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1
    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2
    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4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代诗文,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
    提到(là)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红枣、(lì)子、白糖、花生仁合拢来,(hú hú)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1.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搅和(hé) 浓稠(chóu) B.搅和(hu)浓稠(chóu)
    C.搅和(hé) 浓稠(zhōu) D.搅和(hu)浓稠(zhōu)
    2.选文中依次填入注音处的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腊 栗 糊 B.腊 粟 糊
    C.腊 栗 湖 D.蜡 栗 糊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偷渡缅甸进行电信诈骗的人员被不法分子残忍杀害,他们真是死得其所。
    B.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两个人竟然在天安门广场相遇了,真让人喜出望外。
    C.身为班长的她热心为同学服务,她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得到了大家一致称赞。
    D.54岁的登山队长,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深褐色的眼眸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多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尽最大努力防止学生溺水事件不再发生。
    B.我区举办樱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老师和市民前来打卡。
    C.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D.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5.语言运用。(4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代传诵。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话说千古英雄人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班级围绕主题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2分)
    活动一:排排英雄史谱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读读英雄诗词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给这次活动拟一副对联,小明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八个词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2分)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先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通国之善弈者也善:擅长
    B.惟弈秋之为听惟:只,只是
    C.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
    D.使弈秋诲二人弈诲:悔悟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通国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其一人专心致志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为是其智弗若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两个学生下棋时因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的故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B.文章开头指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说明两个人学艺时都拥有很好的外部条件。
    C.《学弈》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孟子长于以喻说理的特点,文末以反问结尾,引人深思。
    D.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文章中心,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熙宁②六年,段忽系狱③。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耶!”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④;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②熙宁:宋神宗年号。③系狱:拘禁于牢房。④堪:忍受.
    9.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段 剪 其 两 翅 置 于 雕 笼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11.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7分)
    凉州词(其二)
    王翰
    秦中花鸟①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③折杨柳,教人意气①忆长安。
    【注释】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①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④意气:情意。
    12.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边塞诗,写边关将士万里别家,多年不归,夜晚所见所听,勾起悠悠思乡之情。
    B.诗一、二句采用对比,将秦中花鸟已尽与塞外风沙犹寒比较,突出了塞外天气寒冷恶劣的特点。
    C.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寒冷冬季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表现了将士杀敌报国的壮志。
    D.整首诗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写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1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夜听胡笳折杨柳”的作用。(4分)
    14.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买年货、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习俗。
    B.年龄从小到大排列应为:“豆蔻年华”“弱冠之年”“而立”“知天命”“不惑”。
    C.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三春”是指春天中的孟春、仲春、季春。
    D.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竹”代表傲然独立的气节,“梅”有高洁之意。
    (四)根据原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9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3)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5)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郑板桥《竹石》)
    (6)《石灰吟》中诗人直抒情怀,寄寓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朱熹在《春日》中紧扣“寻芳”,具体描写游春所见,略带“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7分)
    16.某学校开展了“读名著,助成长”整本书阅读展示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共7分)
    (1)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英国作家 ① 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 ② 年孤独时光的故事。书中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大体如下:海上冒险,流落荒岛→荒岛日记,记录故事一发现脚印, ③ →收复大船,重返故乡。(3分)
    (2)任务二:探究人物形象。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鲁滨逊漂流记》”。结合小说中的一处故事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 小题。(10分)
    童年·爆竹
    刘武萌
    ①日日盼望新年到。新年到,好吃的也就到了,新衣服到了,快乐热闹到了,更重要的是玩爆竹的时候到了。
    ②除夕之夜,小男孩跟大男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在村子里串胡同走巷子,所有人齐声地放开喉咙吼着“赶貉驱里猡”,声音飞出村子,飞向四野,响彻云霄。只要队伍一到,家家户户燃放爆竹迎接,然后继续敲锣打鼓吹着唢呐,大家继续齐声吼着“赶貉驱里猡”,在村外四周打上一个大圈,一路的吼声,一路的灯火,一路的爆竹,一路的企盼,好不热闹欢腾。最后大家来到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燃上八堆篝火,篝火灯明,火光照亮了每张笑嘻嘻的脸;再放上一连串的爆竹,火星四射,震耳欲聋。此时大家再次齐吼几声“赶貉驱里猡”,以此驱赶年末出来抢粮的凶恶魔鬼,赶鬼驱邪是为了村子来年的大吉大利。之后进祠堂关上所有前门,留下一部分男丁守岁。
    ③初一一大早,抢爆竹是我们男孩子最大的乐趣。天刚刚蒙蒙亮,在睡梦中朦朦胧胧听到外面有哪一家爆竹响,就“嗖”地钻了起来,好到外面拾爆竹。可一开门,门口两侧,早已如天兵天将似的站着七八个小男孩等着抢爆竹呢。炽竹刚响起一半就停了,这时大家一哄而上抢瞎炮,如群狼抢食,混战一番。要是你家的爆竹质量好,一炸全完了,一个不剩,那可不行,孩子们都低着头找来找去说:“没了,一个也没了。”一个大年初一,一年的开头,可不能听别人说“没”,更不能让别人说你家“一个也没了”,倒霉、不吉利的事大家绝对不会干的。再吝啬的人家也不会把爆竹全点了,必须悄悄地摘取一小段随爆竹扔出去。当然有时抢爆竹,也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孩,想夺取更多的胜利果实,还没等爆竹响到一半,便迎着硝烟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脚踩灭引线,有时裤角都炸了几个洞还乐呵呵的。但这时主人家绝对不会生气的。
    ④这家的爆竹还没等抢完,东边一家的爆竹劈里叭啦响起来了,那些在圈外的伙伴齐呼啦地迅速转移,奔向新的战场。没走到一半,西边一家的爆竹也劈里叭啦响起来了,有的又拐过来,奔向西边的战场。大家在巷子里东奔西跑,你追我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不断地碰面,一次又一次的见面,大家哈哈大笑着,互相问候对方的胜利果实。有的小伙伴捡得多的,会掏出来炫耀一番:“你看,我比你的多多了。”露出一脸的神气,让伙伴们羡慕不已。
    ⑤天渐渐亮了,新年的黎明迎来第一束亮光,爆竹声稀稀拉拉渐渐停息。伙伴们一路的奔跑,一路的期待,一路的收获,现在也终于可以慢慢地聚拢来,随便在哪家门前抽一柱正在燃着的香,点上一两个抢来的爆竹,响声此起彼伏,烟雾腾起……短暂的相聚,又带着满心幸福满心喜悦各自回家吃新年的第一餐饭去了。
    ⑥如今的孩子,少了我们曾经的那份野蛮蛮,那份自在。但时代,赋予了他们对更多新鲜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除夕之夜人们吼着“赶貉驱里猡”,燃放鞭炮赶鬼驱邪,是为了村子来年的大吉大利。
    初一一大早,抢爆竹成为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倒霉、不吉利的事大家绝对不会干的。
    调皮捣蛋的孩子迎着硝烟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脚踩灭引线,是因为害怕爆竹引起火灾。 D. 第④段作者把抢爆竹比作奔赴“战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争夺爆竹时的激烈程度。18.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在村外四周打上一个大圈,一路的吼声,一路的灯火,一路的爆竹,一路的企盼,好不热闹欢腾。
    19.本文围绕“童年·爆竹”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哪些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3 题。(共 21 分)
    父亲和树
    陈宝全
    ①父亲年近80岁时,果园里的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
    ②只有父亲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
    ③疏朗的天空下,树枝在轻轻颤动。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在所有的植物中,树的记性最好,它把经历过的事全部记录在年轮里。父亲是个手艺不错的木匠,对这些比一般农民更了解。他见过好多树木的年轮圈,长得慢的树圈小而拥挤,木质坚硬,长得快的树圈大而疏散,木质松软。
    ④父亲在动手之前,用手量了这棵苹果树的树干,四拃多一点。父亲知道,它的身体里藏着30个年轮。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运。
    ⑤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音要小很多,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捉到了。父亲落泪了,而这棵苹果树并没有落泪,它活到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多少泪可以流了。北方的好多树都是这样,它们把身体里的水分用来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像南方的一些树,皮肤受一点伤,就有汁液如眼泪一般哗哗地流出。生长在北方的树,也有了北方人性格中的某些特质。
    ⑥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
    ⑦上世纪80年代,大片的小麦仍然享有辽阔的土地,是地里的主角。像其他村民一样,父亲对种果树是陌生的,在乡村干部的劝说下,栽下了第一片果树。
    ⑧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
    ⑨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了。为此,父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
    ⑩父亲的果园在进入第八个年头后,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不再对传统农作物的隐退感到悲伤,他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然后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⑪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蹲在苹果树下,卷一根烟。抽这根烟,他花费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好吧,你看看,它老成了啥样子,驼着背,砍倒后也放不平整。
    ⑫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又卷了一根烟,抽这一根烟他用了更长的时间,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从枝条开始,父亲用斧头一点一点地将它劈成木柴。他把枝条劈成一尺五的长度,把树干砍成大小相等、适合捆绑的木块。他将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砍倒果园里所有的老树。这些带着浓郁芳香的木柴,将陪伴他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⑬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了老树的土地,平整而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
    (节选自2023年4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20.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父亲和树”的故事。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4分)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3分)
    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音要小很多,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捉到了。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3分)
    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然后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22.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章⑬段画线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的理解。(5 分)
    23.有人认为⑦—⑩段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6分)
    五、作文(6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光阴里最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 字。
    时间
    父亲和树
    上世纪80年代
    父亲对果树陌生,栽下果树
    刚栽下果树时


    父亲对果树妥协,照顾果树


    相关试卷

    20,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共5页。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展示语文试题,共5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