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20439/0-171098331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吉林市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20439/0-17109833160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吉林市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20439/0-17109833160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吉林市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B.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为2cm
C.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0.6kg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2023年全球首次日食在4月20日正式上演,下列光现象与日食原理不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B.小孔成像C.影子D.激光准直
3.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4.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D.用医用酒精擦拭
5.野外有雨水进入的矿泉水瓶,被阳光照射后可能引发火灾,下列各图中光现象的原理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比乙的大B.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D.乙物质的密度为
二、填空题
7.音乐会上,舞台上的演员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_________产生的,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8.小明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书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由此可判断陈老师是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戴_________(填“凸透”或“凹透”)镜矫正。
9.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_成小冰晶,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0.透过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看到的叶脉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1.在空间站用普通圆珠笔书写时,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书写过程中,笔芯内墨水的质量将逐渐_________,笔芯内氮气的密度将逐渐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额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_________来测温的。
13.付款时,我们能看见柜台上贴着的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的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_;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会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4.人穿着湿衣服易着凉,是因为水逐渐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会________身体的热。
1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三、计算题
16.科学工作者为探测某处海底的深度,他们从测量船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则:
(1)声波从探测船传到海底的时间是多少?
(2)该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17.一个质量是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00g。求:
(1)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已知)
四、简答题
18.在临街的教室里上课,街道上汽车的鸣笛声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减小鸣笛声干扰的方法。
19.冬天,同学们佩戴口罩在操场活动,口罩的内侧会有很多小水珠,解释小水珠的形成的原因?
2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已知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五、作图题
21.根据图中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22.如图所示,F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O点是光心,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六、实验题
2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该实验中还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目的是延长运动时间;
(3)在测量AC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4.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小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该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再拿一只外形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__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像。
(3)实验时,小明透过玻璃板看到平放在玻璃板前的物理书上的“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成像为_________。(填标号)
A.B.C.D.
25.在“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中:
(1)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2)第7min海波处于_________态;若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则此时海波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3)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_移动一点(选填“上”或“下”)。
27.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
(2)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___。
(3)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正确;
C.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正确;
D.激光准直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AB.由于火焰和沸水的温度较高,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体积会剧烈膨胀,造成温度计破裂,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所以A.B选项错误;
C用清水冲洗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所以C错误;
D用医用酒精擦拭既方便有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所以D正确。
5.答案:A
解析:野外有雨水进入的矿泉水瓶,被阳光照射后可能引发火灾,说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A.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是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池底反射光线经水面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不同颜色的色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解析:
7.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舞台上的演员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8.答案:远视;凸透
解析: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说明,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9.答案:升华;凝华
解析: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人工降雨时,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成气体,此时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需要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10.答案:放大镜;虚
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11.答案:变小;变小
解析:“太空圆珠笔”采用密封式的气压笔芯,上部充有氮气,书写过程中,依靠气体的压力将墨水推向笔尖,所以笔芯内氮气的质量变减小,但氮气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
12.答案:热胀冷缩;红外线
解析:液体具有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辐射红外能量的多少与物体表面的温度有密切关系。所以红外线温度计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
13.答案:反射;变大
解析: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像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摄像头靠近二维码,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会变大。
14.答案:汽化;吸收
解析:穿着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是因为衣服上的水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属于汽化,汽化会吸收人体的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15.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同一琴键的音色和音调是相同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来弹奏,声音的大小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声音的大小相同,即响度相同:同一个音的音调相同:因为弹奏的乐器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色不同。
16.答案:(1)3s;(2)4500m
解析:(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2)该处海底的深度
17.答案:(1)1000g;(2)
解析:(1)瓶中水的质量是
(2)瓶中水的体积是
18.答案:见解析
解析:可以关上窗户,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在学校附近设置“禁止鸣笛”的标识牌,禁止汽车在学校附近鸣笛,这是防止噪声产生。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冬天天气寒冷,人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口罩时,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口罩内侧会有很多小水珠。
20.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已知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而洞又被封实,所以石头就被涨裂了。
21.答案:
解析:由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可知,反射角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入射角为30°即可,如图所示
22.答案:
解析: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凹透镜另外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下图所示:
23.答案:(1);秒表;(2)小;(3)大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所以该实验中还需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在测量AC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24.答案:(1)反射;完全重合;(2)没有;虚像;(3)C
解析:(1)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拿一只外形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以蜡烛B应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2)光屏能够承接到的像是实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将物理书平放在玻璃板前,该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像为C。
25.答案:(1)41;(2)固液共存;不会
解析:(1)由图甲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0℃以上,所以示数为41℃。
(2)第5min~12min海波处于熔化过程,第7min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海波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海波不会继续熔化。
26.答案:(1)点燃;(2)缩小;(3)仍能;(4)下
解析:(1)要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要求,首先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只有先将蜡烛点燃,才可以确定烛焰的中心,所以在调整器材高度时,应点燃蜡烛。
(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光路可逆,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仍然可以成清晰的像。
(4)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像会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下移动。
27.答案:(1)40;(2)72;;(3)偏大
解析:(1)由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mL,即。
(2)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则倒进量筒的质量为
测量的牛奶密度为
(3)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量出的体积偏小,由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测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