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2分)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①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5cm;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6.5℃;④人的脉搏跳动一次大约1min。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2.(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筷子变弯B.钢笔错位
C.小孔成像D.镜中人像
4.(2分)值“九一八事件”87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九一八”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呜﹣呜﹣呜﹣﹣”,变化的警报声在校园鸣响。声音的这种变化是( )
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5.(2分)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 )
A.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
B.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6.(2分)如图,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且a、b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不计空气阻力( )
A.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物体不受力
C.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7.(2分)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8.(2分)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正确的是( )
A.受重力、弹力、下滑力
B.受重力、弹力、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D.受重力、弹力
9.(2分)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受到食指向左的弹力是因为气球发生了形变
B.气球受到食指向左的弹力是因为食指发生了形变
C.右手的食指受到向右的弹力是因为气球和食指都发生形变
D.右手的食指受到向右的弹力是因为食指发生了形变
10.(2分)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并未用力甩动温度计。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B.40℃,39℃C.38℃,40℃D.40℃,4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4分)在201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八年级男生小胡同学的部分测试成绩如下,请你帮他补全物理量的单位:立定跳远24.5________,50米短跑所用时间7.5_______。
12.(6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如图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13.(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N,乙物重3N,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 牛,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
14.(2分)如图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投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4分)
15.(6分)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________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________,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 越大,声音的________越大。
16.(10分)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他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将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乙所示,科学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依次调节。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a、b,则图中__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沸腾时,小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________。
(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比100℃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5)同组的小骥同学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17.(8分)小明在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c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
比较序号1、2、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了解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后,如图(d)所示,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________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8.(2分)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桌面上继续滑动。请分别画出:
①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②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继续滑动的受力示意图。
19.(2分)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2分)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MN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M′N′,保留作图痕迹。
五、计算题(共2题,共14分)
21.(7分)2016年的网红非“共享单车“莫属,共享单车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骑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1)共享单车的车轮制成凹凸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2)计算质量为50kg的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李明10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李明骑行此路段时的速度和对单车的动力。
22.(7分)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表所示。
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距离是多少?
(2)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六、实验题(共20分)
23.(10分)在物理兴趣小组的学习中,小明知道了从高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他用几个半径不同的小球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数据;
(1)关于小球在空中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过程,下面是描述小球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关系的v﹣t图像,其中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编号为3的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最大空气阻力是_______________N;
(3)比较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下落时的实验,可得出:收尾速度v相同的球形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半径r成正比;
(4)比较编号2、3或4、5的两个小球下落时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5)编号为6的小球质量是__________×10﹣3kg。
24.(10分)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散热效果,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沸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________。
A.30% B.40% C.50% D.90%
(3)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________℃。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混合液中的水因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少,从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防冻液的含量,所以混合液的沸点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测量防冻液沸点时,所用温度计的测温液体为________。
(6)由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认为﹣49℃就是防冻液凝固点的最低值,他的想法是________(选填“错误”或“正确”)的。
实验次数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Δ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0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车架材料
铝合金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分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小时32分
406千米
3
南京南
11:46
11:48
3小时46分
1023千米
4
上海虹桥
12:54
终点站
4小时54分
1323千米
小球编号
1
2
3
4
5
6
小球质量(10﹣3kg)
1
2
8
12
0.75
小球半径(10﹣2m)
0.5
1
1
1.5
1.5
2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20
20
40
40
10
10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①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故①不符合实际;
②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7.4×3.4km/h≈5km/h左右,故②符合实际;
③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④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3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故④不符合实际。
所以说法合理的是②③。
故选:C。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是升华,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然后答题。
【解答】解:A、路面变干,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雹主要小冰晶下降过程中碰上过冷水滴凝固其上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冻衣服晾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知道汽化、液化、凝华、升华的概念,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所以感觉折断了;
B、钢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中人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解答】解:演练活动中“呜﹣呜﹣呜﹣﹣”,变化的警报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变化。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5.【分析】(1)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A、箱子没有被推动,所以小明对箱子不做功;
B、箱子没有被推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C错误;
D、箱子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
故选:B。
【点评】本题围绕推箱子这一情境,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参照物的选择、二力平衡的判断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都是基础知识。
6.【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对物体b受力分析得出受力情况;
(3)a、b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把a和b看做整体受力分析结合运动情况得出二力关系;
(4)摩擦力产生的产生条件:两物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趋势。
【解答】解:
A.地面对a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所以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BD.a、b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BD错误;
C.a、b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的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大小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应用等,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关键。
7.【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
【解答】解:A、以小明为参照物,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60m。故B错误;
C、以小明为参照物,所以小红是运动的;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应用。需要清楚的是,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8.【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一定有,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使物体紧压斜面,同时使物体沿斜面下滑,故物体与斜面间相互挤压,斜面对其一定有支持力,物体匀速下滑,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解答】解: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的作用,斜面对其一定有支持力(弹力),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要求能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要求。
9.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解答】解:AB、气球受到弹力是因为食指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因为气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右手的食指受到向右的弹力是因为气球发生了形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10.【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解: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达到40℃;
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示数仍为40℃。
故选:D。
【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11.(4分)在201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八年级男生小胡同学的部分测试成绩如下,请你帮他补全物理量的单位:立定跳远24.5 dm ,50米短跑所用时间7.5 s 。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一般大于2m,弹跳素质好的同学可以达到2.45m=24.8dm;
中学生50米跑的时间在7.5s左右。
故答案为:dm;s。
【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12.(6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18 ℃,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41.5 s;如图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2.20 cm。
【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线应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所以正确使用的是刻度尺A。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说明温度低于0℃;
(2)由图乙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5min,偏向“6”一侧,且秒针已经转过一周,8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41.5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41.7s=5×60s+41.5s=341.8s;
(3)由图丙可知,刻度尺在使用时,所以正确使用的是刻度尺A,刻度尺A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7.20cm刻度对齐。
故答案为:﹣18;341.5。
【点评】本题需明确每一个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如何读数。
13.(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N,乙物重3N,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 0 牛,弹簧秤的示数为 3N 。
【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就是零;
(2)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多数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下使用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解答】解:
(1)由于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乙=G乙=3N;
由于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受力平衡甲=F乙=3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即F示=F甲=7N。
故答案为:0;3N。
【点评】(1)会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且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2)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14.(2分)如图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投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2)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分析】题目已经说明是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结论了,所以可以用学过的液体内部压强知识来对照此实验,观察此实验能得出哪些液体内部压强的结论。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容器的六个面都蒙有橡皮膜。橡皮膜发生凹陷说明液体对橡皮膜有压强。故结合所学过的液体内部压强知识可知此实验能得出以下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点评】此类实验要求归纳出结论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不仅不容易出错,而且能很快地得出答案。
三、简答题(共24分)
15.(6分)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 乙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 快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高 ,说明音调与 频率 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 幅度 越大,声音的 响度 越大。
【分析】(1)实验时应使刻度尺紧贴桌面;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3)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
【解答】解:(1)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响度跟钢尺振幅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幅度和钢尺响度,故应使直尺紧贴桌面;
(2)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直尺振动的振幅变大。
故答案为:(1)乙;(2)快;高;(3)幅度。
【点评】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6.(10分)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他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秒表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将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乙所示,科学合理的顺序是: 由A到B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依次调节。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a、b,则图中 a 是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沸腾时,小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 吸热 。
(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比100℃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5)同组的小骥同学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液化 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1)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需要不断吸热,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还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示数;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2)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都是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的,故据此能判断先调整固定那一装置,后调整固定那一装置;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移去酒精灯,石棉网当时的温度会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可以继续吸热;
(4)晶体熔化时温度要达到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根据气压和沸点的关系分析。
(5)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白气是液化现象。
【解答】解:
(1)由于冰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除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
(2)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故我们首先要调节烧杯到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在调节温度计在水中的位置,再调整固定B的位置;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a图符合此现象。
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
(4)由图BC段是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沸点为98℃,是因为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但不能吸收热量;
“白气”是由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液化而成。
故答案为:(1)秒表;慢;(2)由A到B,但温度保持不变;需要吸热;低于;液化。
【点评】此题考查了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中器材的作用,沸点与熔点的判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图象,分析实验,总结规律。
17.(8分)小明在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大于 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 B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 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
(3)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c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①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4 ;
②比较序号1、2、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 ;
③比较序号 3 、 5 、 6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了解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后,如图(d)所示,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D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分析】(1)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2)压强计是通过橡皮膜来感受压强的,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大,大于大气压强就会将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若和橡皮膜连接的软管出现漏气,不论橡皮膜是否受到压强,软管中气体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压强计中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3)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根据p=ρ液gh,可以减小深度或减小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
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这样的话,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
(2)若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3)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实验序号4的数据与序号3、8,深度相同,其U形管的高度差应该相同,说明序号4的数据出现了错误;
②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3的数据可得出,深度增加;
③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6的数据可得出,同一深度。
(4)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相同;
掌握转换法的应用,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液体压强的大小;
A、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的同样深度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故错误;
B、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故错误;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故错误;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故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大于;B;(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②同种液体,液体压强增加、5、2;(4)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D。
【点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本题中还应重点锻炼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8.(2分)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桌面上继续滑动。请分别画出:
①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②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继续滑动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①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斜面受到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解答】解:①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于斜面向下画一条线段;
②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继续滑动,受重力;
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重心上,过重心沿竖直向上、水平向左的方向分别表示出支持力F支、重力G和摩擦力f;因为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作图时应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9.(2分)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分析】反射和折射是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的现象,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遵从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因为反射光线在水中,所以入射光线也在水中,据此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
因为入射光线在水中,所以折射光线在空气中。据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
【点评】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20.(2分)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MN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M′N′,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MN中端点M、N的像点M′、N′,连接M′、N′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物体两端点M、N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M′,用虚线连接M′,如图所示:
【点评】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五、计算题(共2题,共14分)
21.(7分)2016年的网红非“共享单车“莫属,共享单车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骑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1)共享单车的车轮制成凹凸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
(2)计算质量为50kg的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李明10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李明骑行此路段时的速度和对单车的动力。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李明和单车的总重力,利用G=mg求出,再利用p=计算压强大小;
(3)利用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出阻力,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动力,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解答】解:(1)共享单车的车轮制成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
(2)李明骑行时的总重力:
G总=m总g=(50kg+10kg)×10N/kg=600N,
李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600N,
车轮和地面的受力面积:
S=4cm2×3=8cm2=5×10﹣4m2
李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
p===7.3×105Pa;
(3)s=6km=6000m,
骑行速度:v===10m/s;
因匀速骑行,所以李明对车的动力:
F=f=8.02G总=0.02×600N=12N。
答:(1)粗糙程度;
(2)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强为7.3×105Pa;
(3)李明骑行此路段时的速度为10m/s;对单车的动力为12N。
【点评】此题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计算、速度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知道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李明和单车的总重力。
22.(7分)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表所示。
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距离是多少?
(2)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分析】(1)根据里程栏得出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距离;
(2)根据开出和到达的时间求出运行时间和路程,根据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距离为s=1323km。
(2)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运行时间从08:00到12:54,
全程运行时间t=t2﹣t1=12:54﹣08:00=8h54min=4.9h,
平均速度为:v===270km/h。
答:(1)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距离是1323km。
(2)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70km/h。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和公式的运用计算能力,基础性题目,注意单位的换算。
六、实验题(共20分)
23.(10分)在物理兴趣小组的学习中,小明知道了从高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他用几个半径不同的小球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数据;
(1)关于小球在空中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过程,下面是描述小球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关系的v﹣t图像,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D
(2)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编号为3的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最大空气阻力是 0.08 N;
(3)比较编号为 1、2(或3、4) 的两个下落时的实验,可得出:收尾速度v相同的球形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半径r成正比;
(4)比较编号2、3或4、5的两个小球下落时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小球半径相同时,小球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收尾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5)编号为6的小球质量是 1 ×10﹣3kg。
【分析】(1)从高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2)收尾速度,高空下落的物体当匀速运动时,空气阻力最大,且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此判断;
(3)探究空气阻力与球的收尾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球形物体的半径,由此从表格中选择合适的实验编号;
(4)由编号2和3号小球实验数据,找到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5)综合编号5、6两次实验结论,分析可得编号6的小球质量。
【解答】解:
(1)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速度先增大后不变;
(2)由题知,高空下落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3号球达到收尾速度时﹣3kg×10N/kg=3.08N;
(3)由表格中1和2号小球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的收尾速度相同,所以空气阻力之比为6:2,由此可得:收尾速度相同时;同理由3。
(4)由表格中8、3号小球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之比为1:8,而收尾速度之比为1:2,小球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收尾速度的平方成正比、8号小球的实验数据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5)由(3)可知收尾速度相同时,小球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小球的半径r成正比,
因f=G=mg,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与半径r成正比﹣3kg):m,解得m=1×10﹣2kg。
故答案为:
(1)D;(2)0.08、2(或4;(4)小球半径相同时;(5)1。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理解和控制变量法应用和数据分析能力。关键知道物体达到收尾速度时重力等于阻力。
24.(10分)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散热效果,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沸点的变化情况是 A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 C 。
A.30% B.40% C.50% D.90%
(3)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 120 ℃。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混合液中的水因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少,从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防冻液的含量,所以混合液的沸点会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测量防冻液沸点时,所用温度计的测温液体为 水银 。
(6)由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认为﹣49℃就是防冻液凝固点的最低值,他的想法是 错误 (选填“错误”或“正确”)的。
【分析】(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混合液沸点的变化情况;
(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结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判断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大致范围,再由表中数据找出合适的防冻液;
(3)利用描点法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就会导致防冻液的含量增大,而混合液的沸点会随着含量增大而升高。
(5)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被测量的温度一定在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
(6)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防冻液含量60%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49℃,防冻液含量50﹣60之间还有60﹣70可能比﹣49℃还低。
【解答】解:(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故选A;
(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50%和80%的防冻液,所以选择5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
(3)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为12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就会导致防冻液的含量增大,所以沸点就会升高。
(5)防冻液的沸点最大在140℃左右,高于酒精的沸点;
(6)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防冻液含量60%时凝固点最低,但防冻液含量50﹣60%之间还有60﹣70%可能比﹣49℃还低。
故答案为:(1)A;(2)C;(4)汽化;升高;(6)错误。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水的凝固点的了解和掌握,会从图象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实验次数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Δ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0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车架材料
铝合金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分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小时32分
406千米
3
南京南
11:46
11:48
3小时46分
1023千米
4
上海虹桥
12:54
终点站
4小时54分
1323千米
小球编号
1
2
3
4
5
6
小球质量(10﹣3kg)
1
2
8
12
0.75
小球半径(10﹣2m)
0.5
1
1
1.5
1.5
2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20
20
40
40
10
10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