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1.(2022·山东青岛·八年级期末)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氮气且不被人体吸收
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少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较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021·安徽·朱湾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2022·江苏江苏·一模)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5 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 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
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5.(2022·山东淄博·八年级期末)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某同学建议: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设计实验B.提出假设C.进行实验D.交流评价
6.(2022·陕西·泾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你曾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B.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7.(2022·河北·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九年级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高的证据是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间更长
B.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D.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8.(2022·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C.呼出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9.(2022·贵州·铜仁一中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二、判断题
11.(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12.(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
13.(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
14.(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
15.(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
16.(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
17.(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可通过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
18.(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可通过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
19.(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
20.(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三、填空题
21.(2021·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序号)。
22.(2022·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人休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______,关闭______;
(2)人呼气时,应打开______,关闭______,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乙______。
四、实验题
23.(2021·广东佛山·九年级期中)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1)项目一: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目二:对比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同学们将一块打磨光亮的铁纱窗置于蜡烛火焰之中(如图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___________________,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纱窗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目三:探究石蜡的组成元素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B)。
【收集证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石蜡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质疑评价】有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了石蜡的组成元素。
24.(2022·贵州·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 _____ (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____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_____ 。
(2)然后,由 _____ (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____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_____ 。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 _____ 。
25.(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6.(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进行实验】同学们收集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就收集好了两瓶空气样品;
步骤2: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步骤如下:
①集气瓶装满水
②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
⑤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⑥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小部分,再推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若要顺利地完成整个探究实验,气体的收集格外重要。请你将步骤2中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的步骤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小锌同学取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样品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均熄灭,于是小锌同学得出两瓶内氧气含量基本相同。
【交流与讨论】小镁同学认为小锌的实验设计有误,他提出只要将实验设计进行适当地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他修改的方案是_________。同学们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反思与总结】由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的实验设计及_________、规范的操作方法等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27.(2021·黑龙江·大庆市第四十四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2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
(2)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
小芳对②中燃若木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3)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 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 【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 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
水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_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人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_____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序号
①
②
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青岛·八年级期末)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答案】B
【解析】
A、空气和呼出气体均没有颜色,用观察气体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均会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空气和呼出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氮气且不被人体吸收
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少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较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解析】
A、空气中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故呼出气体中含氮气,故A正确;
B、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熄灭,故B错误;
C、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故C正确;
D、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B。
3.(2021·安徽·朱湾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
A.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选项A错;
B.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测与假设,选项B错;
C.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选项C错;
D.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得出结论;选项D正确;
故选:D
4.(2022·江苏江苏·一模)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5 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 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
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答案】C
【解析】
A、35 s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上升,氧气浓度开始下降,说明35 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80s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5000×0.0001%=2.5%,所以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80s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所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2·山东淄博·八年级期末)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某同学建议: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设计实验B.提出假设C.进行实验D.交流评价
【答案】A
【解析】
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是提出一种实验方案去验证猜想,属于设计实验。
故选A。
6.(2022·陕西·泾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你曾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B.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答案】D
【解析】
A、由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所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
B、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故B正确;
C、由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较多,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故C正确。
D、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7.(2022·河北·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九年级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高的证据是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间更长
B.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D.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A、木条燃烧需要氧气,氧气越多燃烧时间就越长,故由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间更长证明空气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多,选项正确;
B、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雾,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多,选项错误;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氮气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不能判断是二氧化碳含量高,选项错误;
D、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现象不明显,而不是没有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答案为:A。
8.(2022·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C.呼出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答案】B
【解析】
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吸入的空气中石灰水不变浑浊,不能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造成的,选项A错误;
B、相同体积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滴入相同滴数澄清石灰水后,生成的白色浑浊物就越多。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选项B正确;
C、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不全部是二氧化碳,选项C错误;
D、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但该实验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选项D错误。
故选:B。
9.(2022·贵州·铜仁一中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答案】D
【解析】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量是不是最大、是否不含氧气等不能确定。在石灰水中通入空气,无明显变化,有可能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或量很少,不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变浑浊,但一定可以确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一定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故选:D。
1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D
【解析】
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故此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判断题
11.(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答案】正确
【解析】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正确。
12.(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
【答案】错误
【解析】
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氮气难溶于水,不能得出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错误。
13.(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
【答案】错误
【解析】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但是呼出气体不都是二氧化碳,还含有氮气、水蒸气等,错误。
14.(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
【答案】正确
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该说法正确,故填:正确。
15.(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
【答案】错误
【解析】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高,错误。
16.(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
【答案】错误
【解析】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所以我们吸入的气体不全部是氧气,还含有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17.(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可通过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
【答案】正确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小,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加,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通过用澄清石灰水鉴别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故填:正确。
18.(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可通过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
【答案】错误
【解析】
空气和呼出气体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错误。
19.(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
【答案】错误
【解析】
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该说法是错误的,故填:错误。
20.(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答案】错误
【解析】
不是只有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判断错误。
三、填空题
21.(2021·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序号)。
【答案】(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收集证据、进行实验
(5)反思评价
(6)(1)(3)(4)(2)(5)
【解析】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通过实验,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6)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故先后顺序为:(1)(3)(4)(2)(5)。
22.(2022·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人休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______,关闭______;
(2)人呼气时,应打开______,关闭______,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乙______。
【答案】(1) A B
(2) B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1)人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这样可以避免将液体吸入体内,故填:A;B。
(2)人呼气时,应打开B,关闭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B;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实验题
23.(2021·广东佛山·九年级期中)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1)项目一: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目二:对比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同学们将一块打磨光亮的铁纱窗置于蜡烛火焰之中(如图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___________________,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纱窗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目三:探究石蜡的组成元素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B)。
【收集证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石蜡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质疑评价】有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了石蜡的组成元素。
【答案】(1) 蜡烛浮在水面上 蜡烛密度小于水
(2) 发红 外焰温度高于内焰和焰心 氧气浓度不足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将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石蜡燃烧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故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不一定来自石蜡
【解析】
(1)由所学课本知识可以得知,蜡烛的密度比水要小,因此将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会浮在水面上
(2)由物质燃烧的特性(例如酒精灯的燃烧)可得知,外焰的温度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被高温灼烧得发红;而内焰和焰心的温度相对于外焰较低,所以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纱窗燃烧最主要原因是蜡烛的燃烧消耗了周围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没有足够浓度的氧气使纱窗燃烧
(3)【收集证据】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现象说明,蜡烛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如果要证明蜡烛的燃烧有水生成,则可以取干燥洁净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若蜡烛的燃烧有水生成,则冷烧杯的内壁将会有小水珠凝结;
【质疑评价】有同学认为,结论“石蜡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上述的实验只能证明石蜡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无法确定石蜡的组成元素中有氧元素。
24.(2022·贵州·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 _____ (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____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_____ 。
(2)然后,由 _____ (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____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_____ 。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 _____ 。
【答案】 A; 无明显变化; 低; B; 变浑浊; 高; 高。
【解析】
(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
(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3)由(1)、(2)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高。
25.(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
【答案】 浑浊 Ca(OH)2+CO2=CaCO3↓+H2O 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解析】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五、科学探究题
26.(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进行实验】同学们收集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就收集好了两瓶空气样品;
步骤2: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步骤如下:
①集气瓶装满水
②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
⑤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⑥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小部分,再推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若要顺利地完成整个探究实验,气体的收集格外重要。请你将步骤2中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的步骤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小锌同学取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样品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均熄灭,于是小锌同学得出两瓶内氧气含量基本相同。
【交流与讨论】小镁同学认为小锌的实验设计有误,他提出只要将实验设计进行适当地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他修改的方案是_________。同学们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反思与总结】由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的实验设计及_________、规范的操作方法等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答案】 ①⑥⑤②④③ 将带火星木条更换后为燃烧的木条 燃烧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 合理的实验步骤
【解析】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步骤如下:①集气瓶装满水,排出瓶中空气;⑥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小部分,再推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⑤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准备收集;②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防止取出后混入空气;③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小部分,再推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故顺序为①⑥⑤②④③。
交流与讨论:
带火星木条在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均无明显现象,修改的方案是将带火星木条更换后为燃烧的木条,观察到燃烧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的现象,得出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反思与总结:
由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的实验设计及合理的实验步骤、规范的操作方法等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27.(2021·黑龙江·大庆市第四十四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答案】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并振荡,观察现象 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根据燃着木条的火焰是否熄灭 取两片干冷的玻璃片,向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对比观察现象 根据玻璃片上是否有水雾
【解析】
根据氧气能助燃的性质检验氧气含量;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利用水蒸气遇冷凝结的方法检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由于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探究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实验方法: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并振荡,观察现象;判断依据是: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根据氧气的助燃,氧气越多,燃烧越剧烈,检验氧气含量,故探究氧气含量是否相同,实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判断依据:根据燃着木条的火焰是否熄灭;
利用水蒸气遇冷凝结的方法检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故探究水含量是否相同,实验方法:取两片干冷的玻璃片,向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对比观察现象;判断依据:根据玻璃片上是否有水雾。
2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
(2)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
小芳对②中燃若木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3)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 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 【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 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答案】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向等量的空气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不成立 ①与③或①与④ AC
【解析】
(1)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所以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其操作为向等量的空气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3)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木条熄灭不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猜想1不成立。
(4)[实验2]中,①与③、①与④对比均能证明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即猜想2成立。
(5)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正确;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而不是没有氧气,错误;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正确;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得更旺盛,错误。
故选:AC。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
水含量是否相同
____
_____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人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_____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序号
①
②
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课内填空,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2氧气(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练习课题2氧气(练习)(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