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55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展开A.政策调整 B.地理条件
C.市场繁荣 D.军事需要
2.(2023安徽皖江名校联考)据记载,汉长安城在整体布局上呈现“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网状结构,使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网络清晰,层次分明,覆盖范围广,从而保证了整个城市排水的通畅。由此可见,汉长安城排水系统的成功布局( )
A.有助于城市手工业合理分布
B.满足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得益于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D.为各地城市市政建设提供了样板
3.(2023江西摸底检测)据统计,唐代四川盆地的面积是1 435 450平方千米,江南地区的总面积是210 450平方千米。唐代四川盆地有市镇数为99个,江南地区有市镇数为94个。这表明唐代( )
A.江南经济水平高于四川
B.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市镇区域分布相对均衡
D.四川商品经济比江南繁荣
4.(2023广东部分名校高三1月联考)从唐到宋,中国古代城市完成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革命性”的转轨。“坊”曾是专门的居民区,“但大约从北宋后期开始及南宋前期,‘坊’已只是一条街、巷的雅称、别名”。唐宋城市的变化( )
A.反映了宋代城市管理的混乱
B.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D.规范了城市商贸活动秩序
5.(2023安徽卓越高三联考)明代万历年间,土司刘瀚将养牛圈场迁于永兴场(湖南湘西),并新建石街道。清初,附近朱砂开采盛极一时;乾隆年间,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这可用于说明( )
A.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盛
C.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6.(2023江苏苏州三模)某学者曾说:它是8世纪中国的宝石……是一座熙熙攘攘的中产阶级城市,金钱在那里轻松地流动……是一座穿着考究的城市,一座随时可以获得最好的娱乐的城市。它的繁华得益于南北交通增长,并且获得了商业强于农业的名声。这一叙述( )
A.典型展现隋唐扬州城市面貌
B.反映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C.充分证明小农经济模式异变
D.提供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视角
7.(2023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2012年6月,元上都遗址(含古城、防洪渠、墓葬群等)因整体格局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面为无人机拍摄的元上都遗址宫殿区俯视图。据此可知,元上都的兴建( )
A.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协调
B.受到了传统华夏文化的影响
C.旨在纾解大都的非首都职能
D.有效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国防
8.(2023山东名校联盟高三检测)下面为公元前400年雅典广场空间布局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雅典( )
A.淡化宗教和神灵庇护作用
B.中心广场的功能较为单一
C.广场布局受礼制观念影响
D.注重广场公共空间的设置
9.(2023广东湛江二模)19世纪的伦敦共暴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死亡率,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
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
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10.(2023江西高二下摸底检测)近代以来,法国的城市化进程除了体现在修路铺桥、大兴土木等硬件建设上,还体现在注重营造城市文化环境,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培育城市文化品牌等建设上。由此可见,法国在城市化过程中( )
A.重点改善国计民生B.注重内涵式发展
C.增加基础设施投入D.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1.(2023黑龙江大庆二模)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据苏联学者统计,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 238座新城市。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国家有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
B.苏联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苏联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果
12.(2023海南高三模拟)下表为近代上海总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总人口与战事密切相关
B.近代外来人口持续迁入上海
C.上海近代化进程曲折反复
D.战乱导致上海城市人口锐减
13.(2023安徽芜湖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部分城市开埠通商,新兴工业在这些城市逐渐兴起,大量外国工业品以及粮食等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城市人口的生活资料不再完全仰赖于本国农业部门供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制约力有所减弱。同时,沿海沿江开埠通商城市也开始了早期工业化进程,由此形成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而沿海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开始逐渐上升。但是从全国来看,城市化发展速度仍然非常缓慢,1893年中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仅为7.1%。
——摘编自何一民《清代的人口变化与城市化特征探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居住和生活,城市日益发挥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考成为各级政府政治智慧的重要体现。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指导方针,它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指导战略。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各大城市新区、开发区等开始纷纷涌现,建设规模都非常大。从中共十八大到中共二十大,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共二十大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点放在解决“人”的城镇化,聚焦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摘编自孙婷《中国近40年城市化发展主导战略与实践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答案:
1.A 根据材料“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西门豹为邺令”“曹魏时建北邺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三个时期,因为定都、有知名官员任职或区划等政策原因,邺城都非常繁荣;据材料“金时属彰德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时政策调整,邺城被划入彰德卫,此后邺城不再繁荣,故材料中体现的影响邺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故选A项。
2.C 根据材料“网状结构……保证了整个城市排水的通畅”可知,在长安城的建设当中,既有整体规划,也有高标准施工,这需要对人力、物力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故选C项。
3.A 根据材料“唐代四川盆地有市镇数为99个,江南地区有市镇数为94个”可知,四川盆地面积远多于江南地区,但是江南地区的市镇数量与四川盆地接近,这说明江南市镇密度远高于四川盆地,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四川,故选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才完全转移到南方,排除B项;四川盆地、江南地区土地面积与市镇分布数量差异明显,说明市镇区域分布差异明显,排除C项;江南地区市镇分布密度高于四川地区,说明江南商品经济比四川繁荣,排除D项。
4.C 材料反映了“坊”由唐代的专门居民区变为宋代的街、巷名称,说明政府放松对城市商业的控制,这有利于城市工商业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故选C项;从严格控制城市居民到放宽城市居民的活动,不等于城市管理的混乱,排除A项;材料中对城市商业控制的放松,有利于居民从事商贸活动,从而也有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对城市居民控制放松,会导致商贸活动的市场化和碎片化,从而增加规范城市商贸活动秩序的难度,不能据此说明规范了城市商贸活动秩序,排除D项。
5.A 根据材料可知,湖南湘西的永兴场先后因朱砂开采、集市而闻名,这反映了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故选A项;长途贩运指商贩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朱砂开采、集市不属于长途贩运,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加强,排除C项;农产品商品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朱砂不属于农产品,排除D项。
6.D 根据材料“中产阶级”“金钱”“穿着考究”“娱乐的”“南北交通”“商业强于农业”可知,这一叙述可以为多角度研究古代商业发展、城市发展提供素材,故选D项;根据材料“8世纪”可知当时是唐朝,排除A项;从战国商鞅变法至明清重农抑商政策贯彻始终,排除B项;小农经济始终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主导,排除C项。
7.B 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图片中的元上都遗址呈现四方形、对称分布,由外城和内城构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皇权至上的观念,故选B项。
8.D 根据图片所示,广场中有舞台、法庭、神庙、议事会等场所,可知雅典在公共空间设置上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参政和宗教等需要,故D项正确;依据图片中“圆形神庙”“宙斯拱廊”“十二诸神”等信息可知当时雅典对宗教和神灵的重视,排除A项;由图片各种信息可知中心广场的功能比较齐全,排除B项;广场布局与礼制观念无关,排除C项。
9.C 根据材料可知,伦敦工业化发展导致城市水污染严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霍乱的流行,侧面反映了城市急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助推霍乱流行,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水污染与霍乱传播的关系,没有体现人口急剧下降,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该学者进行了水污染与传染病关系的研究,无法体现跨区域合作,排除B项;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避免,污染并非必然代价,排除D项。
10.B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既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注重内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注重营造多元的城市文化,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法国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总体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具体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数量,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法国城市的人文环境建设,排除D项。
11.A 根据材料“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238座新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1917—1982年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工业化建设的重视以及较强的国家组织建设能力,故选A项。
12.A 从表格中不同时段人口的增减可以知道,上海总人口与战事关系密切,故选A项;从1945年和1949年的上海总人口变化可知,人口并未持续增加,排除B项;近代化以工业化为核心,包括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生活文明化等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从表格人口变化可知,人口锐减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
13.参考答案 (1)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发展水平不高;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
(2)原因: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国家明确指导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用。时间
概况
1853—
1865年
上海总人口从54万增加到70余万
1865—
1870年
上海公共租界人口从92 000人减少到76 000人(总人口数不详)
1936—
1941年
上海总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90余万
1945年
上海总人口从391万下降到337余万
1945—
1948年
上海总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余万
1949年
上海总人口从545万左右下降到506余万
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