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在家里进行了提取花椰菜DNA的实验。取绿色的花芽部分,充分研磨获得匀浆;再加入含有中性洗涤剂的浓度约为2ml/L的盐水,其作用是[甲],以释放细胞核和细胞器[乙]中的DNA;静置10min后过滤,然后将滤液轻轻倒入[丙]溶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将处理后的滤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详解】取绿色的花芽部分,充分研磨获得匀浆是为了破坏细胞膜;再加入含有中性洗涤剂的浓度约为2ml/L的盐水是为了溶解DNA;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有DNA;向含DNA的滤液中加冷酒精搅拌后有白色絮状物析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海鞘未受精的卵经过活体染色后,可被人工分离为四种不同颜色的卵片(具有细胞膜),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只有红卵片含有细胞核,不同卵片所含物质不完全相同,其中一些物质与细胞的发育命运有关。下列选项中,对“只有黄卵片具有决定分化为肌肉细胞的能力”的推断,最有力的实验证据组合是( )
①只有红卵片受精后才能形成胚胎,并且只能分化成表皮细胞;
②当红卵片和黄卵片融合并受精后,产生含有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的胚胎;
③当红卵片与棕卵片或白卵片融合,受精后所得胚胎仅含有表皮细胞;
④当黄卵片与棕卵片或白卵片融合,受精后都不会产生含有肌肉细胞的胚胎。
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①题干提出只有红卵片含有细胞核,实验结果为只有红卵片受精后才能形成胚胎,并且只能分化成表皮细胞,说明红卵片具有决定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能力,①符合题意;
②当红卵片和黄卵片融合并受精后,产生含有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的胚胎,题干信息“不同卵片所含物质不完全相同,”结合①实验证据,可以说明“黄卵片具有决定分化为肌肉细胞的能力”,②符合题意;
③当红卵片与棕卵片或白卵片融合,受精后所得胚胎仅含有表皮细胞,结合①②的实验证据,说明棕卵片和白卵片不具有决定分化为肌肉细胞的能力,①②③组合可以说明“只有黄卵片具有决定分化为肌肉细胞的能力”,③符合题意;
④当黄卵片与棕卵片或白卵片融合,受精后都不会产生含有肌肉细胞的胚胎,说明都不能决定分化成肌肉,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③组合可以说明“只有黄卵片具有决定分化为肌肉细胞的能力”,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电镜照片,从左到右依次显示了囊泡的变化过程,箭头所指结构为细胞膜。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
A. 图示胞吐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B. 图示过程不消耗能量,体现出细胞对物质进出的选择性
C. 豚鼠胰腺腺泡中存在图示过程,分泌物能调节血糖水平
D. 若囊泡内容物为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可能具有免疫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游离核糖体合成一小段肽链后,进入内质网中进一步合成并进行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胞吐过程需要膜上受体蛋白的参与,A错误;
B、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不能调节血糖水平,C错误;
D、若囊泡内容物为蛋白质,该分泌蛋白可能是抗体,抗体具有免疫活性,D正确。
故选D。
4. 14C呼气试验是检测机体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常用方法,被检测者先口服尿素[14C]胶囊,若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高活性的脲酶能水解尿素生成NH3和14CO2,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中14CO2的相对含量即可诊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检测方法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
B. 幽门螺杆菌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脲酶
C. NH3可以中和胃内破坏幽门螺杆菌的胃酸
D. 使用该方法检测应该避免在空腹时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详解】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若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高活性的脲酶能水解尿素生成NH3和14CO2,该检测方法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A正确;
B、脲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幽门螺杆菌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脲酶,B正确;
C、氨气能与酸发生反应,NH3可以中和胃内破坏幽门螺杆菌的胃酸,C正确;
D、结合题干,被检测者先口服尿素[14C]胶囊,为排除体内其他物质分解产生尿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使用该方法检测应该尽量在空腹时进行,D错误。
故选D。
5. 安徽省的“省鸟”灰喜鹊在保护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松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灰喜鹊”。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 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
C. 松毛虫和灰喜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B×100%表示
D. 若灰喜鹊数量下降,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图示分析,A表示松毛虫的同化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灰喜鹊的同化量,F表示灰喜鹊的粪便量。
【详解】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在数量上不一定呈倒金字塔模型,A错误;
B、由松毛虫流人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其中F(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松毛虫)同化的能量,B正确;
C、松毛虫和灰喜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可用E/A×100%表示,C错误;
D、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故若灰喜鹊数量下降,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D错误。
故选B。
6. 古人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谷雨一候,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二候时,布谷鸟开始鸣叫,提示人们不要耽误播谷的时间;三候时,美丽的戴胜鸟飞临桑树枝头,是春蚕要生长的信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变化的气温、布谷鸟的鸣叫声、桑叶的绿色都属于物理信息
B. 戴胜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起到加快物质循环的作用
C. 布谷鸟的鸣叫声会提高被天敌捕食的机率,不利于种群数量的稳定
D. 保护布谷鸟、戴胜等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行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3)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详解】A、变化的气温、布谷鸟的鸣叫声、桑叶的绿色都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戴胜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消费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B正确;
C、尽管布谷鸟的鸣叫声会提高被天敌捕食的机率,但被捕食的往往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种群数量的稳定,C错误;
D、保护布谷鸟、戴胜等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C。
7.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萜类化合物。下图为黄花蒿产生青蒿素的代谢过程。青蒿素主要从黄花蒿的叶片中提取,但提取量很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和②过程中,遗传信息能够准确传递依赖于碱基的互补配对
B. 青蒿素主要从叶片中提取,是因为不同部位的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差异
C. 促进FPP合成酶基因表达、抑制SQS基因表达可提高青蒿素的产量
D. 该过程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
2、青蒿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详解】A、分析题图: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①过程和②过程中,遗传信息能够准确传递依赖于碱基的互补配对,A正确;
B、青蒿素主要从叶片中提取,是因为不同部位的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存在差异,由于同一植株的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故不同部位的细胞中的基因相同,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促进FPP合成酶基因表达(导致FPP生成增多)、抑制SQS基因表达(降低FPP转化成其他萜类化合物)可提高青蒿素的产量,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青蒿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B。
8. 杂交育种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的杂交种常有育性下降的问题。已知水稻8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T/t,4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G/g,在花粉发育过程中,T或G基因表达对花粉发育重要的蛋白质,t和g基因无法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株,通过PCR扩增相关基因后,进行电泳检测,得到下图条带。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注:图A检测T/t基因,图B检测G/g基因,①②个体花粉发育完全正常,④个体花粉有3/4发育正常
A. T/t和G/g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杂交种育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tg的花粉发育不正常
C. ③⑤⑥个体中,1/2花粉发育正常的个体有③⑥
D. ④个体自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花粉发育完全正常的个体占7/16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电泳图可知图A检测T/t基因,图B检测G/g基因,图A中两条电泳带的一定是T和t,图B中两条电泳带的一定是G和g,又图中①②个体花粉发育完全正常,则只有图A中上面的条带代表t,下面的条带代表T,图B中上面条带代表G,下面条带代表g。
【详解】A、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发现水稻8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T/t,4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G/g”,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T/t和G/g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杂交种如TtGg,其产生的花粉基因型为1/4TG、1/4Tg、1/4tG、1/4tg,有3/4的花粉发育正常;根据题干信息,T或G基因表达对花粉发育重要的蛋白质,t和g基因无法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则是基因型为tg的花粉发育不正常导致杂交种育性下降,B正确;
C、由电泳图中图A检测T/t基因,图B检测G/g基因,图A中两条电泳带一定是T和t,图B中两条电泳带的一定是G和g,又图中①②个体花粉发育完全正常,则只有图A中上面的条带代表t,下面的条带代表T,图B中上面条带代表G,下面条带代表g,即①②③④⑤⑥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GG、TTGg、ttGg、TtGg、TTGG、ttTg,其中1/2花粉发育正常的个体的基因型是ttGg(③)、ttTg(⑥),C正确;
D、④的基因型为TtGg,该个体自交,雌配子基因型1/4TG、1/4Tg、1/4tG、1/4tg,雄配子基因型为1/3TG、1/3Tg、1/3tG,后代的基因型为1/12TTGG、2/12TtGG、2/12TTGg、3/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共8种,这些后代基因型花粉全部正常的个体是1/12TTGG、2/12TtGG、2/12TTGg、1/12TTgg、1/12ttGG,占7/12,D错误。
故选D。
9. 下图是大肠杆菌内某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I和Ⅱ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I中的③表示RNA聚合酶,过程Ⅱ中⑤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B. 过程I中的④表示mRNA,其延伸方向和核糖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C. ①②所属物质和④都是遗传信息载体,⑦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
D. 多个⑤共同参与同一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过程Ⅱ的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其中Ⅰ为转录过程,Ⅱ为翻译过程;①②为DNA分子的两条链,③为RNA聚合酶,④为mRNA,⑤为核糖体,⑥为tRNA,⑦为多肽链。
【详解】A、过程Ⅰ为转录,其中的③表示为RNA聚合酶,过程Ⅱ为翻译过程,⑤为核糖体,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核仁,A错误;
B、过程Ⅰ为转录,④表示mRNA,由图可知,mRNA的延伸方向为从右向左,由肽链长度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B错误;
C、①②为DNA分子的两条链,④为mRNA,DNA、RNA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⑦蛋白质是遗传信息表达的产物,C正确;
D、⑤为核糖体,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在一条mRNA分子上,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效率,D错误。
故选C。
10. 现今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习性都是经过漫长年代的演化形成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实例都直接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B.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实例可间接支持共同由来学说,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
C、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过程即为协同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1.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形成肿瘤微环境,调控免疫细胞的代谢,进一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与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A. 原癌基因正常表达使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B. 肿瘤微环境中可进行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C. 正常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
D. 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1、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2、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详解】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引起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而原癌基因的正常表达不会使肿瘤细胞无限增殖,A错误;
B、肿瘤微环境是细胞外液一种,可以进行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B正确;
C、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当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并将其清除,C正确;
D、基因的表达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中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A。
12. 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离子、肾小管分泌钾离子,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B.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
C.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均可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 醛固酮分泌过多可能会影响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 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详解】A、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都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A正确;
B、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B错误;
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C正确;
D、醛固酮促进人体重吸收Na+、排出K+,其过多时,人体排出过多的K+,使得神经细胞外K+的浓度偏小,向外流动的K+增加,静息电位增大,D正确。
故选B。
13. 喷施外源生长素可改变黄瓜花芽分化成雌花和雄花的比例,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源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可直接催化乙烯的合成
B. 可通过施用乙烯合成抑制剂来促进黄瓜多开雌花
C. 生长素和乙烯的比例是影响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
D. 花芽发育期大量使用生长素有利于提高黄瓜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其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脱落酸和乙烯是抑制植物的生长。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由图可知,外源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影响CS2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乙烯的合成,A错误;
B、由图可知,乙烯会促进雌蕊发育,抑制雄蕊发育,通过施用乙烯合成抑制剂来抑制乙烯的合成,促进雌蕊发育,抑制雄蕊发育减弱,黄瓜多开雄花,B错误;
C、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而乙烯对生长素则有抑制作用,由题干信息可知,喷施外源生长素可改变黄瓜花芽分化成雌花和雄花的比例,所以生长素和乙烯的比例是影响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
D、花芽发育期大量使用生长素会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不利于提高黄瓜产量,D错误。
故选C。
14. 我国科学家突破重重困难,重复多次下图操作过程,获得了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率先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灭活病毒处理是为了促进体细胞核膜与卵母细胞的细胞膜融合
B. 重构胚的培养需要一定浓度CO2、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C. 用胎猴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的成功率显著低于成年猴的体细胞
D.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遗传物质和性状表现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克隆是用体细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的细胞核移植,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没有经过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要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细胞(供体细胞),从屠宰场的母畜的卵巢内采集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然后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构建一个重组细胞,并体外培养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以孕育出新的个体,“中中”和“华华”的获得就是利用了克隆技术。
【详解】A、灭活病毒处理是为了促进体细胞的细胞膜与卵母细胞的细胞膜融合,A错误;
B、 动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浓度CO2、适宜温度和pH等条件,B正确;
C、用胎猴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的成功率显著高于成年猴的体细胞,C错误;
D、遗传物质相同的个体形状表现不一定完全相同,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15. 瘤胃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的特殊的器官,其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已知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对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盛有水或者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巴氏消毒法进行除菌处理
B. 为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甲、乙、丙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营养成分
C. 通过向乙和丁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和计数
D. 在甲、乙、丙、丁的培养基表面加入一层无菌石蜡能有效获得目标菌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厌氧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在筛选和分离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确保能够分离得到目的微生物,一般先将样液进行选择培养,以增大样液中目的微生物的数量。然后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分离得到单个菌落。刚果红是一种染色剂,可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如果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纤维素被降解了,那么菌落周边就会出现没有红色的透明圈。且透明圈越大,说明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详解】A、实验时,盛有水或者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除菌处理,A错误 ;
B、为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甲、乙、丙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还需要添加氮源等营养成分,B错误;
C、由图可知,将菌液接种到乙上所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C错误;
D、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厌氧微生物,在甲、乙、丙、丁的培养基表面加入一层无菌石蜡能有效获得目标菌落,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玉米籽粒形成期,叶片光合速率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为探究高温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研究人员将籽粒形成期的玉米植株随机分为高温组(37℃)和常温组(31℃),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据表分析相关问题。
注:①气孔导度:气孔的张开程度;②CAT:抗氧化酶,可消除细胞中各种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减少细胞中的自由基的含量。
(1)某同学认为高温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气孔导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所需CO2减少,进而限制了暗反应,降低了光合速率。据表分析他的观点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
(2)研究者对两组玉米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
据图可知,高温条件对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是_____。
(3)综合以上结果,解释高温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不合理 ②. 高温组胞间CO2浓度高于常温组
(2)高温处理加速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处理时间越长降幅越大
(3) ①. 玉米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吸收的光能减少,影响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合速率 ②. 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自由基含量增加,破坏类囊体膜结构,光反应转化的光能/吸收的光能降低。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据表分析可知,高温组胞间CO2浓度高于常温组,故某同学认为高温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气孔导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所需CO2减少,进而限制了暗反应,该观点是不合理的。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与常温组相比,高温组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说明高温条件对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是:高温处理加速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处理时间越长降幅越大。
【小问3详解】
叶绿素可吸收光能,参与光反应过程,叶绿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且CAT是抗氧化酶,可消除细胞中各种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减少细胞中的自由基的含量,综合以上结果,高温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玉米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吸收的光能减少,影响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合速率;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自由基含量增加,破坏类囊体膜结构,光反应转化的光能/吸收的光能降低。
17.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引导农业种植户开展“稻虾共作”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中,稻田为虾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虾可以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以及有机废弃物,同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在“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虾属于______。
(2)“稻虾共作”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3)在水稻收获的同时,农业种植户会将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秸秆粉碎后还田的优点是______。与单一种植水稻的农田相比,“稻虾共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4)为了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提高水稻秸秆的利用率,除了粉碎还田之外,还有哪些合适的处理水稻秸秆的措施?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7. 消费者和分解者
18. 虾可以捕食杂草,减少水稻和杂草的种间竞争,水稻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虾可以捕食害虫,减少水稻的能量流向害虫,并使水稻生长良好
19. ①. 粉碎后的秸秆可以更容易地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②. 抵抗力
20. 过腹还田;用作原料生产沼气,沼渣还田;利用水稻秸秆培养真菌、蚯蚓等;将水稻秸秆堆沤成农家肥;秸秆青储做饲料;用作工业生产原料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寄生、捕食和互利共生等。
【小问1详解】
虾捕食杂草、害虫,属于消费者,清除有机废弃物属于分解者。
【小问2详解】
“稻虾共作”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虾可以捕食杂草,减少水稻和杂草的种间竞争,水稻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虾可以捕食害虫,减少水稻的能量流向害虫,并使水稻生长良好。
【小问3详解】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秸秆粉碎后还田的优点是粉碎后的秸秆可以更容易地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单一种植水稻的农田相比,“稻虾共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小问4详解】
为了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提高水稻秸秆的利用率,除了粉碎还田之外,还有过腹还田;用作原料生产沼气,沼渣还田;利用水稻秸秆培养真菌、蚯蚓等;将水稻秸秆堆沤成农家肥;秸秆青储做饲料;用作工业生产原料。
18. 下图是体温调节机制的部分示意图,脑中A、B、C、D区域参与调节过程。来自皮肤温度感受器的信号和某些化学信号如前列腺素2(PGE2)可传入脑中相应区域,引发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以_______形式经感觉性神经通路传入到A区和B区后,由D区输出兴奋性信号,经交感神经,引发皮肤血管收缩、棕色脂肪细胞产热增加,该过程是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活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2)当机体受到某些病毒感染时,在体内会产生前列腺素2(PGE2),可引起体温升高。据图推测,寒冷刺激和PGE2均能强烈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B区神经元的兴奋。机体要通过特异性免疫过程,清除病原体后,体温才会逐渐恢复,此过程涉及的淋巴细胞有______(列举3种)。
(3)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会同时输入A区和B区,基于图中脑内各区之间的联系,解释皮肤血管舒张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 ②. 非条件 ③. 不受意识支配
(2) ①. 抑制 ②. 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3)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促进B区神经元兴奋,B区对C区和D区的抑制作用增强,抵消(削弱)了A区对C区和D区的兴奋作用,使中枢输出信号减弱,从而使皮肤血管舒张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D区神经元兴奋可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A区神经元的兴奋会促进D区神经元的兴奋,而B区神经元的兴奋会直接或间接抑制D区神经元的兴奋。
【小问1详解】
兴奋从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有神经元上的传导,也有神经元间的传递,因此兴奋以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交感神经的调节过程没有大脑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活动具有的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D区神经元的兴奋可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而B区神经元的兴奋会直接或间接抑制D区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可以推测,寒冷刺激和PGE2均能强烈抑制B区神经元的兴奋,以解除B区神经元对D区神经元的抑制,从而使身体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提高体温。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淋巴细胞有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小问3详解】
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促进B区神经元兴奋,B区对C区和D区的抑制作用增强,抵消(削弱)了A区对C区和D区的兴奋作用,使中枢输出信号减弱,从而使皮肤血管舒张。
19. 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易感白粉病,影响产量。迄今栽培的中国南瓜的茎均为长蔓,占地面积大,育种工作者偶然发现1株无蔓植株,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与豌豆相比,以南瓜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无蔓性状为_______性突变的结果,组合②F,性状分离比接近_____,F1出现长蔓性状的原因是______。
(3)为得到抗白粉病的南瓜植株,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了两个抗白粉病基因,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抗病基因均能正常表达,且作用效果没有累加效应)。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____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答案】19. 无需人工去雄操作
20. ①. 显 ②. 3:1 ③. 亲本无蔓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无蔓亲本均可形成含有控制有蔓基因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从而产生有蔓植株。
21. ①. 实验思路:将该南瓜植株进行同株异花传粉,统计子代具有抗白粉病性状的比例 ②. 预期结果:子代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为3:1; ③. 子代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不为3:1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南瓜为单性花,雌雄同株,而豌豆为两性花,若进行杂交实验,豌豆需要母本去雄,而南瓜无需母本去雄。
【小问2详解】
通过组合二得出,亲本全为无蔓性状,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无蔓为显性性状,而之前栽培的中国南瓜均为长蔓,因此决定长蔓的隐性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才得到无蔓性状。组合二亲本双杂合子自交,后代无蔓:长蔓=3:1,亲本均为杂合子,均含有隐性基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才得到隐形纯合子的长蔓性状。
【小问3详解】
判断插入的两个抗白粉病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还是两条染色体上。将该插入两个抗白粉病基因的南瓜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性状具有抗白粉病的概率。因此实验思路:将该南瓜植株进行同株异花传粉,统计子代具有抗白粉病性状的比例。若在一条染色体上,该南瓜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1/2携带两个抗白粉病基因,自交后代中子代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为3:1;若在两条染色体上,则存在两种情况,1是两个抗白粉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配子全都含有抗白粉病基因,后代中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为1:0;2是两个抗白粉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配子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非抗白粉病基因=3: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44=16种结合方式),后代中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为15:1,因此在两条染色体上时,后代中抗白粉病:非抗白粉病不为3:1。
20. 人溶菌酶(hLYZ)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因具有抑菌效果显著、结构稳定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食品保鲜、抗菌消炎等方面广泛应用。为提高溶菌酶的产量,研究人员利用酵母细胞表达人溶菌酶,构建的重组质粒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合成hLYZ基因时,改变天然hLYZ基因的部分碱基,使密码子由酵母菌稀有密码子优化成常用密码子,从而提高人溶菌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量。此过程中,基因的碱基发生改变,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2)由图1可知,人工合成hLYZ基因时,需在基因两端分别引入Xhl和NtI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这样设计的优点是______,经过酶切的hLYZ基因和质粒连接时,可选用_____酶。
(3)hLYZ基因上游的启动子能被_______识别并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中还应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
(4)为检测重组人溶菌酶的活性,可进行X菌的抑菌试验。将X菌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放入经不同处理的无菌滤纸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6h,观察抑菌圈的直径如图2所示。检测结果说明_______。
【答案】(1)优化前后的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2) ①. 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 ②. DNA连接
(3) ①. RNA聚合酶 ②. 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重组人溶菌酶对X菌有明显的抑菌圈,说明重组人溶菌酶具有抑菌作用,但抑菌效果低于0.2g/L天然的人溶菌酶纯品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人工合成hLYZ基因时,改变天然hLYZ基因的部分碱基,使密码子由酵母菌稀有密码子优化成常用密码子,从而提高人溶菌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量。此过程中,基因的碱基发生改变,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原因是优化前后的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人工合成hLYZ基因时,需在基因两端分别引入Xhl和NtI两种不同限制酶识别序列,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防止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经过酶切的hLYZ基因和质粒连接时,可选用DNA连接酶。
【小问3详解】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和识别位点,所以hLYZ基因上游的启动子能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中还应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小问4详解】选项
甲
乙
丙
A
破坏膜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
植物油
B
使膜蛋白变性
线粒体、叶绿体
清水
C
破坏膜结构、溶解DNA
线粒体、叶绿体
预冷的酒精
D
破坏细胞壁
高尔基体、叶绿体
预冷的酒精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气孔导度(ml·m-2·s-1)
胞间CO2浓度(μml·ml-1)
CAT活性(U·g-1FW·min-1)
光反应转化的光能/吸收的光能
常温组
24.3
570
152
65
0.84
高温组
12.7
403
259
47
0.72
组合
F1
总株数
无蔓株
长蔓株
①无蔓×长蔓
160
79
81
②无蔓×无蔓
396
304
92
2024年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和答案,共9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9页。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