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第1页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第2页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民法典所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
    ①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③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④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⑤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④
    2.守着电视看春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传统过年项目。2022年春晚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尤其是小品类节目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思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品《发红包》中,当事人发出红包的行为属于赠与
    ②小品《还不还》中,远儿和伦儿请求老沈偿还其欠款的请求受法律保护的期限为2年
    ③小晶《喜上加喜》中,儿媳妇未经婆婆同意,将其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侵犯了婆婆的肖像权
    ④小品《父与子》中,孙涛扮演的父亲对王雷扮演的儿子催生,若其生育,胎儿原则上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父母离异后,6岁的女儿小钱跟随父亲钱某、继母陈某以及继母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小军(10岁)共同生活,小钱和小军成家后,经常回家看望陈某和钱某。不幸的是,陈某遭遇车祸,受伤严重,生活陷入困境。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钱不是陈某亲生子女,所以不用承担养义务
    ②陈某有权要求小钱和小军共同支付赡养费
    ③陈某的财产只能由钱某、小军、小钱三人继承
    ④陈某如遇赡养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张某是姜同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某天,姜同学发现某国际著名期刊上刊登了一篇自己的研究论文,作者却是自己的导师张某。姜同学非常生气,去办公室找自己的导师张某理论,结果在争论时推倒了张某,造成张某左手无名指粉碎性骨折。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姜同学侵犯了张某的生命权
    ②张某侵犯了姜同学的著作人身权
    ③姜同学侵犯了张某的健康权
    ④张某可要求姜同学赔偿精神损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①小刘因居家隔离期间私自外出受到治安处罚
    ②王某发现某广告公司未经自己同意使用了自己的肖像
    ③小李向小刘承诺端午假期一起去笔架山游玩
    ④某汽车4S店与自然人甲之间订立汽车买卖合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刘先生喜欢一款日系汽车叫“霸道”,听起来觉得很有气势,因此他萌生了给自己改名为刘霸道的想法。刘先生来到街道派出所办理更名,但被拒绝。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刘先生将街道派出所起诉至法院,要求派出所履行变更原告姓名登记的法定职责。经审理,法院驳回了刘先生的诉讼请求。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刘先生拟变更的姓名违背了公序良俗,故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②自然人有决定使用和改变姓名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受到限制
    ③自然人有权依法变更自己的姓名,派出所的做法违背了自愿原则
    ④刘先生要求派出所履行变更姓名登记的职责,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行为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B.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
    D.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公民平等享有权利
    9.小林和家人开了一家餐馆,他们遵守法律规定使用清洁能源,拒绝使用地沟油,对生活垃圾交由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大家点赞是因为小林一家遵守了( )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B.自愿公平,诚信原则
    C.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原则D.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10.发明专利法律保护期限是20年,而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无限续展实现注册商标的无限期保护。法律这样规定是出于如下考量( )
    ①注册商标有效期无限续展有利于保护经营者良好信誉和形象,树立全民品牌意识
    ②20年的保护期限能够更好实现专利权人利益与激励科技创新有机统一
    ③注册商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无限续展可以使商标注册人利益最大化
    ④20年的保护期后的发明专利已经过时,继续保护对发明人和社会没有实际意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1.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200万元,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50万元的电脑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丙公司指示乙公司将该合同下的电脑交付给甲公司。因甲公司到期未清偿所欠货款,故乙公司将该批电脑扣留。关于乙公司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属于行使抵押权B.属于行使动产质押权
    C.属于行使留置权D.属于自助行为
    12.2022年5月21日,在中国传统节气“小满”当天,一汽奥迪官方发布的视频广告《人生小满》引发大量关注和转发。当晚,抖音账号为“北大满哥”的用户表示,该广告涉嫌抄袭他的文案。之后,奥迪广告代理方发表声明,该广告作品确系抄袭。该案例中( )
    ①如果“北大满哥”将作品文案授权,奥迪方可以使用
    ②“北大满哥”的作品具有独创性,应受著作权的保护
    ③“北大满哥”可以委托辩护人起诉维权
    ④奥迪方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作品专利,获得使用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甲和乙系大学同学,两人恋爱多年。结婚时,甲向乙,口头承诺,自己名下的一处婚前房产为夫妻共同所有。婚后,因工作单位不在同一个城市,甲要求乙辞职专门照顾家庭,遭到乙的拒绝。于是甲变卖该房产,携带所得房款前往乙工作所在地做生意。据此可以推断( )
    A.甲做生意所得为夫妻共同财产
    B.变卖前的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C.乙没履行夫妻互助抚养的义务
    D.甲侵犯了乙的人身权
    14.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一定时间内保护知识成果的发现(发明或创造)人的知识产权有利于鼓励创造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满,权利就自行终止或消灭,相关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可见( )
    ①人人都能免费使用保护期外的知识成果
    ②保护期内任何人不得使用知识成果获益
    ③保护期内产权人通过授权他人使用相关成果获益
    ④保护期越长说明该成果的社会价值越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甲公司研制了白酒发酵新工艺,申请了专利,并将商标注册为“家宴”。下列行为不构成对甲公司商标权侵犯的是
    A.乙酒厂以“家宴”作为其白酒的商标
    B.丙将甲生产的“家宴”酒换上“劲酒”商标出售
    C.丁未经甲许可利用甲公司的专利大量生产白酒
    D.戊企业以“家宴”商标的图案作为其生产的白酒的包装
    16.25岁的王某将自己的平板电脑买给了与自己一同打工的邻居——16岁的李某,双方约定价款为2000元。当天李某便付给了王某2000元,同时把平板电脑拿走。李某的父母得知后坚决反对。第二天李某将该电脑退还给王某,并要求王某退还2000元。王某不同意,双方产生纠纷。本案例中( )
    A.王某与李某合同成立,因为双方已完成要约与承诺
    B.王某与李某合同不成立,因为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书
    C.王某与李某合同有效,因为电脑的所有权已经转移
    D.王某与李某合同无效,因为李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辨析题
    17.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武器
    材料一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结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案黄某(已故)擅自将夫妻共有房产向某银行办理抵押贷款。
    【基本案情】
    2018年5月,某银行与黄某签订了《个人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90万元整,借款期限为36个月,借款执行年利率6.09%。当天,双方签订《抵押合同》,约定黄某以名下房产为上述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之后,某银行在对黄某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后,依约发放了贷款,但黄某怠于返还借款。截至2021年7月,黄某尚欠本金90万元,总利息(含罚息、复利)105355.21元。黄某及其父母于2020年3月死亡,某银行遂将黄某的婚生子李某诉至法院,并要求在其继承黄某的遗产范围内返还某银行借款本金总利。
    【法院查明】
    黄某在向某银行借款时提交了虚假的离婚证、离婚协议,载明黄某与其爱人于2015年4月登记离婚,双方协议案涉房产归黄某所有,事实上双方并未离婚。
    法律链接:我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动产物权均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假如黄某的爱人能及时发现黄某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事宜,并向银行提交结婚证等有关证明材料,该补救措施能否影响合同的生效?针对某银行的诉求,法院能否予以支持呢。
    材料二 年年3.15,年年揭黑幕,记者明察暗访的曝光画面令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头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土坑”事件曝光后,相关企业受到严厉处罚,名誉扫地、市值降低、产品滞销、损失惨重,同时整个酸菜行业遭遇灭顶之灾,大批工人失业,菜农亏损。3.15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
    路人甲:“只要处罚严厉了,就会减少出问题的概率。如果不加重处罚力度,类似‘土坑酸菜’事件还会频繁上演”。
    路人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土坑酸菜事件尽管代价惨重、影响深远,但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最大保护,阵痛虽苦,但很有必要”。
    法律链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之规定,“生产经营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以及第四项所称的“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同时,经营者收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进行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之处罚。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要评析所采访的两位路人的观点。
    三、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银行到李某家发送紧急催账单,说他所持信用卡透支数额较大,经多次催收仍未还款,涉嫌诈骗。李某否认在该银行办理过信用卡。后经查询,由于李某的身份证丢失,张某捡到后并办理了信用卡。由于银行工作失误,此事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应。
    材料二 为了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和收益,某网站刊出一篇未经作者授权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文章,并配有相关照片。网页第一张照片为李某的正面清晰全身照,并配有“一名误入歧途的女孩”等文字,披露了李某违法犯罪的有关信息。之后,该照片和文章被大量点击和转载。李某及家人深受困扰。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某哪些人身权利被侵犯。
    (2)民事法律关系的包括哪些要素?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体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双十一”临近,各大电商店家们纷纷打出各种促销活动,甲商家忙中出错,误将店内26元4500克的脐橙,在净含量上设置成了2250千克,商家这一错误被博主乙发现后,他选择在直播中号召粉丝集体“薅羊毛”,上万粉丝涌入该店铺下单,一晚上下单10多万千克,涉及700多万元!店家发现错误后,立刻在店铺首页道歉,恳求大家给条活路,申请退款,电商平台也第一时间把店“保护”起来。极个别买家却坚持要求发货,否则进行投诉。
    (1)上述极个别买家的要求违背了民法的哪些原则?
    (2)我们从事民法活动还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法律规定财产权,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而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合同法律制度的保障。
    当“大白兔”遇到“白兔卷”,随着我国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稳步推进。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3354.8万件。随着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增强,知识产权侵权维权案件也在增多。
    “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冠生园公司)出品的糖果,其商标是一只跳跃的白兔。因发现河南博涵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博涵公司)长期大量生产“白兔卷”蛋糕,并在天猫、淘宝等平台使用大白兔奶糖作为宣传开展网络销售,冠生园公司认为其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将博涵公司诉至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判博涵公司的侵权行为并简述打击此类侵权行为的意义。
    21.家住M市A区的兰某系第xxxxx号商标的注册人,该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5类,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等。2021年6月18日,兰某在M市B区于某的店铺里购鞋时,于某宣称,本店的鞋子货真价实,质优价廉。兰某购鞋后发现其中几款鞋子使用了兰某的注册商标,认为于某的行为侵权,诉至法院,要求于某退还购鞋款,停止侵权并支付赔偿。
    (1)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兰某完成下面一份民事起诉状。
    (2)法院判决兰某胜诉,若于某不服可以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①③:我国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③正确。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②。
    ④: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④不合题意。
    ⑤: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⑤。
    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①:根据民法典可知,发红包属于民事主体间的自愿赠与行为,故①正确。
    ②:根据民法典可知,一般民事诉讼时间是3年,故②不选。
    ③:根据民法典可知,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故③正确。
    ④:根据民法典可知,胎儿出生后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有的,伴随自然人的一生,始于出生,终于死亡,①正确。
    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②正确。
    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从出生时起就具有的,伴随自然人的一生。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因其年龄和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③错误。
    ④: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产生和消灭的时间是一致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①:小钱与继父共同生活成家,母亲去世后,应该承担赡养义务,故①不选。
    ③:“只能”说法过于绝对,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亲属,例如陈某的父母,故③不选。
    ②④:根据材料的内容陈某有权要求小钱和小军共同支付赡养费,陈某如遇赡养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故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①: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材料中姜同学并没有侵犯张某的生命权,①说法错误。
    ②③:张某将姜同学的研究论文占为己有并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表明张某侵犯了姜同学的著作人身权;姜同学推倒了张某,造成张某左手无名指粉碎性骨折,这表明姜同学侵犯了张某的健康权。据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涉及姜同学对张某造成精神损失,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答案:D
    解析:①:小刘因居家隔离期间私自外出受到治安处罚,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是公民的义务,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
    ②④:根据材料信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包括两种,第一是人身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性、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不是以经济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二是财产关系,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关系,一般具有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的性质;王某发现某广告公司未经自己同意使用了自己的肖像,广告公司侵犯王某肖像权,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某汽车4S店与自然人甲之间订立汽车买卖合同,属于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③:小李向小刘承诺端午假期一起去笔架山游玩,属于朋友间的道德友情交往,并未涉及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①: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①正确。
    ②:姓名的变更权并非一种无限的自由权,而是一种有限制的权利,②正确。
    ③:刘某改名没有正当理由,申请有悖公序良俗的词汇作为名字,不符合更改姓名的相关规定,没有违背自愿原则,③错误。
    ④:刘先生将街道派出所起诉至法院,要求派出所履行变更姓名登记的职责,属于行政诉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C: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行为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意味着判定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是否可以独立从事民事行为,C是正确的。
    A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或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智力有问题的人或者精神有问题的中国成年公民不一定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AB错误。
    D: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公民平等享有权利,这忽略了民事权利与义务的限制,D错误。
    故答案选C。
    9.答案:D
    解析:A:民主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民主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平等保护,而材料强调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
    B:自愿公平,诚信原则是指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做主,诚实不欺,信守承诺,材料强调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原则是指遵守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共道德,材料强调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是指从事民事活动应当坚持绿色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小林一家开餐馆遵守法律规定,绿色环保,体现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答案:A
    解析:①:注册商标有效期无限续展可以激励商标权人在产品质量的改进、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长期持续性的投入,维护和提高商标所具有的良好商誉,从而树立全民品牌意识,①正确。
    ②:发明专利20年的保护期限一方面能保护专利权人利益,另一方面能激励科技创新,②正确。
    ③:注册商标具有商业价值,但无限续展并不一定能使商标注册人利益最大化,③说法错误。
    ④:20年的保护期后的发明专利已经过时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1.答案:C
    解析:C:债务人未到期清偿所欠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其中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C正确。
    AB:双方没有对担保达成意思一致,所以A、B排除。
    D:本题属于行使留置权行为,D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A
    解析:①:该案例中,“北大满哥”享有该作品文案的著作权,他可以授权其他民事主体使用,①正确。
    ②:该案例中,“北大满哥”的作品文案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法律保护,②正确。
    ③:“北大满哥”可以委托代理人起诉维权,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③错误。
    ④:法律规定的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存在作品专利,况且奥迪方并不拥有该作品文案的著作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答案:A
    解析:A: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甲做生意所得是关系存续期间的收入,属于共同体财产,A说法正确。
    B:变卖前的房产是婚前财产,不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因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B说法错误。
    C:夫妻一方因身体等原因,无法自食其力,需要照顾的,可以要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材料中,因工作单位不在同一个城市要求乙辞职,明显不符合互助抚养的特征,C说法错误。
    D:材料中甲变卖婚前房产,携带所得房款前往乙工作所在地做生意。未体现侵犯乙的权利。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答案:A
    解析:①:根据材料可知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满,权利就自行终止或消灭,所以人人都能免费使用保护期外的知识成果,①说法正确。
    ②: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可以使用知识成果获益,②说法错误。
    ③:产权人可以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智力成果获益,③说法正确。
    ④:发明或创造的保护期限由法律规定,其社会价值大小与保护期长短没有关系。
    故本题选A。
    15.答案:C
    解析:按照法律规定,商标注册人拥有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A、B、D项中的当事人行为均构成了对甲公司商标的侵权,不选;C项中丁某的行为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不是侵犯了商标权,故C项应选。
    16.答案:A
    解析:A:当天李某便付给了王某2000元,同时把平板电脑拿走,可知王某与李某双方已完成要约与承诺,因此合同成立,A说法正确。
    B:合同既有书面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的要求,都是成立有效的,B说法错误。
    C:合同有效的条件是完成要约与承诺,而不是所有权已经转移,C说法错误。
    D:16岁的李某已经开始工作,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7.答案:(1)能否影响合同的生效:①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能证明黄某提供了虚假信息,该案中的合同就违背了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的民法基本原则,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②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如果能证明该房产抵押不是黄某夫妻一致的意思表示,该合同的主体就具有不适格的嫌疑,可能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法院能否予以支持:①根据民法典,该银行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或该银行为善意相对人),抵押权合法有效,该银行作为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②黄某生前不履行债务,黄某的继承人李某应该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该银行诉求合理合法,法院应予以支持。
    (2)路人甲观点是错误的。该观点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这种推理结构是错误的。路人乙观点是正确的。该观点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这一事件。坚持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分析问题。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假如黄某的爱人能及时发现黄某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事宜,并向银行提交结婚证等有关证明材料,该补救措施能否影响合同的生效?针对某银行的诉求,法院能否予以支持呢。属于分析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黄某在向某银行借款时提交了虚假的离婚证、离婚协议,载明黄某与其爱人于2015年4月登记离婚,双方协议案涉房产归黄某所有,事实上双方并未离婚→可从订立合同应坚持的原则角度,说明如果能证明黄某提供了虚假信息,该案中的合同就违背了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的民法基本原则,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可从夫妻财产角度,说明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如果能证明该房产抵押不是黄某夫妻一致的意思表示,可能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说,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
    有效信息②:根据我国民法典关于不动产、动产物权均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规定→可说明该银行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其抵押权合法有效,该银行作为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银行作为善意相对人,在黄某生前不履行债务时,可要求黄某的继承人李某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因此该银行诉求合理合法,法院应予以支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订立合同的原则、夫妻财产的处理等角度说明能否影响合同的生效问题;可从民法典规定的善意相对人、债务清偿责任等角度说明法院应予以支持银行的请求。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要评析所采访的两位路人的观点。属于评析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对路人的观点加以评析。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路人甲:“只要处罚严厉了,就会减少出问题的概率。如果不加重处罚力度,类似‘土坑酸菜’事件还会频繁上演”→根据“只要……就会……”的联结词,可知该观点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根据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及推理结构,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这种推理结构是错误的,由此说明路人甲观点是错误的;
    有效信息②:路人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土坑酸菜事件尽管代价惨重、影响深远,但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最大保护,阵痛虽苦,但很有必要”→可以看出该观点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这一事件,坚持了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分析问题,因此路人乙观点是正确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路人甲的观点和路人乙的观点进行评析。
    18.答案:(1)①X银行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本案中由于银行的失职导致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响,影响他人对李某的评价,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②张某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张某捡到李某身份证并盗用其姓名办理了信用卡,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
    (2)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本案是网站侵害李某人身权益的民事侵权案例。从主体上看,该网站与李某是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从客体上看,李某享有的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是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从内容上看,李某享有肖像隐私等不受侵害及受侵害获得赔偿、道歉等权利,该网站负有不侵害李某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以及实施侵害后进行赔偿、道歉等义务。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某哪些人身权利被侵犯。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银行工作失误,事件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应→可从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角度,说明由于银行的失职导致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响,影响他人对李某的评价,因此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有效信息②:李某否认在该银行办理过信用卡,经调查是因为李某的身份证丢失,张某捡到后并办理了信用卡→可从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角度,说明张某捡到李某身份证并盗用其姓名办理了信用卡,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李某贷款逾期不还、张某捡到办理信用卡、银行失误导致、李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响”等关键信息,从名誉权的保护、姓名权的保护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回答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哪些要素,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体现。属于简答类、体现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为了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和收益,某网站刊出未经作者授权的的文章,并配有相关作者正面清晰全身照等照片,还配有“一名误入歧途的女孩”等文字,披露了李某违法犯罪的有关信息,该照片和文章被大量点击和转载,李某及家人深受困扰→可联系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的知识,说明本案涉及某网站侵害李某人身权益的侵权民事法律关系。具体讲,该网站与李某是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李某享有的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是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李某享有肖像隐私等不受侵害及受侵害获得赔偿、道歉等权利,该网站负有不侵害李某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以及实施侵害后进行赔偿、道歉等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网站侵害李某人身权益等事实,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组织答案,具体分析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体现,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19.答案:(1)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2)平等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由于26元2250千克不是卖家的真实意思→可联系违背了自愿原则
    关键词②:如果按照错误操作设置的26元2250千克给买方发货→可联系对卖家极不公平,违背了公平原则;
    关键词③:一切市场参加者遵循诚实商人和诚实劳动者的道德标准→可联系诚信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本题主要考查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根据教材知识:需要遵守平等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20.答案:冠生园公司拥有“大白兔”商标权。博涵公司使用与冠生园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构成侵权。博涵公司应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打击此类侵权行为有利于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创新,促进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判博涵公司的侵权行为并简述打击此类侵权行为的意义。属于评价类、意义类主观题,知识要求不具体,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及设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评判和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冠生园公司)出品的糖果,其商标是一只跳跃的白兔→可从冠生园公司拥有“大白兔”奶糖商标权角度加以评判其归属权;
    有效信息②:博涵公司长期大量生产“白兔卷”蛋糕,并在天猫、淘宝等平台使用大白兔奶糖作为宣传开展网络销售→可从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构成侵权角度加以评判;
    有效信息③:冠生园公司认为其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将博涵公司诉至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可从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角度说明打击此类侵权行为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冠生园公司拥有“大白兔”商标权。
    得分点②:博涵公司使用与冠生园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构成侵权+“白兔卷”与“大白兔”商标相近。
    得分点③:博涵公司应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侵权要赔偿。
    得分点④:打击此类侵权行为有利于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保护创新,促进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
    21.答案:(1)理由:①兰某作为第xxxxx号商标的注册人,享有该类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兰某许可,于某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侵权。②于某店铺销售的几款鞋子使用了兰某的注册商标是实施混淆行为的不正当竞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会使消费者发生误认,从而损害了自己的商业信誉,又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③兰某认为,采用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未全面向消费者提供所售商品的质量、性能等信息,以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于某的假冒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①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诉讼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②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于某如果不服法院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15日内提起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再上诉。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指向商标侵权,要求调用商标权、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根据事实,续写民事起诉状。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于某使用了兰某的注册商标→可联系商标权。
    有效信息②:兰某在于某的店铺里购鞋,发现其店铺售卖的几款鞋子使用了兰某的注册商标→可联系不正当竞争。
    有效信息③:于某未向消费者全面说明商品信息→可联系消费者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商标权+结合商标权法律规定和于某的侵权事实分析。
    得分点②:不正当竞争+结合材料联系分析:于某店铺的搭便车行为。
    得分点③: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联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于某的假冒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指向诉讼,要求调用诉讼权利的有关知识,分析于某不服一审判决可以怎样做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一审法院判决兰某胜诉→可联系诉讼权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诉讼权利+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诉讼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得分点②:结合上诉权利与材料信息分析+于某如果不服法院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15日内提起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再上诉。
    民事起诉状
    原告:兰某性别:男年龄:XX民族:XX家庭住址:M市A区
    委托代理人:李某某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于某性别:男年龄:XX民族:XX家庭住址:M市B区
    诉讼请求:
    1.退还购鞋款,停止侵权并支付惩罚性的三倍赔偿。
    2.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事实:兰某在于某的店铺里购鞋,发现其店铺售卖的几款鞋子使用了兰某的注册商标。理由:
    综上所述,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请人民法院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M市B区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1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略)起诉人:兰某
    2022年X月X日

    相关试卷

    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