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南京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2分)熏(1分) guī(1分)
2.(2分)C
3.(2分)将句中最后一个“活起来”删去。
4.(8分)(每空1分)①水满陂塘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⑦不求闻达于诸侯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5.(2分)B
6.(7分)
(1)(2分)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节约粮食,但是学生就餐仍然存在严重浪费现象。
(2)(2分)节约社会资源,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
(3)(3分)示例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仅是节约的问题,还有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呢。
示例二:“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践行“光盘行动”,受益的不单是我们自己。
二、阅读与理解(共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13分)
7.
(1)(2分)屡次。(1分) 用来……的。(1分)
(2)(3分)(每处1分)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3)(3分)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
(4)(3分)C
(5)(2分)王安石小心谨慎、细心呵护植物,用心照料的场景,(1分)可以感受到王安石醉心山水,超然物外的胸襟。(1分)
参考译文:
【甲】:苏轼贬官到汝州,经过金陵,拜见王安石,两人见面都很高兴。苏轼说:“我有话和丞相说。”王安石脸色顿时改变,心想苏轼大概要为以前的事辩解。苏轼却说:“我所要说的是国家大事。”王安石神色平静下来,说:“姑且说说看。”苏轼接着说道:“国家有重大军事动作,或者重大案件,这是从前汉朝、唐朝灭亡的先兆,我们宋朝(自开国以来)凭仁厚精神治理天下,就是要改变这一点。如今对西夏连年用兵,东南方也屡次发生大案,丞相难道不站出来说一句话来挽救这种局面吗?”王安石举起两只手指给苏轼看,(很无奈地)说:“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挑起来的,我如今身在朝廷之外,哪敢说什么呢?”苏轼说:“当然。在朝中就言无不尽,在朝外就不便多言,这是侍奉君主的常礼罢了。但如今皇上用来对待丞相的是不同平常的礼遇,那么丞相用来侍奉皇上的,难道可以用一般规矩吗?”王安石严厉地回道:“我会说!”但又加上一句:“话从我口中出去,进入到你的耳朵。”原来是王安石曾经因为惠卿告发他“无使上知”私信,还害怕惠卿,又担心苏轼泄漏他的话。王安石又问苏轼:“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子瞻开玩笑说:“现在的读书人,为了减少半年的努力,就算杀人也会做!”王安石笑了笑没有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9分)
8.(3分)相同点: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及意义;(1分)不同点:材料一侧重介绍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1分)材料四侧重介绍神舟十七号的飞行任务。 (1分)
9.(3分)【答案】①设计了两个舱段中继天线接力的数据传输模式;(1分)②设置了图像和话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整站网络状态;(1分)③采用了具备三大优势的升级版中继终端。(1分)
10.(3分)D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3分)
11.(3分)做三轮车夫,利用闲暇看书,走出人生困境(1分) 老张(1分) 精密仪表厂关闭,只能自谋职业(1分)
12.(3分)《骆驼祥子》中祥子是车夫,此时的老赵和他一样都是拉车为生,所以“笑称”。(1分)而虎妞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与老赵妻子理解并善于劝解丈夫的贤妻形象不符。(1分)读过书的老赵不愿自己和妻子的关系、命运像祥子和虎妞那样畸形、悲惨,所以变脸。(1分)
13.(4分)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赵为我拎箱子以及背诵名著开头时主动积极、充满活力的样子,(1分)表现出老赵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1分)背诵《百年孤独》开头的内容与前文他投入地阅读此书相照应。(1分)
14.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3分)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冰”指的是人生困境,“破冰船”指的是突围人生困境的一种手段,标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事物的热爱在帮助个人突破困境时起到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赞赏;(1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分)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线索,文中老赵和老张的人生经历是对标题的诠释,第⑥段妻子的劝解以及文末老张的话语均与标题相呼应。(1分)
(四)名著阅读。(8分)
15.
(1)(4分)(每点1分)①说明雪随着风势,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急。②“紧”字不仅表现出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③这又是一个情景交融的字,写景的同时又暗示了形势和林冲当时的心境。④因为风大雪紧,才推动了下文系列情节的发展,并导致了林冲杀人,丰富并升华了人物的性格。
(2)(4分)示例: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1分)“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1分)”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1分)“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1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54分)
(一)小作文。(9分)
16.(9分)示例:从王羲之到萨曼莎,从会稽兰亭到国际空间站,时间和空间有异,但“共鸣”无处不在,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应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建立文化自信,勇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视野,理性看待西方文化,让我们一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拜者、践行者!
17.(45分)
范文:
打破规则
世有规则。学习规则,“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交通规则,“礼让为先”;官场规则,“尔虞我诈”;生存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许许多多的规则构成了社会。若有一人,偏就打破不合理的规则,脱离社会呢?
他虽只是彭泽县令,却不阿谀奉承上司。“怎可为五斗米而折腰?!”他洒脱,他傲然,他偏就不信官场生存规则,他偏恨着阿谀奉承的市侩凡俗。于是他打破规则,跳将出来,隐逸深山。独自空悼菊花,偏就独酌清酒。向往着世外桃源,却每每耕种于南山。他遗世清高,孤傲。他打破一个世俗规则,打败一个官场规则,换得半生自在,一世清明。
他虽官无实权,只为皇上吟诗以作乐,却不讨好官职气盛之人。他敢叫高力士脱靴,敢叫杨国忠研磨。他狂放,他不羁。他痛恨官场的媚上欺下,他看不惯皇帝身边的讨好逢迎。于是他打破规则,跳将出来,散发放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饮一口烈酒,啸一口剑气,三分豪情,七分壮志,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谁有他这份桀骜不驯?谁有他这种壮志豪情?他打破一个世俗规则,打败一个官场规则,换得豪情壮志满河山,换得一个浪漫潇洒天地间的“诗仙”。
他虽满腔诗意却不儿女情长。他虽鬓微霜,又何妨!他游戏官场,却又豪情壮志,爱金戈铁马,敢射天狼。他打破宋词的一贯规则,他腻了那些花前月下,满肚愁肠。他意气风发,将一腔诗意转为为国效力的一腔热血。他看大江东去,浪淘尽。他听边塞号角呼号。他豪放,他洒脱。他打破宋词艳丽的外壳,打破一个世俗规则,跳将出来,换得一个老当益壮,酒酣胸胆,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放派诗人。
他是陶渊明,是李白,是苏轼,是……。他们打破世俗规则,跳将出来、走自己的路,将自己的才华横溢留给后世。而自己,偷得一世自在,留下万古英明。
打破规则,跳将出来,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辽宁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辽宁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济南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济南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共4页。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湖南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湖南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