己坚守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品格,托物言志。
    【参考译文】
    【乙】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我开始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要说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药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说武则天冬天游后花园,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我才恍然大悟说:“牡丹像这样刚强不屈,被贬谪本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给他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如果违反时令季节,那么就算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长出穗来。武则天虽为人主,但是她能强令公鸡白天打鸣吗?
    正面应当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让它朝南就会生长,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牡丹高亢刚直、不可改变的本性,武则天都不能让它屈服,又有谁能使它屈服呢?
    (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下列加点字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宜乎众矣 事不宜迟 权宜之计
    B.乱曰 丝竹乱耳 猿鸟乱鸣
    C.可远观 远走高飞 深谋远虑
    D.徒观其贞枝肃矗 徒劳无益 家徒四壁
    10.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断3处)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11.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12.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指出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9.B 10.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11.(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当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 12.都运用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菊和牡丹衬托了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借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衬托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都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应当/应当/适宜;
    B.尾声/扰乱/此起彼伏;
    C.远远地/远远地/长远;
    D.只/只/只;
    故选B。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因此断句为: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1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染(沾染污秽)”“濯(洗涤)”“玄黄(黄叶)”“茂(繁茂)”等。
    1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甲文,根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意思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作者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突出莲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运用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乙文,写松树生于岩侧,不被世俗所关心,没被匠人所赏识,但当天气寒冷之时,其他树木都已枯萎,唯独松树冒霜停雪,茂盛苍翠,显示出其“落落高劲,亭亭孤绝”的奇节。都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运用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参考译文】
    【乙】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的本质是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它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蓬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①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②诏大号,以绳③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④直、删密、锄正,以夭⑤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⑥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⑦之隐,明告鬻⑧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子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⑨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⑩,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ī):倾斜。②明:公开。③绳:约束。④斫(zhuó):砍削。⑤夭:摧折。⑥蠢蠢:无知的样子。⑦孤癖:特殊的嗜好。⑧鬻(yù):卖。⑨棕;棕绳。⑩诟厉:讥评,辱骂。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或曰 或王命急宜(《三峡》)。
    B.而江浙之梅皆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无一完者 湖心亭一点(《湖心亭看雪》)
    D.安得使予多暇日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锄 其 直 遏 其 生 气 以 求 重 价
    16.两篇文章的物象都有一定象征意义,【甲】文中莲象征A ,作者写莲是为了表达自己B 的生活态度;【乙】文中梅象征C ,作者写梅是为了议政,表达了对D 的抨击。
    【答案】13.C 14.(1)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我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 (2)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15.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16.君子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人才 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
    【解析】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有的人/副词,有时;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C.数量词,一;
    D.怎样/形容词,安逸;
    故选C。
    1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既,已经;乃,于是;誓,发誓;疗,治疗。
    (2)以,用来;贮,贮存;穷,竭尽;生,毕生。
    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为:锄去它的直枝,压抑它的生机,用以求得高价。“锄其直”省略了主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在“直”后断开;“以求重价”表目的,应在“以”前断开,故断句为: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作者以莲花象征君子。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高洁、庄重、正直、芳馨、清高的君子品质,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莲喻人,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弃。
    乙文先讲文人画士以“天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有人将文人画士的特别嗜好告诉卖梅的人,于是蠢蠢之民把梅花斫、删、锄,以求重价,以致江浙之梅皆病;引出第二段作者的做法“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使梅花顺其自然的生长;作者借“病梅”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梅象征人才,“病梅”比喻被束缚、被摧残的人才,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的抨击,而自己费心心力解除“病梅”的束缚,表达自己要求破除对人才的束缚、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参考译文】
    (乙)南京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花。有人说:“梅的枝干以弯曲为美,直的就没有姿态;以横斜为美,正的就没有景观;以稀疏为美,密的就没有风致。”向来都是这样说的。对这个,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于公开宣布,大力号召,用以衡量天下的梅树;又不能叫天下的百姓去砍掉直的,削除密的,锄去正的,以使梅树早死、病残为职业来赚钱。梅枝的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那些愚昧无知而只想赚钱的人,能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可有人将文人画士这种特有的嗜好隐衷,明白地告诉卖梅人,他们就砍掉端正的树干,养育它旁斜的枝条,剪削密枝,使它的嫩枝早死,锄去它的直枝,压抑它的生机,用以求得高价,因而江苏、浙江的梅树都成病残。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然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啊!
    我买了三百盆,都是病梅,没有一盆是完好的。我已为它们哭了三天,于是发誓加以治疗,放开束缚,顺应它们的本性,毁掉了栽种的盆,把它们都埋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准备以五年的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本性,完整地生长。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忍受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藏这些病梅。
    唉!怎样才能让我得到更多空闲的时间,又有更多空闲的土地,用来大量地贮藏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间来治疗梅啊!
    (2023·吉林·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中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丙]
    秋莲
    (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②已秋风。盛衰老眼③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释]①青房:指莲蓬。②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③老眼: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17.[甲]文作者是北宋的 。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中焉 履:踩
    D.不堪翠减红销际 堪:忍受
    19.用“/”给《习惯说》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20.[甲][乙]两文体裁都是“说”,[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乙]文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21.[甲][丙]两文作者都运用了“莲"这一物象来表达感情。[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莲抒发对莲的 之情;[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莲抒发对莲的 之情。
    22.请分别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噫!习之中人,甚矣哉!
    (3)瘦影亭亭不自容。
    【答案】17.周敦颐 18.A 1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20.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21. 喜爱赞美 惋惜悲伤 22.(1)“众”,即多也,贪慕富贵的人极多,表达作者对这种世风的鄙弃。(2)叹词,慨叹习惯对人的作用之大,意在警醒人们重视习惯。(3)“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流露出作者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的辛酸情绪。
    【解析】1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甲文《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从莲的生长环境、生长姿态、香气远播、拒绝赏玩等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以莲喻人,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A.句意: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益:更加;
    故选A。
    1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
    根据句意断为: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从莲的生长环境、生长姿态、香气远播、拒绝赏玩等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以莲喻人,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二空:乙文首段写刘蓉有处坑洼随着坑洼越来越大,每次刘蓉都会被拌,时间长了便习惯了,后来父亲叫仆人填平整,刘蓉走到以前的坑洼处感觉地面凸起来了,过了很久还是有这样的感觉;进而引发第二段议论,谈及做学问“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强调了开始时要谨慎。
    2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不受淤泥的沾染,笔直生长,香气远播,拒绝赏玩,像君子一样,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赞美;
    丙诗首联写秋莲“瘦影亭亭”的情态和“淡香杳杳”的品性,颔联写秋莲“翠减红销”的衰败和“江清月冷”的寂寞环境,颈联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难全晚节,表现了作者对莲花处境的惋惜悲伤。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思是: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众:多。联系“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知,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人们大都贪恋荣华富贵,作者不禁感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与喜爱莲花的人少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逐利世风的鄙弃,对莲花的赞美。
    (2)“噫!习之中人,甚矣哉”意思是: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噫:叹词,哎。联系乙文“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可知,由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引发对做学问的思考,强调习惯对人的作用大,提醒人们重视习惯的养成。
    (3)“瘦影亭亭不自容”意思是;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瘦影”在此形容“秋莲”衰败凋零枯萎的状态,虽然身形笔直(亭亭),但是难以支撑其身躯,诗人将秋莲与诗人自己联系起来,反映了诗人坎坷的经历和抑郁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作者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的辛酸情绪。
    【参考译文】
    【乙】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丙】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清香还能引起谁的欣赏兴趣呢?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更有甚者是还处在江水清凉月色冷漠的环境中。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凛冽的秋风已经刮起?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盛衰一样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不要空着小船上的酒杯,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大抵松之为物,极地气不能移,历岁寒不为改。大类有道君子,顾当其始生,困蓬蒿,阨①牛羊,摧折于斧斤者,往往而是。惟托根深山大壑,苏之以风雨,照之以日月,笼之以轻烟薄雾,而又饱饫雪霜,延历岁时,然后翠蕤②摩空,铁干拂汉,虬③掀鳞射,夭矫④扶疏,为故国伟观,良亦不易矣。爱松者,当何如珍护耶?
    (节选自《爱松说》,有删改)
    【注释】①阨(è):同“厄”,困苦,灾难,这里指受牛羊践踏。②蕤(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③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④夭矫(yā jiǎ):屈曲而有气势。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23.借助方法提示,完成表格。
    2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甲】文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C.【乙】文中的松树刚开始生长时的情形是被困在草丛中,受牛羊践踏,遭受斧子的砍伐。
    D.【乙】文中松树遇到极端寒冷的天气也不改变,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变通的人。
    26.【甲】【乙】两文作者分别依托“莲”“松”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答案】23.贯通 更加 24.我只喜欢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5.D 26.①【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②【乙】文借描写松树的生长过程历经重重考验,表达了作者历岁寒不为改,清高不屈的气节。
    【解析】2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①空,这句话意思是: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根据语境可知,通:贯通。
    第②空,联系“益慕圣贤之道”句意为: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其中“益”意为“更加”。联系“香远益清”句意为:香气传播更加清香。其中“益”意为:更加。
    2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重点词:独:只,仅仅;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D.根据乙文“大抵松之为物,极地气不能移,历岁寒不为改。大类有道君子”可知,作者认为松树即使在极端的地方经历严寒,也不会改变气节,就如同有道德的君子一般。这里借松树历霜雪艰难、斧斤磨难、度重重考验、坚挺不挠、方得夭矫参天、干耸霄汉、枝叶繁茂,比喻有道君子历岁寒不为改,清高不屈的气节。选项“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变通的人”理解有误;
    故选D。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借对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独立、不攀附权贵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同时以“莲之爱”和“牡丹之爱”之间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根据乙文“惟托根深山大壑,苏之以风雨,照之以日月,笼之以轻烟薄雾,而又饱饫雪霜,延历岁时,然后翠蕤摩空,铁干拂汉,虬掀鳞射,夭矫扶疏,为故国伟观,良亦不易矣”可知,松树生长过程中,扎根深山忍受孤独,又经历日月暴晒、冰霜雪压,才能够拥有铁一般的枝干,成为枝叶苍翠、茂盛的松树。作者通过描写松树的生长过程中历经重重考验方成材,就如同有道德的君子一般。而文末“爱松者,当何如珍护耶?” 一句,表达了作者历岁寒不为改,清高不屈的气节。
    【参考译文】
    【乙】
    大概松树这样的树木,极端的地方(也)不能使(它的)气节动摇,经历寒冷(也)不能(使它)改变气节。像那些有道德的人,看他们从出生时候开始,(像松树一样)被困在野地中,被牛羊践踏,遭受斧子的砍伐,到处都是。(他们)只有把根扎在深山沟壑中,在风雨中复苏,受日月暴晒,笼罩在轻烟薄雾中,又饱尝冰霜雪压,经过一年,然后苍翠贴近云空,铁一般的枝干擦过星汉,像龙一样上扬,像鱼鳞一样四射,树枝屈曲而有气势,枝叶茂盛,这是历史故乡的壮丽景象,确实不能改变。喜欢松树的人,应当倍加爱护它啊。
    (2023·北京朝阳·二模)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陶后鲜有闻”中“鲜”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鲜艳夺目B.芳草鲜美C.寡廉鲜耻D.屡见不鲜
    28.结合语境,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理解:在孔子看来,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屋舍,因其主人品德高尚而不显得简陋。
    【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周敦颐借世人对三种花的态度,感叹爱莲者少,表达自己的独立坚守。
    29.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①竹,莳②之以卉药,琴编③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④焉。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⑤孔子之言。
    (取材于王阳明《何陋轩记》)
    材料二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⑥抱材⑦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取材于刘基《尚节亭记》)
    注:①[桧]桧柏,树木名。②[莳]移植。③[编]书。④[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⑤[信] 通“伸”,伸张。⑥[中立]会稽人黄中立。他因喜欢竹节而修建尚节亭,刘基看到后很喜欢。⑦[抱材]怀藏才能。
    君子不为环境所困。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雅的情趣:刘禹锡身处陋室,“调素琴,阅金经”,选择与“① ”往来;王阳明居何陋轩,栽树植竹种花,“② ”,引来文人学士聚集。也有人③ :周敦颐主张“出淤泥而不染”,黄中立在社会道德风尚衰落时“④ ”。
    【答案】27.C 28.乙 29. 博学的人 琴编图史 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以节立志
    【解析】2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陶后鲜有闻”中“鲜”的意思是:少。
    A.句意为:鲜明美丽,光彩耀眼。鲜:鲜明;
    B.句意为:花草鲜艳美丽。鲜:鲜艳;
    C.句意为:不廉洁,不知羞耻。鲜:少;
    D.句意为:常常见到,并不新奇。鲜:新鲜,新奇;
    故选C。
    2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和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乙】理解不正确。根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知,周敦颐借陶渊明和世人对菊和牡丹两种花的态度,感叹爱莲者少,而非“借世人对三种花的态度”。
    故选【乙】。
    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根据题干“刘禹锡身处陋室,‘调素琴,阅金经’,选择与……”的提示,找到《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知,刘禹锡选择与博学的人往来;
    (2)根据题干“王阳明居何陋轩,栽树植竹种花,……引来文人学士聚集”的提示,找到《材料一》“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可知,此处填“琴编图史”;
    (3)根据题干“也有人 :周敦颐主张‘出淤泥而不染’”的提示,找到《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4)根据题干“黄中立在社会道德风尚衰落时‘ ’”的提示,找到《材料二》“中立⑥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黄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非常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可知,此处填“以节立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人们认为我喜欢那个地方,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材料二
    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黄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非常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不蔓不枝 蔓:枝蔓
    C.安居而天下熄 熄:同“息”,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D.必敬必戒 戒:谨慎
    3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灌清涟而不妖 言和而色夷
    B.水陆草木之花 览物之情
    C.以顺为正者 非淡泊无以明志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足为外人道也
    32.对下列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A.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给人民自由;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B.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给人民自由;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让百姓走自己的路。
    C.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让百姓走自己的路。
    D.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3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凸显了所写对象的精神品质。甲文中“莲”象征的君子洁身自爱,乙文中的大丈夫意志坚定,坚守初心。
    B.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把世人对牡丹的爱和对莲花的爱形成对比;乙文中将“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进行对比。
    C.两文都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情感。甲文表达了对莲的赞美和对菊、牡丹的不屑,乙文表达了对大丈夫的赞叹和对张仪等人的鄙视。
    D.两文都用语气词增强表达效果。甲文中“宜乎众矣”,“矣”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慨,乙文中“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乎”表达了对对方观点的坚决否定。
    【答案】30.B 31.B 32.D 33.C
    【解析】3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B.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枝蔓。
    故选B。
    31.本题考查虚词解释和用法。
    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并且;
    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C.介词,按照/连词,用来;
    D.动词,是/介词,向;
    故选B。
    3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与民由之”应理解为: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独行其道”其主语为前面所提的“大丈夫”,不是百姓,应理解为: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故选D。
    3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C.有误,甲文表达了对莲的赞美和牡丹的不屑,对菊的态度比较中立,虽不赞成,但并未不屑。
    故选C。
    【参考译文】
    【乙】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2023·广西贺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韩诗外传》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③。”
    【注释】①仆: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病,担心。
    3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花之隐逸者也 子知之乎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可以免于患乎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善哉言乎 陈康肃公善射
    35.下面对《爱莲说》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莲的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方面,描绘了莲的特点。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流露了作者对众人爱牡丹的羡慕之意。
    C.文章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更好的衬托莲花的品格。
    D.文章的语言骈散结合,长短交错,整齐中不乏变化美。
    3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37.联系上下文分析【甲】文第二段中“噫”这个词的作用。
    38.有人作了三幅画,分别是莲花、菊花、牡丹,若选一幅送给孙叔敖,你觉得哪幅合适?请根据两文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34.C 35.B 36.(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媚。(2)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 37.“咦”表示感叹,使语意由议论转为抒情,由对三种花的喻义评述,转入对喜欢这三种花的人的情感表达,层次清晰。 38.莲花合适,因为孙叔敖谦虚谨慎,乐善好施,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菊花是隐居避世的,牡丹是追名逐利者,都不符合孙叔敖的品性。
    【解析】3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辨析。
    A.助词,的/代词,这件事;
    B.副词,可以/副词,大约;
    C.名词,祸患/名词,祸患;
    D.形容词,好/动词,擅长;
    故选C。
    3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言外之意是作者对世人随波逐流、追逐功名富贵现象的鄙弃。因此“流露了作者对众人爱牡丹的羡慕之意”说法错误;
    故选B。
    36.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1)予,我;独,只、唯独;之,结构助词,无实义;染,沾染;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禄,俸禄;益,更加;施,布施;博,广泛。
    37.本题考查分析词语作用。
    第二段开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评论,作者把三种花比作三种人,很形象。结尾“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抒情,作者对喜爱这三种花的人发出感叹,感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本段中“噫”字是感叹词,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慨叹之意,在结构上由议论转为抒情,使得段意中转换自然,层状清晰。
    3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乙文中“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知,孙叔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乐善好施,这于莲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是相同的,因此把莲花图送给他最合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菊花是隐居避世的隐者,牡丹是追名逐利之徒,都与孙叔敖积极入世、淡泊名利的品性不符。
    【参考译文】
    【乙】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款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款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蕴》
    39.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 )
    (2)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
    40.下列句子中带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水陆草木之花
    B.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及其茎叶既生
    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荷钱出水之日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41.翻译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42.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李商隐笔下的荷花荷叶和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39. 艳丽 每一天(或一天天) 40.D 41.(1)(莲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有风的时候,已经作出飘荡摇曳的娇态,没有风的时候,也呈现出苗条柔美的丰姿。 42.李商隐笔下的荷花荷叶:①“任天真”的品质,具有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②描写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具有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洁身自好,傲岸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解析】3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艳丽。妖:艳丽;
    (2)句意:则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日:每一天(或一天天)。
    4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A.都是助词,的;
    B.都是代词,它,指莲;
    C.都是介词,自从;
    D.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故选D。
    4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中通(内部贯通),外直(外部挺直),蔓(名词作动词,生藤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节)”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既(已经),飘飖(飘荡摇曳),袅娜(苗条柔美)”要理解正确。
    4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甲)诗“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可知,在李商隐的笔下: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据此可知,荷花具有“任天真”的品质,具有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可见荷花与荷叶具有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结合(乙)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周敦颐喜爱莲,是因为莲如君子,具有如下美好品质: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但又不孤高自许;洁身自好、质朴,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正直,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志洁行廉、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
    【参考译文】
    (丙)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菜就不是这样。芙渠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时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2023·上海长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①,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嗟夫,世之人中无所守者,率②不甘湛涪乡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③,则便志满意得,出肆入扬,以为天下无复我加矣。及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视寒号虫何异哉?
    (选自《南村辍耕录》,有删减)
    【注释】:①鷇雏:待哺雏鸟。②率:大都。③湛涪:沉浮。④诧九族侪类:夸耀于亲族朋辈。
    43.【甲】诗出自郑燮写的《 》,【乙】文出自 (人名)写的《爱莲说》。
    4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比至深冬严寒之际( )
    (2)遽若丧家之狗( )
    45.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6.根据【甲】【乙】【丙】三则诗文的内容,完成下表。
    47.【甲】诗中的“竹”和【乙】文中的“莲”皆是有操守的君子形象,两位作者对此都表达了 之情;【丙】文中“无所守者”的具体表现是:(1)稍有成绩便忘乎所以;(2)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对这类人的态度是 。
    【答案】43. 竹石 周敦颐 44. (1)到……时候/等到 (2)立即/立刻/马上/就 45.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6. (1)顽强/坚韧/坚贞/坚毅/坚定/坚忍/坚韧不拔 (2)出淤泥而不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当羽毛脱落稀少时,灰心丧气/(自鸣)得过且过/垂头丧气 (5)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47. 喜爱/赞美/赞赏 稍遇挫折/贬抑便摇尾乞怜/垂首帖耳/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灰心丧气 嘲讽/讽刺/轻视/鄙弃
    【解析】4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根据题干“郑燮写的”,结合诗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此处填“竹石”。
    (2)根据题干《爱莲说》的提示,结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此处填“周敦颐”。
    4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比:到……时候/等到;
    (2)句意为: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遽:立即/立刻/马上/就。
    4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莲之爱,对于莲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我;何,什么。
    4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这里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
    (2)(3)根据题干“篇目”是【乙】和“人的品性”是“洁身自好”的提示。找到【乙】①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提炼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根据题干“篇目”是【丙】和“‘物’的表现是“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 ”的提示。找到【丙】“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为:当羽毛脱落稀少时,灰心丧气(或得过且过)。
    (5)根据题干“篇目”是【丙】和“‘物’表现’是“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 ”以及“‘人的品性’是‘意志薄弱’”的提示,找到【丙】“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可提炼出:骄傲自满(或自以为是)。
    4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根据【甲】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和【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可知,都表达了对“竹”“莲”等物的喜爱。
    (2)根据【丙】文“稍有成绩便忘乎所以”的提示,找到“及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到了遇到一点点挫折时,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垂首帖耳,摇尾乞怜,生怕别人不能可怜自己)”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
    (3)根据【丙】文“视寒号虫何异哉(这和寒号虫有什么区别呢?)”可知,作者将这种人生态度比作寒号虫,表达了自己的嘲讽(或讽刺/轻视/鄙弃等)之情。
    【参考译文】
    【甲】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乙】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丙】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在盛夏时,它身上的花纹色彩华丽灿烂,就自己叫道:“凤凰比不上我。”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毛羽脱落,难看得像只小雏鸟,就自言自语地叫道:“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哎!世上那些没有操守的人,开始大都不甘于埋名在市井之间,必定为了自己前途努力奋斗,求得一点点名望(名声),便把自己突出于自己的亲戚之上,心满意足,出出进进趾高气扬,认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到了遇到一点点挫折时,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垂首帖耳,摇尾乞怜,生怕别人不能可怜自己,这和寒号虫有什么区别呢?可悲呀!
    (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①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②,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愀然,表情变化的样子。②审自得者,对于自己的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审,明察。
    48.【甲】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郑燮;【乙】文的作者是宋代的 (人名)。
    49.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任尔东西南北风( )
    (2)行修于内者( )
    50.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多利用自己而受到拘累的。
    B.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让自己受到拘累的。
    C.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
    D.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多利用自己而使自己拘累的。
    51.对【丙】文颜回“不愿仕”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有基本的保障。B.有高雅的兴趣爱好。
    C.可以向更多人学习。D.能坚守自己的志趣。
    52.【甲】诗中竹生长于破岩中,经历千磨万击,铸就 的品质。诗中含蓄地表现了诗人 的气节。【乙】文中莲生活在淤泥之中,却能“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君子 的品格的赞颂。【丙】文中颜回“ ”,却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具有 的品质。
    【答案】48. 清 周敦颐 49. 任凭,听凭 品行 50.C 51.C 52. 坚韧(坚贞)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 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家贫居卑 安贫乐道
    【解析】48.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第一空,《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第二空,《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49.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听凭;
    (2)句意为:注意内心修养的人。行:品行。
    50.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知,知道;足,满足;利,利禄;自累,使自己受到拘累。
    正确翻译为: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
    故选C。
    5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意思是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据此可知,颜回“不愿仕”的原因:生活有基本的保障:有高雅的兴趣爱好;能坚守自己的志趣。“可以向更多人学习”于文无据;
    故选C。
    52.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第一、二空,诗歌大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表现出了竹子坚韧的品格,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气节;
    第三、四空,结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内容可知,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第五、六空,结合“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的内容可知,颜回“家贫居卑”;结合“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由此可知,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参考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无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说:“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也是我的一点收获啊。”
    文言字词
    方法提示
    词义
    中通外直
    语境推测法

    香远益清
    课内迁移法:益慕圣贤之道

    篇目
    “物”的表现
    人的品性
    【甲】
    咬定青山不放松
    (1)
    【乙】
    “(2) ,(3) ”
    洁身自好
    【丙】
    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 。(用自己的话概括)
    (5)
    意志薄弱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2 活板(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2 活板(含解析),共34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1 卖油翁(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1 卖油翁(含解析),共3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2 咏雪(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2 咏雪(含解析),共27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9 爱莲说(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