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题型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4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6 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7 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型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章 二次函数 基础常考60题(20个考点)专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5 二次函数的新定义问题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展开1.(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定义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如,,,则方程的解有( )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分析】根据新定义和函数图象讨论:当时,则;当时,则,当时,则;当时,则;然后分别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当时,则,解得:
当时,则,无解
当时,则,解得;
当时,则,无解;
当时,则,解得,故有1个解;
综上所述,方程的解有3个;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与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023春·山东济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对于任意的实数m、n,定义符号的含义为m,n之间的最大值,如,.定义一个新函数:,则时,x的取值范围为( )
A.或B.或C.D.或
【答案】D
【分析】符号的含义是取较大的值.则本题实为函数比较大小的问题,联立方程,画出函数图象,根据求得交点坐标,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令,
如图所示,则的值为函数较大的值,
∴比较两个函数的交点,较大的y值即为最大值.
联立方程
解得
令,
解得,,
令,解得:,
∴当时,或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正确画出函数图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2秋·河南开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定义一种新函数,形如(a≠0且)的函数叫做“鹊桥”函数,某同学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并写出了下列结论:
①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为(﹣1,0),(3,0)和(0,3);
②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是直线x=1;
③当﹣1≤x≤1或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④当x=﹣1或x=3函数有最小值是0;
⑤当x=1时函数的最大值是4.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C
【分析】将分别代入求得于坐标轴的交点可得①是正确的;从图象可以看出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是直线x=1,②也是正确的;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发现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③也是正确的;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就是与x轴的两个交点,根据y=0,求出相应的x的值为x=-1或x=3,因此④也是正确的;从图象上看,当x<-1或x>3,函数值要大于当x=1时的,因此⑤时不正确的;逐个判断之后,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①∵令,得,
令,则
解得
∴与坐标轴的交点为(-1,0),(3,0)和(0,3),
∴①是正确的;
②从图象可知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为直线,因此②也是正确的;
③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发现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③也是正确的;
④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就是与x轴的两个交点,根据y=0,求出相应的x的值为x=-1或x=3,因此④也是正确的;
⑤从图象上看,当x<-1或x>3,存在函数值要大于当x=1时的,因此⑤是不正确的;
故正确的为:①②③④.
故选C.
【点睛】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问题,理解“鹊桥”函数的意义,掌握“鹊桥”函数与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两个函数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对称性、对称轴及最值的求法以及增减性应熟练掌握.
4.(2022·广东·统考二模)新定义:为二次函数(,a,b,c为实数)的“特征数”,如:的“特征数”为.若“特征数”为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则的值为( )
A.或2B.C.D.2
【答案】C
【分析】把特征数代入中,得,求出m的值即可.
【详解】解:∵是二次函数的特征数,
∴
∵抛物线的图象与 轴只有一个交点,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a,b,c为实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2·湖南岳阳·校联考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给出如下新定义,若则称点是点的限变点,例如:点的限变点是,点的限变点是,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当时,其限变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D
【分析】分别求出当和时n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知: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其限变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限变点的定义得到关于m的函数.
6.(2022·福建·模拟预测)新定义:若一个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2倍,则称这个点为二倍点.若二次函数(c为常数)在的图象上存在两个二倍点,则c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D
【分析】由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2倍可得二倍点在直线上,由可得二倍点所在线段的端点坐标,结合图象,通过求抛物线与线段交点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二倍点所在直线为,
将代入得,
将代入得,
设,,如图,
联立方程,
当△时,抛物线与直线有两个交点,
即,
解得,
此时,直线和直线与抛物线交点在点,上方时,抛物线与线段有两个交点,
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
解得,
满足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关键掌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求解.
7.(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定义:对于二次函数y=ax2+(b+1)x+b﹣2(a≠0),若存在自变量x0,使得函数值等于x0成立,则称x0为该函数的不动点,对于任意实数b,该函数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a<2B.0<a≤2C.﹣2<a<0D.﹣2≤a<0
【答案】A
【分析】若存在自变量x0,使得函数值等于x0成立,即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可设x为不动点,使y=x,可得关系式ax2+bx+b﹣2=0,由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知△>0,即得a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方程x=ax2+(b+1)x+b﹣2(a≠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则△=b2﹣4a(b﹣2)=b2﹣4ab+8a>0,对任意实数b恒成立,
把b2﹣4ab+8a看作关于b的二次函数,
则有△1=(4a)2﹣4×8a=16a2﹣32a=16a(a﹣2)<0,令16a(a﹣2)=0,
解得a=0或a=2,
①当a≥2时,16a>0,a﹣2≥0,即16a(a﹣2)≥0,
②当a≤0时,16a≤0,a﹣2<0,即16a(a﹣2)≥0,
③0<a<2时,16a>0,a﹣2<0,即16a(a﹣2)<0,
即16a(a﹣2)<0的解集,
解得0<a<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结合问题进行求解,认真理解新定义渗透的数学问题是关键.
8.(2022秋·安徽蚌埠·九年级校考期中)定义:我们将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二次函数称为“互异二次函数”.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点A(0,2),点C(2,0),则互异二次函数y=(x﹣m)2﹣m与正方形OABC有交点时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 )
A.5B.C.4D.
【答案】B
【分析】画出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当函数图象从左上向右下运动时,当跟正方形有交点时,先经过点A,再逐渐经过点O,点B,点C,最后再经过点B,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两次经过点A,两次经过点O,点B和点C,只需算出当函数经过点A及点B时m的值,即可求出m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得,互异二次函数y=(x−m)2−m的顶点(m,−m)在直线y=−x上运动,
在正方形OABC中,点A(0,2),点C(2,0),
∴B(2,2),
从图象可以看出,当函数图象从左上向右下运动时,若抛物线与正方形有交点,先经过点A,再逐渐经过点O,点B,点C,最后再经过点B,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两次经过点A,两次经过点O,点B和点C,
∴只需算出当函数经过点A及点B时m的值,即可求出m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当互异二次函数y=(x−m)2−m经过点A(0,2)时,m=2或m=−1;
当互异二次函数y=(x−m)2−m经过点B(2,2)时,m=或m=.
∴互异二次函数y=(x−m)2−m与正方形OABC有交点时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1,
∴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
故选:B.
【点睛】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关键是研究动点到达临界点时图形的变化,从而得到临界值.
9.(2020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P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与坐标轴围成一个矩形,若矩形的周长值与面积值相等,则点P叫作和谐点,所围成的矩形叫作和谐矩形.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和谐点,所围成的和谐矩形的面积为16,则k的值可以是( )
A.16B.4C.12D.18
【答案】C
【分析】根据和谐点的定义与二次函数的性质列出m,n的方程,求解m,n即可;
【详解】∵点是抛物线上的点,
∴,
∴,
∴点是和谐点,对应的和谐矩形的面积为16,
∴,
∴,,
当时,;
当时,;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特征和矩形的性质,准确理解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0.(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新定义:若两个函数图象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函数图象为牵手函数.已知抛物线与线段是牵手函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B.C.或D.
【答案】B
【分析】依据二函数有公共点,则联立的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可初步确定m的取值范围,然后再依据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确定m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抛物线与线段有公共点,
∴抛物线与平行于x轴的线段相切或者相交.
代入中,
即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或者不等的实数根.
整理上述关于x的二次方程得,.①
∴对于①式,,
即,.
将①式整理成关于m的二次方程:
,则关于m的判别式:
,解得:.
结合x的已知取值范围得出:
线段与抛物线有公共点的取值范围为:.
观察图1~图4中抛物线与线段的相对位置关系递变规律发现:当时, 正好是线段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时的抛物线最高与最低的位置,其递变规律是.
把代入方程①式:,
可求得,即抛物线与线段有公共点时的最高与最低位置.
因此,m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递变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11.(2022秋·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定义: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a为常数)围成的封闭区域内(不包含边界)只有2个整点时,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分析】由题意大致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图象,再根据围成的封闭区域内(不包含边界)只有2个整点,结合图象即可得出,求解集即可.
【详解】∵,且,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图象大致如图,
∵围成的封闭区域内(不包含边界)只有2个整点,
∴,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确画出大致图象,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12.(2022秋·江苏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定义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的解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即可.
【详解】解:画出函数与函数的图象,
则两个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
根据图象可知两个函数的图象共有两个公共点,
其中一个点是,
另一个点也在第三象限,且纵坐标为,
令
解得:(舍去),
∴两个函数图象的公共点是,
∴方程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3.(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北京十四中校考期中)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实数M,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都满足,那么称这个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上确界.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其上确界是2.如果函数是以3为上确界的有上界函数,则实数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当时,,可得(舍);当时,,可得(舍);当时,,可得;当时,,可得(舍).
【详解】解: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y的最大值为,
∵3为上确界,
∴,
∴(舍);
当时,y的最大值为,
∵3为上确界,
∴,
∴(舍);
当时,y的最大值为,
∵3为上确界,
∴,
∴;
当时,y的最大值为,
∵3为上确界,
∴,
∴(舍),
综上所述:a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根据所给范围分类讨论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
14.(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一模)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点,若满足时,;时,,则称点是点的限变点.例如:点的限变点是,则点的限变点是____________.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当时,其限变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新定义可求得点的限变点,根据新定义得到当时,,在时,得到;当时,,在时,得到,即可得到限变点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
【详解】解:∵, ,
∴,
∴点的限变点是,
∵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
当时,,
∴,
当时,,
∴当时,,
综上,当时,其限变点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限变点的定义得到n′关于m的函数.
15.(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定义:若一个函数图象上存在横纵坐标相等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象的“等值点”.例如,点是函数的图象的“等值点”.若函数的图象记为,将其沿直线翻折后的图象记为.当、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个“等值点”时,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或
【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图象上有两个“等值点”或,再利用翻折的性质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令,
解得:,,
函数的图象上有两个“等值点”或,
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必有个“等值点”或,
:,
:,
令,
整理得:,
的图象上不存在“等值点”,
,
,
,
当时,有个“等值点”、、,
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个“等值点”,,
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个“等值点”,
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没有“等值点”,
综上所述,当,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个“等值点”时,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新定义“等值点”的综合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翻折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运用新定义,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16.(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定义{a,b,c}=c(a<c<b),即(a,b,c)的取值为a,b,c的中位数,例如:{1,3,2}=2,{8,3,6}=6,已知函数y={x2+1,﹣x+2,x+3}与直线y=x+b有3个交点时,则b的值为 _____.
【答案】或
【分析】画出函数的数y={x2+1,﹣x+2,x+3}的图象,观察图象,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函数y={x2+1,﹣x+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实线).
由图象可得,当直线y=x+b经过点A和点B时,函数y={x2+1,﹣x+2,x+3}与直线y=x+b有3个交点,
令x2+1=x+3,解得x=﹣1或x=2(舍去),
∴A(﹣1,2),
令x+3=﹣x+2,解得,
∴,
当直线y=x+b经过点A时,+b=2,解得;
当直线y=x+b经过点B时,,解得.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中的新定义类问题,涉及中位数的定义,函数的图象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
17.(2022秋·吉林长春·九年级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校考期末)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的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这样的点叫做“整点”.如:A(1,0),B(﹣3,2)都是“整点”,抛物线y=ax2﹣2ax+a+2(a<0)与x轴交于P,Q两点,若该抛物线在P,Q之间的部分与线段PQ所围的区域(不包括边界)恰有3个整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分析】将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得到3个整点的位置,由此得到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解:∵y=ax2﹣2ax+a+2=,
∴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2),
∴P,Q两点关于直线x=1对称,
根据题意,抛物线y=ax2﹣2ax+a+2(a<0)与x轴交于P,Q两点(不包括边界)恰有3个整点,这些整点是(0,1),(1,1),(2,1),
∵当x=0时,y=a+2,
∴,
当x=-1时,y=4a+2,
∴,
∴,解得,
故答案为:.
.
【点睛】此题考查了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为顶点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确定3个点的位置,由此顶点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18.(2022秋·上海浦东新·九年级统考期末)定义:直线与抛物线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抛物线关于直线的“割距”,如图,线段MN长就是抛物线关于直线的“割距”.已知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恰好是抛物线的顶点,则此时抛物线关于直线y的割距是______.
【答案】
【分析】先求出B点坐标,从而求出抛物线解析式,然后求出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B直线与y轴的交点,
∴B点坐标为(0,3),
∵B是抛物线的顶点,
∴抛物线解析式为,
∴,
解得或,
∴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坐标为(0,3),(1,2),
∴抛物线关于直线y的割距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两点距离公式,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9.(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点,若满足m≥0时,n′=n−4;m<0时,n′=−n,则称点是点的限变点.例如:点的限变点是,点P2(−2,3)的限变点是(−2,−3).若点P(m,n)在二次函数y=−x2+4x+2的图象上,则当−1≤m≤3时,其限变点P′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2≤n′≤3
【分析】根据新定义得到当m≥0时,n′=−m2+4m+2−4=−(m−2)2+2,在0≤m≤3时,得到−2≤n′≤2;当m<0时,n′=m2−4m−2=(m−2)2−6,在−1≤m<0时,得到−2≤n′≤3,即可得到限变点P′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2≤n′≤3.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
当m≥0时,n′=−m2+4m+2−4=−(m−2)2+2,
∴当0≤m≤3时,−2≤n′≤2,
当m<0时,n′=m2−4m−2=(m−2)2−6,
∴当−1≤m<0时,−2<n′≤3,
综上,当−1≤m≤3时,其限变点P′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2≤n′≤3,
故答案为:−2≤n′≤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限变点的定义得到n′关于m的函数.
20.(2022秋·浙江宁波·九年级校考期末)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满足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点叫做“整点”如:、都是“整点”.当抛物线与其关于轴对称抛物线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共有个整点时,的取值范围______.
【答案】
【分析】通过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对称轴为,过点,对分情况讨论或,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可得,过点,
当时,开口向下,如下图:
此时整点有等等,显然超过9个,不符合题意;
当时,开口向上,如下图:
要保证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共有个整点,需要满足
,,此时整数点为,,
即,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新定义问题,涉及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并列出不等式组.
21.(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某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若点Q也在该函数图象上,则称点P为该函数图象的“n倍平点”.
(1)函数①;②;③中,其图象存在“2倍平点”的是_______(填序号);
(2)若反比例函数,图象恰有1个“n倍平点”,求n的值;
(3)求函数图象的“3倍平点”的坐标.
【答案】(1)②
(2)
(3)或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的“n倍平点”的定义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2)设,则,把代入得,根据图象恰有1个“n倍平点”,得出,即可求出答案;
(3)当时,,当时,,分两种情况,根据函数图象的“n倍平点”的定义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当时,
①设,则,
当时,,
∴点不在的图象上.
∴该函数图象不存在“2倍平点”.
②设,则,
当时,,
∴点在的图象上.
∴该函数图象存在“2倍平点”.
③设,则,
当时,,
∴点不在的图象上.
∴该函数图象不存在“2倍平点”.
故答案是②;
(2)设,则,
把代入得,
,即,
∵图象恰有1个“n倍平点”,
∴.
∴.
∵,
∴.
(3)当时,,
设,则,
把代入得,
,
解得:,
∴,.
∴,.
当时,,
设,则,
把代入得,
,
解得:,
∴,.
∴,.
综上所述,函数图象的“3倍平点”的坐标是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正确理解新定义:函数图象的“n倍平点”是解题的关键.
22.(2023·贵州遵义·统考三模)定义:二次项系数之和为1,对称轴相同,且图象与y轴交点也相同的两个二次函数互为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例如: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
(1)函数的对称轴为__________.其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__________.
(2)已知二次函数(其中且且),其友好同轴二次函数记为.
①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横坐标小于点B的横坐标),求线段的长;
②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求a的值.
【答案】(1)直线,
(2)①4;②或3
【分析】(1)将函数画出顶点式即可得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友好同轴二次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得;
(2)①根据友好同轴二次函数的定义求出函数,联立函数,,解方程可求出点的坐标,由此即可得;
②分且且、两种情况,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得.
【详解】(1)解: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因为,
所以设函数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
所以,解得,
所以函数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
故答案为:直线,.
(2)解:①二次函数,
则设,
所以,解得,
所以,
联立得:,
解得或,
当时,;当时,,
所以,
所以;
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Ⅰ)当且且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则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所以,
解得,符合题设;
(Ⅱ)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4,
所以,
解得,符合题设;
综上,的值为或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理解友好同轴二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3.(2021春·贵州贵阳·九年级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定义:同时经过x轴上两点,的两条抛物线称为同弦抛物线.如抛物线:与抛物线:是都经过,的同弦抛物线.
(1)任意写出一条抛物线的同弦抛物线.
(2)已知抛物线是的同弦抛物线,且过点,求抛物线对应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答案】(1)(答案不唯一)
(2)最小值为
【分析】(1)根据同弦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
(2)先根据同弦抛物线的定义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且),将点代入可求出的值,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得.
【详解】(1)解:抛物线与抛物线:为同弦抛物线,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且),
将点代入得:,
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抛物线对应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读懂同弦抛物线的定义,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4.(2023春·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考期中)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称两个不同的点和为“反射对称点”、如:点(1,3)和(-3,-1)是一对“反射对称点”.
(1)下列函数:①;②;③,其中图像上存在,“反射对称点”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P,点P和点Q为一对“反射对称点”,若,求k的值;
(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对“反射对称点”?如果存在,求出这一对“反射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
(2)
(3)存在,中点坐标为或
【分析】(1)根据定义,把点,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
(2)根据题意,用的代数式将坐标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列出方程求出即可;
(3)假设存在一对“反射对称点”,,由此得到线段中点坐标为,再将,两点代入中联立方程组求出的值即可.
【详解】(1)解:对于,若,是一对“反射对称点”,
则,得到,此时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函数图像上存在无数对“反射对称点”;
对于,若,是一对“反射对称点”,
则,得到,此时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函数图像上存在无数对“反射对称点”;
对于函数,若,是一对“反射对称点”,
则,得到,
∴函数图像上存在唯一一对“反射对称点”,
故答案为:①②③;
(2)解:联立方程组,
∴,
∴,
∵且点在第一象限,
∴,
∵点和点为一对“反射对称点”,
∴,
设直线解析式为,代入两点坐标,
∴,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设直线与轴交于点,过作于点,过作于点,如下图所示,则,
∴
整理得到:,
又已知,
∴,
解得;
(3)解:假设抛物线上存在一对“反射对称点”,,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
①-②并整理得到:,
当即时,回代方程①得到,解得或,若此时重合,舍去;若时,,线段中点坐标为;
当时,即时,回代方程①得到,解得或,
当时,,此时,,此时线段中点坐标为;
当时,,此时,,此时线段中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线段中点坐标为或.
【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能理解应用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5.(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长沙市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都满足,且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上边界值;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都满足,且在所有满足条件的N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下边界值;若一个函数既有上边界值又有下边界值,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其上边界与下边界的差称为边界差.例如,图中的函数上边界值是,下边界值是.所以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边界差为.
(1)在下列关于x的函数中,是“有界函数”的,请在相应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不是“有界函数”的打“×”.
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__);③(_________)
(2)若函数(为常数,且),当时,这个函数的边界差为2,求的值;
(3)若关于x的函数(为常数)经过点,当时,其边界差为1,求t的值.
【答案】(1)①√;②×;③×
(2)
(3)2或3
【分析】(1)根据“有界函数”的定义结合各函数解析式判断即可;
(2)分类讨论:当时和当时,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3)将点代入,可求出m的值,从而得出.分别求出当,时,y.再分类讨论:当,即时;当时;当,且,即时;当,且,即时,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结合“边界差”的定义,可分别得出关于t的等式,解出t即可.
【详解】(1)解:①对于,
∵,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是“有界函数”.
故答案为:;
②对于,总有,
∴不是“有界函数”.
故答案为:;
③对于,总有,
∴不是“有界函数”.
故答案为:;
(2)解:当时,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有上边界值,有下边界值,
∴边界差为,
∵这个函数的边界差为2,
∴,
即;
当时,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有上边界值,有下边界值,
∴边界差为,
∵这个函数的边界差为2,
∴,
即;
综上所述:k的值为;
(3)解:将点代入,得:,
解得:,
.
当时,,
当时,,
当时,.
∵其边界差为1,
当,即时,
,
解得:(舍去);
当时,
,
解得:(舍去);
当,且,即时,
,
解得:或4(舍去);
当,且,即时,
,
或1(舍去),
综上所述:或3.
【点睛】本题考查对新定义的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读懂题意,理解“有界函数”和“边界差”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6.(2023·湖北鄂州·统考二模)【概念认识】城市的许多街道是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因此往往不能沿直线行走到目的地,只能按直角拐弯的方式行走.我们可以按照街道的垂直和平行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两点和,用以下方式定义两点间的“折线距离”:.
【数学理解】
(1)①已知点,则___________;
②函数的图象如图(1),是图象上一点,若,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函数的图象如图(2),该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使?若存在,求出其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拓展运用】
(3)函数的图象如图(3),是图象上一点,求的最小值及对应的点的坐标.
【答案】(1)①4,②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3)的最小值为,点D坐标为(,)
【分析】(1)①根据题目所给“折线距离”的定义,即可解答;②根据题意可得,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可得:得出,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可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①∵,,
∴,
故答案为:4;
②∵,
∴
∴,
解得:;
∴,
故答案为:;
(2)解:不存在,理由如下:设点,
∵,
∴,
∵,
∴,
即
∵,
∴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C.
(3)解:设点D为,
∴,
∵,
∴
,
∴当时,的最小值为,
此时点D坐标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化简绝对值的方法,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
27.(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其中,a为常数),则称点P为函数图象的“a级和点”.
(1)若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1级和点”,则______,______;
(2)若时,直线上有“a级和点”,求k的取值范围;
(3)若抛物线的“a级和点”恰有一个,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或2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新定义运算可进行求解;
(2)由题意易得,然后根据可进行求解;
(3)由题意易得,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进行求解.
【详解】(1)解:由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1级和点”,可知:,
∴,
∴;
故答案为,;
(2)解:由题意可知:,
∵,
∴,
∵,
∴当时,则有,且,
解得:;
当时,则有,
解得:,
∵,
∴当时,则,
∴,
∴综上所述;
(3)解:∵,,
∴,
整理得:,
∴,
∵抛物线的“a级和点”恰有一个,
∴只有一个解,
∴,
解得:,
∵,
∴当或时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28.(2023·湖南长沙·校联考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给出如下定义:如果,那么称点Q为点P的“沉毅点”.例如点的“沉毅点”为点,点的“沉毅点”为点.
(1)若直线上点M的“沉毅点”是,求点M的坐标;
(2)若双曲线上点P的“沉毅点”为点Q,且=4,求k的值;
(3)若点P在函数上,其“沉毅点”Q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结合图象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点M的坐标为或
(2)
(3)
【分析】(1)先根据题中条件写出点的坐标为,然后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分和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别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点的坐标;
(2)设点,且,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可得点的坐标为,即可求得,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解得;
(3)当时,求出的值,再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直线上点的“沉毅点”是,
点的坐标为,
当时,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可得:,
解得:,
此时点的坐标为,
当时,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可得:,
解得:,
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
(2)由题意可设点,且,
根据“沉毅点”的定义可得点的坐标为,
,
,
,
,
;
(3)如图为“沉毅点”函数图象:
从函数图象看,“沉毅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而,
当时,,
当时,或,
当时,,解得:舍去负值,
观察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创新题目,中考常考题型.
29.(2023·四川达州·统考一模)定义:若一个函数图像上存在横、纵坐标相等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像的“等值点”,例如:点是函数的图像的“等值点”.
(1)分别判断函数,的图像上是否存在“等值点”?如果存在,求出“等值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函数,的图像的“等值点”分别为点,,过点作轴,垂足为.当的面积为时,求的值;
(3)若函数的图像记为,将其沿直线翻折后的图像记为,当,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恰有个“等值点”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不存在“等值点”,存在“等值点”,有两个“等值点”或
(2)或
(3)或
【分析】(1)根据“等值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等值点”的定义可算出点的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点的坐标,根据的面积为即可求出的值;
(3)根据“等值点”的定义算出的等值点,再根据沿直线翻折,进行分类讨论,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④当时;⑤当时;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1)解:在中,令,得不成立,
∴函数的图像上不存在“等值点”;
在中,令,
解得:,,
∴函数的图像上有两个“等值点”或,
综上所述,不存在“等值点”,存在“等值点”,有两个“等值点”或.
(2)解:在函数中,令,解得:,
∴,
在函数中,令,解得:,
∴,
∵轴,
∴,
∴,
∵的面积为,
∴,
当时,,解得,
当时,,
∵,
∴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时,,解得:,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3)解:令,解得:,,
∴函数的图像上有两个“等值点”或,
①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必有2个“等值点”或,
:,:,
令,整理得:,
∵的图像上不存在“等值点”,
∴,
∴,
∴,
②当时,有个“等值点”、、,
③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恰有2个“等值点”,
④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恰有1个“等值点”,
⑤当时,,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没有“等值点”,
综上所述,当,两部分组成的图像上恰有2个“等值点”时,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定义新运算,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理解定义新运算的规则,掌握计算方法,结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0.(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长沙市北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定义】对于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我们把称为该点的“雅和”,把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雅和”的最小值称为该函数的“礼值”.根据定义回答问题:
(1)①点的“雅和”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②一次函数的“礼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2)二次函数交轴于点,交轴于点,点与点的雅和”相等,若此二次函数的“礼值”为,求,的值;
(3)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在“雅和”为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四边形是矩形,点的坐标为,点为坐标原点,点在轴上,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矩形的边有四个交点时,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②
(2)
(3)
【分析】(1)①根据新定义计算即可求解;
②先计算,设“雅和”为,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在的最小值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出,,且,将点代入解析式得,①,根据此二次函数的“礼值”为,求得最小值,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3)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在“雅和”为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即上,得出,结合函数图象,得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矩形的边有四个交点时,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的下方,其二次函数图象当时,,对称轴右侧当时,,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详解】(1)解:①点的“雅和”为,
故答案为:.
②∵一次函数的上的点为:,设“雅和”为,
则,
∵,,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根据定义可得,一次函数的“礼值”为,
故答案为:.
(2)解:二次函数交轴于点,交轴于点,点与点的“雅和”相等,
∴,,且
将点代入解析式得,,即①
设此函数的“雅和”为,则,
又∵此二次函数的“礼值”为,
∴的最小值为,即,即
解得:
则;
(3)解:∵二次函数顶点为即,
∵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在“雅和”为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即上,
∴,即
∵四边形是矩形,点的坐标为,点为坐标原点,
∴时,
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矩形的边有四个交点,
则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的下方,其二次函数图象当时,,对称轴右侧当时,,如图所示
∴
由①得:,又,
∴,
解得:,
②,
解得:,
③,
由,
解得:或(舍去,抛物线的左侧过点),
∵,抛物线开口向上,
∴的解集为:或,
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15 圆中最值问题专训(九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5 圆中最值问题专训(九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5圆中最值问题专训九大题型原卷版docx、专题15圆中最值问题专训九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圆重难点题型专训(十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圆重难点题型专训(十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9圆重难点题型专训十大题型原卷版docx、专题09圆重难点题型专训十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型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型专训-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高分突破(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7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型专训原卷版docx、专题07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型专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