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启贤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分)《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A.都有应激性
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都能生长和发育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2.(2分)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如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朱鹮位于四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强
C.人过度捕食鱼类,对该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D.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朱鹮
3.(2分)植物的根毛细胞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B.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4.(2分)海莉耶塔•拉克斯在1951年死于宫颈癌,但取自她体内的癌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数目仍能迅速增加。下
列有关细胞分裂及其所产生子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子细胞中DNA数目与母细胞一样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5.(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内遗传物质由大到小包含关系的是( )
A.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B.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C.细胞核→基因一DNA→染色体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6.(2分)校园里的丁香发了新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遗传变异
C.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2分)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
8.(2分)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
A.温度B.空气C.水D.光照
9.(2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属于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
④草盛豆苗稀
⑤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北雁南飞
⑦草尽狐兔愁
A.②④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④⑤⑥⑦
10.(2分)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能力更强的原因是( )
A.有果皮保护B.有输导组织
C.用孢子繁殖D.有茎、叶的分化
11.(2分)豌豆果实示意图如图所示,那么该豌豆子房内的胚珠数量至少有( )
A.1枚B.2枚C.5枚D.10枚
12.(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
C.土壤→草→羊→狼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13.(2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此过程中功劳最大的绿色植物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4.(2分)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的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15.(2分)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四条
B.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生物C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在该食物网中,G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16.(2分)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7.(2分)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是( )
A.以目镜放大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C.目镜和物镜倍数之和
D.目镜和物镜倍数之积
18.(2分)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
A.花托、花柄B.花萼、花瓣C.柱头、花柱D.雄蕊、雌蕊
19.(2分)小佳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使视野右下方模糊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并变得清晰,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
A.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20.(2分)玻片上写有字母“q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qB.dpC.pdD.qb
21.(2分)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A.蒸馏水B.自来水
C.生理盐水D.澄清石灰水
22.(2分)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视野中有许多气泡,其原因最可能是制片过程中( )
A.没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滴水过多
C.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D.染色时间过短
23.(2分)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阴影
B.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C.先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画好
D.图形的名称应写在图的下方
24.(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
25.(2分)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以下选项中对于绿色植物的认识( )
A.绿色植物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
B.卷柏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小麦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D.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它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6.(2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B.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⑤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D.⑦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7.(2分)图中代表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
A.a过程B.b过程C.c过程D.d过程
28.(2分)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和小鱼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大树和大鱼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大树和大鱼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保护组织
29.(2分)下列各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血液B.小脑C.果实D.种子
30.(2分)橘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你认为橘皮,“络”、橘肉分别对应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结缔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内填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31.(10分)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
(2)图中属于消费者是 。狐与蛇属于 关系,兔与鹰属于 关系。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物部分上看,该草原生态系统还缺乏的组成成分是 。
(4)该草原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5)动物的粪便、遗骸能够被分解,使无机物回归到土壤中,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 。
(6)当人们适度干扰该生态系统时,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32.(10分)《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在流通中折损比例较高,利用蚯蚓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鸡毛菜施加不施肥处理(CK)1)、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T2),每种情况作3个重复组。在鸡毛菜种子播种后第10、第15和第25天分别测量株高,取平均值绘制直方图(如图),鸡毛菜在第25天即可收菜。
(1)该研究的变量是 。
(2)设置CK组的目的是 。
(3)每种堆肥作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 。
(4)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原因是 。
33.(10分)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下面是有关“观察草履虫”的实验
①目的要求: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②采集和培养
草履虫生活在 较为丰富且无污染的稻田、池塘、水渠、溪沟等环境中,从上述地点取水放入试管内,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后,一周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
③实验过程和方法
草履虫往往聚集在培养液富含 的地方,因此取材时一般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盖上盖玻片 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若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 ,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④观察结果
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如图是某同学观察时绘制的草履虫的结构图,其中B端为草履虫的前端。
34.(10分)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 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 ]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 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 ] 和[ ] 发育而来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 ] 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分)《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A.都有应激性
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都能生长和发育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树、鸦、马都具有应激性、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马体内无叶绿体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制造有机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如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朱鹮位于四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强
C.人过度捕食鱼类,对该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D.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朱鹮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和水草是生产者、贝类和朱鹮是动物属于消费者;②水草→贝类→鱼类→朱鹮;④水草→贝类→朱鹮,⑥藻类→贝类→鱼类→朱鹮;
B、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越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相比,B错误;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人过度捕食鱼类,C错误;
D、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因此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朱鹮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食物链的书写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3.(2分)植物的根毛细胞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B.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其中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也有保护作用,含磷的无机盐能进入细胞。
故选:C。
【点评】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同学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道题就不会出错。
4.(2分)海莉耶塔•拉克斯在1951年死于宫颈癌,但取自她体内的癌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数目仍能迅速增加。下
列有关细胞分裂及其所产生子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子细胞中DNA数目与母细胞一样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解答】解:A、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会进行复制,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A正确;
B、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C、细胞分裂时,随后,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先加倍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5.(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内遗传物质由大到小包含关系的是( )
A.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B.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C.细胞核→基因一DNA→染色体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基因决定性状,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故选:D。
【点评】只要明确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此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6.(2分)校园里的丁香发了新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遗传变异
C.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校园里,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7.(2分)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
【分析】1、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2、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
3、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
【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所以。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对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的理解和应用。
8.(2分)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
A.温度B.空气C.水D.光照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解:立夏以后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9.(2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属于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
④草盛豆苗稀
⑤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北雁南飞
⑦草尽狐兔愁
A.②④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④⑤⑥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①葵花朵朵向太阳、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水分,而②螳螂捕蝉、④草盛豆苗稀、⑦草尽狐兔愁都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点评】掌握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能力更强的原因是( )
A.有果皮保护B.有输导组织
C.用孢子繁殖D.有茎、叶的分化
【分析】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更适于陆地生活。
【解答】解: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且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以及体内有无输导组织。
11.(2分)豌豆果实示意图如图所示,那么该豌豆子房内的胚珠数量至少有( )
A.1枚B.2枚C.5枚D.10枚
【分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解答】解: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从图中可知: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图中果实内有5粒种子。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12.(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
C.土壤→草→羊→狼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分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AC、正确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土壤;
B、正确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错误;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箭头指向捕食者。
故选:D。
【点评】掌握食物的正确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此过程中功劳最大的绿色植物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解答】解: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故选:A。
【点评】明确藻类植物的特征。
14.(2分)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的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解答】解: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二氧化碳,释放到环境中。所以。
故选:C。
【点评】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四条
B.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生物C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在该食物网中,G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包含的食物链有:A→C→D→G;B→E→D→G,因此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二条。
B、在该食物网中,B正确。
C、生物C被D吃,C和D都吃E,C正确。
D、某些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的越多,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富集现象等。
16.(2分)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具有净化水源,被称为“地球之肾”。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17.(2分)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是( )
A.以目镜放大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C.目镜和物镜倍数之和
D.目镜和物镜倍数之积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解: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8.(2分)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
A.花托、花柄B.花萼、花瓣C.柱头、花柱D.雄蕊、雌蕊
【分析】一朵完整花由花药(内有花粉)、花丝、花瓣(组成花冠)、萼片(组成花萼)、柱头、花柱、花柄、子房、花托组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解答】解: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故选:D。
【点评】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19.(2分)小佳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使视野右下方模糊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并变得清晰,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
A.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那个方向,就向那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为更加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使物像更清晰。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使用显微镜以及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20.(2分)玻片上写有字母“q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qB.dpC.pdD.qb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即上下相反。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qb。
故选:D。
【点评】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21.(2分)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A.蒸馏水B.自来水
C.生理盐水D.澄清石灰水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内液体的浓度一致,失水而皱缩,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5.9%生理盐水。
故选:C。
【点评】熟记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和要求。
22.(2分)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视野中有许多气泡,其原因最可能是制片过程中( )
A.没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滴水过多
C.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D.染色时间过短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
【解答】解: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所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由于盖盖玻片时。盖盖玻片时,然后慢慢放下,C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23.(2分)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阴影
B.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C.先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画好
D.图形的名称应写在图的下方
【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在观察过程中,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解答】解: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
B、图的大小要适中,B正确;
C、绘生物图时,经过修改,C正确;
D、绘生物图时,应尽量注在图的右侧。
故选:A。
【点评】掌握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24.(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实验的原则是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以及结合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据此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C、图中共有三组对照实验,③与②形成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水分、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号种子的胚根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D正确。
故选:D。
【点评】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中考常考的知识,常和实验结合在一起.
25.(2分)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以下选项中对于绿色植物的认识( )
A.绿色植物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
B.卷柏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小麦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D.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它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A、根据生活环境,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B、卷柏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
C、小麦种子的胚由胚芽、胚根,不包括胚乳。
D、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茎、叶的分化。
故选:D。
【点评】掌握各种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6.(2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B.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⑤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D.⑦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③是叶绿体,⑦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B、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C、⑤液泡内含细胞液,错误;
D、⑦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错误。
故选:B。
【点评】明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7.(2分)图中代表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
A.a过程B.b过程C.c过程D.d过程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表示细胞数目增多,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b表示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c表示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故选:B。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并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28.(2分)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和小鱼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大树和大鱼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大树和大鱼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保护组织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解答】解:A、种子是器官,不是同一结构层次;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再平均分配;
C、大树是植物体;大鱼是动物体,错误;
D、大树是植物体、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结缔组织,大树起到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共同结果.
29.(2分)下列各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血液B.小脑C.果实D.种子
【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解答即可。
【解答】解: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小脑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器官和组织的概念。
30.(2分)橘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你认为橘皮,“络”、橘肉分别对应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结缔组织
【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解答】解:橘子皮有保护内部组织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筛管运输有机物;果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和水等属于营养(薄壁)组织。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内填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31.(10分)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可将 太阳(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
(2)图中属于消费者是 鼠、兔、蛇、狐、鹰 。狐与蛇属于 竞争 关系,兔与鹰属于 捕食 关系。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物部分上看,该草原生态系统还缺乏的组成成分是 分解者 。
(4)该草原生态系统有 5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 。
(5)动物的粪便、遗骸能够被分解,使无机物回归到土壤中,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
(6)当人们适度干扰该生态系统时,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自我)调节能力 。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3)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解答】解:(1)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如淀粉)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
(2)消费者主要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鼠、兔、蛇、狐、鹰均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鼠,因此狐与蛇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3)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动物是消费者。
(4)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这些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
(5)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重新利用、真菌等微生物,动植物和人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因此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们适度干扰该生态系统时,因为生态系统 。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太阳(光)。
(2)兔、狐、鼠、鹰、蛇;竞争。
(3)分解者。
(4)5;草→鼠→蛇→鹰
(5)循环。
(6)自动(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32.(10分)《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在流通中折损比例较高,利用蚯蚓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鸡毛菜施加不施肥处理(CK)1)、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T2),每种情况作3个重复组。在鸡毛菜种子播种后第10、第15和第25天分别测量株高,取平均值绘制直方图(如图),鸡毛菜在第25天即可收菜。
(1)该研究的变量是 堆肥 。
(2)设置CK组的目的是 起到对照作用 。
(3)每种堆肥作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 减少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4)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生长 ,其原因是 蚯蚓能更快地把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
【分析】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对照组。
(2)CK组属于对照组,起到对照作用。
(3)为了减少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每种堆肥的实验中设置重置组。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施用新鲜蔬菜废弃物的虹蚂堆肥和普通堆肥相比,增加产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生长、水、无机盐。
故答案为:(1)堆肥
(2)起到对照作用
(3)减少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生长;蚯蚓能更快地把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相关内容。
33.(10分)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下面是有关“观察草履虫”的实验
①目的要求: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②采集和培养
草履虫生活在 有机物 较为丰富且无污染的稻田、池塘、水渠、溪沟等环境中,从上述地点取水放入试管内,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后,一周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
③实验过程和方法
草履虫往往聚集在培养液富含 氧气 的地方,因此取材时一般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表层 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盖上盖玻片 低 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若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 棉花纤维 ,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④观察结果
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如图是某同学观察时绘制的草履虫的结构图,其中B端为草履虫的前端。
【分析】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能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解答】解:②草履虫以有机物为食,生活在有机物较为丰富且无污染的稻田、水渠。
③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充足,所以草履虫在培养液中大多集中在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应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故答案为:
②有机物
③氧气;表层;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34.(10分)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C ] 分生 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 B ] 伸长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 分生 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 1 ] 幼叶 和[ 2 ] 芽轴 发育而来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 A ] 成熟 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 导管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 筛管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分析】图一中A成熟区、B伸长、C分生区、D根冠;图二中1幼叶、2芽轴、3芽原基,解答即可。
【解答】解:(1)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下:
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根尖中的[C]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B]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2)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A成熟区的细胞来吸收;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
(1)C分生;B伸长;1幼叶;
(2)A成熟;导管。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知道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可结合枝芽与枝条的发育图来分析。
名称
分布
细胞特点
功能
保护组织
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
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
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
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机械组织
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
细胞壁厚壁
起支持作用
输导组织
贯穿于根、茎、叶等处
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
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
分生组织
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