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江西卷)(考试版A4)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扩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居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随着富裕村民陆续外迁,租户则成为照看房屋与商铺的“二房东”。下图示意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完成1-3题。
1.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交通线路增多B.外来人口流入C.老旧民房改造D.生态村居建设
2.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流动摊贩与商铺数量的变化说明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 )
A.提高交易价格B.降低经营成本
C.方便组织经营D.方便村居管理
3.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民居经营组织方式的自发演变有利于( )
①实现村居成员协同共建②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③形成经济利益共享模式④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油橄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喜温暖,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1975年,经中国林科院专家实地考察试验,武都区(位置见下图)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区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在引种初期,相比原产地单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较低。经过多年发展,国家批准对“武都油橄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据此完成4-6题。
4.以下对武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优越气候条件描述正确的为( )
A.夏季雨量充沛B.土壤更加肥沃C.地形较为平坦D.气温高热量足
5.武都油橄榄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后,可采取的品牌增值途径有( )
①打造全产业链 ②提高销售价格 ③提升标准化水平 ④实施多样化经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经过多年发展,与引种油橄榄初期相比,单产和出油率已有明显提升,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得到控制B.气候更有利于种植油橄榄
C.旱涝灾害减少D.技术改进,管理经验增加
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8.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日本海平均水深约1350米,其西部沿岸海域在冬季常有海冰形成。在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1~18千年期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的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同时东亚冬季风增强;距今约11~9千年期间,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完成9-11题。
9.距今约21~18千年期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陆地入海径流减少B.海底地震频发
C.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下降D.板块碰撞挤压
10.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 )
A.上、下层水体交换减弱B.海水潜热释放增加
C.表层海水盐度急剧降低D.表层海水扰动增强
11.距今约11~9千年期间,日本海南部海域( )
A.来自大陆的风沙沉积物增加B.表层海水生产力提升
C.与相邻外海的海面高差减小D.受对马暖流影响减弱
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m之间,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未沙。如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潮年际泥沙冲淤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先淤积后冲刷B.泥沙冲刷为主C.先冲刷后淤积D.泥沙淤积为主
13.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A.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C.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洪泽湖溃堤风险不断减轻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下左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右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据此完成14-16题。
14.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和夏季B.春季和秋季C.秋季和冬季D.夏季和秋季
15.与非过火区域相比,森林火灾发生后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有( )
A.森林土壤中碳密度减少
B.20-30cm土层中土壤碳密度增加
C.3年火烧迹地碳密度垂直变化幅度大于7年火烧迹地
D.7年火烧迹地碳密度垂直变化阳坡小于阴坡
16.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可能是( )
A.草本植物B.苔藓地衣C.乔木D.灌木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6分)
(3)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朝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土家族文化与长江汉族文化的交融地带。镇域内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显著。该镇森林资源与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产业曾是其主导产业。2014年重庆市出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环保的政策。2016年,该镇煤矿被全部关停,成为典型的收缩型城镇。
材料二 图1为“万朝镇位置示意图”,图2为“万朝镇2010年和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
(1)简述万朝镇2020年较2010年人口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6分)
(2)简述目前万朝镇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4分)
(3)有人提出发展旅游业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请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说明其合理性。(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的山中峡谷地带,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夏季多雾,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原始湿地萎缩;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新生湿地扩张。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CH4),影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1)分析漠河市夏季多雾的原因。(6分)
(2)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漠河地区土壤和植被的影响。(8分)
(3)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6分)
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江西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江西卷)(参考答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黑吉卷)(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黑吉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尾闾湖的水资源最终来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河南新疆卷)(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河南新疆卷)(考试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拉尼娜期间,怀特基急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