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十)
展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诘问/张目结舌 哺育/相辅相成
B.模样/模棱两可 胸襟/忍俊不禁
C.幌子/恍然大悟 品行/行将就木
D.公仆/前仆后继 疲倦/开卷有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狡辩 旁骛 彷徨 张皇失措
B.阴霾 防碍 扬溢 恪尽职守
C.雾霭 猝然 荣膺 谈笑风生
D.啜泣 鸿鹄 踌躇 一泄千里
3.依次填入下面十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充分发挥冬奥会实践育人成效,用好冬奥“大课堂”,北京理工大学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组织学生策划拍摄了“我的 Vlg”系列短视频。这些短视频,以志愿者的视角, 冬奥背后的故事, 学生自我教育活力,通过年轻人 的方式打造出沉浸式、体验式情景思政课,让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A.展现 释怀 喜闻乐见 B.展示 释怀 喜谈乐道
C.展示 释放 喜谈乐道 D.展现 释放 喜闻乐见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从政教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后,老徐感叹道:“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B.个别已开张或即将开张的音像超市,实际上是过去“音像城”的延续或
“变种”经营品种依然以盗版节目为主,只是更换了经营方式,可谓“换汤不换药”。
C.读者希望通过阅读增加史识、提升修养的本心并没有错,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想有那样的变化尤需日积月累的功夫。
D.在企业中讲“以人为本”,工人们最喜欢看到的是真实具体的行动,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上,干打雷不下雨。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二位,一个是戏剧界的泰斗,一个是音乐界的才女,若能联袂登场,相得益彰,一定可以发挥卓绝的效果。
B.得知他落榜的消息,真是如雷贯耳,他呆立在那儿,半响说不出话。
C.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D.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富丽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位,使其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B.共享单车这种新型的租赁模式彻底改变了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
C.对“奋斗者”号来说,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海底,已是地球海洋深度的极限。
D.连接武汉南湖与白沙洲地区的建安街高架桥通车后,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地出行。
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缓解春困仅靠多睡是不行的,睡得过多反而会使人越睡越困。
①另外食补也可缓解春困,宜食清淡、温和及具有扶助正气、补益元气作用的食物。
②春困的发生除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其实还与人们一个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
③当身体感到困乏的时候,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而不是无限制地睡觉。
④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慢,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受到了限制,自然就会产生困乏感。
⑤在这一时节常喝些花茶诸如茉莉花茶等不仅有助工散发冬季积聚在体内的寒气
还能提神醒脑,解除“春困”,振奋精神。
A. ⑤①②④③ B. ①④⑤②③ C.③②④①⑤ D.④②③⑤①
8.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问地壳寻求宝藏。 = 6 \* Arabic \* MERGEFORMAT 6
②“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A.夸张 排比 比喻 拟人
B.拟人 排比 比喻 双关
C.比喻 排比 夸张 拟人
D.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唯有迎上前去,才够得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
B.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来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10.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边城》是沈从文的著名代表作。
C,庄子是战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D,《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32分)
阅读下文,完成 11-18题。
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朴,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与父母久别重逢,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
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那一刻,温暖,难忘。
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呆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成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
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
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她也流泪了。
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含,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出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耕(géng) B.久别重逢(féng) C.痕迹(héng) D.念念不舍(niàn)
1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别重逢:亲人久久分别后再次相见 B.细致:精细而周密
C.念念不舍:留念美好的事物不愿意离去 D.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记
13.对第7段中“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一句,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孩写的作文使她感同身受,吸引了她的目光。
B.女孩写的作文非常的有意思,吸引了她的目光。
C.孩的字体很好看,吸引了他的目光。
D.女孩的作文很深奥,她目不转睛地在思考。
14.第10段中“那一刻,我哭了”,对此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A.女孩因为不能和母亲一起进城玩,所以难过地哭了。
B.女孩因为母亲悉心照顾她,所以幸福地哭了。
C.女孩因为母亲带回来的礼物,所以高兴地哭了。
D.女孩因为母亲又要离开她了,所以不舍地哭了。
15.第13段中“她也流泪了。”这句话,理解和分状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孩的作文使她共情,感动得流泪。
B.她想起了自己还在城里读书的孩子,思念亲人。
C.她觉得自己亏待了自己的孩子,愧疚得流泪。
D.她非常同情女孩,感觉女孩的命运和她一样。
16.第14段中划线句子表明“支教老师”是( )
A.一个热爱自己学生和工作的母亲。
B.一个生活得十分精致且有活力的母亲。
C.一个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母亲。
D.一个不会得孩子但是不得不离家工作的母亲。
17.关于本文,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写出了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希望家长能多关心孩子。
B.写出了支教老师们的真实情况,学生和家庭无法兼顾。
C.写出了支教老师对待女该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细心。
D.写出了支教老师和小女孩的思念。
1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最难忘的事 B.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C.春节 D.留守儿童
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8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9.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加粗文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矜:jīn B.圃:pŭ C.颔 :hé D.杓:shá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善:擅长
B.公亦以此自矜 矜:夸耀
C.尝射于家圃 尝:尝试
D.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也没有他人的秘密,只是比较熟练罢了。
B.我也没有其他的诀窍,只是手法比较熟练罢了。
C.我也没有其他的诀窍,只是有熟人帮助罢了。
D.我也没有其他人的秘密,只是有熟人帮助罢了。
23.下列对文中两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是一个非常自大的人。
B.卖油翁是一个能够欣赏他人的人。
C.卖油翁教会了陈康肃公如何射箭。
D.卖油翁教会了陈康肃公熟能生巧的道理。
24.下列有关这篇短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文用记叙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和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微颔”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公箭术的称许。
C.课文对卖油翁酌油记叙详细,对陈康肃公射箭写得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D.“睨之”表现卖油翁对陈康肃公箭术的蔑视。
四作文(60分)
请以“在训练中学会坚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答案速对:1-5CCDCA 6-10 BCCDC 11-15 CCADD 16-20 DCBCC
21-24 CBCD 25略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题,共6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全国卷)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全国卷)语文试题(PDF版),共17页。
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一)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一)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一语文答案pdf、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一语文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