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第1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第2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第3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第1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第2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福建宁德·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校考一模)研究发现,寒冷地区的季节性积雪会显著改变土壤温度,进而影响冻土发育。下图示意新疆地区积雪站点2005-2020年冷季(10月至次年3月)平均积雪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疆雪站比,南疆雪站积雪深度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较大 ②大气干燥 ③气温较低 ④地形封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伊吾站相比,青河站气温更低但地温较高的原因是( )
    A.积雪减少土壤热量散失B.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消融吸收大量地热D.积雪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答案】1.C 2.A
    【解析】1.1.与北疆比,南疆地区地形封闭,周边的山脉(主要天山山脉)阻挡了冬季风,气温较高,同时周边的山脉也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气候更为干燥,从而导致南疆地区风力较小。所以是大气干燥和地形封闭影响了积雪深度,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C正确,选择C。
    2.由积雪分布图积雪度可知,清河站积雪厚度大,积雪覆盖削弱了地表热量与大气的交换,减少了地面热量的散失,所以虽然气温很低,但地温较高,A正确;积雪大反射太阳辐射,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地温低,不符合现实,B错误;积雪消融吸收地热,不会导致地温较高,C错误;积雪反射率高,不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择A。
    【点睛】积雪对土壤的影响(1)积雪可以阻碍土壤和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2)冬季积雪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春季积雪融化,增加土壤含水量;(3)积雪含有较多的氮化物,融化后可以增强土壤肥力;(4)积雪覆盖能减轻外力对土壤的侵蚀。
    (2023·甘肃酒泉·一模)山地气候与地形起伏至为密切。在周围山坡围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速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都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冷湖”更容易发生在( )
    A.晴朗的夜晚B.晴朗的白天C.阴雨的夜晚D.阴雨的白天
    4.与同一山地的“冷湖”地区相比,“暖带”地区( )
    A.初霜较早B.作物发育较早C.终霜较晚D.作物发育较晚
    5.下列关于“暖带”和“冷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带”和逆温关系密切B.“冷湖”地区不利于天文观测
    C.“暖带”都出现在阳坡D.“冷湖”与焚风关系密切
    【答案】3.A 4.B 5.A
    【解析】3.由材料可知,“冷湖”发生在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都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夜晚时没有太阳辐射且晴朗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弱,地表辐射冷却作用显著,更容易形成“冷湖”,A正确,排除BCD。故选A。
    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暖带”热量条件好,因此霜期短,初霜迟,终霜早,生长期长,作物发育较早,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根据所学知识,逆温现象是指空气在垂直方向出现上热下冷的情况,故“暖带”通常伴随着逆温,逆温层形成后,“暖带”更容易出现,二者关系密切,A正确。“冷湖”地区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空气静稳,云量少,风速小,扬尘少,有利于天文观测,排除B。“暖带”的出现与冷空气辐射冷却下沉,空气湍流带来的热交换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一定都出现在阳坡,排除C。焚风是干热风,“冷湖”是冷空气下沉,二者差异显著,排除D。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2023·辽宁·校联考二模)下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该日,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
    A.10时B.12时C.15时D.18时
    7.推测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
    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B.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
    C.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增强D.形成逆温,谷底气温回升快
    【答案】6.C 7.B
    【解析】6.图示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只要增减变化为正值,气温就是在升高,图示虚线大致在15点左右处于连续增温的最低位置,因此可能是该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点,C正确, ABD 选项错误。故选 C。
    7.由图示可知此期间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说明盛行风比较弱,根据风向方位角的判读,可知18时前后西北风转东南风,西北风影响减弱, A 错误。18时前气温变化显示日落后的气温变化,当地1月冬季,昼短夜长,18时前由昼转夜,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面辐射减弱,使得18时前气温骤降,18时后山坡降温速度快,盛行下沉气流,冷气流在谷地积累导致谷地气温较低,B正确;同时抬升上方暖气流,形成逆温,18时后山坡气温回升,逆温不会导致谷底气温回升,D错误;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温度应该升高,C错误;故选B。
    【点睛】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发生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高低的倒置现象。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发生在晚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半年冷空气在向低纬度地区运动过程中,因冷空气较冷重,把地势较低盆地和谷地地区填满(形成冷空气湖),而盆地上空是暖空气,在盆地上空暖空气与盆地内冷空气交界的大气层形成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发生在冬半年。
    (2023·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期中)哀牢山位于我国云南省,海拔2000m以上,呈西北—东南走向。2020年8月,当地发生了一次极端强降水。研究发现,该山脉附近存在一个高压系统;17日迎风坡位于山脉西侧,18日转为山脉东侧。图示意哀牢山17日、18日主导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7日图示主导风的形成取决于山脉( )
    A.东北侧强高压B.东北侧弱高压C.西南侧强高压D.西南侧弱高压
    9.与18日相比,17日迎风坡的降水强度( )
    A.较小B.相等C.较大D.无法确定
    10.若该季节主导风向不变,18日以后山脉西侧主导风最可能为( )
    A.西南风B.西风C.东南风D.东风
    【答案】8.C 9.C 10.A
    【解析】8.读图文信息可知,17日迎风坡位于山脉西侧,主导风为左图中西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由高压吹响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此高压应位于山脉西南侧,西南风向右偏转后形成西风。17日西风由两个箭头组成,说明风力较强劲,西南侧高压势力强。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可知,17日迎风坡的西风势力比18日迎风坡的东南风势力更强,因此17日迎风坡的降水强度较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哀牢山位于我国云南省,夏季深受西南季风影响,8月处于夏季,若该季节主导风向不变,8日以后山脉西侧主导风最可能为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2023上·甘肃·高三校联考)温哥华岛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岛屿,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岛屿西南部,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其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温哥华岛曾受过冰川影响,目前冰川仅存留于山顶地区,冬季气温极少低于0℃。下图示意温哥华岛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温哥华岛西南部的原因是( )
    A.东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冬暖夏凉 B.西部为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均匀
    C.岛屿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土层深厚 D.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12.调查发现,温带雨林林下的生物多样性不如温带落叶林丰富,原因是( )
    ①降水量大,光合作用弱 ②树木高大,树叶浓密遮挡阳光
    ③降水量大,淋溶强,土壤呈酸性 ④人口较多,人类活动干预较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1.B 12.A
    【解析】11.温带雨林位于温带地区,降水丰富。一般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当地位于大陆西岸40°-60°之间,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控制,由山峰和水系分布可知,该岛屿中部为山地;盛行西风从海洋挟带大量水汽,在中部山地的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丰沛的雨水,且该岛西南部起伏更大,地形抬升作用更强,因此该岛的西南部可生长温带雨林。故B正确;东北部高大山脉对其影响比较有限,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该岛屿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质活动频繁,但对土层影响不大,故C错误;阿拉斯加暖流势力较弱,对沿岸影响有限,没有地形对其影响大,故D错误。故选B。
    12.相对于温带阔叶林,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日照短,降水更多,因此光合作用弱,水热组合欠佳,不利于生物生存,故①正确;雨林植被为获取更好的光照条件会努力竞争,因此温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 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故②正确;温带雨林温度较低,分解较慢,有机质来源丰富,土壤发育程度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酸性弱,故③错误;相对温带阔叶林,温带雨林纬度更高,人口相对较少,故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人们发现的其最大的区域位于北美太平洋海岸,从加利福尼亚北部延伸到阿拉斯加南部,较小的区域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新西兰和智利。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而且全年分布均匀。所有的地区都是温和的海洋气候,温度很少降至冰点以下。
    (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兰屿岛地处台湾省的东南部,岛上一派热带雨林风光,居住着2000多名达悟族同胞,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和原始的生活习性,房屋建在挖掘的凹地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植株低矮、根系发达的甘薯。下图示意兰屿岛的位置及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兰屿岛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岛屿的中部,主要是因为( )
    A.地形抬升B.距海较近C.暖流增湿D.对流显著
    14.影响兰屿岛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河流C.气温D.降水
    15.兰屿岛居民的房屋建在凹地,粮食作物植株低矮均是为了抵御( )
    A.地面风力强劲B.水旱灾害频繁
    C.土壤养分不足D.低温冷害多发
    【答案】13.A 14.B 15.A
    【解析】13.根据材料信息“兰屿岛地处台湾省的东南部”可知,本地区地处东亚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降水较多,兰屿岛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岛屿的中部,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兰屿岛面积较小,中部为山地,受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A正确;距海较近、暖流增湿、对流显著也会影响本地降水,但不是降水集中在岛屿中部的主要原因,排除BCD。故选A。
    1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村落大多沿河流分布,取水方便,B正确;地形、气温和降水也是影响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CD。故选B。
    15.根据材料信息“房屋建在挖掘的凹地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植株低矮、根系发达的甘薯”可知,本地区的生长习性与本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息息相关,由于本地四周都是海洋,阻挡作用较小,季风强劲,因此房屋建在凹地和低矮的植株都是为了防止本地区强劲的季风,A正确;本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在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不应将房屋建在凹地,排除B;土壤养分与房屋建在位置影响不大,排除C;本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少低温冷害现象,排除D。故选A。
    【点睛】自然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环境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2·广东深圳·统考一模)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以冷、暖、干、湿等特征来街量。图为世界某地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17.该地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东北信风带影响B.盛行西风带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答案】16.C 17.B
    【解析】16.读图可知该地一年中,每个月的降水量在50mm~100mm之间,总体上而言,降水量比较的均匀,同时结合12月的气温会发现,该地一年中最低气温在4℃左右。结合7月气温可得,该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在20℃左右,全年温差较小,由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C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BD错误。故选C。
    17.结合上题可知,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故选B。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气候的控制下,当地农业发展多为畜牧业。
    (2023·河南新乡·三模)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常出现在锋面气旋的暖气团一侧。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的高发区。下图示意辽宁省温带气旋龙卷典型天气流场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18.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 )
    A.高空气流旋转辐散B.近地面气流旋转辐合
    C.高空风速小于近地面D.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运动
    19.对图示温带气旋龙卷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暖锋北上B.暖湿气流输送
    C.冷锋南下D.气旋水平移动
    20.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高发区,主要是因为( )
    ①邻近海洋②西风较强③纬度较低④冷锋频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18.B 19.B 20.C
    【解析】18.图示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近地面为气旋,呈逆时针辐合,B正确,D错误;高空为单一的强西风,并非旋转气流,A错误;高空摩擦力小,风速大,C错误。故选B。
    19.由图可知,该锋面气旋暖气团一侧有暖湿气流输送,为龙卷风补充热量和水汽,暖湿气流受热辐合上升,水汽凝结放出的热量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龙卷风,B正确;暖锋北上、冷锋南下和气旋水平移动的对龙卷风的形成不起关键作用,ACD错误。故选B。
    20.辽宁省邻近海洋,水汽条件较好,①正确;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高空较强的西风对其形成影响小,②错误;在东北地区中,辽宁省纬度较低,受暖气流影响较大,更易受热上升,③正确;冷锋频发会削弱暖湿气流,不利于龙卷的形成,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点睛】气旋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某地地面热则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周围相对气压高,所以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在上升)形成气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逆时针偏转,南半球顺时针偏转。
    (2023·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
    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
    【答案】1.B 2.A 3.C
    【解析】1.读图可知,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沉,A错误;读图可知,7日20:00至9日20:00空气的湿度呈下降趋势,因此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B正确;图中显示,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关联度不明显,并不一致,C错误;读图可知,下沉气流速度与近地面风速关联度不大,有些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大,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8日8:00至10日20:00,当地近地面风速先呈加大趋势,后风速减小,近地面均以下沉气流为主,空气湿度呈下降趋势,先后符合冷锋、反气旋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特征,A符合题意;此时段的天气特征与暖锋、气旋特征差异较大,排除BCD。故选A。
    3.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历的大气污染属于颗粒物(PM2.5)污染,这种污染一般多出现在下沉气流,空气干燥,空气湿度相对小,读图可知,四个选项时段中,9日20:00时,近地面风速小、空气湿度较小,空气下沉速度为0.4帕/秒附近,因此此时污染最为严重。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22·广东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 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答案】4.C 5.B
    【解析】4.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正午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故②④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故①③错误。故答案选C。
    5.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故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故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
    (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格局C.植被覆盖D.洋流性质
    7.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甲B.乙C.丙D.丁
    8.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墨西哥湾
    【答案】6.B 7.D 8.B
    【解析】6.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大陆地形西侧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北段落基山脉,图示区域中东侧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是广阔的中央大平原,材料显示该时段北美受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图示降温的区域为中央大平原区域,因此主要受到地形格局的影响,导致降温区分布状况,故B正确;海陆位置影响,应该是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一般呈现递增或递减,但图示区域不是,故A错误;北美大陆中,美国的中部和东部植被覆盖率都较高,故C错误;洋流性质影响海洋沿岸地区,但是图示区域降温不是沿海,故D错误。答案选择B。
    7.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出现锋面气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在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受来自北面冷空气的影响,甲、乙、丙三附近均形成冷锋,ABC与题意不符;丁处位于低压中心东侧槽线附近,南面暖气团主动向北面冷气团推进形成暖锋,暖锋是锋前降雨,丁位于锋前,若是水汽足够,最有可能发生降水,D正确。故答案选择D。
    8.受高空引导气流的影响,在反气旋与锋面气旋活动频繁的中纬度地区,反气旋和锋面天气系统常表现为自西向东的移动趋势(由于大陆冬季冷高压的存在,反气旋常自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造成3月25—30日降温的天气系统,由北美大陆北部向位于东南的大西洋移动。故选B。
    (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
    C.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D.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
    10.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
    B.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
    C.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
    D.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11.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
    A.长春B.太原
    C.呼伦贝尔D.乌鲁木齐
    【答案】9.C 10.B 11.C
    【解析】9.读图可以看出,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A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风力大小,故 B选项错误;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是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气旋中心的气压较四周低,是低压中心,图中M地并不位于气旋中心位置,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C。
    10.一般来说,陆地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14时,新疆地区位于正午前后,气温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中东部正值日最高温时段,故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内蒙古中东部刚经过一次冷锋过境,等压线密集,北风风力较大,降温明显,而新疆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故B选项正确;由图可知,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盆地内下沉气流不明显,故C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风坡,如盆地内部,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盆地内部无焚风效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1.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长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状况复杂不易出现逆温;据图,太原等压线状况相对单一,但结合时间为14点,太原为午后,盛行上升气流,不会出现逆温,B错误;呼伦贝尔位于冷锋锋后且邻近锋线,冷气团俯冲到暖气团下方易在高空出现气温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C正确;乌鲁木齐正值正午,天气晴朗,不易出现逆温,D错误。故选C。
    (2021·全国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B.蒸发(腾)强C.降水量大D.绿地面积大
    13.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B.北京C.上海D.广州
    【答案】12.A 13.B
    【分析】12.由材料可知,该城区为大城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越高,越不易达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A正确;郊区绿地面积更大,蒸腾更强,BD错误;若降水量大,则导致相对湿度大,而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C错误。故选A。
    13.由图可知,该城区与郊区7-8月相对湿度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降水多,B正确;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A错误;上海、广州,地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现伏旱天气,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
    (2021·浙江卷)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59-60小题。
    14.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1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答案】14.C 15.B
    【分析】14.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错误。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错误。故选C。
    15.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夏季为黄河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
    16.(2021·辽宁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000米高空相距较近。
    (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祁连山西部某山为载体,考查降水分布特征、云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人工增雨的生态效益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
    (3)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8.(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丙; 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以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事件为情境,涉及了沙尘暴形成条件、有关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详解】(1)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高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
    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
    (4)观点:人类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毕竟沙尘暴是自然灾害。沙尘暴致使能见度下降,且大量的尘埃降落在农业农作物上,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受沙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干扰正常人类生活。通过对沙源地地区的环境改良,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通过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尘暴暴发的频度和强度,进而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毕竟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