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性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3.2 DNA分子的结构
单元
必修2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中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对已学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也是学习整个遗传部分的基础。
课本首先用大篇幅介绍了科学家们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学习和体会科学家们善于捕获和分析信息,合作研究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之后是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介绍,最后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学生动手实验。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性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能力目标:
1.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
2.能够正确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并说明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过模型构建及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科学精神。
2.认同与人合作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生命观念:
说出DNA结构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科学思维:
1.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领悟模型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能够正确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并说明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
2.思考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科学探究:
学生了解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具备对图片及模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正确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
社会责任:
认同与人合作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重点
教学重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难点
教学难点: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得DNA的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造型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你知道为什么将它作为高科技的标志吗?
上网查阅有关DNA的信息,收集你感兴趣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共享。
观看图片和材料,思考教师的问题并大声回答
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1.19世纪50年代科学界认识到DNA的化学组成。
2.1951年威尔金斯展示了DNA的X射线的衍射图谱,并且获得相关其数据。
3.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初步构想。
4.1952年查哥夫指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传学的彻底变革,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回答问题:
1.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哪些?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由哪几种物质组成?
2.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的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二、DNA的结构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有哪些?
师生共同回顾整理知识要点,板书出DNA分子结构的知识链,着重讲解以下知识点:
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两条链的方向相反,补充:一条DNA分子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对之间通过一种化学键连接——氢键
补充: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所以G和C含量高的DNA分子稳定性强
3.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思考:DNA分子的特点有哪些?
①多样性: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②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③相对稳定性: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
④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学生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课件图片直观展示模型盒中的材料
【简要说明】
用白色球体代表磷酸基团,黑色圆柱体代表脱氧核糖,4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代表A、T、G、C四种碱基。
【方法指导】
以问题形式提示学生构建模型的正确思路,建立“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
①如何制作一个脱氧核苷酸?(点)
②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接成一条链?(线)
③两条链之间如何正确连接?(面)
④如何体现双螺旋结构?(体)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引导。
学生自学课本资料,课堂结合教材“思考与讨论”问题,教师以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整个构建过程: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内外侧的组成→DNA两条链的方向→碱基配对的原则。
回顾科学史,回答问题,引发情感体会,体验科学家的精神。
学生讨论并交流,初步形成DNA分子结构的知识链。
观察课件展示的脱氧核苷酸的结合方式,感受DNA双链的形成方式。
学生思考氢键的作用和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通过这些特点全面认识DNA分子的结构。
学生根据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和学习,归纳总结DNA分子的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模型,并相互交流
小组展示自己的模型。
检测学生的自学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图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看到DNA分子的结构及形成原理。
通过关键点的总结叙述,帮助学生全面学习DNA的结构特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自主归纳总结,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且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加深印象。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并做好恰当的组织引导,避免盲目探究。
从自己动手制作的模型中学习DNA分子的特性,加深印象。
小刀:
1.下列有关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主要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2.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B)
A.DNA分子都含有5种化学元素
B.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化合物
C.绝大多数生物的DNA为双链结构
D.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化合物
3.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各核苷酸之间是氢键连接起来的
B.④代表的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基本单位不同
D.DNA分子中①②③④之比为1:1:1:1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精选习题,检测并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DNA的结构。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2.DNA分子的结构
总结、归纳本课所学。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知识,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板书
3.2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二、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化学组成
2.DNA分子的平面结构
3.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4.DNA分子的特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