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2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3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35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39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43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46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课件 同步备课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0714/0-17100513035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备课课件ppt
展开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罗贯中: (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主要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风云会》。
《三国演义》: 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写作背景: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草船借箭》人物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周 瑜:字公谨,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鲁 肃:东吴名将,周瑜死后,他总督东吴兵马。曹 操:字孟德,曹魏政治家、军事家。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诸葛亮命令士兵们擂鼓呐喊。这次比赛就像是一场擂台赛,每个选手都拿出看家本领。。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写 由于妒忌 的才干,以限期造箭为由意欲加害 。 同 斗智,用妙计向 借箭,挫败了 的计谋。
周瑜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神机妙算,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课文开篇有什么特点?这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当诸葛亮提出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时,周瑜又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
他认为诸葛亮无法做到,正好有充足的理由可以除掉诸葛亮。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把时间、地点、人数交代得清清楚楚,表现了他对这件事胸有成竹。
诸葛亮为什么答应造箭?
诸葛亮知道周瑜对自己心怀妒忌,要陷害自己,但为了孙刘联盟,为了顾全大局,他没有在意周瑜的阴谋;而且他事先观测天象,知道三天后会有大雾;并且他也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知道曹操谨慎多疑。
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所以向他借船。他也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借船之事。表现了他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看来他在立军令状之前,就已经想好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
他让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船上要布置草把子,并用青布遮起。他还嘱咐鲁肃不要告诉周瑜。
读第6-9自然段,想一想: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呢?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借箭过程中,诸葛亮和鲁肃分别是怎样的表现?从中看出了什么?
通过对两人神态、语言的描写,用鲁肃的“吃惊”和诸葛亮的“笑”作对比,表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自信的笑))
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
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
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曹操的命令印证了诸葛亮的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多疑,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船轻水急”表现了诸葛亮精通天文和地理知识,借助有利条件成功撤退。
读第6-9自然段,想一想: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他在黎明时分,利用江上大雾,接近曹操水寨。将船用绳索连起,一字摆开,并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整个借箭过程中,如何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士兵擂鼓虚张声势,引敌放箭。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思虑缜密、有胆有识、才智超群、
本文记叙了周瑜嫉妒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只箭,想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用巧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的特点。
识天:大雾弥漫识事:船身相连识人:鲁肃忠厚,曹操多疑
神机妙算胆识过人胸有大局
后人赞美诸葛亮的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
读一读,比较小说原文和课文的不同之处: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草船借箭 如鱼得水 三顾茅庐 刮目相看单刀赴会 舌战群儒 鞠躬尽瘁 乐不思蜀吴下阿蒙 妄自菲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心中暗喜,迫不及待,笑了笑,胸有成竹,将计就计,态度坚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草船借箭,作者简介,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国形势图,我会认,多音字,léi擂鼓,lèi擂台,我会写,重点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备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国演义》,“借人心”,“借天时”,“借地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1e41ebcccc04eaa268448ce0aefdaca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