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1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2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28页。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让人偏向于把“不得其平”理解为像孟郊一样由于生活的穷苦而悲愤。
    总括言之,“诗人薄命”并非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真实的总结,而是古人的一种集体认同。表面看来,这种集体认同比较消极,然从深层考察,却有相当丰富而积极的意义,它表现出古人对诗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诗人的想象与期待。
    (摘编自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1.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在隋代已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但此“禄利之路”在当时并未对所有读书人开放。
    B. 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文学作品被任用提拔,或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
    C. 中国古代文论选择“穷而后工”说是因为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色彩,具有更深刻、更崇高的人文情怀与诗学理想。
    D. “诗能穷人”“穷而后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等都是符合中国古代集体认同的文学观念。
    2.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失志”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与抒发中表现出对道的坚守和追求,这使其内心具有一定的使命感与崇高感。
    B. 面对事实,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会使人们“有所见”或“有所不见”,受集体认同引导的人会对事实进行灵活选择。
    C. 相比《史记》所载的更为真实的历史,《太史公自序》中“发奋著书”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
    D. 从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理解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而作《登飞来峰》。
    B. 屈原屡遭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 李白漫游梁宋,与友相会而作《将进酒》。
    D. 杜甫漂泊夔州,高台临眺而作《登高》。
    4.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
    5. 作者是怎样证明集体认同引导下的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这一经典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我是在我妈开始种葵花那一年决定辞职的,并提前把外婆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在阿勒泰市生活。有一次我妈打电话给我,非常害怕的口吻:“娟啊,你赶快回家吧,情况有些不对……”“是不是外婆她……”“唉,你外婆越来越不对劲儿了,你要是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吓一大跳。天啦,又黑又瘦,真是从来也没见她这么黑过……是不是大限要到了?你赶快回来吧,我很害怕……”
    我赶紧回家,倒了两趟车,路上花了一整天工夫,心急如焚。到家一看,果然外婆脸色黑得吓人,并且黑得一点儿也不自然,跟锅底子似的。我又凑近好好观察。回头问我妈:“你到底给她洗过脸没有?”她想了想:“好像从来没有……”
    外婆跟着我时总是白白胖胖,慈眉善目。跟着我妈,整天看上去苦大仇深。但又怎么能怪我妈呢?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的,整天忙得团团转,哪能像我一样专心。
    ①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外婆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她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一看到我,她赶紧高高挥手。
    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可阿勒泰对于她是怎样的存在呢?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能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她居然听懂了:“晓得晓得,我又不是细(小)娃儿。”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她的行军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老子二回(下次)再也不出去了。”可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那时候,我好恨自己没有时间,好恨自己的贫穷。我骗她:“我们明天就出去。”却想要流泪。②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她在激情中睡去,醒来又趴到阳台上。直到视野中出现我下班的身影。她已经不知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她已经不知命运是怎么回事了。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置她于此处境地。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的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
    ③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又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的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
    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那是我二十五岁时最宏大最迫切的愿望。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经迷路。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在她的世界之外,她放不下的只有我了。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我会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一样也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我就是一个骗子,一个欲望大于能力的骗子。而被欺骗的外婆,拄着拐棍站在楼梯口等待。她脆弱不堪,她的愿望也脆弱不堪。④我根本支撑不了她,拐棍也支撑不了她。
    (节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改动)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围绕“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这句话,展开了对外婆和“我”一起生活的回忆。
    B. 作者对外婆世界的描写越详细、丰富、深入,越能凸显作者因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无法满足外婆内心需求的内疚。
    C. 结尾处对“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的描写,是为了揭示外婆因不适应异乡生活的孤独状态,文章情感达到高潮。
    D. 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作者用平实、生活化的笔调,选取日常生活中琐碎之事,刻画出真实生动的外婆形象。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的“一个人”一词,不仅表明当时的客观环境条件,也反映了外婆在阿勒泰时的心理状态。
    B. 句子②语义上和上文的文字紧密相连,“除此之外”承接上文,也引出对外婆“总是不知身在何地”的描写。
    C. 句子③写出了“我”的怨恨和无奈,“我”心里理解外婆,但出于对她身体的担心,不得已才如此狠心。
    D. 句子④两次用到“支撑不了她”,除了表现出“我”后悔和自责,还表现出“我”对外婆的深深思念和爱。
    8.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9. 文章以“外婆世界”为题,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描写了外婆怎样的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逮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节选自徐干《治学》)
    材料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元史·王冕传》)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夜潜出A坐B佛膝上C执策D映E长明灯F读之G琅琅H达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庠序,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称学校。
    B. 顾,指回头看,与《荆轲刺秦王》中“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意思不同。
    C. 矫首,文中指抬起头,其中“矫”与成语“矫枉过正”中的“矫”意思不同。
    D. 异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异”与《过秦论》“愚黔首”的“愚”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是圣人看重的事情。作者认为学习是以前的君子成德立行、名声不朽的原因。
    B. 徐干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否定学习只思不行动的做法,和《劝学》中观点相近。
    C. 徐干强调志向的重要性。认为志向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才华起次要作用。
    D. 王冕幼时喜欢学习。他的母亲理解支持他学习,送他到寺庙里让他能安静学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懿德,故可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供神明。
    (2)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14. 材料二中,王冕能成为博学多通的儒生的原因有哪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日出入行(节选)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①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②,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③?万物兴歇皆自然。
    【注释】①六龙:指太阳。中国神话传说中,日神所乘之车每日由六龙拉着从东到西行驶。②元气:这里指自然、天地宇宙。③四运:即四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描写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海落下,如同人在徘徊一样,“徘徊”两字形象生动。
    B. “安在”“安得”展现出诗人质疑探索精神,表明诗人对太阳的永恒性产生了怀疑。
    C. “谁挥鞭策驱四运”用“谁”发问引发读者深思,《沁园春·长沙》中有类似的写法。
    D. 诗人认为,草木不会因繁荣凋落而感谢或怨恨自然,万物的兴盛衰败都是自然规律。
    16. 李白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特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用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3)成都又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香雪决定告诉娘她用四十个鸡蛋换了这个铅笔盒。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向前奔腾、撞击着水中石块、不时溅起浪花的小溪的声响高昂起来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问号的表现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个好的午休,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让下午精力充沛。尤其是到了夏季,白天时间变长,孩子们晚上睡觉时间普遍推后,晚上睡眠时间减少, ① ,下午上课时就很容易昏昏欲睡。老师们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们,要想出各种招数来帮助学生“提神”。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午休就变得十分重要。
    “ ② 。”只有张弛有度,才能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应做好居家的睡眠管理,尽量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 ③ ,减缓学生白天长时间连续学习产生的疲劳。
    ①近年来,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学校午休“躺睡自由”的案例。②创造条件让学生午休躺睡,获得更优质的午休体验,从技术、投入上来看都已经不再是难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不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这一事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好事、实事为己任。
    20. 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没说你可以走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会让你就这么走掉吧。
    B.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C. 近来热播的《长安三万里》堪称天花板级别国漫,很可以看一看。
    D. 爱农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将改好的语句填写在答题卡上。可增删个别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历史证明,世间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临界点,只要过了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这个临界点,也可以称为“奇点”。其实,物理和数学都在研究这个神奇的“奇点”,同样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存在着奇点,奇点无处不在……
    请以“奇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让人偏向于把“不得其平”理解为像孟郊一样由于生活的穷苦而悲愤。
    总括言之,“诗人薄命”并非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真实的总结,而是古人的一种集体认同。表面看来,这种集体认同比较消极,然从深层考察,却有相当丰富而积极的意义,它表现出古人对诗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诗人的想象与期待。
    (摘编自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1.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在隋代已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但此“禄利之路”在当时并未对所有读书人开放。
    B. 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文学作品被任用提拔,或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
    C. 中国古代文论选择“穷而后工”说是因为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色彩,具有更深刻、更崇高的人文情怀与诗学理想。
    D. “诗能穷人”“穷而后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等都是符合中国古代集体认同的文学观念。
    2.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失志”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与抒发中表现出对道的坚守和追求,这使其内心具有一定的使命感与崇高感。
    B. 面对事实,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会使人们“有所见”或“有所不见”,受集体认同引导的人会对事实进行灵活选择。
    C. 相比《史记》所载的更为真实的历史,《太史公自序》中“发奋著书”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
    D. 从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理解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而作《登飞来峰》。
    B. 屈原屡遭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 李白漫游梁宋,与友相会而作《将进酒》。
    D. 杜甫漂泊夔州,高台临眺而作《登高》。
    4.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
    5. 作者是怎样证明集体认同引导下的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这一经典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1. B 2. C
    3. A 4. ①对(不符合集体认同的)事实进行遮蔽,对事实选择性接受、虚构和改造。
    ②对批评理论进行选择性理解。(如把“选择性”替换为“片面”或“狭隘”也可)
    5. ①援引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的分析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不平则鸣”的理解与韩愈的举例是矛盾的。他认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成功政治家的事例,这与集体认同理解的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
    ②引钱锺书先生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钱先生认为“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③以作者自己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作者认为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错误,结合原文“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可知,原文是说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选项“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扩大范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错误,结合原文“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可知,原文是说《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没有论述学说价值也会削减。选项“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于文无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写下了《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不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
    B.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
    C.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
    D.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原文“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可知,对(不符合集体认同的)事实进行遮蔽;
    结合原文“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可知,对事实选择性接受、虚构和改造;
    结合原文“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可知,对批评理论进行选择性理解。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原文“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可知,作者援引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的事例,认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成功政治家的事例,与集体认同理解的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从而分析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不平则鸣”的理解与韩愈的举例是矛盾的。
    结合原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可知,引用钱先生认为“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的观点,进而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
    结合原文“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可知,作者认为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以自己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我是在我妈开始种葵花那一年决定辞职的,并提前把外婆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在阿勒泰市生活。有一次我妈打电话给我,非常害怕的口吻:“娟啊,你赶快回家吧,情况有些不对……”“是不是外婆她……”“唉,你外婆越来越不对劲儿了,你要是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吓一大跳。天啦,又黑又瘦,真是从来也没见她这么黑过……是不是大限要到了?你赶快回来吧,我很害怕……”
    我赶紧回家,倒了两趟车,路上花了一整天工夫,心急如焚。到家一看,果然外婆脸色黑得吓人,并且黑得一点儿也不自然,跟锅底子似的。我又凑近好好观察。回头问我妈:“你到底给她洗过脸没有?”她想了想:“好像从来没有……”
    外婆跟着我时总是白白胖胖,慈眉善目。跟着我妈,整天看上去苦大仇深。但又怎么能怪我妈呢?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的,整天忙得团团转,哪能像我一样专心。
    ①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外婆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她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一看到我,她赶紧高高挥手。
    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可阿勒泰对于她是怎样的存在呢?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能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她居然听懂了:“晓得晓得,我又不是细(小)娃儿。”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她的行军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老子二回(下次)再也不出去了。”可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那时候,我好恨自己没有时间,好恨自己的贫穷。我骗她:“我们明天就出去。”却想要流泪。②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她在激情中睡去,醒来又趴到阳台上。直到视野中出现我下班的身影。她已经不知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她已经不知命运是怎么回事了。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置她于此处境地。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的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
    ③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又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的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
    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那是我二十五岁时最宏大最迫切的愿望。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经迷路。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在她的世界之外,她放不下的只有我了。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我会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一样也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我就是一个骗子,一个欲望大于能力的骗子。而被欺骗的外婆,拄着拐棍站在楼梯口等待。她脆弱不堪,她的愿望也脆弱不堪。④我根本支撑不了她,拐棍也支撑不了她。
    (节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改动)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围绕“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这句话,展开了对外婆和“我”一起生活的回忆。
    B. 作者对外婆世界的描写越详细、丰富、深入,越能凸显作者因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无法满足外婆内心需求的内疚。
    C. 结尾处对“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的描写,是为了揭示外婆因不适应异乡生活的孤独状态,文章情感达到高潮。
    D. 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作者用平实、生活化的笔调,选取日常生活中琐碎之事,刻画出真实生动的外婆形象。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的“一个人”一词,不仅表明当时的客观环境条件,也反映了外婆在阿勒泰时的心理状态。
    B. 句子②语义上和上文的文字紧密相连,“除此之外”承接上文,也引出对外婆“总是不知身在何地”的描写。
    C. 句子③写出了“我”的怨恨和无奈,“我”心里理解外婆,但出于对她身体的担心,不得已才如此狠心。
    D. 句子④两次用到“支撑不了她”,除了表现出“我”的后悔和自责,还表现出“我”对外婆的深深思念和爱。
    8.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9. 文章以“外婆的世界”为题,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描写了外婆怎样的世界。
    【答案】6. C 7. C
    8. ①运用双关手法。②表层意义:外婆因神志不是很清晰,不适应异乡生活且无同伴而找不到回家的路。③深层意义:文章写外婆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身的价值,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9. ①充满好奇、童真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②充满依恋、牵挂的世界。她始终对“我”充满着依念和牵挂,对故乡也充满牵挂。③因陌生而封闭孤独的世界。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环境,她总是糊里糊涂,分不清也记不住回家的路;在这里她没有朋友,没有她思念的旧人,没有她思念的食物,她是孤独的。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为了揭示外婆因不适应异乡生活的孤独状态”错。联系前文可知,系破布是外婆怕不记得楼层找不到家,结尾处写“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是“我”送走外婆后再回到出租屋时看到的情景,说明外婆还想着回来,放不下“我”,这样做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不是选项所说的目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表达效果的能力。
    C.“怨恨”错。由“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可知,“我”不希望外婆乱跑,担心她走失、摔跤,“我”的恼火,不是怨恨,是对外婆的爱的表现。再结合后文“我抹着眼泪下楼”时的想法看,“我”有自己的无奈,但并没有怨恨外婆。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找到文中与外婆迷路有关的内容,可知该句有双关意义。
    表层意义:
    由“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可知外婆神志不是很清晰,容易迷路。
    由“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从侧面反映了外婆迷路的原因,身在异乡,不适应异乡生活,容易迷路,找不到家。
    深层意义:
    由“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的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可知,外婆有自己的愿望,想找回自我,找回自身的价值,但在生活中她做不到,也没能力做到。
    承接“她早已经迷路”,后文进一步做解说,由“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可知除了见到“我”下班的那一刻,外婆一直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状态,看不清现实,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根据文中每到“我”带她闲逛时,她“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时的神态和语言,可知“外婆的世界”是个奇异的世界,她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充满童真。
    根据“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那是我二十五岁时最宏大最迫切的愿望”,联系前后文可知,“我”的愿望与外婆有关,外婆对家乡有着思念与牵挂,“我”对外婆有着爱。“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可知外婆的等待中也满是对“我”的依恋,所以,“外婆的世界”也是充满依恋、牵挂的世界。
    根据“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可知,外婆总想回到家乡,在异乡生活,她没有同路人,她是封闭的孤独的,包括作者在结尾写的“会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也让我们从另一角度看到了外婆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味道的渴望,印证了她的世界的孤独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逮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节选自徐干《治学》)
    材料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元史·王冕传》)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夜潜出A坐B佛膝上C执策D映E长明灯F读之G琅琅H达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庠序,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称学校。
    B. 顾,指回头看,与《荆轲刺秦王》中“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意思不同。
    C. 矫首,文中指抬起头,其中“矫”与成语“矫枉过正”中的“矫”意思不同。
    D. 异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异”与《过秦论》“愚黔首”的“愚”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是圣人看重的事情。作者认为学习是以前的君子成德立行、名声不朽的原因。
    B. 徐干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否定学习只思不行动的做法,和《劝学》中观点相近。
    C. 徐干强调志向的重要性。认为志向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才华起次要作用。
    D. 王冕幼时喜欢学习。他的母亲理解支持他学习,送他到寺庙里让他能安静学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懿德,故可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供神明。
    (2)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14. 材料二中,王冕能成为博学多通的儒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ACG
    11. D 12. D
    13. (1)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先。
    (2)因此,虽然有那样的天赋才华,却没有那样的远大志向,也不能够建立那样大的功业。
    14. ①幼时酷爱读书,学习具有主动性。②不仅记忆力强,还能做到痴迷的程度。③有决心,善于借助外部条件。④能做到勤学不倦,专注学习,不在意周围环境的恶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夜里他就偷偷走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夜潜出”和“坐佛膝上”都是动作行为,前后是承接关系,应单独成句,A处应断开。
    “坐佛膝上”为状语后置句,是对王冕读书具体地点的介绍,C处应断开。
    “执策”和“映长明灯”都是“读之”的方式,构成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应连起来表意,“琅琅达旦”是成语,中间不应停顿,G处应断开。
    故选AC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一词多义以及词类活用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回头看、回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句意: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C.正确。抬起头。/矫正、纠正。句意:抬起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D.错误。以……为异,意动用法。/使……愚,使动用法。句意: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认为他与众不同。/使百姓愚昧无知。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送他到寺庙里”错。据“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母亲只是想给他自由,听任他的做法,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是个人选择,不是母亲送他去的,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懿德”,美好品德;“经人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做、制作。
    (2)“虽”,虽然;“其”,那样的;“兴”,使……兴,建立;“功”,功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原文“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可知,小时候就对学习感兴趣,酷爱读书,学习具有主动性。
    ②由原文“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可知,王冕不仅记忆力强,还能做到痴迷的程度。
    ③由原文“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可知,王冕有决心,善于借助外部条件。
    ④由原文“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可知,能做到勤学不倦,专注于学习,不在意周围环境的恶劣,环境可怖,却能恬然自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先。聆听过了黄钟的声音,这样以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这样以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抬起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梦想;孤身独处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则一定能达到目标。所以,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后才停止。因此,虽然有那样的天赋才华,却没有那样的远大志向,也不能够建立那样大的功业。志向在学习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才华在学习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而担心志向没有确立。因此,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所以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节选自徐干《治学》)
    材料二: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父亲大怒,打了他一顿。不久还是和以前一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在夜里他就偷偷走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认为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就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节选自《元史·王冕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日出入行(节选)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①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②,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③?万物兴歇皆自然。
    【注释】①六龙:指太阳。中国神话传说中,日神所乘之车每日由六龙拉着从东到西行驶。②元气:这里指自然、天地宇宙。③四运:即四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描写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海落下,如同人在徘徊一样,“徘徊”两字形象生动。
    B. “安在”“安得”展现出诗人的质疑探索精神,表明诗人对太阳的永恒性产生了怀疑。
    C. “谁挥鞭策驱四运”用“谁”发问引发读者深思,《沁园春·长沙》中有类似的写法。
    D. 诗人认为,草木不会因繁荣凋落而感谢或怨恨自然,万物的兴盛衰败都是自然规律。
    16. 李白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特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答案】15. B 16.
    ①诗中运用“太阳”这样宏伟的自然形象,增强了作品神秘性,使诗歌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②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将神话传说与草谢木落等自然现象结合,时空大开大合,充满浪漫主义美学气韵;
    ③句式参差多变,抒情自由奔放,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表明诗人对太阳的永恒性产生了怀疑”错误。古代神话中,日神所乘之车每日由六龙拉着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六龙所舍安在”运用反问,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安得与之久徘徊”是表达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但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本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具体表现在:
    首先,诗歌取材,采用“六龙驭日”的神话故事,增强作品神秘性,运用“太阳”这样宏伟的自然形象,想象和夸张,奇特大胆,增强了作品神秘性;
    其次,时空也极度变化,东方、地底、西海、春秋、终古,似运宇宙古今于股掌之上,天下,地下,时空大开大合;“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诗人认为,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诗人将神话传说与草谢木落等自然现象结合,这使诗歌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句式多变。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都有,句式参差多变,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用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3)成都又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远 ③. 制芰荷以为衣兮 ④. 集芙蓉以为裳 ⑤. 丞相祠堂何处寻 ⑥. 锦官城外柏森森(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弘毅,芰,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香雪决定告诉娘她用四十个鸡蛋换了这个铅笔盒。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18.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可以改写成“向前奔腾、撞击着水中石块、不时溅起浪花的小溪的声响高昂起来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问号的表现力。
    【答案】18. ①原句为一组短句,句式灵活,节奏感强;改句为一个长单句,有头重脚轻之感;
    ②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歌唱”“奔跑”等将小溪拟人化,语言生动,改句则平淡。
    19. ①设问句,自问自答,用问号加强语气;
    ②突出强调,强调前面是隧道,连接着大山内外,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从句式方面来看,“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为一组短句,先写小溪的歌唱,然后通过“奔跑”“撞击”“溅”等动词写小溪的奔腾过程,节奏感强,画面感强,很有变现力;改句则一般。
    ②从修辞方面来看,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歌唱”“欢腾”“奔跑”将小溪拟人化,语言生动形象;改句只是客观陈述,语言平淡。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根据“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可知此句是一个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用问号加强语气;
    “前边又是什么”使表意更强烈,突出强调香雪回去的路很漫长,隧道连接着大山内外,香雪最终会选择怎么走呢?自然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个好的午休,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让下午精力充沛。尤其是到了夏季,白天时间变长,孩子们晚上睡觉时间普遍推后,晚上睡眠时间减少, ① ,下午上课时就很容易昏昏欲睡。老师们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们,要想出各种招数来帮助学生“提神”。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午休就变得十分重要。
    “ ② 。”只有张弛有度,才能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应做好居家的睡眠管理,尽量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 ③ ,减缓学生白天长时间连续学习产生的疲劳。
    ①近年来,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学校午休“躺睡自由”的案例。②创造条件让学生午休躺睡,获得更优质的午休体验,从技术、投入上来看都已经不再是难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不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这一事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好事、实事为己任。
    20. 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没说你可以走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会让你就这么走掉吧。
    B.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C. 近来热播《长安三万里》堪称天花板级别国漫,很可以看一看。
    D. 爱农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将改好的语句填写在答题卡上。可增删个别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B 21. ①如果没有充足的午休
    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写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张一弛”亦可)
    ③学校也应提供更好的午休环境
    22. ①改为“近年来,随着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学校午休‘躺睡自由’的案例”。(或改为“近年来,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使得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学校午休‘躺睡自由’的案例”)
    ③改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不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这一事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好事、实事”。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材料中的“可以”是“能够”的意思。
    A.表示许可。
    B.是“能够”的意思。
    C.是“值得”的意思。
    D.表示程度,是“很”的意思。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按照横线前后的时间顺序(“晚上”“下午上课时”),时间段应该填“中休”。根据横线后面的关联词“就”,横线处关联词可以填“如果”。根据横线后的内容“很容易昏昏欲睡”,此处可填“没有午休”。根据后文的“良好的午休”,此处最好填“没有充足的午休”。故此处可填“如果没有充足的午休”。
    ②处,横线处有引号,表明补写的句子是引用的名言警句,再根据横线后面“只有张弛有度”的提示,可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张一弛”。
    ③处,根据“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照应,此处可填的对象是“学校”,内容是关于“午休”的,照应上面的“做好居家的睡眠管理”,根据学校的职能,此处可填“学校也应提供更好的午休环境”。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句,中途易辙,“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是并列短语,后面没有谓语,就另起炉灶,写了一个句子,可以在前面加“随着”,使这个并列短语做状语,也可以在后面加“使得”,让并列短语做后面句子的主语。
    ③句,句式杂糅,将“做好……事”与“以……为己任”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为己任”。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历史证明,世间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临界点,只要过了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这个临界点,也可以称为“奇点”。其实,物理和数学都在研究这个神奇的“奇点”,同样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存在着奇点,奇点无处不在……
    请以“奇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提到世间事情存在一个临界点,即“奇点”,只要过了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而且奇点具有无处不在的普遍性。奇点的到来,往往也意味着奇迹的到来。材料意在表明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节点才能成功,才能创造奇迹。所以要求我们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洞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使自己通过行动上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临界点突破,获得成功。
    由此考生可联想到耳熟能详的定律,如“荷花定律”和“竹子定律”,池塘的荷花每一天都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可见第29天是荷花的临界突破点。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很早甚至在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竹子前4年仅能长几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可见第5年是其临界突破点。很多人的奋斗也像生长的竹子,一开始卯足了劲,但是由于前面的大部分阶段都在打根基,所以成效并不那么明显,在第1年、第3年,甚至第4年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可以看出,事情的临界点,即“奇点”,正是我们最艰难也是最难坚持的时刻,而一旦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必定能到达一个新境界或新阶段,因此突破临界点对于成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艰难时刻就是我们的“奇点”。然后展开分析,什么是“奇点””,生活中在你想要放弃却又咬紧牙关继续坚持的那一刻,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临界点;接着论述为什么要突破“奇点”,只要跨越“奇点”,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再论述如何实现临界突破,成与败仅有一线之隔,是坚持还是放弃,许多改变就发生在这一瞬间的抉择。最痛苦、最黑暗的时刻往往也意味着成功和黎明也不远了,我们必须要坚持挺过去,突破临界点才会获得成功。
    立意:
    1.跨越“临界点”,进入全新阶段。
    2.坚持是跨越“奇点”的必备因素。
    3.突破“奇点”,实现质的飞跃。
    4.坚持不放弃的时刻,就是做事的“奇点”。
    相关试卷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成都蓉城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成都蓉城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x、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pdf、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