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高考专项练
展开材料一 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二 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图1
图2
(1)据材料一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二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2.(2022·浙江6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2021·浙江1月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图1
图2
(1)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
(2)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七章高考专项练
1.答案 (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导致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第(2)题,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二可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加剧了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的产生,因此人类活动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导致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答案 (1)位于西北(北)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造成土壤湿涝,不利于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热风等值线数值较大位置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或西北部地区,其中安徽西北部地区是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大值地区,其干热风日数等值线变化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第(2)题,由材料可知,干热风一般是受东移的高压控制,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少,晴天多;5、6月份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运动,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受高压控制,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速度快,温差进一步增大,气压梯度力增大,风速较大,地表水分迅速蒸发,形成低湿天气。第(3)题,由材料可知,4—6月份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拔节至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水量较大,若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防治干热风,会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易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冬小麦生长期忌湿涝,大水漫灌会影响冬小麦品质,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由材料可知,干热风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灾害,其受灾时间短,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地表存在大量积水,在短暂的干热风之后,其排水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地表多大风,蒸发旺盛,大水漫灌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3.答案 (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主,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使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且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第(3)题,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第(4)题,观点:人类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沙尘暴致使能见度下降,且大量的尘埃降落在农作物上,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受沙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干扰正常人类生活。通过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尘暴暴发的频度和强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4.答案 (1)规律:自南向北推迟。
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
(2)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
解析 第(1)题,结合图2可知,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第(2)题,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因而更易暴发山洪。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高考专项练: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高考专项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专项练: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专项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北京时间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专项练: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专项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25~0,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