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约有12500多名亚洲运动员参赛。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拼尽全力,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有关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B.由于呼吸加快,运动员血浆中CO2浓度会持续升高
C.运动员比赛完成后,及时补充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即可恢复正常
D.部分运动员出现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2.给狗喂食的同时给予灯光刺激,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灯光属于非条件刺激
B.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C.仅喂食或仅灯光刺激都能使该条件反射消退
D.条件反射的建立是一个学习过程,需要下丘脑的参与
3.腊鸭腿、鸭脚包、刀板香腊肉等是每年冬天皖南老百姓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而长期高盐饮食易使机体的水钠平衡紊乱,是诱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固醇类激素,参与钠平衡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醛固酮经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B.醛固酮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醛固酮与肾小管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D.阻断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造成Na+重吸收障碍
4.“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东风又起时,该游子体内会发生适应性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以增加产热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C.寒冷的春日夜晚,该游子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使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
5.研究表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识别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调节表面PD-L1的量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D-1与PD-L1相互识别的过程,说明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量减少,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C.若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含量发生改变,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调的现象
D.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时,若加入PD-L1的抗体可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6.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不侵入血液但侵入神经系统,常积累于唾液腺中。另外,我国法律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对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进行检测时可抽血检验
B.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是体内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靶点
C.被狗咬伤后要及时对伤口消毒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D.携带犬只出户需系犬绳等措施,从防疫学角度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7.除植物激素外,环境因素也可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植物需经历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可避免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导致无法正常结实
B.植物中的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结构发生变化,进入细胞核内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
C.植物根、茎中部分细胞可转换重力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衡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D.年轮的形成是因为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浅色带,秋冬季反之
8.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及相关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喷施适量的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
B.油菜素内酯可促进植物完成受粉
C.芝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适量生长素以避免减产
D.小麦种子成熟时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种子会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9.种群密度是研究种群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同。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可以用来调查动物的
B.使用标记重捕法时,若部分标记物脱落,调查值会小于实际值
C.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D.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利用了昆虫的避光性和趋高温性
10.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被称为我国“四大家鱼”,青鱼和草鱼多以池底水草、螺蛳为食,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常以浮游动物为食。早在宋代,我国就采用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鱼塘内所有的四大家鱼和其他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四大家鱼分布在不同水层提高了池塘中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
C.混合放养时四大家鱼“和平共存”,说明它们是互利共生关系
D.四大家鱼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彼此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11.古代诗人徐霞客曾感慨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19亿年前,包括黄山在内的整个皖南处于大洋环境之中,现如今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莲花峰顶不同植物高低错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黄山中含有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
C.莲花峰与天都峰的物种丰富度不同,故属于不同群落
D.黄山上的植物会因季节不同而导致群落外貌发生变化
1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C.分解者也可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
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生态金字塔,Ⅰ~Ⅳ表示不同营养级,Ⅰ中含有生产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Ⅱ、Ⅲ营养级中可能存在同种生物
B.并非所有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都呈图示形态
C.若Ⅰ、Ⅱ中分别只含有树和昆虫,则该图可能不是数量金字塔
D.生态金字塔说明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4.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先选乘坐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等,有利于碳的零排、负排
B.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短缺时,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到大气中
C.我国采取的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以降低农田表层土壤的碳储存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物质循环的速率变慢
15.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浓度,BCF用以表示生物富集的效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CF值的大小与物质在生物体内分解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
B.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可能超过外界环境浓度
C.DDT、铅等有害物质参与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碳循环过程相同
D.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等途径扩散,故生物富集具有全球性
16.某同学利用学校花园土壤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依靠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而获取能量
B.该实验中对照组为高温灭菌后的土壤,实验组为不做任何处理
C.为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实验所用土壤应敞开置于室温下保存
D.用碘液检测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加入土壤浸出液的淀粉溶液颜色变浅
17.“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油菜籽可以生产食用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
B.蜂蝶飞舞在油菜花田属于行为信息
C.使用农药对油菜害虫进行杀害,属于生物防治
D.诗句中只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18.如图是放牧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内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植物自身呼吸的碳损耗)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不同季节的放牧量,有利于畜产品持续高产
B.为保证净初级生产力的最大化,应将放牧量控制在A点左右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19.自然生态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B.反馈调节的存在可以协调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
C.森林火灾后,光照充足使幼苗快速生长,该过程属于正反馈
D.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机体的稳态
20.生态缸创意来源于人们常见的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观,将这种大自然美景微缩到一个生态缸中,从而达到美化居室、陶冶情操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缸中的沙土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设计生态缸时,生产者数目越多越有利于其稳定
C.生态缸所选用的材料需透明,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D.制作完成的生态缸需密封,并置于光线充足且能直射的地方
二、读图填空题
21.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保持一定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尿崩症患者常表现为尿量过多,包括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和外周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常表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下图为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字母A、E表示相关刺激,B〜D表示器官或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_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进而使[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使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___________,最终使尿量___________。若该兴奋传至___________,可使人产生渴觉,从而主动补充水分。
(2)临床上通常用药物X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给药方式有皮下注射和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两种。为调查这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某医院对(自愿参与研究的)生理状况相近的60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药物X治疗由肾脏病变引起的多尿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某植物进行了两次实验并得到甲、乙两图所示结果,图甲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浓度2,4-D对该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图乙是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该植物的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等优点,图甲中的曲线显示2,4-D对该植物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曲线①表示2,4-D对___________(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ppm并不一定是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2,4-D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探究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可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研究人员对某块废弃耕地展开研究,调查了最近25年来植物类群和一些昆虫及小型动物的数量变化,并根据甲、乙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分别绘制如图1、2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个。图2中乙动物在1~10年间种群数量______(填“增加”“下降”或“不变”),出现第10~20年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在第20年乙动物种群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2)废弃耕地发生的演替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群落演替的实质是______。
24.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池塘生态系统的过程,甲~丙表示连续的三个营养级,数字表示能量[单位为103kJ/(m2·a)]。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________________。丁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甲营养级中2.3×104kJ/(m2·a)的能量表示_________,乙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中的能量。
(3)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图示可说明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在养殖鲫鱼的过程中,养殖户会将螺蛳等一些水生动物清除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25.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形式进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
(3)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____(答一点)。
(4)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
(5)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将呈下降趋势。科学家做出该推测的依据是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运动员需要大量的能量,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A正确;
B、产生的CO2会通过呼吸作用排出,呼吸加深加快会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CO2浓度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
C、运动员大量出汗使水分和无机盐流失,只补水不补充盐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
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乳酸可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2.答案:C
解析:A、灯光属于条件刺激,A错误;
B、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
C、只有食物的非条件刺激或者只有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减弱直至消退,C正确;
D、条件反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3.答案:D
解析:A.醛固酮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运输过程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B.醛固酮化学本质是脂质,主要在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合成,故B错误。C.由图可知醛固酮的受体位于肾小管细胞内,故C错误。D.阻断醛固酮一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影响Na+通道的开放,造成Na+重吸收障碍,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A、胰高血糖素只能升高血糖,血糖只有进入细胞中氧化分解才能增加产热,但这是胰岛素的功能,A错误;B、寒冷刺激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B错误;C、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量与产热量相当,体温仍维持正常,C错误;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D正确。
5.答案:B
解析:A、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为配体,能与T细胞膜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量增多,PD-1与PD-L1I相互识别结合后,机体不触发免疫反应,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B错误;
C、结合题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I(程序性死亡配体l) 一旦识别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可知,若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含量发生改变,机体T细胞可能会攻击正常的细胞,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调的现象,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PD-1抗体能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无法通过调节表面PD-L1的量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从而增强活化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D正确。
6.答案:A
解析:A、题干中表明狂犬病毒不侵入血液,而是随神经系统移动,常积累于唾液腺中,所以在对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进行检测时,不是抽血检验而是进行唾液分析,A错误;
B、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是其唯一表达的蛋白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蛋白就成为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靶点,B正确;
C、被狗咬伤后要及时对伤口消毒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C正确;
D、携带犬只出户需系犬绳等措施,从防疫学角度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正确。
7.答案:B
解析:A、有些植物需经历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即春化作用(经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可以避免出现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导致无法正常结实的现象,A正确;
B、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光敏色素在光照条件下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变化,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表现出生物学效应,B错误;
C、植物的根、茎中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C正确;
D、年轮形成的原因是: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D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甘蔗喷施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A正确;
B、油菜素内酯有促进花粉管萌发的作用,有利于植物受粉,B正确;
C、芝麻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芝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未完成受粉不能形成种子,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子房壁的发育,并不能避免减产,C错误;
D、小麦种子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会导致脱落酸降解,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当脱落酸减少时种子萌发便不受抑制,遇大雨天气则种子会在穗上发芽,D正确。
9.答案:C
解析:A、样方法也可以调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A错误;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B错误;C、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密度,C正确;D、黑光灯诱捕法估算昆虫的种群密度利用了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生物群落包括该鱼塘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鱼塘内所有的四大家鱼和其他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B、四大家鱼的食性和生活空间存在差异,故混合放养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B正确;C、四大家鱼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但它们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D、四大家鱼的生活空间及食物都存在差异,彼此间生态位有部分重叠,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
11.答案:C
解析:A.莲花峰顶不同植物高低错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B.黄山中含有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B正确;C.莲花峰与天都峰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但属于同一群落,C错误;D.黄山上的植物会因季节不同而导致群落外貌发生变化不同而导致群落,D正确。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A错误;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B正确;C、分解者不能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C错误;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
13.答案:B
解析:A、Ⅰ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B、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第四营养级,属于消费者,错误;C、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以E2呼吸作用的形式散失,正确。
14.答案:A
解析:A、优先选乘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可以减碳节能,有利于碳的零排、负排,A正确;
B、大气中CO2短缺时,水圈层中的CO2会进入到大气中,B错误;
C、我国采取的秸秆还田等措施,秸秆中储存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农田表层土壤的碳储存,C错误;
D、物质循环的速率和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更取决于生产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等,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其物质循环的速率不一定会降低,D错误。
15.答案:C
解析:A、生物富集系数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难在生物体内分解,BCF与物质在生物体内分解难易程度密切相关,A正确;B、某些难于分解的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会超过外界环境浓度,属于生物富集现象,B正确;C、DDT、铅等不易被分解,可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而碳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可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产生CO2进入非生物环境,C错误;D、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生物富集现象是全球性的,D正确。
16.答案:D
解析:A、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全是分解者,A错误;
B、土壤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后的组别是实验组,不作任何处理的是对照组,B错误;
C、为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C恒温箱中处理1小时,C错误;
D、用碘液检测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加入土壤浸出液的烧杯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溶液蓝色变浅,D正确。
17.答案:B
解析:A、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A错误;B、蜂蝶飞舞在油菜花田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使用农药对油菜害虫进行杀害,属于化学防治,C错误;D、诗句中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也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D错误。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合理控制不同季节的放牧量,可以在增大畜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加草原生产的净生产量,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
B、A点为有食草动物采食刺激时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点,B正确;
C、草原的载畜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环境遭到破坏,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
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D错误。
19.答案:C
解析:A、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B、反馈调节的存在可以协调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B正确;C、森林火灾后,光照充足使幼苗快速生长,该过程不属于正反馈,C错误;D、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机体的稳态,D正确。
20.答案:C
解析:A、生态缸中的沙土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沙土中的微生物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B、设计生态缸时,并非生产者数目越多越有利于其稳定,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合适的比例,B错误;C、生态缸所选用的材料需透明,有利于生产者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D、制作完成的生态缸需密封,并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D错误。
21.答案:
(1)[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C]垂体;[D]抗利尿;增强;减少;大脑皮层
(2)微泵组比皮下注射组的疗效好;药物X可能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来治疗中枢性尿毒症,而肾病患者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引起的
解析:(1)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进而使[C]垂体释放[D]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使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最终使尿量减少。当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会使人产生渴觉,从而主动补充水分。
(2)由图可知微泵组治疗前后的尿量差值比皮下注射组治疗前后的尿量差值大,所以微泵组比皮下注射组的疗效好。药物X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或释放不足引起的多尿症,而肾病患者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药物X治疗对此不能发挥很好的疗效。
22.答案:(1)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根和茎比,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或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
(2)该实验过程2,4-D浓度梯度范围大,8~16ppm范围内均有可能出现最适浓度(或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源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2,4-D溶液浓度为8~16ppm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分别处理该植物的扦插枝条,统计并比较每组插条生根情况,生根数目最多组对应浓度即为最适浓度
解析:
23.答案:
(1)(a+b)/2;增加;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乙动物的天敌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等;等于
(2)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某些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
解析:(1)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图1中甲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b) /2。据图分析,前5年λ不变,而且大于1,种群数量呈现J形曲线。5到10年λ减小,但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乙动物的天敌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等。在第20年λ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出生率等
于死亡率。
(2)废弃耕地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因为废弃的耕地,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某些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24.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饲料中的化学能;分解者
(2)呼吸作用散失;第一
(3)17.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可以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5.答案:
(1)二氧化碳(CO2);(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被生产者再利用
(2)化学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栖息地碎片化会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导致亚洲象被捕食的概率增加;栖息地碎片化降低了亚洲象与异性相遇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其出生率
(4)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力
(5)森林覆盖率提高会导致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生存空间缩小,大象食物来源减少
解析: (1)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体现自身的分解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最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环境中,成为自养生物的营养物质。(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被生产者再利用。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栖息地碎片化会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导致亚洲象被捕食的概率增加;栖息地碎片化降低D了亚洲象与异性相遇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其出生率。
(4)抵抗力稳定性也称为抗变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也称为弹性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5)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和环境变化有关,推测森林覆盖率提高会导致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生存空间缩小,大象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条件变差,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将呈下降趋势。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