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等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7页, 2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7页, 20题。满分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分均无效。
    校文学社拟以“思辨之光”为主题编辑一期专刊,请你积极参与系列活动。
    前 言
    《礼记》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纵古观今,有太多名士不为时代的车轮所裹携而保有自由之人格,独立之思想。
    面对生与义,孟子以“二者不可得兼,① ▲ ”做坚定选择,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② ▲ ”表献身之志; 面对家与国,秋瑾以“③ ▲ ,殊未屑”与过往生活决别;面对岁与志,韩愈以“④ ▲ , ▲ ”坦陈心志不辞衰老;面对物与我,范仲淹追求古仁人“⑤ ▲ , ▲ ”的豁达胸襟; 面对顺与逆, 苏轼以“⑥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书写不惧风雨随遇而安的宁静,刘禹锡以“⑦ ▲ , ▲ ”思索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
    本期专刊将从多角度展现文学社员的思辨读写过程与成果, 以期思辨之光普照校园。
    1.小编审稿时发现有错别字,请你协助小编纠正加点字。(2分)
    (1)“携”改为 ▲ (2)“决”改为 ▲
    2.补全“前言”中的古诗文名句。(10分)
    3.小编准备将以下诗中画线句编入“前言”部分,你认为合理吗?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4分)
    清明日独酌①
    〔宋〕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②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英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②酒,笑把离骚④独自倾。
    【注释】①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 任团练副使时所作。②冷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③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④离骚:这里指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离骚》。
    栏目一:笑与刀——讽刺艺术初探(10分)
    【名言选摘】
    第1页共7页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试卷网站,每日更新。家威杏 MXSJ663 全网性价比最高【导语撰写】
    4.依据以下“刺”字意义演变图, 为“刺者,达也”中的“刺”选出一项正确的解释( ▲ )。 (2分)
    5.小编准备将选摘的三则名言依次填入以下语段空白处,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 ▲ )。 (2分)
    栏目导语: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学传统里的讽刺,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 。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 ▲ 。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揭露虚伪, 鞭挞丑恶, 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然而, ▲ 。阅读本栏目, 有助于我们理解讽刺笔法,深入体会讽刺文学作品的魅力。
    A.①②③ B.①③② C. ②①③
    【栏目投稿】
    阅读锦囊: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阅读时要关注夸张、对比和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体会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
    栏目投稿
    6.请参考阅读锦囊及右边这组论文标题,从以下备选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阅读体验拟写论文标题并简要论述,探究该作品的讽刺艺术,向本栏目投稿。(6分)
    备选名著:A. 《儒林外史》 提示:周进、范进、马二先生、匡超人……
    B.《聊斋志异》 提示:叶生、王子安……
    栏目二:生与义——义士争鸣(16分)
    【新闻速递】
    【回溯形象】
    第2页共7页“义士”形象变迁年代尺
    材料一:“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
    “贵贵、尊尊、 贤贤、老老、长长, 义之伦也。 ” (《荀子·大略》)
    材料二:
    晋毕阳①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②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③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 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④,入宫涂⑨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 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 吾谨避之耳。”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 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赵襄子曰:“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 臣故众人报之; 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泣,使兵环之。豫让曰: “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战国策》)
    材料三:
    令狐潮⑥复引兵攻雍丘。潮与张巡⑦有旧,于城下相劳苦⑧如平生,潮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潮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注释】①毕阳:人名,晋国义士。②就:侍奉。③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④刑人:刑余之人,判刑罚做苦工的人。⑤涂:粉刷。⑥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⑦张巡:安史之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⑧相劳苦:这里指互相问候。
    7.小编推荐用课内迁移法释词,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课内外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2分)
    8. 请从语气词的角度,揣摩材料画线句中的语气词,分析人物情感。(3分)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
    9.《资治通鉴》中的张巡和《水浒传》中的义士在形象上有何异同?请从“水浒义士图谱”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材料与名著内容,比较分析。(5分)
    第3页共7页10.参考“义士”形象变迁年代尺,概括“义士”精神内涵在不同时代的演变。(3分)
    【观点争鸣】
    11.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你认为“舍生取义”在当代社会还具有其价值吗?请从留言区选择一条留言简要回复。(3分)
    栏目三:物与我——如何看待他人观点之我见(16分)
    对于纷繁复杂的观点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请你参加头脑风暴活动,进行思辩阅读。
    ◎【A】组
    材料一:一场以“陌生”为话题的头脑风暴活动
    【选用材料】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自由发言】 (节录)
    学生1: “陌生”具有强大的力量。陌生的红色中国吸引着斯诺不惧艰险、远赴异国,探寻社会的另一种可能。同样,陌生的潘三走进牛浦郎的世界,让他学会不择手段,带他走上似锦的前程。
    学生2: “陌生”总能遇见美好。正如梁山泊的水浒英雄们念于不公命运和黑暗世道,从四方聚义,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也如法布尔一反常规,用田野观察和实验方法揭示了那些常见昆虫身上鲜为人知的习性, 让人看到惊叹不已的“昆虫世界”。
    学生3:
    【质疑补充】
    12.请参考下面的“质疑补充”指南,以学生3的身份,参与自由发言。 (4分)
    【B】组
    材料二:一次微信群里的劝说挑战
    13.邻居王奶奶看了微信群里的聊天后,信以为真。请你阅读以上聊天记录,对王奶奶进行劝说。(3分)
    【C】组
    材料三
    最近,有人说游戏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鸦片。而实际上,短视频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的精神鸦片。在密不透风的短视频里,人们的大脑再也不愿意做深度思考,开始不断地享受各种短、快的刺激,沉溺在上癌的世界里。因此, 大众的独立思考能力被严重干扰,认知和三观在冥冥之中被平台操控。绝大多数人都将像宠物一样被圈养起来,沉溺在各种短暂的刺激和快乐里,被各种互联网廉价的“食品”填饱,
    第4页共7页并且乐此不疲。
    短视频时代,只有1%的人还有独立思考能力,剩下99%的人只能活在鸡汤里。互联网上最容易传播的从来就是各种情绪而不是真相。这99%的人自以为掌握了见识,其实他们只是把情绪当理性,把信息当知识,把偏见当思想。 ——选自微信公众号
    材料四
    在短视频上打开严肃知识之门——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年4月20日 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优势,让高校的教授成为新一代的 “网红”,有利于优质知识
    内容的传播并占领重要的传播平台,帮助广大用户扫清认知迷雾,提高公众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利用短视频进行学习的创新逻辑——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1 年 12月16日 例如,曾有人批评碎片化阅读,认为碎片化阅读让人上瘾中毒,让人不再善于深度独立思考,让人在时间、精力分配上更加碎片化,甚至产生各种知识幻觉等等。这类批评正……
    14.小语对材料三所持的观点心存疑虑,又找了材料四来佐证。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说明理由。(4分)
    15.对于纷繁复杂的观点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 小文想利用上述三组材料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你觉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较为妥帖? 请按字母排序并阐述理由。(5分)
    栏目四:远与近——读书交流会(18分)
    同学们围绕专刊将辑录的小说《远与近》开展了一场读书交流会,请你参与。
    远与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①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②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③司机多年操劳,兢兢业业,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自己的子女都已长大了,结婚了。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了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子的轻便马车和密密一排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汽车停在铁轨上,里面坐着吓得目瞪口呆状若木鸡的人们;一个又老又聋的憔悴的流浪汉,沿着铁路走着,听不到汽笛鸣声;一个带着惊呼的人影掠过他的窗口。
    ④——所有这些,司机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欢乐、危险和辛劳。但不管他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
    第5页共7页的铁的生活规律。
    ⑤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就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百次的阴晴明晦,一千次的风雷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终于,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因而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他慢慢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吗?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吗?
    ⑦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要找寻的房屋前面。他立刻知道他已经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
    ⑧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但现在,在门前,手却发抖了。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⑨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一股脑儿消失了。
    ⑩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着,拼命把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一种耻辱。那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着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 两个女人始终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
    【情节梳理】
    16.根据内容,完成梳理图。(3分)
    【技法品鉴】
    17.细读语句,完成品鉴。(4分)
    (提示:结合小说内容,从对比、铺垫、视角等写作技法中任选一种角度品鉴妙处。)
    【观点阐述】
    18.同学们针对小说结尾司机是否该去看妇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该去,有人认为不该去。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4分)
    【主题探究】
    19.小语选用顾城的《远和近》来做这篇小说的补充阅读材料,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联系小说,结合你的思考,推测小语这样做的理由。(7分)
    栏目五:边界与连接——原创文稿投递(40分)
    20.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40 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但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 多向融合连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边界与连接”这一话题怎样的联想与思考?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向文学社投稿。
    要求:(1)标题自拟,文体自选;(2) 不少于 600字;(3)不得套作、抄袭;(4) 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第7页共 7页2023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八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面书写:4分
    1. (2分) 挟 诀
    2.(10 分)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回首向来萧瑟处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4分)示例:我认为合适。这两句诗运用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以隐士自比,写诗人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的情态,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与前言中历代名士所具有的精神境界一致。
    (评分参考: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情感心境2分,关联前言1 分)
    4. (2分) C
    5. (2分) B
    6. (6分) 示例:
    标题:群像小说中的多元对比——浅谈《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论述:《儒林外史》善于运用鲜明的对比来刻画人物,以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周进、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轻视不屑转为巴结奉承,形成鲜明对比,强烈讽刺了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同时,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影响下,从一开始的质朴孝顺转变为钻取功名、忘恩负义的衣冠禽兽,作者借此揭露了腐朽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具有极强的讽刺性。综上所述,《儒林外史》通过对比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强烈讽刺了败坏的世俗风气以及痴迷科举的腐儒群体,极具艺术表现力。
    (评分参考:论文标题合理1 分,观点明确1分,条理清晰1分,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展开论述3分。)
    7. (2分) D
    8. (3 分) 示例:“嗟乎”表示感叹,赏识豫让的知伯在死后还受赵襄子的折辱,这句话不仅表达豫让对知伯的感恩,还表现了他为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决心与信念。
    (评分参考:语气词语气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情感1分。)
    9.(5分) 材料三中,安史之乱时期,令狐潮以故交身份劝说张巡弃城投降,张巡仍然选择守卫孤城,抵御叛军,并斥责令狐潮背信弃义的行为。从他身上可见“义士”行己有耻、崇信重节的形象。《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快活林,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可见其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义士”形象。相同的是,他们都可以为国家或为他人不顾自身安危,奋勇而出,不同的是,《资治通鉴》中的义士形象,恪守下对上的伦理原则,而在《水浒传》中,践行义举则不受身份的约束,显示出路见不平即拔刀相助的气概。
    (评分参考:结合材料二分析2分,结合《水浒传》分析2分,关联形成结论1分。)
    10. (3 分) 示例:先秦时期,“义士”形象为行己有耻、 重诺轻生、 知恩必报, 到了唐代,延伸出在同辈间崇信重节的形象,但仍然遵循下对上的伦理原则,到宋元时期,逐渐演变为对陌生人亦能路见不平、扶危济困,“义”的范围随时代变化不断扩大。
    (评分参考:能概括提炼出不同时期“义”的内涵的变化,意近即可。)
    11. (3 分) 示例:拉比熊你好,“义”的内涵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社会,“义”可以是人生理想,也可以是社会价值观。他们舍生取义的行为既是对自古以来的道义原则的继承,也是对当下价值观的践行。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存活的长度,而在于其存在的意义。
    第1页共3页
    在当代社会中,“舍生取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参考:能根据探究结果,阐述自己对“舍生取义”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意近即可。)
    12.(4分) 我认为学生1的发言有错。他的观点是“陌生具有强大的力量”,而所采用的论据有误,《儒林外史》中遇见陌生潘三的是匡超人,而非牛浦郎,匡超人受潘三影响极大,不择手段谋取利益。同时,沈琼枝在南京遇见了陌生的杜少卿,得到了他的支持和资助,才能以更大的力量与宋为富斗智斗勇。可见,尝试与“陌生”接轨,能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美好。
    (评分参考:4分,质疑正确1分,补充论据2分,最后结论1 分)
    13.(3 分) 王奶奶您好,您所看到的微信聊天信息里所表达出来的看法并不是正确的。体检,锻炼,戒烟等这些行为在必要时还是非常需要的。以后您在看微信时一定要看考虑人所说的是否真实靠谱,不要什么都相信,也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评分参考:3分。判断观点1分,理由2分)
    14. (4 分) 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短视频会严重干扰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材料四的核心观点是:短视频在特定背景也能发挥平台优势”,这样正反对比,说明了短视频并非一无是处,澄清了小阳的疑虑,使观点更加丰富。
    (评分参考:4分,核心观点各1分,对比及表达效果2分)
    15. (5分) 正确顺序: CAB。 (1分)
    这样编排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并且核心观点层层递进。(1分)
    阐述:面对纷繁复杂的观点,我们首先要学会辨析, 理性接受他人观点,而不是全盘接受,如材料C中,小阳对材料三心有疑虑而去找了材料四来佐证。第二,我们对观点还要有质疑能力,并能围绕观点进行补充,如材料A,学生3 既能质疑学生1,修正他的材料,“深受潘三影响的是匡超人而非牛浦郎”,同时还用“沈琼枝遇见杜少卿”故事来论证“陌生能有强大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他人带着情绪的不正确观点主张,在辨析质疑的基础上,还要用正确的言论引导别人,从而减少某些不必要的错误。
    (评分参考:正确排序1分,能阐明排序逻辑1分,每组材料阐述分析各1分)
    16. (3分) ①幸福(开心) ②来到小镇 (街上) ③懊悔(沮丧失望)
    (评分标准: 每空1分, 共3分。)
    17. (4分) 示例 1:对比。(1分) 前者文字寥寥,描写妇人从容的挥手姿势,表现远处妇人脸色神情,美好形象,给老人的愉快和浪漫的想象(1 分)。后者极力写老人近距离走近小屋,发现妇女愁苦衰老且充满敌意的形象,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失望和沮丧(1 分)。远和近妇人形象对比,老人情绪落差,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给读者启发(1分)。
    示例2:铺垫。(1分) 前者极力描写远处妇人的美好形象,渲染给老人带来的温馨和美好的幻想,为后文近处妇人的衰老,憔悴,敌视给与老人的失望沮丧,做情节上的蓄势。小说情节反转,给读者以震撼和思考。
    示例3:小说选择全知觉的叙述视角,通过老人的眼睛描写距离变化导致的不同变化。从远处看到妇人从容美丽的挥手自身引发的美好温馨幻想,到后文老人近距离发现妇人衰老、憔悴、阴沉。远和近的距离变化,折射出老人心理的变化和落差,给读者鲜明情感震撼和思考。(评分标准:手法1分,结合句子分析2分,艺术效果1分,共4分。)
    18.(4分)示例1:不该去看妇人。老人在车上看到妇人挥手示意,给他危险单调的旅途带来很多幸福的幻想。这个美好的幻梦会维持他一生,带来终身的回忆(结合内容阐述理由2分)。有距离的欣赏,留有一定的空间和距离,保持一种审美的艺术感, 不要去揭示。这是生活的智慧。(引到哲理认识2 分) 示例2:该去看妇人。老人在车上无数次看到妇人给他带来的幸福感受,他亲自登门拜访,抱着美好期待,虽然希望落空万分沮丧,但是他至少了解真相,幻梦破灭之余,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人生启迪(2 分)。不会永远活在幻境里,对
    第2页共3页
    自己的一生有所交代,只要他调整心态,对往昔进行告别,便可重新开启新生(2 分)。现实中很多人宁愿活在虚妄的幻境中,而不肯去了解真相,错失了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标准:表明观点并能结合小说内容分析2分,提炼哲理道理2分,共4分。)
    19. (7 分) 评分标准:深入理解小说,正确理解诗歌,推测出小语用诗歌结尾表达自己阅读感悟的原因,并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6-7 分):深入理解小说,联系诗歌内涵,从“主题””内容“和“远和近的辩证”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全面探究,并由此推测小语用诗歌表达自己阅读感悟的原因。
    示例:小语用顾城《远和近》 一诗表达自己阅读感悟是因为二者主题吻合(1分)。小说中老人在远处看到妇人挥手,内心感到幸福和美好,以至他亲自登门拜访,结果希望落空万分沮丧。老人与妇人彼此相隔遥远,内心彼此欣赏,当他们靠近,却彼此失望抗拒(2 分)。顾城《远和近》中“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我在你近旁,但却很远,而遥远“云”于“你”却很近,“你”和“我”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2 分)。二篇“远和近”,告诉我们,远和近是相对的,所想和所见,理想和现实有很大距离,存在隔阂,现实未必如想象美好,所期待的常因距离过度期待而落空。(2 分) 小瓯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两作品题目都是“远和近”,更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心灵与空间的关系,主题贴合,写法相似。
    答题要点:内容+主题+关联点(主题与辩证)
    第二层(4-5 分):正确理解小说,联系诗歌内涵,从“主题”和“内容”两个角度正确探究。
    示例:小说中老人在远处看到妇人挥手,内心感到幸福和美好,以至他亲自登门拜访,结果希望落空万分沮丧。老人与妇人彼此相隔遥远,内心彼此欣赏,当他们靠近,却彼此失望抗拒(2 分)。顾城《远和近》中“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我在你近旁,但却很远,而遥远“云”于“你”却很近,“你”和“我”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2分)。两篇作品都表达了一个主题:距离,产生美,现实未必如想象美好,所期待的常因距离过度期待而落空。(1分)
    第三层(2-3 分):基本理解小说,浅显地联系诗歌进行分析。有尝试对内容进行概括,试图关联二篇作品的共同点,但是语言零碎,主题表述不当,缺少条理性。
    (特别提醒:由于小说和诗歌主题的多元性,本题答案示例无法穷尽,所以在阅卷中若发现言之成理的答案,应根据考生答题情况合理给分。)
    20.写作(40分)
    第3页共3页①刺者,达也。诗人讽刺, 周礼三刺, 事叙相达, 若针之通结矣。(刘勰)
    ②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 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鲁迅)
    ③一种高尚的精神和道德情操无法在一个罪恶和愚蠢世界里实现它的自觉的理想,于是带着一腔火热的愤怒或是微妙的巧智和冷酷辛辣的语调去反对当前的事物。(黑格尔)
    选项
    课文
    材料
    A.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去而就知伯
    B.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襄子喟然叹泣
    C.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使使者持衣与豫让
    D.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
    “质疑补充”指南
    第一步:围绕发言观点,定位错误信息,结合该名著内容,修正论述。
    第二步:围绕发言观点,结合该名著其他内容,补充恰当论据, 丰富论述。
    第三步: 围绕活动话题,综合前两步论述, 形成个性化结论。
    距离


    妇人
    勇敢从容的挥手致意,美丽、不
    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
    勇敢、坦率、深情
    脸严峻、枯萎、消瘦;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 小眼睛, 惊疑不定……
    两个女人始终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
    品鉴:
    备选任务
    具体内容
    提示
    任务一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你可以回忆自己曾有过的相似经历, 聚焦细节,抒写自己的感悟……
    任务二
    提炼观点, 展开论述, 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你可以就材料中的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联想与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为什么边界感缺失的现象会多次上演?如何处理好“边界”与“连接”的关系?
    分类
    分数档
    文章要求
    一类
    36-39
    符合“边界与连接”这一话题; 写作目的和对话对象所指明确; 立意深刻, 中心突出; 思考充分,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选材精当; 结构合理, 思路清晰; 表达准确, 语言通畅。
    二类
    31-35
    较符合“边界与连接”这一话题;写作目的和对话对象所指较明确;立意正确, 中心明确; 思考较充分, 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选材合理;结构完整, 思路较清晰; 表达准确, 语言通顺。
    三类
    25-30
    基本符合“边界与连接”这一话题;写作目的和对话对象所指基本明确;中心基本明确; 有一定思考, 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 思路尚清楚; 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
    20-24
    基本符合“边界与连接”这一话题;写作目的和对话对象所指较模糊;中心欠明确; 内容空泛; 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
    20分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 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 ③文不成篇, 字数不足 300。

    相关试卷

    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校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校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欣赏下面的书法,回答下列小题,诗文名句默写,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孤雁 杜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