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5 自然环境之地形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61209/0-17098096428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5 自然环境之地形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61209/0-17098096428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5 自然环境之地形
展开主要类型及特点
山地: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多呈长条状延伸,又称“大地的骨架”,海拔在500米以上;
平原:地形平坦起伏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是人口集中分布区,海拔在200米以下;
高原:地表起伏不大,相对高度小,但边缘处较为陡峭,海拔在500米以上;
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四周高,中间低,海拔不确定
丘陵:坡度和缓,连绵起伏,海拔在200米到500米之间
地形分布图
主要地形区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土地肥沃,黑土)
华北平原(面积第二大,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土壤肥沃,“鱼米之乡”)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适合种植青稞,“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平坦辽阔,牧人的天堂,“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梯田”)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长白山脉的延续部分)
山东丘陵(盛产苹果、梨和花生等农林产品)
东南丘陵(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盛产茶叶和竹制品)
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土壤肥沃,“天府之国”)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位于新疆)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
(5)主要山脉及意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祁连山脉:南部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
横断山脉:东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
昆仑山脉:南部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脉:南部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界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东部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脉:东部华北平原,西部黄土高原
巫山: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西部四川盆地
山区面积广大
含义: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比重: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大,约2/3
影响
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采矿业;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林业、水电事业;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利于发展旅游业
劣势: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的均衡发展
4. 做法: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示意图
基本概况
3.影响
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地形:河流冲击而成形成平原,所以我国平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水运:使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便利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人口分布: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水能:阶梯交界处,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7 自然环境之河流(长江、黄河):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7 自然环境之河流(长江、黄河),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示意图,概况,长江、黄河的问题及治理,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点,青少年保护母亲河的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6 自然环境之气候: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6 自然环境之气候,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26 解放战争: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26 解放战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解放战争的经过,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