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
展开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北省围场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机械林场(图1),生态环境优良。在“碳中和”背景下,近年来围场县积极实践固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利用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认购固碳产品所获得的资金,不断建设森林、湿地等资源,力求生态修复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新答卷”。据此完成1~2题。
1.围场县积极实践固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得益于当地( )
A.优良的生态环境B.丰富的管理经验
C.丰富的森林资源D.先进的种树技术
2.围场县为实现乡村振兴,应聚焦( )
A.生态宜居B.产业兴旺C.乡风文明D.生活便利
据杭州市某年《统计年鉴》信息,该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近1.4万亿人民币,杭州市人口总数980.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431家,银行网点达210余家。近年来,杭州市人才落户及补贴政策的放宽,使得涌入杭州的毕业生逐年增长。图2是杭州市银行网点空间分布图,图3是杭州市金融服务业内部比例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图2图3
3.杭州市银行网点分布集中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者集中在老城区B.集中可发挥规模优势
C.西湖周边生态环境好D.围绕交通枢纽较便利
4.有效促进杭州市金融服务业业态形式多样化的主要条件是( )
A.经济实力增强B.营造创新环境C.市场主体变化D.政策大力支持
兰州黄河段阶地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在阶段2阶地剖面地层中发育有水平层理,分选差的一层砂土层。图4为阶地剖面地层的堆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阶段1的冲积层能够形成砾石层,反映当时的自然环境( )
A.上游气候较湿润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河流搬运能力弱D.该地地势起伏大
6.阶段2中砂土层水平层理、分选差,可能掺杂( )
①冲积物②风积物③冰碛物④洪积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7.推测因阶地演化导致河谷出现的显著变化是( )
A.河道变多B.河谷变长C.河谷变宽D.河谷变深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图5为我国人口分布图,图6为从1953—2010年我国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图。据此完成8~9题。
图5图6
8.上面两幅图说明从1953—2010年我国人口( )
A.分布格局基本不变B.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C.东南人口出生减少D.西北人口外迁趋缓
9.有学者提出“胡焕庸线”向西突破,可采取哪些措施( )
①全面放开三孩生育政策②西部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③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④东部加大产业向西部转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雄商高速铁路是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后,衡水至北京只需50分钟,带动作用强。雄商铁路入衡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案:方案I接入衡水北站。衡水北站位于衡水市北郊,是石济客专的中间站。该站离市中心距离较近,周边已形成密集的生活区域。方案II新建衡水南站。衡水南站周边有大量待开发土地,生态环境优良。衡水市整体向南规划发展。图7为衡水交通线路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方案I相比,雄商铁路入衡方案II( )
A.成本高、工程周期短B.多条线路互联互通
C.地价低、换乘时间短D.利于衡水长远发展
11.雄商高铁建成后会使衡水( )
A.城市行政等级提高B.第二产业比重加大
C.东西向交流更便捷D.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计划,在此之前日本政府的专家会议讨论过五种处理方法(图9),图8示意福岛所在位置以及附近洋流。据此完成12~13题。
图8图9
12.理想状态下,仅从洋流角度考虑,核污水直接排入海洋后受害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俄罗斯
13.五种方法中,没有采用④地下掩埋(混入水泥一并封存在地下)主要原因是( )
A.易污染地下水B.建设成本最高
C.面积小多地震D.技术要求最高
武陵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科研基地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属于石漠化严重地区。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人工补植造林,如今已形成集用材林、经济林为一体的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基地。据调查,在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都可以见到蔷薇科植物的多个种属,但蔷薇属、火棘属在重度石漠化环境中没有分布,而绣线菊属则在无石漠化环境中没有分布。下表为研究区样地基本自然概况表。据此完成14~16题。
14.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B.水文差异C.人类活动D.土壤差异
15.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重,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退化速率差异B.优势物种凸显
C.生态环境恶化D.造林阶段不同
16.人工补植造林多选用蔷薇科植物的意义重在( )
A.增强森林物种多样性B.指示石漠化演替规律
C.改善当地石漠化问题D.增加其森林经济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冰斗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其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某研究区冰斗地貌发育明显且典型,针对冰斗的形态特征和海拔高度,可将本区冰斗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全新世新冰期)形成的共四个冰斗,II时期的两个冰斗范围内有冰川湖(图中深色区域)。研究发现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图10为该研究区各冰期冰斗位置图。
(1)说明II时期冰川湖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四个冰斗分别对应的时期。(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点轴理论”,即以区域核心城市为“点”、以交通干线为“轴”的区域空间经济发展理论。城市影响力指数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指数越大,城市综合实力越强。20世纪初,由德国建设的胶济铁路(济南至青岛)通车。2000年前后,由于济南和青岛“双核心”城市崛起,山东省对胶济铁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2010年以后,山东省规划了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的空间布局,明确各经济圈功能定位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在此基础上,山东省逐步建设了“三横三纵”快速铁路网络,为山东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11为山东省2000年与2017年各城市影响力指数示意图,图12为山东省“三横三纵”铁路网络格局示意图。
图11图12
(1)据图11,说出2000年山东省的经济格局分布状况。(6分)
(2)运用点轴理论,说明山东省由“双核心”转变为当前“多核心”的过程。(6分)
(3)说明山东经济发展路径对河北的启示。(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研究表明“大食物观”背景下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图13为大食物观视角下中国耕地保护的分区调控与协同机制图。
(1)分析我国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原因。(8分)
(2)推测我国膳食结构演变下的耕地需求变化。(4分)
(3)试从政府角度,提出保护现有耕地的合理化建议。(8分)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V)
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套试题是结合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其他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卷及河北省近两届新高考试题,重点依据河北省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和特点,围绕高考评价体系以及课标,命制“三新”高考下河北省新高考试卷。题目选材有节选学术论文、新闻等为试题情境来设问。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等综合能力。
1.C【解析】河北省围场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机械林场,森林(固碳产品)资源丰富,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出售该资源并获得资金,从而实现固碳产品价值。
2.B【解析】根据材料,围场县利用“双高”企业购买固碳产品所获得的资金,既实现了生态修复,也为乡村振兴中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振兴的内涵丰富,包涵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多个层面的内涵。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乡村振兴应首先聚焦产业兴旺,促进经济发展。
【命题意图】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但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不同,因此乡村振兴的举措也应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本题目选取经过大规模植树,目前生态环境良好的塞罕坝林场所在地——河北围场县为情境,通过积极实践河北省政府倡导的固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利用好本区域丰富的森林、湿地、草场等能够固碳的资源(产品),通过该机制,把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并利用获得的资金,不断建设新的森林、湿地、草场等资源,并发展相关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从而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3.A【解析】金融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服务于消费者。由图文材料,杭州市人口总数980.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431家,银行网点达210余家和银行网点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可知,消费者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4.B【解析】设问重点在业态形式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业的出现及发展壮大。2010年到2016年,互联网金融业从无到有,体现出创新发展,创新动力源于人才,关键在于创新环境的建立,政策只是辅助条件。
【命题意图】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全球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带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使金融创新业务迅速发展。大量金融创新业务拓展为监管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动力。良好的创新环境能有效促进金融服务业业态形式的多样化和经济产值的提高。杭州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高地,引领性非常强。以杭州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为情境,引领学生关注人才的重要性。命题导向教学,努力在学生心中埋下积极求索的种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A【解析】砾石层的沉积反映出该时期黄河上游地区气候相对湿润,降雨丰沛,河水径流稳定,河床也长期均衡,由于河水流量大,河水将绝大部分细粒物质带走,在河床上沉积分选和磨圆都较好的砾石层。另外由河漫滩面积广阔可知,此时河流以侧蚀侧积为主,故地势起伏不是很大。
6.C【解析】分选性差主要是交互式沉积导致,雨季时,谷坡洪流通过片流和沟谷将泥砂带至阶地面上堆积;冬季气候干旱,冬季风把黄土粉尘搬运到阶地面上,故在剖面上洪积层与黄土或黄土状土呈互层出现,②④正确。冲积物是河流沉积物的统称,分选性好,故①错误,兰州黄河段冰川很少,所以冰碛物的可能性不大,故③错误。
7.D【解析】阶地演化过程中地势抬升,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
【命题意图】本题以兰州黄河段阶地为情境,探究了该阶地剖面地层沉积与环境的关系,从阶地的沉积入手,尺度较小,探究了过去、现在、将来的演变过程,注重了时空演变。第5题,地层沉积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体现要素的综合,注重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第6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根据三个阶段地层的特征,推测阶段2地层的特征成因,同时也考查了读图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第7题,考查地貌变化对各要素的影响,以水文要素为例,注重综合思维的考查。
8.A【解析】1953—2010年图中分界线两侧所占比例基本不变,说明人口分布格局基本不变。西部比例小,东部比例大,且差距很多,人口分布没有趋于合理。东南部人口密度变大且比重减小,不一定是出生人口减少。西部所占比例增大且密度变大,有可能是出生人口变多。
9.C【解析】“胡焕庸线”向西突破,可通过改善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吸引力,③④正确;通过放开三孩生育政策,东西两侧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不能使“胡焕庸线”向西突破;西部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利于西侧人口比例提升,①②错误。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人口时空变化以及图形对比分析。借鉴河北省第一年出的联考命题400mm等降水量线突破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以及综合思维素养。
10.D【解析】雄商铁路入衡方案I:线路弯曲,经过周边密集的生活区域,拆迁难度大,成本高,工程周期长,但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衡水北站及石济客专专线,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和公交网络,实现衡水站、衡水北站、石德、石济、京九线路的互联互通,换乘时间短。雄商铁路入衡方案II:线路较平直,且周边有大量待开发土地,地价较低,拆迁难度较小,成本较低;距离衡水站及衡水北站都比较远,旅客换乘时间较长;衡水市整体向南规划发展,依托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对衡水南部县市区带动作用强。因此该方案更利于衡水长远发展。
11.D【解析】雄商高铁建成后,衡水市仍是地级市,行政等级并没有提高。图中显示,雄商高铁入衡选择方案II,衡水市整体向南规划发展,依托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因此雄商高铁建成后为衡水带来更多人流,人流的增长会进一步促进周边旅游、餐饮、休息、娱乐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雄商高铁是南北向铁路。
【命题意图】通过对雄商铁路入衡方案的对比分析及其建成后对该地区的带动作用,考查交通与区域发展相关知识,提高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渗透人地协调观。
12.A【解析】福岛处于北太平洋暖流的路径上,北太平洋暖流将会携带大量的核污染物到达美国西海岸,使得美国西海岸成为核污染物密度最大的地区。
13.C【解析】地下掩埋采用混合水泥封存对地下水污染小且技术要求不会太高。方法⑤因深度大且多地震,工程量大,成本比④高。日本国土面积小且多地震,地下掩埋占地大且地质不稳容易造成二次泄露。
【命题意图】以社会热点核废水处理办法为情境学生结合洋流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4.D【解析】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核心问题是土壤退化引起的周边综合环境的变化。
15.B【解析】在刚出现石漠化问题时,内部环境出现差异,生物物种种类在短期内有增加。随之由于重度石漠化环境下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壤瘠薄,仅有少数物种能够适生,故其种类单一,但优势度明显,故多样性指数最后呈现减少趋势。
16.B【解析】同一植物对石漠化环境的适应性因等级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也表明蔷薇科植物对石漠化环境较为敏感,可以作为石漠化演替过程中的指示植物,利于深入研究石漠化问题的改善情况。
【命题意图】目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大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而且公众对我国石漠化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实际上在我国湖南省也存在大面积的石漠化分布区。为了提高学生对不同区域石漠化问题的关注,深度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选择了这个命题方向。不论地处何处,石漠化的形成本质是相通的,都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解决本组题目需要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石漠化进程,在刚出现石漠化问题时,内部环境出现差异,生物物种种类在短期内有增加,但随之石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只有个别少数物种能坚持生存下来。本组设问对于学生的过程思维,发展思维、推理、演绎思维都有考查和促进功能,利于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17.(14分)【答案】
(1)先是冰川侵蚀或冰碛物形成洼地;(3分)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积水成湖。(3分)
(2)该山区气候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整体呈变暖趋势,冰川退缩,雪线升高;(2分)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2分)新生代第四纪地质年代依次是更新世、全新世,III时期的冰斗海拔较低,形成最早,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II时期的两个冰斗海拔居中,形成于末次冰期冰盛期:I时期的冰斗海拔最高,形成于新冰期。(4分)
【解析】(1)湖泊的形成要从洼地和水源两个角度作答。该地属于冰川湖,因此其形成过程为先是冰川侵蚀或冰碛物形成洼地;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积水成湖。
(2)四个冰斗分别对应三个时期。根据所学可知,新生代第四纪地质年代依次是更新世、全新世;结合材料可知该山区气候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整体呈变暖趋势,冰川退缩,雪线升高;材料指出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观察图中信息可知III时期的冰斗海拔较低,形成最早,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II时期的两个冰斗海拔居中,形成于末次冰期冰盛期;I时期的冰斗海拔最高,形成于新冰期。
【命题意图】以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过程和判断地貌发生时期考查地理要素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18.(18分)【答案】
(1)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心城市;(2分)整体上沿胶济铁路附近城市经济发展较好;(2分)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答出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也可得分)。(2分)
(2)由于济南和青岛在发展前期的区位优势,经济获得较快增长,成为增长极,逐步形成“双核心”;(2分)为了促进济南和青岛的交流及区域经济发展,在两城市之间布局(改善)交通干线(胶济铁路),人口和产业迅速向胶济铁路沿线集中,形成沿胶济铁路新的经济增长带;(2分)经济沿增长带沿新规划的交通线路不断向外辐射,促进增长带内外城市之间的交流,在区位优势及经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城市。(2分)
(3)培育区域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分)合理布局空间经济格局,积极完善交通网络,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并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2分)针对各区域区位优势.明确区域经济定位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2分)
【解析】(1)从图1中可以获取信息:2000年山东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心城市;整体上沿胶济铁路附近城市经济发展较好;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根据点轴理论:由于济南和青岛在发展前期的区位优势,经济获得较快增长,成为增长极,逐步形成“双核心”;为了促进济南和青岛的交流及区域经济发展,在两城市之间布局(改善)交通干线(胶济铁路),人口和产业迅速向胶济铁路沿线集中,形成沿胶济铁路新的经济增长带;经济沿增长带沿新规划的交通线路不断向外辐射,促进增长带内外城市之间的交流,在区位优势及经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城市。
(3)山东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培育了青岛和济南两大区域核心城市,利用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山东省积极完善交通网络,不断培养区域新的增长极并通过交通促进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针对各区域区位优势,在确定三大经济圈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经济定位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
【命题意图】(1)试题丰富情境创设形式、挖掘多元领域题材和信息载体,侧重问题解决过程。本试题以中国各城市带的“双核心”或“多核心”经济结构为背景,以山东省济南—青岛“双核心”到济南—青岛—烟台“多核心”城市发展历程为情境主线,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寻找矛盾和变化,积极发现问题,从联系的视角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试题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学科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本试题围绕“点轴理论”展开设问,考查学生从要素联系的视角探究交通和区域发展的联系,从时空综合的视角探究山东省由“双核心”到“多核心”的发展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总结归纳山东省的发展经验,并为河北省的发展做参考,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在设问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现学生对地理知识本质的理解及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整体水平。
(3)试题落实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本试题关注《新课标》中增加内容的考查,摒弃了静态知识结论的考查,将考查重点放在可迁移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上。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表象透析学科本质,关注结论背后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本题要求学生,充分调用和融合区位理论、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大城市辐射带动的相关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展开推理,解答问题。引导教学将目标转向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上。
(4)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地理学科育人功能。本试题精选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代表——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有逻辑梯度的设问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发展成就,并总结归纳山东省的发展经济,服务于本省的经济发展,引导学生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9.(20分)【答案】
(1)城镇化,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多;(2分)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粮食安全压力增大;(2分)优质蛋白可以部分替代粮食,缓解粮食危机;(2分)追求营养健康,粮食需求多元化。(2分)
(2)饲料粮的种植需求增大导致整体耕地需求面积逐渐逼近临界值(或者答增大);(2分)耕地种植需求由粮食作物为主向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转变。(2分)
(3)完善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例如“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和“18亿亩耕地红线”等;(2分)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对耕地分区分类管控,做到保优质扩中质修劣质;(2分)防止耕地非粮化,撂荒等;(2分)保护耕地生态环境。(2分)
(其他答案合理可得分)
【解析】(1)由图中食物系统内部制约,外部压力分析得出答案。
(2)由材料“研究表明‘大食物观’背景下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可得出饲料粮的种植需求增大导致整体耕地需求面积逐渐逼近临界值(或者答增大)。结合生活,膳食结构的变化会导致耕地种植需求由粮食作物为主向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转变。
(3)从国家角度对保护现有耕地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想到的是相关政策的制定,从而得出完善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例如“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和“18亿亩耕地红线”等措施。从图中耕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可得出保护耕地生态环境,防止耕地非粮化,撂荒等措施,从图中中国耕地保护的分区调控与协同机制可得出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对耕地分区分类管控,做到保优质—扩中质—修劣质。
【命题意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引发需求端的变化,日益影响着中国粮食安全。本题通过“大食物观”视角下中国耕地保护的分区调控与协同机制的探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提出对耕地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么办。通过这道试题学生可以树立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本题也注重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注重了读图、析图能力的提升,注重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主干知识的考查。石漠化等级
岩石裸露率/%
样地植被+土壤覆盖率/%
平均坡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物种优势度指数
无石漠化
<20
>80
8
2.80
0.82
轻度石漠化
31~50
69~50
15
2.85
0.89
中度石漠化
51~70
49~30
25
2.85
0.88
重度石漠化
>70
<30
33
2.56
0.9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B
A
C
D
A
C
D
D
A
C
D
B
B
2024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月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四)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月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四)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大数据应用期末地理试题docx、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大数据应用期末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ll)地理: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ll)地理,文件包含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地理试题pdf、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Ⅳ)地理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Ⅳ)地理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