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西周的政治与经济(解析版)
展开考点02 宗法制
考点03 井田制与工商食官
知识点一 分封制
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②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④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4)影响:
①积极: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5)瓦解
①原因: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②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③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知识点二 宗法制
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1)概念: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③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
(4)作用:①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知识点三 井田制与工商食官
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来历: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内容: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工商食官:实质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
表现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分封制侧重:1)形成等级森严的制度。
天下共主
宗法制侧重:家国同构;嫡长子
井田制和工商食官侧重:1)井田制的实质贵族土地所有制
2)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
分封制
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今辽宁省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刻有“匽侯”等文字,而“匽侯”封地在蓟,也就是燕国,这反映了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一件青铜器,无法体现青铜器的普遍使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祭祀礼仪活动的频率,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和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项、C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也即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利,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故选D项。
3.(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详解】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政治、军事、司法等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
宗法制
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与东周(中国)。根据材料“‘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可知,“太子”这个词在西周时期几乎没有出现过,但是在春秋时期却频繁出现,说明西周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社会尊卑有序指的是礼乐制,而非宗法制,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继承制度宗法制,而非分封制,排除B项;宗法制的破坏与瓦解,与权力平稳过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西周将分风之语宗法制相结合的一种现象,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②不符合题意,中国早期国家不是在西周开始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6.(2020·浙江·高考真题)《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由材料信息“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得出神权与王权结合,故①正确;由“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得出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④正确;夏朝“传贤”就已经演化为“传子”,故②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故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错误。
井田制与工商食官
7.(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C项。
【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8.(2020·天津·高考真题)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D
【详解】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交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是份地(私田)的临时使用者,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D项正确;井田制下无论公田、私田(土地)都不能买卖,A项错误; 村社成员随着份田变动而更换居所,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收获物上缴国家,B项错误;村社成员耕种的份地并不固定,不是份地的主人,私田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不同,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C项错误。
9.(2019·江苏·高考真题)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10.(2018·浙江·高考真题)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答案】A
【详解】根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不得专地也”,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奴隶制时代,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周王对土地实际占有的情况,故B项排除;“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表明诸侯不能将公田据为己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井田制下地权分离的现象,故D项错误。
11.(2021·广东·高考真题)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河南、陕西出土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结合史实河南、陕西属于黄河流域,属于北方,北方发现南方风格的青铜器,可知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D正确;材料的内容是中原受到南方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与各诸侯国维护周礼无关,故B错误;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C错误。
(一)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1.周成王年幼继位,“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摄行政事。周厉王被国人驱逐后,周公、召公“共和行政”。这些事例佐证了西周( )
A.氏族遗风尚存B.舆论影响朝政
C.君臣平等共治D.推广分封制度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时期。据题干可知,周公摄政和“共和行政”反映了王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原始氏族民主遗风还存在,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周公摄政和“共和行政”,而不是舆论,排除B项;“平等”说法错误,西周是严格等级社会,不存在君臣平等,排除C项;材料反映对王权的限制,而不是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A项。
2.文王以前,江东地区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下图是江苏丹徒出土的矢簋铭文中的“虞侯矢”,周康王曾把他改封为宜侯。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B.金文主要记录政治活动
C.制度变革推进开疆拓土D.周初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材料“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后来周康王把他改封为宜侯”体现的是西周通过分封制拓展了疆域范围,C项正确;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金文记载的内容无关,排除B项;周初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排除D项。故选C项。
3.如表所示为周朝部分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与初始爵位。据表可知,西周分封制( )
A.抑制了功臣集团扩张B.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C.深化了华夷之辨理论D.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表格可知,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既有姬姓诸侯,例如“姬姓鲁氏”、“姬姓晋氏”,又有非姬姓诸侯,例如“姜氏吕姓”“芈姓熊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分封异姓诸侯王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巩固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功臣集团扩张”,排除A项;“异姓诸侯王”不是少数民族,所以不能深化“华夷之辩”的理论,排除C项;周朝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加强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在周初内忧外患、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周公果断采取建侯卫的措施,这对控制局势,奠定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地域,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此可知,“建侯卫”指的是( )
A.实行分封制B.建都镐京C.实行宗法制D.迁都洛邑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建侯卫……奠定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地域”并联系周初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可知,“建侯卫”指的是封邦建国以拱卫周王室,与实行分封制有关,A项正确;建都镐京是建设都城,不是“建侯卫”,排除B项;实行宗法制不是“建侯卫”,排除C项;迁都洛邑是在东周,排除D项。故选A项。
5.西周实行摄政制度,即当国君幼小、缺失或不贤、无能之时,贵族集团内部可以虚国君之位,摄政制度( )
A.开创了国家治理新模式B.维护了宗法制度的稳定
C.凸显了分封诸侯的作用D.冲击了王权的至尊地位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材料中的摄政制度是在特殊情况下从贵族内部选拔暂时代理人,据所学可知,大部分贵族与周天子之间存有血缘关系,因此摄政制度维护了宗法制度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摄政制度目的是更好的帮助西周统治者稳定西周的政权统治,为了更好的维护宗法制度的稳定,材料中并没有开创国家治理新模式,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分封诸侯的作用,排除C项;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尚未实现王权至尊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6.就宗法制的社会功能《礼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这表明宗法制( )
A.孕育了家国一体的情怀B.摆脱了神权政治的影响
C.确立了国人的伦理观念D.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可知,宗法制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通过规范宗族关系,来约束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家国一体的情怀,排除A项;“摆脱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宗法制的强制约束力,并不是国人的伦理观念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7.据学者考证,西周时期,“大(太)室”“大(太)庙”通常居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周边分布着所谓“卿士宗族所居之宫”,当时呈现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据此可知,西周( )
A.宗法制度决定城市布局B.贵族政治制约经济结构
C.血缘关系影响社会生活D.等级制度主导商业关系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城市的核心位置是“大(太)室”“大(太)庙”,其周边是“卿士宗族所居之宫”,呈现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由此可知,西周城市分布受宗法血缘关系影响较大,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宗法关系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但“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城市布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场景,并非经济结构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商业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8.如表内容是不同史料对西周宗庙制度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儒家忠孝观念影响祭祀礼仪B.西周通过尊祖敬宗维护贵族秩序
C.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D.早期国家举行祭祀活动日益频繁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三则史料都提到了贵族的祖宗祭祀活动,各级宗族成员尊祖敬宗,是为了维护天子政治上的唯一性和宗法关系上的唯一性,由此可推断西周通过尊祖敬宗维护贵族秩序,B项正确;西周尚未形成儒家思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祭祀活动日益频繁,排除D项。故选B项。
9.如图为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出土的山簋上的铭文。这可以用来佐证周代( )
A.祭祀活动颇为频繁B.以宗法制维系统治
C.实行严格的分封制D.王室重视盐业生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铭文大意为井叔来霸国辨定盐卤的种类和等级,嘉奖霸伯并命其征伐(守护盐源)。霸国感恩戴德,铸宝簋记录此事并传于后人,说明周天子近臣为盐务问题亲自来到霸国,代天子嘉勉霸伯,可见周王室对盐业生产相当重视,D项正确。祭祀活动“频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以宗法制维系统治的信息,排除B项;“严格”的分封制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0.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藕耕”是“十千”“千藕”的耕作方式等,反映出西周时期农夫集体耕作,并且,当时实行的井田制,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说法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数量极少,精耕细作是春秋战国时期,即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说法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
11.《史记》载,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山东半岛,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于是,“太公劝其女功(妇女纺织之事),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上述材料表明,姜太公( )
A.通过工商业开发齐国经济B.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打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D.以工商业吸引人口成就霸业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据材料“西周初年……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太公劝其女功……故齐冠带衣履天下”可知西周时期姜太公通过发展工商业发展齐国经济,A项正确;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西周时尚未打破工商食官,排除C项;齐国经济发展不能等同于成就了霸业,排除D项。故选A项。
12.下表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部分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情况。据此可知,此时期( )
A.民营制陶业有一定的规模B.出现了专业性的区域经济
C.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很严重D.官营作坊垄断了陶器制造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部分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情况”可知,考古中发现大量印纹陶及原始瓷,以及大量陶鬲和鬲残片,说明工艺水平虽然不高,但制作数量巨大,A项正确;“陶鬲”“陶盆”说明当时的制陶窑场在器具上有一定的分工,这是产品面向市场的反映,而非专业性的区域经济,排除B项;表格所述的“大量……生活用具”,说明手工业生产出的陶及原始瓷供应给普通家庭,无法体现贵族对平民的剥削,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实行“工商食官”,但不等于没有民营的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
核心素养
难度系数
年份|地区
详细知识点
家国情怀
0.65
2023·辽宁
分封制;
0.40
2023·广东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分封制;
0.40
2021·重庆
分封制;
史料实证
0.40
2022·河北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宗法制;
0.65
2022·浙江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0.65
2020·浙江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商和西周;宗法制;
唯物史观
0.40
2022·全国
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0.40
2020·天津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0.40
2019·江苏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0.85
2018·浙江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0.40
2021·广东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国名
鲁
晋
齐
宋
杞
楚
姓氏
姬姓鲁氏
姬姓晋氏
姜姓吕氏
子姓宋氏
姒姓杞氏
芈姓熊氏
爵位
侯爵
侯爵
侯爵
公爵
公爵
子爵
历史叙述
出处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大王、王季、文王。
《尚书·金縢》
口周庙……用牲,啻(怖)周王、斌(武)王,成王……佳(唯)王二十又五年。
小盂鼎铭《集成》2839
西周姬姓重臣亦有家族宗庙,其遗址呈“品”字形结构布局。
陕西扶风县云塘村A级考古遗址
出土地点
遗址年代
出土物品
江西鹰潭角山窑
商早期至西周初期
大量印纹陶及原始瓷,多为生活用具,可能此地在当时是大型窑场
陕西长安张家坡
西周晚期
陶窑遗址出土大量陶鬲和鬲残片,上有钤印或刻写的工匠姓名
河南郑州人民公园
商晚期
出土陶压锤、印模等工具;大量的陶器废品,基本为烧造变形或有气泡粘连的陶盆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10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10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解析版),共19页。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9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9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放战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