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第1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第2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古诗词尤其注意色彩的恰当运用,李贺的"① ,② ”《雁门太守行》用“黑”“金”两色鲜明地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杜甫的 ③" ,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墨色"和“天黑"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孤苦悲凉的心境:岑参的"⑤ , 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白居易的"⑦ ,⑧ ”《钱塘湖春行》借"绿""白"极富视觉感地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李白的"⑨ ,⑩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紫色的烟雾和瀑布的壮丽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意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 jù 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 sā ,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如切如磋( ) 素以为绚( ) 与生 jù来( ) 牢sā ( )
    (2)文中划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段选自一部专为中学生撰写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作者是 、文段中的"《诗》三百"指的是 。(3分)
    (4)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请根据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推荐这一名著中的相应篇目(填字母)(3分)
    篇目: A .《说文解字》第一 B .《周易》第二 C .《尚书》第三
    D .《诗经》 E."三礼"第五 F ."四书"第七
    G .《战策》第八 H .《史记》《汉书》第九 l .诸子第十
    J .辞赋第十一
    ①甲同学想了解太极八卦的常识,应推荐
    ②乙同学在预习《<庄子>二则》时,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应推荐
    ③丙同学对汉字的前世今生很感兴趣,应推荐
    3.合肥四十二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为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小文打算制作"个人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下面是问卷的部分内容,请你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问题.(4分)
    (2)小明摘录了一则关于读书的方法的材料准备在活动中分享,请帮他修改。(5分)
    在当前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心读什么书、怎样高质量读书,越来越重视读书学习的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钱锺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一面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一面为后来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①"独树一帜"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2分)
    ②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
    ③请你从小明摘录的材料中提取出鲁迅和钱钟书两人不同的读书方法。(每空不超过10字)(2分)
    鲁迅: 钱钟书:
    活动最后,班长为庆贺此次活动拟写了几副对联,其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3分)
    挑灯春秋明大义 常饮翰墨儒胸襟
    B、 开卷神交天下士 著书学立一家言
    C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传家有道唯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二、阅读(55分)
    【一】中国如意的故事(22分)
    高慧芳
    ①在中国版图上,甘肃有一个美好的称呼,叫"中国如意"。从最东端的陇东庆阳,到河西走廊尽头的敦煌,将近1600公里的路程,恰似一柄玉如意。
    ②初识如意,源于敦煌。 A 在鸣沙山下,月牙泉畔,我静静观望天容海色般澄净的天空,山的倒影在泉水中清晰可见,触手可及。这是敦煌,莫高窟的所在地,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四大文明交汇地。史前文化、边塞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壮阔的文明之歌。莫高窟被誉为璀璨的艺术宝库,南北长1600米的洞窟,分布在鸣沙山东部的断崖上。735个洞窟里2400多尊泥质彩塑,内壁上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为它赢得了"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的美誉。
    ③每次来敦煌,心中所想,口中所念,都是"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第一次来,就赶上了排山倒海般的沙尘幕,远远望去,像是一堵墙在向前推进,我瞬间被这大自然的宏伟气势震撼住了。刹那间,竟然挪不开脚步。第二次来,领略了敦煌的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走在空旷的"三危揽胜"牌坊前的广场上,才明白什么叫“北风卷地白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
    ④"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边塞的苦寒吹不冷一颗炽热的心。每当来到莫高窟,在安静的院落里,看见白发渐多、青丝渐少的樊锦诗先生,我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人不堪其苦,她甘之如饴。唐代大诗人岑参笔下的敦煌太守"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的热闹敦煌。到了樊先生这里,变成了日日夜夜地巡看洞窟、灯下著书、安静守望。夜深人静之时,站在莫高窟前,仰望满天星斗,耳边传来九层塔的风铃,连心跳的声音都变得格外清晰。如同樊先生所言,这个时候,最容易想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择一事,终一生。
    ⑤在大家看来,她是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在我心中,她是敦煌的守护人,是传统文化和纯洁心灵的皈依。每当坐在三危山对面的沙丘上,望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我因为工作来到甘肃革命老区,在这里实现我自己的许诺,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一片新天地。可谁承想,世界之大,超乎想象! B 我被分配到了陇东庆阳,与樊先生在如意甘肃的两头遥遥相望中间是近1600公里的距离!
    ⑦蒲河和茹河,从庆阳西南的覆钟山下缓缓流过,庄严的北石窟寺静默不语。始建于北魏的这座千年北石窟寺保存有全国最大的七佛殿。作为陇东石窟群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由敦煌研究院代管。如意甘肃,一头是敦煌,另一头是庆阳,两座千年石窟:莫高窟和北石窟寺,将这两座千年古城的缘分牢牢连在一起。虽然是在"如意"的两头,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聆听流水的声音,仿佛在波光粼粼中遥遥望见敦煌九层塔的风铃,听见樊先生轻柔的鼓励和安慰。
    ⑧我心归处是敦煌。甘肃这柄祖国的玉如意,从大西北的沙漠深处,到东南的子午岭,正跨越千年的风霜,历久弥新,绽放华彩。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不仅描写了敦煌的壮美风光,还能让我们聆听到敦煌谱写的一曲文明之歌.
    B .诗句"万里敦道,三春雪未晴。"在文中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边塞的苦寒.
    C .文中 A 句"在鸣沙山下、月牙泉畔……"这一句朗读时应采用"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
    D .文中 B 句末的感叹号写出了"我"不能与樊锦诗近距离相处的遗憾.
    5.按要求分析下面的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第一次来,就赶上了排山倒海般的沙尘暴,远远望去,像是一堵墙在向前推进,我瞬间被这大自然的宏伟气势震撼住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唐代大诗人岑参笔下的敦煌太守"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的热闹敦煌。(引用唐代诗人岑参诗句有何作用?)
    6.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列举许多数字有何目的?(3分)
    7.请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5分)
    8.假如你是"中国如意"旅游区的小导游,消根据文章内容,从中任选一处景点,撰写一段60字左右的导游词,为游客进行介绍.(5分)
    【二】(17分)
    材料一:寒食节的缘由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后隐居不出。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刊载于《今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寒食节与清明节之间的关系
    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寒食节,正值春天,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唐代韩翊在《寒食》一诗句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栩用巧妙的手法再现了长安的寒食节的热闹景象。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逐渐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到宋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刊载于"阅读公社"有删改)
    材料三:寒食节的美食
    材料四:寒食节的文化影响
    寒食节的形成及演变,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和精神文化,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寒食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的核心忠孝以及诚信思想,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连接作用。艺术上,寒食节在历史发展中作为写作题材出现了很多的作品。涉及的著名诗人有: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杜甫等,为中国诗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寒食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9.下面对以上材料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寒食节又被称为"禁火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多年。
    B 、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古人在清明节外出踏青的热闹欢快的景象。
    C 、在远古时期有"改火"的习俗,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美好寓意,表达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D、禁烟冷食这些寒食节中主要习俗,在时代的演变中逐渐被淡化,到宋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10.材料一开头引用《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有什么作用?(3分)
    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表格所缺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
    12.寒食节的美食种类繁多,请结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据材料三为他们推荐符合各自口味的美食,并阐述理由。(4分)
    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
    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怀.
    小兰:营养健康是我的首选.
    有人认为:现在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已被清明节所取代,我们无需再了解寒食节的文化。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反驳。(4分)
    【三】(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美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其母曰:“孟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节选自《左传·介之推不言禄》有删改)
    【注释】①从亡者: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②:何不③以:这样④怼:怨恨⑤尤:指责⑥其食:君主俸禄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禄亦弗及
    (3)以志吾过
    (4)且旌善人
    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天 实 置 之 而 二 三 子 以 为 已 力 不 亦 诬 乎?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甲】【乙】两文中"行道之人""乞人"和"介之推"的做法都体现了"保持本心",请简要分析有何不同之处。(4分)
    三、作文(60分,含5分卷面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跑步时,未达最佳时速——重来!解题时,未找到正确思路——重来!
    重来,是青春中最绚烂的烟火,是成长路上最动人的篇章。
    重来,需要勇气,需要坚持,但又不仅仅于此….
    重来,可以完成目标,可以收获成功,但又不仅仅于此……
    请以《重来》为题,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食品
    简介
    枣糕
    东汉《四民月令》中写到:"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酷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枣糕是齐地寒食节专属食物,用红枣面粉制作而成,口感绵软,营养丰富。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 C 、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欢喜团
    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滚成圆团,包上白糖,再镶上一层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吃起来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乌稔饭
    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柘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饭"祭祀,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时间
    寒食节与清明节之间的关系
    唐以前

    唐玄宗时

    宋宋代

    相关试卷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第四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第四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言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第四十五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第四十五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卷,共4页。

    【语文试卷】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中考四模:

    这是一份【语文试卷】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中考四模,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