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
1.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帮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需要修建一条运河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上述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 )
A.为了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B.为了满足隋炀帝到江南游玩
C.为了促进全国的农业发展D.为了发动对外战争方便运输
3.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
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梦幻西游》游戏新推出一个游戏活动背景:大唐贞观年间的某天夜里,京城暴雨,巨雷轰塌长安衙门的监牢围墙,大批重犯趁乱一哄而逃.太宗皇帝李世民
震怒,限期将在逃重犯缉拿归案.你知道当时由哪个部门完成皇帝的任务?( )
A.刑部B.兵部C.吏部D.工部
6.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之治”。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唐太宗重视纳谏,善于用人,提高行政效能
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8.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④大量荒地被开垦,经济繁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
10.“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
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
12.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下列哪座城市?( )
A.成都B.兰州C.西宁D.拉萨
13.如果要举办“中国古代技术发明”图片展览,下列应该入选“盛唐篇”的图
片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是( )
A.曲辕犁B.筒车C.高转筒车D.翻车
15.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B.农业发展的结果C.开元盛世的成效D.任用贤能的结果
16.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
A.《论语》B.《史记》C.佛学经典D.《西游记》
17.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玄奘西游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8.清代有人写诗曰:“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杨坚B.李渊C.安禄山D.赵匡胤
19.北宋武举共取士868人,年均仅5人,总数不及宋真宗景德二年文士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这说明当时( )
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
C.科技与文化的繁荣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0.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③文臣为官,通判监督
④设转运使,中央掌控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材料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什么关系?他为处理这一关系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
(3)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
24.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
(3)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5)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C、D项,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贯通南北,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正式设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隋朝灭亡。故A、C、D项说法与隋炀帝有关。B项,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于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一统南北。故B项说法与隋炀帝无关。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一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帮商贾并凑”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经济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政治上的需要;由材料中“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可知,隋朝大运河修建是军事上的需要。因此,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为了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及所学知识可知,不按出身和阶级可以做官的制度是科举制度,D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将王室宗亲和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制度,察举制度是汉代实行的通过推举选拔官吏的制度,监察制度是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制度。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故选:B。
5.答案:A
解析:A项,结合所学可知,刑部是三省六部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因此材料中窜逃的重犯,应由刑部捉拿。故A项正确。B、C、D项,兵部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此三部都不负责刑罚。故B、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6.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如创立了殿试、武举。武则天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如重用姚崇等。同时武则天统治时期还重用酷吏,滥杀无辜。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之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A项,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唐太宗经常以亡隋为戒,励精图治,为政谨慎。故A项叙述正确。B项,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嘱咐臣下莫无上不悦而停止进谏。故B项叙述正确。C项,薄赋尚俭,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项叙述正确。D项,姚崇、宋璟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故D项叙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等措施,都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大量荒地被开垦,促进经济发展、繁荣,与题干内容“减轻人民负担"不符,BCD项都包含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选:D。
10.答案:D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制瓷业发达,其中唐三彩是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世界工艺的珍品。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日本派遣“遣唐使”多次来唐。唐朝科举考试获得发展,进京赶考是知识分子的愿望。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A
解析: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像坐落于拉萨的大昭寺。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地动仪模型是东汉时期的发明,与题意不符;②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作农具,与题意相符;③筒车是唐朝的灌溉工具,与题意相符;④罗盘针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发明的,与题意不符。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可知,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开元时期,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盛世,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时期,人口增多即是这种发展的体现。故选C。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外交往,不属于民族融合的表现,B正确;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以及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都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或民族友好交往,排除。故选B。
18.答案:D
解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D符合题意。故选:D。
19.答案:A
解析: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发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祖继续采取什么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出现了北宋武举共取士868人,年均仅5人,总数不及宋真宗景德二年文士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的现象。故选:A。
20.答案:C
解析: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文臣为官,通判监督,设转运使,中央掌控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C。
21.答案:(1)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解析:(1)“此河”:根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人人都说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这条河(京杭运河),但是到现在这千里的通航都是依刺这条河,可知“河”指隋朝大运河。作用:为了加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原因:根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意思是人人都说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这条河(京杭运河),可知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修凿大运河。辨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因此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2.答案:(1)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隋朝。唐朝。
(3)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内容。材料中的话语是唐太宗的著名名言。在这里,唐太宗用“舟”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为了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割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等。
(2)本题考查的科举制度的内容。我国的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隋文帝是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期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制度;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影响是内容。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3.答案:(1)汉族和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2)和亲和会盟。藏族。
(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1)材料一“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唐太宗说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以中原汉族为贵,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主政策。其中的“中华”指汉族。“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
(2)据材料二图示关键信息“和亲”和“会盟”可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吐蕃人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
(3)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促进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发展,维护了和平,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4.答案:(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科举制度。
(4)隋炀帝。
(5)国家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解析:(1)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可知隋唐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分别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事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尺带珠丹),可知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因此隋唐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是科举制度。
(4)君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可知隋唐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隋炀帝。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应该注意加强民族团结;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要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第九中学日新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第九中学日新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丰城中学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丰城中学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8,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68,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