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5.5mB.成人正常步行1km用时约15min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0mgD.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6.5℃
2.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B.山峰C.船夫D.船舱
3.在学校、医院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4.在北方的冬天,湿度较大的清晨会看到雾淞,形成雾淞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液化C.凝固D.凝华
5.下列与“影”相关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曹州古城永安塔在湖中的倒影B.小孔成像形成的倒影
C.灯光下人手在墙上形成的手影D.透过玻璃窗看到的老师背影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8.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km/hB.4.8km/hC.5km/hD.6km/h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1.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B.C.D.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小B.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D.乙物质的密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错选、不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
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音调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14.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
1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0°
B.乙: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C.丙:点燃蜡烛前,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D.丁: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1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表明的水质量是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7.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18.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9.下列光现象:①手影游戏;②海市蜃楼;③小孔成像;④池水变“浅”,______(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______(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20.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佩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请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22.如图所示,画出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3.(5分)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______;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3)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需要______热量;
(4)如图丁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24(5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笔、光屏,为完成实验还需要什么器材?______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的位置。
(3)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一侧放置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相等。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能否呈现蜡烛A的像?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像是______像。
25.(5分)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左”、“右”)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
A.飞虫的像B.飞虫的影子C.仍是烛焰的像
26.(5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继续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a.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16g;
b.如图乙所示,把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为;
c.如图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位置处填写相应的数据。
(3)某小组在步骤b中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面,这个小组测得的盐水密度会偏大还是偏小?______
六、计算题(共14分)
27.(6分)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2s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距大山有多远?(声速为340m/s)
28.(8分)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200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了瓶口,
求:(1)石块的质量;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5BBADA 6-10DCBAA 11-12D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错选、不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3-16AD ABC ABD 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7.1.10 99.8 18.晶体 80 不变 固液共存态 19.①③ ②④ 20.凹 发散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1.22.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3.玻璃泡碰到杯壁 92 不变 吸收 降低 24.刻度尺 像 大小 不能 虚
25.10.0 中央 放大 左 C 26.左 72 44 1.1 偏大
六、计算题(共14分)
27.(6分)(1)45km;(2)315m
解:(1)由图中可知,汽车的速度为v=90km/h,当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t=30min=0.5h
由可得,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vt=90km/h×0.5h=45km
(2)由题意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y=90km/h=25m/s
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设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则有
答:(1)通过的路程是45km;
(2)听到回声时距大山315m。
28.(8分)(1)0.25kg; (2);(3)
解:(1)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2)200g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
(3)石块密度
答:(1)石块的质量是0.25kg;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是;
(3)瓶内石块的密度是。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116
①______
②______
40
③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