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5379/0-17104612031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5379/0-17104612032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5379/0-17104612032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是河对岸墙壁上的钟在水面的像,则实际时间应该为
A. 11:55B. 12:05C. 5:25D. 6:35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由于是通过河面看对岸的钟表,根据像的图示可判断出原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实际时间为6:35;
故选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 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根据遥控器的原理可知,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D.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故D错误。
故选C。
3.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出现的月亮是月亮的虚像,故B错误;
C.因为水中出现月亮是月亮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即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C错误;
D.因为物体与虚像是等大的,故D错误。
故选A。
4.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规律现象的是( )
A. 筷子变弯折B.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 在墙上投出的手影D. 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中部分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看起来在水面处筷子好像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墙上投出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以外,都属于看不见的光
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
C. 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
D.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答案】C
【解析】
【详解】红外线可以用来消除静电,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答案选C.
6.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由折射的光线进入了潜水员的眼睛,所以选C .
7. 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图像,物距大于像距,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的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能在光屏上成像为实像,而要成放大的实像,就要使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就会 移动到二倍焦距以外.也就是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详解】A.物近像近无法成清晰的像.
B.物近像远,可能成清晰的像,B对.
C.只改变物距而不改变像距无法成清晰的像.
D.是物远像近,不可能成放大的像.
8. 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图所示,物距为40.0cm,像距为30.0cm,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
2f<40.0cm
f<30.0cm<2f
联立可知
15.0cm
C.蜡烛燃烧变短,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同,则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故C错误;
D.取走光屏,凸透镜仍能成像,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像,故D错误。
故选B。
9.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二维码是光源
D. 摄像头使二维码成实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扫描时相当于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说明Uf,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Uf,又因为物距相等,所以可判断甲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且f甲大于2f乙,由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可知甲的焦距是20.所以乙透镜的焦距肯定小于10,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以后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可知A图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 某校组织学生参加郊游活动。
(1)甲同学在茂密的林中小道漫步时,发现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些圆形光斑。他所看到的“树荫”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所形成的树的______,而“圆形光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所形成的太阳的______;
(2)乙同学在观鱼时,发现平静的池水中出现朵朵白云,鱼儿就像在云中嬉戏。她所看到的池中的“白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所形成的白云的______像,而她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所形成的鱼的______像。
【答案】 ① 直线传播 ②. 影子 ③. 直线传播 ④. 像 ⑤. 反射 ⑥. 虚 ⑦. 折射 ⑧. 虚
【解析】
【详解】(1)[1][2]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可知,“树荫”实际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树的影子。
[3][4]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5][6]根据光的反射可知,池中的“白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白云的虚像。
[7][8]根据光的折射可知,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12. 图示为国际空间中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____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的_____像.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①. 凸透 ②. 缩小 ③. 实 ④. 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解析】
【详解】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图可以看出所成的像为倒立、 缩小的实像,这是当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图中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照相机.
13.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当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答案】 ①. 50 ②. 下降
【解析】
【详解】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等于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0°;当液面上升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当液面下降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右移动.
14. 某人站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则这个人距镜子_______m;他向镜子前进1m后,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3 ②. 4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像与人的距离为6m时,人距离平面镜是3m,如果人向平面镜走近1m,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变为2m,像与镜面的距离也是2m,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4m。
[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15. 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 _____°,反射角为 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方向改变25°,则反射光线方向改变 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
【答案】 ①. 0 ②. 0 ③. 25 ④. 50
【解析】
【详解】设入射角为r,反射角为i,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i1=0°
∴r1=i1=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0°;
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5°角时,反射光线正好与入射光线转动的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5°,
i2=25°
∴r2=i2=25°,
∴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r2+i2=25°+25°=50°.
故答案为0°;25°;50°.
16. 如图所示的是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光路图。其中光线a是____光线,光线c是_____光线,折射角的度数是_____,界面的___侧是空气。
【答案】 ①. 入射 ②. 折射 ③. 30° ④. 左
【解析】
【详解】[1][2]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示的角度可知,∠aON和∠bON是一对相邻且相等的角,所以这两个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a和光线b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由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能够确定NN′是法线,Oc是折射光线。由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为Oc是折射光线,所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3]折射光线Oc和法线NN′的夹角为折射角,由于∠cOM等于60°,所以折射角为∠cON′=30°。
[4]由于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
1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将蜡烛放在主光轴上的a、b、c、d、e、g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
①将蜡烛放在______点,所成的实像最小;
②将蜡烛放在b点时,蜡烛成倒立、______的实像;
③将蜡烛放在______点,光屏上的像最大;
④将蜡烛放在______点,光屏上没有像。
【答案】 ①. a ②. 等大 ③. d ④. e和g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a、b、c、d四点均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都成实像;
①[1]将蜡烛放在a点时,物距最大,所成的实像最小。
②[2]将蜡烛放在b点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3]将蜡烛放在d点时,与a、b、c三点相比,此时物距最小,所成的实像最大,即光屏上的像最大。
④[4]将蜡烛放在e点时,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将蜡烛放在g点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将蜡烛放在e和g点时,光屏上没有像。
18.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答案】
【解析】
【详解】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而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因此入射角等于60°。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其大小为60°,如图所示
19. 在图中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
【解析】
【详解】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过A点平面镜的对称点A’,再过B点做平面镜的对称点B’,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故如图所示:
20. 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图中的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过凸透镜焦点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入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出的光线经过焦点;完成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21.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把纸板 ENF________地立在平面镜上.
(2)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0 点,用量角器测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把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 NOF 上是否能看见反射光线,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 竖直 ②. 入射角 ③. 反射角 ④. 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
【详解】(1)因平面镜放在水平面上,故要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即为法线;(2)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4)为验证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NOF上是否能看见反射光线.
【点睛】(1)把纸板 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2)(4)本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放在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3)为了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该实验选择两个外形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A和 B 做实验.
(4)将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将_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__.
(5)如果将蜡烛 A 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为了研究实验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 ①.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 较暗 ③. 相同 ④. 不点燃 ⑤. 完全重合 ⑥. 不变 ⑦. 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看看屏幕上是不是有蜡烛A的像
【解析】
【详解】(1)[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在察到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另一侧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
(3)[3]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4]将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将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A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
(5)[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
(6)[6]为了辨别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可以拿白色的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平面镜成虚像.
【点睛】(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6)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______;
(2)烛焰在图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______像(填“实”或“虚”);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将光屏向______移动;(两空均选填“左”或“右”)
(4)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若各器材安装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放大 ③. 实 ④. 右 ⑤. 右 ⑥. 上 ⑦.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必须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2][3]由图乙可知,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凸透镜的焦距为
故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4][5]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同时将光屏也向右移动。
(4)[6]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向上移动。
(5)[7]若各器材安装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虚像;可能是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可能是物距略大于焦距,此时像距非常远。
38,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大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38,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大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全卷共18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