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537896/0-17113742190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537896/0-17113742190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
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
2.“自扬(扬州)、益(今四川地区)、湘南至交(南岭)、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这一材料评价的是( )
A.通行全国的驰道B.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C.丝绸之路的开通D.海上陶瓷之路兴盛
3.“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京张铁路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走向自主修筑铁路的时代
B.中国科技开始领先世界
C.增强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D.打击了帝国主义
5.“(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
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6.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建筑,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建筑。这反映出( )
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7.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高原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
A.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8.1850年法国铁路总里程从原先的3 000多公里增加到16 000公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1852~1870年),政府把承建公司对铁路享有的专利权限延长至99年,并对40多家铁路公司进行干预融合,合并为6家大的铁路公司。这些措施( )。
A.是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践
B.标志着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变革
C.推动了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D.保证法国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9.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材料表明(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制瓷业在唐代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C.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范围较广
D.“陆上丝绸之路”带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10.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是昭武九姓。这是对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及其后裔的泛称,有康、安、石、米、史、何、穆等姓,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袄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传入西方。由此可见( )
A.“丝绸之路”是由汉族商人控制的贸易之路
B.“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应是丝绸和瓷器
C.昭武九姓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
D.昭武九姓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贸易
11.《大国崛起》中一位西班牙教授说:“哥伦布的航行以及后来葡萄牙人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材料的观点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 )
A.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12.下表是英国修建运河的情况,最能说明( )
A.运河航运量的提升促进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
B.英国政府立足国情发展运河航运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D.运河交通有力促进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接
13.“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交通工具的发明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船和火车
C.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14.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10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工业革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机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原住民的连发枪,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自己所拟的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有史有据)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D
6.A
7.C
8.C
9.C
10.C
二、非选择题
11.示例
论题: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推动了英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阐述:火车、轮船等高效交通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促进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交通工具的进步也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了平等意识的形成,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结论: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革新与进步,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有利于英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1720年
兰开夏至利物浦的运河
1761年
布里奇沃特运河,连接沃尔斯利煤田与曼彻斯特
1772年
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的运河
1777年
大特朗克运河,连接利物浦、赫尔、布里斯托尔三个港口城市
1793年
大联盟运河,连接伦敦、伯明翰,并与大特朗克运河联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万千米,计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当堂检测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