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检测试题(原卷+答案版)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检测试题(原卷+答案版)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23湖北荆州)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2.(2023福建)古有北斗星指方向,今有北斗卫星导航程。北斗卫星与地面间传递信息是利用(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空气3.(2023湖南岳阳)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通过电磁波与地面传递信息 B.飞船加速升空时机械能减小C.火箭使用热值小的燃料 D.飞船升空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4.(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5.(2023四川成都)2023年5月1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新成员——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光纤 D.电磁波6.(2023·广西)下列不能实现和古代烽火台一样传递信息的现代设备是( )A.手机 B.雷达 C.风力发电机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7.(2023广东广州)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如图所示,植物中叶绿素a会吸收波长在430m~662nm之间的光。真空中,波长650nm的光( ) A.是紫光B.不是电磁波C.波长比蓝光的长D.比波长500nm的光传播速度大8.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城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华为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秦山核电站是利用聚变反应的原理工作的C. “天和号”太空舱“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D. 比亚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利用的一次能源9.(2023江苏苏州)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所使用的是( )A.电磁波 B.红外线C.超声波 D.次声波10.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和号”核心舱升入太空后与地面通过电磁波联系B.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会变大C. “国和一号”核能发电技术是利用核聚变而获得巨大的能量D.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吸的原理工作11.(2023四川宜宾)如图是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上的两个实验情景。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水球变“懒”实验:用注射器喷出空气,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她还展示了由种子长成的水稻植株。针对“天宫课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C.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注射器D.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12.(2023·湖南益阳)2022年中国科学院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历经74天的航程,完成了一项基于北斗卫星的深海通讯实验。这次实验突破了海水深度达到6000米的大容量数据的即时传输,解决了水下无线通信的世界性难题。下列有关北斗卫星与深海之间数据传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声波传递数据 B.通过电磁波传递数据C.通过光纤传递数据 D.数据传输有较长时间的延迟13.(2023·湖南常德)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C.在空气中,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有线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14.(2023·广东深圳)新型纯电动无人驾驶小巴车,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根据预设站点自动停靠,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除了随车的一名安全员亮亮,一辆车可容纳9名乘客。下列关于新型小巴车描述正确的是( )A.小巴车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小巴车的高清摄像头是凹透镜C.小巴车的速度为114m/s D.当小巴车开始行驶时,乘客受到惯性向前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6.(2023·吉林)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顾利会师太空。一声“老师好!”激起了无数中国学子的航天梦,这一声音是由航天员的声带 产生的;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听到的声音则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1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2023年6月3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 能。返回过程中,指挥中心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的信息,采集返回舱各种数据。11.(2023·吉林)5G手机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充电时,手机电池属于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12.(2023·辽宁丹东)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锻炼身体的画面。此画面信息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的。五星红旗被航天员带到空间站,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3·辽宁抚顺、铁岭)2023年5月30日,如图是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所搭载的载人飞船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通过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联系,自主完成对接。14.(2023·辽宁本溪)如图是小明用发卡制作的发卡琴,发卡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卡 产生的,弹奏时一手压紧发卡,手感到痛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小明把制作发卡琴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用手机发到班级群中进行分享交流,发布视频是利用 波完成的。15.(2023·黑龙江龙东)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家园。在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大气层前航天员通过 与指挥中心联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能,使返回舱外表温度急剧升高。三、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22分)32.(2023山东烟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空间站2023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中国空间站首次慢直播节目“天宫之镜”;目前中国空间站呈现“T”字构型,如图所示,两个尺寸、质量大体一致的实验舱形成“T”字的一横,天和核心舱作为“T”字的一竖;中国空间站为什么选用“T”字构型? “T”字构型结构对称,从姿态控制、组合实验舱体管理上都较为稳定,有利于组合体的飞行;太阳翼“T”字构型使各部分受到的地球引力、大气扰动等影响较为均衡,这样空间站姿态控制时消耗的推进剂和其它资源较少;不管空间站以何种姿势飞行,两对大型太阳翼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获得高效的发电效果;两个实验舱的气闸舱分别位于实验舱的端头,正常工作泄压或异常隔离时均不会对其密封舱造成影响,保持了空间站运行的安全性;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航天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1)在中国空间站首次慢直播节目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2)中国空间站呈现“T”字构型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核心舱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3)我国空间站为什么要采用“T”字构型?(请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两条原因)( )33.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托载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发射塔高约100米,火箭长约58___________;(2)宇航员携带操作手册进入太空后,操作手册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完成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_的;(4)不久后宇航员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届时将利用___________波向地球传递信息。34.(2023·湖北恩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缩写CSS,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经过遴选,空间站上搭载安装有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流体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施。空间站需要大规模的供电能力,需安装几对数十米长的太阳帆板,来维持长期运行。在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必须完成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工作。在中国空间站历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曾做了浮力消失的实验、水球光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液桥演示实验等许多项目。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在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用小棒将乒乓球缓慢推入水中,撤回小棒后,由于球处于 环境中,所受浮力“消失”,观察到球相对于水的运动状态是 的;(2)王亚平老师在天宫实验室里,用两片塑科板让水建成了“液桥”,如图所示。水能成桥是因为 ;A.分子引力 B.分子斥力 C. 磁场力 D.浮力 (3)中国空间站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于 ;(4)如果在未来,允许中学生去天宫做物理实验。小强采用电热丝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验证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用温度计测量煤油的温度,可通过煤油 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大小。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选填“理想实验法”“转换法”或“类比法”)。参考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23湖北荆州)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2.(2023福建)古有北斗星指方向,今有北斗卫星导航程。北斗卫星与地面间传递信息是利用( C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空气3.(2023湖南岳阳)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飞船通过电磁波与地面传递信息 B.飞船加速升空时机械能减小C.火箭使用热值小的燃料 D.飞船升空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4.(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5.(2023四川成都)2023年5月1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新成员——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D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光纤 D.电磁波6.(2023·广西)下列不能实现和古代烽火台一样传递信息的现代设备是( C )A.手机 B.雷达 C.风力发电机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7.(2023广东广州)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如图所示,植物中叶绿素a会吸收波长在430m~662nm之间的光。真空中,波长650nm的光( C ) A.是紫光B.不是电磁波C.波长比蓝光的长D.比波长500nm的光传播速度大8.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城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华为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秦山核电站是利用聚变反应的原理工作的C. “天和号”太空舱“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D. 比亚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利用的一次能源9.(2023江苏苏州)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所使用的是( A )A.电磁波 B.红外线C.超声波 D.次声波10.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天和号”核心舱升入太空后与地面通过电磁波联系B.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会变大C. “国和一号”核能发电技术是利用核聚变而获得巨大的能量D.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吸的原理工作11.(2023四川宜宾)如图是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上的两个实验情景。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水球变“懒”实验:用注射器喷出空气,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她还展示了由种子长成的水稻植株。针对“天宫课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C.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注射器D.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12.(2023·湖南益阳)2022年中国科学院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历经74天的航程,完成了一项基于北斗卫星的深海通讯实验。这次实验突破了海水深度达到6000米的大容量数据的即时传输,解决了水下无线通信的世界性难题。下列有关北斗卫星与深海之间数据传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通过声波传递数据 B.通过电磁波传递数据C.通过光纤传递数据 D.数据传输有较长时间的延迟13.(2023·湖南常德)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C.在空气中,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有线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14.(2023·广东深圳)新型纯电动无人驾驶小巴车,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根据预设站点自动停靠,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除了随车的一名安全员亮亮,一辆车可容纳9名乘客。下列关于新型小巴车描述正确的是( A )A.小巴车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小巴车的高清摄像头是凹透镜C.小巴车的速度为114m/s D.当小巴车开始行驶时,乘客受到惯性向前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6.(2023·吉林)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顾利会师太空。一声“老师好!”激起了无数中国学子的航天梦,这一声音是由航天员的声带 产生的;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听到的声音则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答案】振动 电磁波1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2023年6月3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 能。返回过程中,指挥中心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的信息,采集返回舱各种数据。【答案】内 电磁波11.(2023·吉林)5G手机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充电时,手机电池属于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答案】电磁波 用电器12.(2023·辽宁丹东)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锻炼身体的画面。此画面信息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的。五星红旗被航天员带到空间站,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电磁波 不变13.(2023·辽宁抚顺、铁岭)2023年5月30日,如图是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所搭载的载人飞船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通过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联系,自主完成对接。【答案】机械 不变 电磁波14.(2023·辽宁本溪)如图是小明用发卡制作的发卡琴,发卡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卡 产生的,弹奏时一手压紧发卡,手感到痛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小明把制作发卡琴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用手机发到班级群中进行分享交流,发布视频是利用 波完成的。【答案】振动 相互 电磁15.(2023·黑龙江龙东)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家园。在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大气层前航天员通过 与指挥中心联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能,使返回舱外表温度急剧升高。【答案】电磁波 内三、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22分)32.(2023山东烟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空间站2023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中国空间站首次慢直播节目“天宫之镜”;目前中国空间站呈现“T”字构型,如图所示,两个尺寸、质量大体一致的实验舱形成“T”字的一横,天和核心舱作为“T”字的一竖;中国空间站为什么选用“T”字构型? “T”字构型结构对称,从姿态控制、组合实验舱体管理上都较为稳定,有利于组合体的飞行;太阳翼“T”字构型使各部分受到的地球引力、大气扰动等影响较为均衡,这样空间站姿态控制时消耗的推进剂和其它资源较少;不管空间站以何种姿势飞行,两对大型太阳翼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获得高效的发电效果;两个实验舱的气闸舱分别位于实验舱的端头,正常工作泄压或异常隔离时均不会对其密封舱造成影响,保持了空间站运行的安全性;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航天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1)在中国空间站首次慢直播节目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2)中国空间站呈现“T”字构型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核心舱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3)我国空间站为什么要采用“T”字构型?(请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两条原因)( )【答案】 电磁波 静止 我国空间站采用“T”字构型的优点有:①结构对称、稳定,有利于组合飞行;②充分接受阳光照射,获得高效发电效果。33.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托载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发射塔高约100米,火箭长约58___________;(2)宇航员携带操作手册进入太空后,操作手册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完成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_的;(4)不久后宇航员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届时将利用___________波向地球传递信息。【答案】米 不变 静止 电磁波34.(2023·湖北恩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缩写CSS,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经过遴选,空间站上搭载安装有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流体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施。空间站需要大规模的供电能力,需安装几对数十米长的太阳帆板,来维持长期运行。在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必须完成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工作。在中国空间站历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曾做了浮力消失的实验、水球光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液桥演示实验等许多项目。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在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用小棒将乒乓球缓慢推入水中,撤回小棒后,由于球处于 环境中,所受浮力“消失”,观察到球相对于水的运动状态是 的;(2)王亚平老师在天宫实验室里,用两片塑科板让水建成了“液桥”,如图所示。水能成桥是因为 ;A.分子引力 B.分子斥力 C. 磁场力 D.浮力 (3)中国空间站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于 ;(4)如果在未来,允许中学生去天宫做物理实验。小强采用电热丝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验证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用温度计测量煤油的温度,可通过煤油 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大小。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选填“理想实验法”“转换法”或“类比法”)。【答案】失重 静止 A 太阳能 温度变化量 转换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