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特征是,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1
图2
1.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特征是( )
A.人口数量与海拔呈正相关
B.人口密度与海拔呈负相关
C.人口密度最大处人口数量最多
D.人口数量最多处人口密度较高
2.推测影响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
C.矿产D.土地
(2023·重庆高三临门一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形多样,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其中。三大山脉环抱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心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疆深居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示意新疆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新疆地域面积广阔,但大部分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适宜人类生存空间小
B.深居大陆内部,对外开放程度极低
C.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承载力较低
D.矿产资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4.为提高新疆地区自然环境承载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大力开发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③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生态环境 ④放宽户籍政策,向人口低密度区迁移人口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23·江苏如皋二模)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
5.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6.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7.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浙江杭州一模)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单位:万人)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8~10题。
8.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万万
万万
9.影响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生态环境B.人均居住用地
C.可供水资源D.人均建设用地
10.确定人口合理容量数值的主要意义是( )
A.遏制高消费现象的发生
B.规划工业生产规模
C.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D.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11.(2023·重庆万州三模)阅读下列关于上海市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城市发展,上海的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
上海市就业密度分布示意图
上海市各圈层人口密度和人口份额变化表
(1)简述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分析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密度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6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2.1.D 2.D 解析 第1题,读图1可知,人口数量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A错误;读图2可知,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B错误;人口密度在1 200~1 400米处最大,人口数量在1 400~1 600米处最大,因此人口数量最多处人口密度较高,C错误,D正确。第2题,贵州省乌江上游喀斯特地貌广布,海拔低处谷深、坡陡,导致海拔低处土地面积极少,人口数量少,密度低;而高原面上地平坡缓,土地面积集中于中海拔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故影响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土地资源,D正确;气温、降水、矿产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
3~4.3.C 4.B 解析 第3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疆深居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承载力较低,使得人口容量小,是限制性因素,C正确;新疆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人们多沿河流生活在绿洲地区,但地形不是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新疆虽然深居内陆,但处在我国边境地区,是对接中亚的重要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B、D错误。第4题,大力开发资源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①错误;水资源是新疆地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助于提升当地的自然环境承载力,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缓解土地沙化,有助于改善区域的环境承载力,③正确;人口分布低密度区水资源匮乏,并不适宜人类居住,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5~7.5.B 6.C 7.D 解析 第5题,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整体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转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经济地理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第6题,由图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正确;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第7题,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镇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
8~10.8.C 9.D 10.C 解析 第8题,根据“木桶定律”可知,短板是决定性因素,表中显示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短板均是人均建设用地,而基于人均建设用地下的适度人口为63.80万,所以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为63.80万,C正确。第9题,由表可知,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的适度人口容量最小,说明该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最稀缺的资源,D正确。第10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确定人口合理容量才能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使得经济与人口相协调,故C正确;与高消费现象、工业生产规模无关,A、B错误;确定人口合理容量并不能改变传统观念,人口素质提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观念,D错误。
11.答案 (1)中心城区就业密度最大,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心城区就业密度下降,近郊和远郊的就业密度上升。
(2)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原因:新城(卫星城)的建设,制造业向郊区转移;交通不断发展。
(3)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缓解交通压力;缓解环境压力;有利于城市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
解析 第(1)题,根据上海市就业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心城区就业密度最大,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变化特征为中心城区就业密度下降,近郊和远郊的就业密度上升。第(2)题,读上海市各圈层人口密度和人口份额变化表可知,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密度与人口份额都下降,而近郊区与远郊区整体上升,因此可以判断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新城(卫星城)的建设,制造业向郊区转移,近郊和远郊地区的就业和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随着交通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流动,使上海人口不断向外围扩散成为可能。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人口变化和就业密度变化,特别是中心区人口减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还可以减少到达中心城区的人口,从而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将部分工业或者政府部分职能部门分散,有利于城市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
指标人口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
基于人均居住用地
基于可供水资源
基于生态环境
适度人口
63.80
83.20
72.36
70.18
最大人口
106.20
113.40
210.35
106.33
所在圈层
人口密度/(人·km-2)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中心城核心区
55.64
40.16
35.21
34.47
中心城边缘区
18.49
20.51
20.03
22.05
近郊区
1.69
3.18
3.56
5.43
远郊区
0.85
0.99
1.18
1.66
所在圈层
人口份额/%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中心城核心区
21.6
13.1
10.7
8.1
中心城边缘区
32.8
30.9
27.8
23.6
近郊区
23.8
35.5
39.1
43.4
远郊区
21.8
20.5
22.4
24.9
错题题号
易错要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4气象灾害,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和850百帕温度小于0,“融化层”位于图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0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济阳土壤深层,8米春季平均地温增幅最明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9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枯落物厚度呈明显正相关的是,四地中,人工林综合效益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