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1-17194857633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1-17194857633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1-17194857634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0-17194857584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0-17194857585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491986/0-17194857585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文言文-【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
展开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子哂之 哂:微笑
B.居则曰 居:居住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D.吾与点也 与:赞同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浴乎沂
B.君既若见录
C.大王来何操
D.秦人不暇自哀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 “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而”字释文相同的一项是 ( )
A.舍瑟而作
B青,取之于蓝而背于蓝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鼓瑟希”中的“鼓”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内立法度
B.沛公军霸上
C.过秦论
D.王无罪岁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借助
B. 吾尝跂而望矣 跂:抬起脚跟站着
C.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硅:一步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冠者五六人
会于西河外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吾从而师之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善假于物也
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③盘盘焉,囷囷焉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泉侧出 B.可使有勇 C.臣少仕伪朝 D.廊腰缦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奏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壁有瑕,请指示王。”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然不可得。”议不欲予秦壁。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壁,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遵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壁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延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倨:傲慢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威严
C.舍相如广成传舍 舍:安置住宿
D.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几步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与“怒发上冲冠”的“上”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地事秦 B.问其深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四人持剑盾步走
3.下列各项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A.把和氏璧传给美女和侍从人员看,侍从人员都高呼万岁。
B.把和氏璧传给美女和左膀右臂看,左膀右臂都高呼万岁
C.把和氏璧传给嫔妃和侍从人员看,侍从人员都高呼万岁。
D.把和氏璧传给嫔妃和左膀右臂看,左膀右臂都高呼万岁。
4.下列各项中,与“拜送书于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籍何以至此 B.当其欣于所遇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廉顿蔺相如列传(节选)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miǎn)池。赵王畏秦,欲毋(wú)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欲与廉颇争列 列:排列
B.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使:派遣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
D.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B.左右欲刃相如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下列各项中,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设九宾于廷
C.童子六七人
D.求人可使报秦者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右皆靡
B.于是相如前进瓶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恐惧殊甚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为感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 常:时常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流传
D.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从而师之
A.孰能为之大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故燕王欲结于君 B.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吾从而师之
4.对这几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只是“小学”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愧为老师。
C.第二自然段作者接用了三组对比,层层深人,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土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专题十二 文言文
促织(节选)
蒲松龄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掭以尖草 掭:舔舐
B.执图诣寺后 诣:到……去
C.蹑迹披求 披:分开
D.惊起觇视 觇:窥视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吾未见其明也
B.臣乃敢上璧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齐彭殇为妄作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抚之,气息惙然
②成然之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其势弱于秦
C.问者爇香于鼎 D.得复见将军与此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题
促织(节选)
蒲松龄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渐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鼠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龅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龙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搬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业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长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书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责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羊蹄蹾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增惭怍 惭怍:惭愧
B.直龁敌领 龁:咬
C.抚军亦厚赉成 赉:赏赐
D.不如拼博一笑 博:广博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A.少长咸集 B.沛公军霸上
C.而其见愈奇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村中少年好事者 B.锄棘矜,非话于钩戟长铩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 B.虽有槁暴
C.虫翘然矜鸣 D.召有司案图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过秦论(节选)
贾谊
秦孝公据般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中,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趣、徐尚、苏秦、杜妹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清、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雕至尊而制六合,执藏扑而鞭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集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钪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动弩守委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全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作揖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呵问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藩篱:边疆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 B.聚之咸阳
C.诸侯之所亡 D.郯子之徒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相同的一项是()
A.慈父见背 B.性行暴如雷
C.非我也,兵也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义不赂秦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群贤毕至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过秦论(节选)
贾谊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羸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觳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棘矜,非括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繁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觳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B.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C.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倔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隳:毁坏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雍州之地,觳函之固。自若也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何以知之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孰能为之大 B.天下云集响应
C.吾未见其明也 D.积善成德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母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鯫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将:浅薄愚陋的小人
A.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B.鯫生说我曰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骑:骑马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仕伪朝
B.以地事秦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不霁何虹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不能喻之于怀
C.树之以桑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下列对“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派遣将领守关的办法,来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B.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C.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人和意外事故 D.之所以派遣将领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人和意外事故。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人如恐不胜 刑:处罚
B.大行不顾细谨 细谨:细枝末节
C.而听细说 细说:详细地说
D.瞋目视项王 瞋目:睁大眼睛,怒目而视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拔剑撞而破之
A.成述其异,宰不信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君子不齿 D.却匈奴七百余里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大王来何操
A.君何以知燕王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D.有碑仆道
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长乐王回深父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拔剑切而啖之 D.翼日进宰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逸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凶狠
B.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敬爱兄弟
C.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发:发出
D.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使不辱于诸侯 B.鞣以为轮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毋吾以也
3.下列项中,点字用之以桑”中的“树”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奉璧西人秦
B.惑而不从师
C.裘马扬扬
D.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
4.对上述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讨论述,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及“行王道”的具体做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B.本文体现了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即倡导仁政,反对霸道,消除战乱,发展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安居乐业。
C.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层次分明地展开论述。
D.本文最后一段,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正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筋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修短随化 修:长
B.映带左右 带:环绕
C.信可乐也 信:书信
D.其致一也 致:情趣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
B.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齐彭殇为妄作”句中的“齐”相同的一项是()
A.自名“蟹壳青”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大王必欲急臣
D.益奇之
4.下列各项中,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句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足以极视听之娱
D.引以为流觞曲水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霁何虹 霁:下雨
B.尽态极妍 妍:美丽
C.弃掷逦迤 逦迤:接连不断
D.函谷举 举:攻占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族秦者,秦也”句中的“族”相同的一项是()
A.昂其直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不能十步 D.辄倾数家之产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具告以事 D.未之有也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③亦使后人④而复哀后人也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专题十二文言文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B.始速祸焉 速:速度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D.理固宜然 然;这样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李牧连却之
B.义不赂秦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臣乃敢上璧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苟以天下之大
A.是故燕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B.则何以哉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俯察品类之盛
4.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思厥先祖父
C.窃计欲亡走燕
D.声非加疾也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莽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矿,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 道:主张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北面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道芷阳间行 B.约从离衡
C.吾师道也 D.成述其异,宰不信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碑仆道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大王见臣列观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有怠而欲出者 B.将军战河北
C.两股间脓血流离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憨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狠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为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憋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茕茕孑立 孑:孤单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C.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浅薄
D.夙婴疾病 婴:纠缠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与例句中加点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猥以微贱
A.仙及鸡犬育 B.惑而不从师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雍州之地,觳函之固,自若也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壮士!能复饮乎 生乎吾前
B.曾不知老之将至 蚓无爪牙之利
C.臣以险衅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多于市人之言语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专题08:修辞-【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修辞-【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修辞-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8修辞-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衔接题-【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7:衔接题-【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衔接题-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7衔接题-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病句-【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病句-【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5病句-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5病句-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