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训练题
展开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人口分布
【新特色·常考地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我国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下列符合图中③地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
3.(2023安省宿州萧县期中)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知识点2 城市分布
4.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中心的是( )
A.滨洲线 B.哈大线 C.滨绥线 D.沈大线
5.(2023山西运城夏县期中)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 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在辽宁,因此辽宁也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长子”的美誉。以下对于辽宁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省会是沈阳
B.有全国最大的钢铁中心鞍山
C.有东北最大的海港大连
D.河运骨干是松花江
6.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的地位
B.纵横交错的公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C.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D.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能力提升全练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历史上,我国驯鹿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林区。如图示意东北地区赫哲族、回族、鄂伦春族和蒙古族的主要分布区域。据此完成7—8题。
7.(2023河北石家庄赵县月考,20,★☆☆)鄂伦春族对应图中符号是( )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
8.(2023河北石家庄赵县月考,21,★★☆)根据“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推断,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
A.泛舟捕鱼B.农耕定居C.山林狩猎D.草原游牧
9.(2023河北张家口宣化期中,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线名称:
A ,B ,C
(2)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的代号填到相应位置,与民族名称对应起来。
满族 ,蒙古族 。
(3)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 ,是为了抵御当地的 天气。
(4)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有:
D ,E ,F 。
(5)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
素养探究全练
10.【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迁入东北地区的人口最多,使东北地区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猛增至1933年的2 910万,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1949年以后,中国也向东北等地进行了有组织的移民。读黑龙江省人口跨省流动示意图和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G8206001)
(1)黑龙江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 、 、辽宁,主要原
因是
。
(2)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沿海的 省。
(3)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1949年以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当时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是因为当时东北( )
A.地广人稀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4)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又有大批的人迁回山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雁南飞”,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经济原因。
(5)请简要分析黑龙江省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图中②松嫩平原和④辽河平原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①大兴安岭和③长白山区人口分布稀少。
2.D 分布在③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对应的图片是D朝鲜族的跳跳板。A是傣族的孔雀舞,B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C是蒙古族的摔跤。
3.B 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赫哲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4.B 哈大线是哈尔滨到大连的东北铁路干线,它所经过的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城市是东北三省的行政中心。
5.D 辽宁省的主要河流是辽河。
6.B 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能力提升全练
7.B 根据材料可知,“鄂伦春”的含义是“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历史上,我国驯鹿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林区。因此鄂伦春族对应图中②少数民族。
8.C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是“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9.答案 (1)滨洲线 滨绥线 哈大线
(2)② ①
(3)保暖 严寒
(4)沈阳 长春 哈尔滨
(5)东北地区的运输以铁路为主,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区域内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工矿业的发展,更带动了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解析 (1)根据铁路的位置、走向等信息可判断,A为滨洲线,B为滨绥线,C为哈大线。(2)读图分析可知,蒙古族的服饰为图①,满族的服饰为图②。(3)各民族的民族服饰不仅能反映民族风情,还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东北地区冬季多严寒天气,民族服饰都能体现出保暖的特征。(4)京哈线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D为辽宁省省会沈阳,E为吉林省省会长春,F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5)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货物运输量大,且以铁路运输为主,所以大城市和工矿业中心大多分布在铁路沿线,铁路的建设又推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素养探究全练
10.答案 (1)北京 天津 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和医疗等条件
(2)山东
(3)A
(4)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5)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寒冷漫长,不适宜人类聚居。
解析 (1)读图可知,黑龙江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北京、天津和辽宁,因为这些地区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等。(2)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沿海的山东省。(3)19世纪初,黄河下游出现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而当时的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且很多土地没得到开发,因此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开荒谋生。(4)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吸引一大批人迁回山东。(5)黑龙江省北部为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此外,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寒冷漫长,不适宜人类聚居。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0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综合训练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分层练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分层练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