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23167/0-17110662385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23167/0-17110662385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案
展开一、课标要求
学习儿歌,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形声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3.体悟汉字魅力,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初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会写本课生字。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小结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初一
七、布置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传统节日说给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2.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通过问家长或者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结合童谣和视频,了解春节。
教师出示材料:
1.播放音频《春节童谣》,学生读童谣,感受欢乐的节日气氛。
2.播放视频并提问:结合童谣和视频,说一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1.学生拍手读童谣。
2.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1:春节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预设2:春节时,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让学生拍着手读学过的童谣,以旧引新,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春节的情境中,再由春节来感知“传统节日”,过渡自然。
明确:中国春节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像这样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像童谣里说的“守岁”“拜年”这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过渡: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整体感知
1.听读任务。
教师播放音频并引导:
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学生听读课文,并注音。
在集中识字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字理进行识字,采用加一加、组词和联系生活等方法识字,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在朗读中,学生初步感受儿歌特有的韵律美。
2.随文识字。
教师引导朗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接力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接力读。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点拨识字方法。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词,并借助视频,引导体悟汉字魅力。)
学生借助拼音读字,思考识记方法。
4.字词检测
教师使用语音测评功能,帮助学生巩固字词。
5.情境诵读。
教师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小朋友们,读了这首歌谣,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音韵美: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那么它的秘密到底藏在哪里呢?小朋友们,请你标注儿歌中每一句末尾的字。读一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诗词、儿歌等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称为押韵。押韵能使诗词、儿歌声韵和谐,具有节奏美和声调美。那我们再来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吧!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把儿歌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圈出来。
(2)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序。
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1)引导:儿歌中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呢?快去圈一圈吧!
(2)按照时间顺序给节日们排序。
①引导:你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吗?
②连线游戏,引导:结合刚才的学习,给传统节日们排个队吧!
学生根据探究方法先进行思考,再在全班展开交流。
紧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给传统节日“排队”。
概括总结:儿歌中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除了清明节以外,都是按农历确定的,日期从农历正月开始,接着是公历四月,再到农历的五月,七月,八月,九月,这样的编排顺序就是时间顺序。
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些吉庆日被古人称为“重日”。古人认为“重日”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吉祥日。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
书写指导
组织学生学习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教师点拨书写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教师展示优秀书写作品:
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学生练习书写。
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走进节日,排列节日,指导背诵,指导书写,梳理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1e41ebcccc04eaa268448ce0aefdaca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