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0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0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0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08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1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13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16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98674/0-171049924220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2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
展开延续性:①知识延续,侧重考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②考法延续,结合某区域地图及文字材料,考查区域特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重在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及区域认知素养。创新性:①情境创新,如第34练T9(2022江苏·26)引入“东数西算”工程,贴近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热点;②视野拓展,如第32练T5(2022全国乙·36)引入以色列海水淡化情境,从全球视角关注资源问题。
生态治理、产业升级、海外投资、区域协同:常选取实际区域并结合这些主题进行设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第32练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5年10考)
1.[2022全国甲·36,22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为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6分)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落差大,可发展水电产业;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风景优美,可发展旅游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8分)
【答案】(2)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能源消耗的工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的利润。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分)
【答案】(3)政策支持;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完整;控制人口,提高劳动力素质;人才专业化程度高。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
【答案】(4)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2021山东·17,14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答案】(1)氢能的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答案】(2)改变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
【答案】(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3.[2022山东·17,14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堤围内河道纵横交错。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答案】(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土地块小且分散。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
【答案】(2)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防止海潮入侵,保证农田安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3)顺应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对旱涝灾害的抵御能力,保证物产的稳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强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
4.[2020全国Ⅲ·37,24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
【答案】(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或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5.[2022全国乙·36,22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 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下图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6分)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沿海地区;靠近城市,人口密度大,用水量大,市场广阔;靠近城市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新考法:以以色列的典型问题水资源问题切入,关注资源问题,考查海水淡化的区位及影响等
(2)简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的益处。(6分)
【答案】(2)保障海水淡化厂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海水淡化厂的持续生产和淡水的稳定供应;减少进口煤炭,降低海水淡化厂的生产成本;减轻对国外煤炭的依赖,提高自给率,保障国家安全;共用基础设施,减少生产建设投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气发电厂废弃物的排放。
(3)指出以色列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目的。(4分)
【答案】(3)缓解以色列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满足以色列中东部内陆地区的用水需求;调节淡化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3练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3练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共2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4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4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共14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