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
展开教学过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附:《吊古战场文》译文
广大呀,广大呀!旷野无边无际,辽远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环绕,群山交错在一起。阴暗凄凉,寒风悲号,日色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飞;许多野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在这里)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覆没,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作用:
情感:
学法指导:
(一)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环境本身的特点: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③渲染xx氛围。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烘托人物的xx心情;②烘托人物的xx形象;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3.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为下文情节作铺垫;③埋下伏笔等。
4.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作用:
①暗示文章的xx中心;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题模式一般为:
本段文字描写了……内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表现(突出)了人物……精神品格。
引用的作用答题模式:
引用xx内容,表现了人物的xx精神品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使xx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
二、作者通过想象还原了邓稼先的研究场景,你能从中感受到邓稼先怎样的特点?请圈画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并做好批注。2. 圈点勾画批注,课堂交流。
1. 重点引导揣摩分析下面三个语句。
(1)品读语句一: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导读1】结合上下文,你认为邓稼先在沙漠中埋葬去世的同事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2)品读语句二: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导读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彼时邓稼先的手有没有颤抖呢?
【导读3】我们把以上两个问句综合起来看,作者想表达的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可以直接用陈述句表达吗?从中我们能读到一个怎样的邓稼先?
(3)品读语句三: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导读4】联系上下文,你觉得邓稼先这一句“我不能走”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课题
《邓稼先》
总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鉴赏阅读
主备人
尹
授课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第一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第一课时学案,共4页。
2021学年第一单元1 邓稼先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1 邓稼先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