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1.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怆然(chàng)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qiè) 缥缈
B. 热忱(chén) 鞠躬尽萃 亘古未有(gèng) 纯粹
C. 祈祷(qǐ) 庖根问底 哄堂大笑(hōng) 莅临
D. 着落(zhuó) 怪诞不经 咄咄逼人(duō) 安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怆然(chàng) ——chuàng,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B.鞠躬尽萃——鞠躬尽瘁,亘古未有(gèng)——gèn;
C.祈祷(qǐ)——qí,庖根问底——刨根问底;
故选D。
2. 找出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他毕业后来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
B.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C. 网络时代一些无知网友为了点击率,常常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与前面的“一年到头”语义重复;
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正确;
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形容“假消息”是用错对象;
D.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这是一个贬义词,此处应用褒义词;
故选B。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B. 若菱特别喜欢《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翻来覆去地重复读了好几遍。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C.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 “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翻来覆去地重复”语义重复,去掉“重复”;
C.“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搭配不当,去掉“的国家”;
D.“逾”与“以上”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
故选A。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尤其是夕阳之下、微风之中,每一株小草都仿佛是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舞。
②它们是那么苗条而坚韧,以一种睥睨的态势看着脚下的世界。
③在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美丽的,连山上的野草也不例外。
④即使是夏秋之交,山上的野草也十分茂盛,就好像是春天一样。
⑤我们第一次上山的时候,他们简直惊叹极了。
A. ④②①③⑤B. ④③⑤①②C. ③④①②⑤D. ③⑤④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③句引出描写对象:山上的野草。是首句。
⑤句中的“他们”指的是③句中的“孩子”,是第二句。
④句中的“夏秋之交”指的是⑤句中的“我们第一次上山的时候”,是第三句。
①句中的“尤其”与④句形成了递进关系,是第四句。
②句是末句。
故选D。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动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为公、唯实、利民。
C. 伟大的历史,由人民共同书写;伟大的时代,是人民共同创造;伟大的梦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D. 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运用了引用的修辞;
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D.无修辞;
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0分)
(一)(共4分)
从军行①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6.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B. “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
C. “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 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7. 品析诗歌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6. D 7. “独”,单独,独自。千骑之中一骑独前,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突出了将领的英雄形象。
【解析】
【分析】李白的这首诗就写得辞健气壮,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艺术魅力。 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写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6题详解】
D.有误,《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写战争过程叙事诗。虽然全诗以叙述一位突出重围、勇敢杀敌归来的英雄将领的故事为主,但诗并不是单纯的平淡叙事,而是以三、四句的“突营射杀”“独领残兵千骑归”的豪迈形象,显露豪壮的气势。所以说“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的表述是不合适的。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鉴赏能力。答题时首先解释该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句子再现有关画面,最后分析运用该字在表达上的效果及体现的情感。通读整首诗,发现与整个激烈的战争过程相比,“独”字显得格外独特。所以,要分析“独”字的妙处,先要解读字的本义“单独,独自”;然后分析其语境义“一骑独前”;最后结合该诗刻画英雄将领故事的意图,分析其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提炼出“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突出将领英雄形象”的作用。梳理答题即可。
【点睛】译文: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8.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文中意思。
(1)相委而去 委( )
(2)元方入门不顾 顾( )
(3)欲服三军 欲(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0. 甲文和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8. ①. 舍弃 ②. 回头看 ③. 想要
9. (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10. 诚信的意义重大,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2)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句意:要想使军队信服。欲:想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至:到;舍:舍弃;去:离开;乃:才。
(2)故人:老朋友;暮:傍晚;待:等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可知,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却未按照约定时间前来;借元方之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点明友人是无信之人,从反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根据乙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可知,吴起约定和友人一起吃饭,吴起一直等着老朋友,吴起担心食言,直到第二天老朋友来才进餐;从正面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都告诉我们守信是为人、交友之道,诚信的意义重大。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6分)
11.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 《次北固山下》中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中包含自然理趣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夕阳西下 ②. 断肠人在天涯 ③. 海日生残夜 ④. 江春入旧年 ⑤. 学而不思则罔 ⑥.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本题的易错字有“涯、罔、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12. 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横线。
13. 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14. 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15.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2. ①. 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 ②. 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
13. 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14. ①“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②“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15. 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根据原文第⑦段语句“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可以概括为“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根据第⑧段“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可以概括为“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作用。结合题目内容、文章内容以及一般题目的作用进行分析。从题目本身看,这个题目出自诗句“灯如红豆最相思”,可知题目具有诗情画意,更具文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依次叙写了与母亲、与父亲、与女同学有关的“小油灯”,小油灯给我的启迪,表现我对往事深深怀念。因此“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而且,“红豆”自古以来寄托相思之情,题目“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由城市中璀璨的灯光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紧扣“灯”来诉说“相思”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赏析表达效果。
①“攥着”意思是紧紧的握住,结合语境分析,母亲纳鞋底时针扎了手,但她没有大声叫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那个被扎的手指,写出了母亲被扎上时的反应,由此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②“搂住”意思是抱着,结合语境分析,母亲的手被针扎了,“我”很心痛,“我”想抱着母亲给母亲以安慰,因此这个词语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和“我”的懂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理解。结合本段内容和下文内容进行分析。这段话写“我”经常会在夏夜在阳台看城市由无数盏灯组成的夜光,并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而下文就叙写几盏油灯的故事,勤劳的母亲,善良正直的父亲,纯真的同学都是一盏盏灯,他们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因此本段的作用之一是通过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几盏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二是为了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采春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多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域,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整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苗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黄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作者:乔忠延。有删改)
16. 标题“采春”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7. 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要求回答问题。
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8. 读这篇文章不禁使人联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春》,两篇文章展示了相似的春色,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和主题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案】16. ①在美好的春天,展放肢体,释放浊气;②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③用笔描绘春天,留下永恒的诗句。
17.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松树叶和柏树叶比作翡翠,把连翘花、山桃花比作仙女的笑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松树叶和柏树叶的翠绿,连翘花和山桃花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18. 朱自清先生的《春》着重表现春天的景色,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的珍惜。这篇文章侧重表现人们的活动,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表现人们对春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作者对诗人将春意幻化成为诗歌、幻化成一种文化,一种经典传承后人的赞美之情。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采春”的表层含义指人们的采春活动,结合第⑥段“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可知人们“采春”是为了在美好的春天,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结合第⑧段“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整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可知人们“采春”还是为了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结合第⑨段“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可知这是诗人们“采春”,为留住美好春色而提笔写下永恒、浪漫的诗句。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①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一句,把“松树叶和柏树叶”比作翡翠,是运用比喻的修辞;“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一句,把连翘花、山桃花比作仙女的笑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松树叶和柏树叶”的青翠欲滴和连翘花、山桃花的鲜艳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及春天万物的喜爱之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春》为朱自清的写景佳作。全篇文章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作者有条不紊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春》描写的重点是春天的景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珍惜;
本文第④段“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第⑥段“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第⑧段“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写忽有一日,春天就真得来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田野里,到山梁上去采春。由此可知“采春”描写的重点是人们的活动,在美好的春天,人们展放肢体,释放浊气;亲近自然,吸纳春气;第⑩段“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在美好的春天,人们将春色融入心里,将春意幻化成为诗歌,凝成永恒的诗句,从而永远流传下来。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对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四、名著阅读(共10分)
19.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朝花夕拾》我们可以了解到少年鲁迅读的书有:《山海经》《西游记》《荡寇志》《鉴略》等。
B. 范爱农、藤野先生、长妈妈、衍太太等人物都出现在《朝花夕拾》的篇目中。
C. 《西游记》中,八戒在悟空的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童子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观主镇元大仙将唐僧师徒囚禁。悟空最后用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师徒得以继续上路取经。
D. 《西游记》中孙悟空各个时期的名称是不一样的:他刚出生,以“石猴”称呼;后来当上了猴王,自名“美猴王”;学艺后,他有了“孙悟空”这个名字;上天庭任职后得了“弼马温”和“齐天大圣”两个名号;取经后叫“孙行者”;取经成功之后被封为“斗战圣佛”。
【答案】C
【解析】
【详解】C.有误。正确为:《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老窃人参:万寿山五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悟空在八戒的怂恿下去偷人参果,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被童子发现辱骂,后悟空难忍二位童子的辱骂,将树弄倒。师徒们多次逃走,都被镇元子抓回去了,无奈悟空为医活果树,多方奔走,最后拜见观音,观音复活果树。
故选C。
20. 《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世界,很多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一谈,在孙悟空的诸多本领中,你觉得哪个最为神奇?(8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七十二变最为神奇。孙悟空遇到银角大王,化身老道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解答此题需熟悉孙悟空的诸多本领主要有:筋斗云、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等,此外要结合故事情节进行概括。
示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为神奇。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煅烧七七四十九天后,能识别妖怪。取经路上,白骨精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但三次均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用金箍棒打“死”。
五、写作(50分)
21. 根据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作文里一律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教师姓名。并不能抄袭。
【答案】点点滴滴都是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爱无处不在。可是当我们仔细寻找时,它却无迹可寻。那么,爱到底在哪里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爱,在又冷又湿的小路上。
那是一个雨天,我独自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下着小雨,大街上都是开着车来接孩子的父母,自己步行的反而少了许多。而我走的又是小路,自然是老远也不见一个人影。于是我走路就随意了起来,渐渐就偏向了路中央。突然一辆电动车按着车铃就一下子驶了过来,我一慌神,还没来得及躲,就被撞到了地上。而那辆电动车早就跑的没影了。地上的冷气一下子便顺着皮肤像身体里漫开。我刚要起身,耳边突然传出一个陌生的声音,眼前递出一只手来。“你没事吧?”我顺着那只手向上看,那是一个面容清秀的阿姨。“没事,阿姨。”我活动了一下手脚说道。后来我和那位陌生的阿姨走了一段路,后来她见我没什么事,才不放心的和我告辞离开了。我看着那个陌生的阿姨的背影,本来被雨水冻得冰凉的身体,胸口处却暖的不像话。
爱,在宽阔的操场上。
一个晴亮的上午,同学们有一节体育课,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先跑两圈热身。可能是今天运气不好,刚跑没两步不知怎的竟一下子崴了脚,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师就已经来到了我身边。“怎么回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真是不让我省心。”边说着,边帮我揉着脚腕。看着老师关切的眼神,听着老师稍有些严肃的声音。原本生疼的脚腕,却渐渐地减轻了许多。
爱,在温暖的家中。
夜晚,我正在桌前写着作业,月亮不知不觉的爬过了树梢。房间的门被轻轻的打开了,接着传来了刻意被放轻的脚步声。而我却正因为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而没有听到这细微的脚步声。当我做完题正口干舌燥的时候,一抬手,却碰到了妈妈端进房间的水。看着这杯温度刚刚好的水,一股暖意一下子冲到我的四肢百骸。
爱在哪里呢?爱刻在我的记忆里,藏在我的心里。
【解析】
【详解】本题是命题作文。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来分析。题目是个明确的判断句,审题的着眼点应放在“爱”上,此文应首先明确“这点点滴滴是什么”,再具体诠释“爱”的内涵。因追求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处境不同,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写作此文一定要结合自己对“爱”的正确认识和体验,用独特的思维去发现、理解生活中的“爱”,写出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爱”。可以写记叙文,在点点滴滴的事件中感受爱;可以写散文,描写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的情景,如出门时妈妈的一声叮咛,失败时老师期待的目光,离家千万里朋友亲切的问候,晚归时家中柔和的灯光,饥饿时爸爸温好的牛奶等等。注意行文时要有细腻的描写,语言尽量生动优美,表达出真情实感。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具体方法:1、重点分析“题眼”。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3、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4、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5、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6、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的要求。7、审清具体的写作要求。“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①_____
第三盏
女同学
②_____
17,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7,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17,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BADD, D, “独”,单独,独自, ①,【答案】 ①,【答案】 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4,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段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