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必修二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必修二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假说—演绎法,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_____________以后,通过______和_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_____,根据假说进行_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_______,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________。
(2)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性状的________表现类型。如:________。
3.孟德尔把F1中_______________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______________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也叫______。
5.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1)山柳菊没有既_____又可以_____的相对性状;(2)山柳菊有时进行_____,有时进行_____;(3)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_____实验。
6.一种生物的同________性状的_____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7.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_结合。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数量要_____。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_____混合。分别从两个桶内_____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然后将抓取的彩球_____原来的小桶内。_____做30次以上。
8.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 ____________根据假说进行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9.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和卵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①识别的基础是____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②融合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①精子的__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____留在外面;②卵细胞的_______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精子的_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实质:_____________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_。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中进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优越性;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方,一条来自________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_______,称为同源染色体,人体的每个细胞核中具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1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叫做四分体。
13.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连续分裂_____ ,而染色体只能复制_____次,结果染色体数目_____。
14.联会:指减数分裂I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_____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15.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16.萨顿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______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会随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________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____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
18.萨顿的假说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____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_____是自由组合的。
19.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
①女性_____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_____。
②世代延续性;
③男患者的_________一定是患病。
20.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的特点有:
①男患者_____女患者。
②____________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女性色盲患者的_____和_____均有病。
③一般为__________: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21.伴性遗传概念:__________。
2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____35S标记的大肠杆菌,______时间保温培养,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种的放射性。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很低。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____32P标记的大肠杆菌,______时间保温培养,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种的放射性。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很低。
实验分析
①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___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________________仍留在细胞外。
②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的。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_____。
2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25.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_________,40%是_________ 。仅_________中含有硫,___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所以用____________标记蛋白质,用 _______________标记DNA。
26.因为______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________;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
27.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____活细菌。然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 ____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28.结论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极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_____,而是_____。
29.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______在____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含有DNA。
30.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
31.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碱基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而碱基的特定的____________,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_______;DNA的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_______的物质基础。基因通常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一个DNA分子中由n对碱基组成,则碱基排列顺序____种,排列遗传信息的种类最多有____种。
32.腺嘌呤(A)的量总是_____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_____胞嘧啶(C)的量。
33.1952年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____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_______,______。
34.研究DNA结构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森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应用 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________,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该照片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________结构。
35.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分别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性。
36.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①多样性:DNA分子中共有_______种类型的碱基,但是碱基对的________却可以成千上万,形成的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也可以千变万化,若某个DNA分子具有n个碱基对,则DNA分子可有________种组合方式,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顺序,即DNA分子的特异性。
37.填空:
a__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它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其意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
38.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39.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假说——演绎法)
【实验科学家】___________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绎推理】见必修二P53图3-12
【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DNA复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DNA的复制概念: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的过程。
42.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片段。
43.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______的DNA片段。
44.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
45.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
46.转录发生在_______________、翻译发生在_____________
47.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_____,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_____。
48.核糖体是可以沿着_____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_____个tRNA的结合位点。
49.mRNA上3个_____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_____。
50.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_____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
51.将A、B、C、D、E五项选填到合适的空格内,完善概念图。
A.rRNA B.mRNA C.DNA D.翻译 E.蛋白质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52.tRNA中含有_____并有_____,另外—OH部位是结合_____的部位,与氨基酸的—NH2中的_____结合。
53.合成蛋白质时,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_____中。
54.原核生物因为_____,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55.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的_____,而翻译时,mRNA中控制翻译起始的是_____。
56.转录的产物不只是_____,还有 _____、_____,但只有_____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57.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
58.翻译的场所:_____; 模板:_____ 、原料:_____、 转运工具:_____、酶、能量(ATP)、核糖体。遵循的原则:_____。产物:_____。
59.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_____。
60.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是_____。
61.基因与基因、基因与______、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62.与圆粒豌豆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_____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_____含量降低。_____在细胞中具有保留水分的作用。当豌豆成熟时,_____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十分饱满;_____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
63.囊性纤维病从分子水平分析机理: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_____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_____,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_____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64.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例如,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就与_____有关;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表观遗传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5.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的___________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也会产生影响。
6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__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____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67.基因突变是产生____的途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68.患镰状细胞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患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T—A被______。
69.基因重组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过程。
(3)结果:产生 __________。
(4)类型(自然状态下)
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可能会随_______________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重组。
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_期,________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5)意义:是 _________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70.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7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2)二倍体和多倍体
①染色体组: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
实例:几乎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等植物。
③多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实例: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多倍体植株优点:多倍体植株常常是___________,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_____,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_____。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秋水仙素处理对象:_____的种子或_____。
③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秋水仙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时,能__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_____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
(4)单倍体
①概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_____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②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_____,而且高度_____。
③应用:利用单倍体植株_____。
④优点:能明显_____育种年限。
72.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可以使它们的染色体加倍。因为秋水仙素能_____,因此染色体虽已_____,但不能分离(到两个细胞中),最终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73.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在概念和致病原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完成下列表格,进行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比较。
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比较
7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①要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通常调查的遗传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调查对象为______________。
②要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 。
75.优生的主要措施中,可以在孕前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在孕后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
76.大部分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的地层中。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顺序。
77.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78._____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互补的碱基序列结合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_____,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_____。
79.___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________和______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______学说,进而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80.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_________,不能科学地解释________的本质。
8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内容
①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____而来,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而是在____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适应的形成是都是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③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____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_________:选择的基础
b.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手段
c.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内因
d.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
(3)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使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入了___________。揭示了生物界的__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
82.自然选择学说核心内容: _____。
83.基因库:一个种群 ______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84.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基因数的比值。
86.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叫做隔离
87.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88.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
89.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某个种群只具有其中的_____。
9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________。
必修二经典填空
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_____________以后,通过______和_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_____,根据假说进行_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_______,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________。
(2)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性状的________表现类型。如:________。
3.孟德尔把F1中_______________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______________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也叫______。
5.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1)山柳菊没有既_____又可以_____的相对性状;(2)山柳菊有时进行_____,有时进行_____;(3)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_____实验。
6.一种生物的同________性状的_____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7.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_结合。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数量要_____。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_____混合。分别从两个桶内_____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然后将抓取的彩球_____原来的小桶内。_____做30次以上。
8.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 ____________根据假说进行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9.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和卵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①识别的基础是____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②融合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①精子的__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____留在外面;②卵细胞的_______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精子的_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实质:_____________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_。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中进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优越性;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方,一条来自________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_______,称为同源染色体,人体的每个细胞核中具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1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叫做四分体。
13.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连续分裂_____ ,而染色体只能复制_____次,结果染色体数目_____。
14.联会:指减数分裂I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_____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15.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16.萨顿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______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会随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________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____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
18.萨顿的假说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____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_____是自由组合的。
19.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
①女性_____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_____。
②世代延续性;
③男患者的_________一定是患病。
20.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的特点有:
①男患者_____女患者。
②____________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女性色盲患者的_____和_____均有病。
③一般为__________: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21.伴性遗传概念:__________。
2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____35S标记的大肠杆菌,______时间保温培养,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种的放射性。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很低。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____32P标记的大肠杆菌,______时间保温培养,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种的放射性。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很低。
实验分析
①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___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________________仍留在细胞外。
②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的。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_____。
2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25.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_________,40%是_________ 。仅_________中含有硫,___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所以用____________标记蛋白质,用 _______________标记DNA。
26.因为______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________;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
27.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____活细菌。然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 ____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28.结论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极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_____,而是_____。
29.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______在____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含有DNA。
30.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
31.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碱基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而碱基的特定的____________,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_______;DNA的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_______的物质基础。基因通常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一个DNA分子中由n对碱基组成,则碱基排列顺序____种,排列遗传信息的种类最多有____种。
32.腺嘌呤(A)的量总是_____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_____胞嘧啶(C)的量。
33.1952年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____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_______,______。
34.研究DNA结构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森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应用 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________,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该照片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________结构。
35.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分别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性。
36.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①多样性:DNA分子中共有_______种类型的碱基,但是碱基对的________却可以成千上万,形成的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也可以千变万化,若某个DNA分子具有n个碱基对,则DNA分子可有________种组合方式,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顺序,即DNA分子的特异性。
37.填空:
a__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它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其意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
38.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39.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假说——演绎法)
【实验科学家】___________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绎推理】见必修二P53图3-12
【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DNA复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DNA的复制概念: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的过程。
42.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片段。
43.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______的DNA片段。
44.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
45.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
46.转录发生在_______________、翻译发生在_____________
47.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_____,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_____。
48.核糖体是可以沿着_____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_____个tRNA的结合位点。
49.mRNA上3个_____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_____。
50.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_____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
51.将A、B、C、D、E五项选填到合适的空格内,完善概念图。
A.rRNA B.mRNA C.DNA D.翻译 E.蛋白质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52.tRNA中含有_____并有_____,另外—OH部位是结合_____的部位,与氨基酸的—NH2中的_____结合。
53.合成蛋白质时,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_____中。
54.原核生物因为_____,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55.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的_____,而翻译时,mRNA中控制翻译起始的是_____。
56.转录的产物不只是_____,还有 _____、_____,但只有_____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57.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
58.翻译的场所:_____; 模板:_____ 、原料:_____、 转运工具:_____、酶、能量(ATP)、核糖体。遵循的原则:_____。产物:_____。
59.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_____。
60.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是_____。
61.基因与基因、基因与______、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62.与圆粒豌豆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_____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_____含量降低。_____在细胞中具有保留水分的作用。当豌豆成熟时,_____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十分饱满;_____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
63.囊性纤维病从分子水平分析机理: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_____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_____,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_____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64.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例如,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就与_____有关;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表观遗传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5.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的___________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也会产生影响。
6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__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____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67.基因突变是产生____的途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68.患镰状细胞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患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T—A被______。
69.基因重组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过程。
(3)结果:产生 __________。
(4)类型(自然状态下)
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可能会随_______________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重组。
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_期,________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5)意义:是 _________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70.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7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2)二倍体和多倍体
①染色体组: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
实例:几乎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等植物。
③多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实例: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多倍体植株优点:多倍体植株常常是___________,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_____,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_____。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秋水仙素处理对象:_____的种子或_____。
③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秋水仙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时,能__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_____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
(4)单倍体
①概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_____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②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_____,而且高度_____。
③应用:利用单倍体植株_____。
④优点:能明显_____育种年限。
72.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可以使它们的染色体加倍。因为秋水仙素能_____,因此染色体虽已_____,但不能分离(到两个细胞中),最终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73.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在概念和致病原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完成下列表格,进行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比较。
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比较
7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①要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通常调查的遗传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调查对象为______________。
②要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 。
75.优生的主要措施中,可以在孕前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在孕后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
76.大部分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的地层中。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顺序。
77.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78._____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互补的碱基序列结合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_____,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_____。
79.___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________和______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______学说,进而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80.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_________,不能科学地解释________的本质。
8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内容
①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____而来,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而是在____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适应的形成是都是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③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____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_________:选择的基础
b.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手段
c.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内因
d.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
(3)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使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入了___________。揭示了生物界的__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
82.自然选择学说核心内容: _____。
83.基因库:一个种群 ______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84.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基因数的比值。
86.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叫做隔离
87.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88.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
89.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某个种群只具有其中的_____。
9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________。
类型
概念
致病原因
举例
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由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
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黑尿症
多基因遗传病
由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______和环境因素
______、青少年Ⅰ型糖尿病
类型
概念
致病原因
举例
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由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
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黑尿症
多基因遗传病
由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______和环境因素
______、青少年Ⅰ型糖尿病
参考答案:
1. 观察和分析##分析和观察和 推理##想象 想象##推理 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 相符
【详解】“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 豌豆茎的高矮、种皮颜色等 同种 同一 不同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详解】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豌豆茎的高矮、种皮颜色等均属于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例如豌豆的茎的高度有高和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
3. 显现出来 未显现出来的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详解】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 自花传粉 自交
【解析】略
5. 容易区分 连续观察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人工杂交
【解析】略
6. 一 不同
【详解】性状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和生理特性等表面的特征,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比如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兔子的黑毛与白毛等。
7.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随机 相等 充分 随机 放回 重复
【解析】略
8. 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
【解析】略
9.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 细胞膜中含有糖蛋白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头部 尾部 细胞膜 其他精子再进入 细胞核 细胞核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父方 母方
【详解】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细胞膜中含有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是精子和卵细胞识别的基础,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基础。受精过程是精子的头部先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卵细胞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相应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在进入,以避免多精入卵,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融合,彼此染色体会合后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最终使得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细胞(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 自然选择 有性生殖 染色体 遗传和变异
【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基因型,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恢复原有染色体数目,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 父 母 相同 23
【详解】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称为同源染色体,人体的每个细胞核中具有23对同源染色体。即46条染色体。
12.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详解】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3. 2次 1 减半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详解】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后使得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14. 两两配对 1 2 4
【详解】联会:指减数分裂I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15. 类比推理法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分析】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详解】①试验方法为类比推理法。
②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最后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颜色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要求考生分清假说的提出和证明的相关科学家及相应的实验。
16.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解析】略
17. 独立性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 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 分离 自由组合
【解析】略
18. 独立 成对 成对 成对 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解析】略
19. 多于 较轻 母亲和女儿
【解析】略
20. 多于 交叉遗传 母亲 女儿 父亲 儿子 隔代遗传
【解析】略
2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解析】略
22. 未被 短 上清液 沉淀物 未被 短 沉淀物 上清液 DNA 蛋白质外壳 亲代的DNA DNA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①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该种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放射性较低。
②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该种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2P标记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
实验分析
①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胞外。
②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实验结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3.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需要搅拌和离心,其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24.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详解】艾弗里是做的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而赫尔希和蔡斯做的是T2噬菌体侵染实验,其中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25. 蛋白质 DNA 蛋白质 磷 35S 32P
【解析】略
26. 绝大多数 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DNA DNA或RNA
【解析】略
27. S型 DNA
【解析】略
28. DNA DNA DNA RNA
【解析】略
29. 寄生 大肠杆菌 蛋白质 头部
【解析】略
30. 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碱基
【详解】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 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
31.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多样性 排列顺序 特异性 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RNA 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4n 4n
【解析】略
32. 等于 等于
【解析】略
33. 查哥夫 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 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解析】略
34. X射线晶体衍射法 DNA衍射图谱 螺旋
【解析】略
35.多样性和特异
【详解】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分别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6.
【解析】略
37. 能量##ATP 解旋酶 核糖核苷酸 DNA聚合酶 双螺旋结构 半保留复制 稳定性
【详解】解旋:解旋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合成子链及重新螺旋:合成子链的过程中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子链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DNA分子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由图示可知,DNA的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新的子链,新形成的DNA保留了原来的一条单链,因此为半保留复制。由于复制产生的DNA与原来的DNA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因此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38.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略
39. 沃森、克里克 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观察并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 亲代大肠杆菌的DNA带分布在试管的下部,复制一代后,DNA带在试管居中分布,复制两代后,DNA带一半在试管中部分布,一半在试管上部分布 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详解】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实验科学家】沃森、克里克
【实验目的】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
【提出假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半保留复制的含义是新合成的每一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演绎推理】沃森、克里克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相关实验。当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后,亲代DNA含15N,离心后DNA带应在离心管的下部分布,如果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当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繁殖一代(DNA复制一次)形成的DNA分子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离心后DNA带应在试管居中分布;繁殖两代(DNA复制两次)形成的DNA分子一半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一半只含14N,离心后DNA带应一半在试管中部分布,一半在试管上部分布。
【实验验证】沃森、克里克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相关实验。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后,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观察并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
【实验结果】实验中观察到:亲代大肠杆菌的DNA带在离心管的下部分布,复制一代后,DNA带在试管居中分布,复制两代后,DNA带一半在试管中部分布,一半在试管上部分布。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和演绎推理的结果一致,证明假说是成立的,故实验结论是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40.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解析】略
41. 亲代DNA 子代DNA
【解析】略
42.RNA
【解析】略
43.遗传效应
【解析】略
44. 基本 有遗传效应 许多
【解析】略
45.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解析】略
46.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核糖体
【详解】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的DNA,也能进行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因此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翻译发生在核糖体。
47. 核糖体 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详解】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48. mRNA##信使RNA 2##两
【详解】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多肽)的过程,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可以沿着mRNA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49. 相邻 密码子
【详解】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密码子。
50.RNA聚合酶
【详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
51. C A B D E
【分析】由图可知,遗传信息储存于DNA中,DNA通过转录产生RNA,包括mRNA、rRNA 、tRNA ;
翻译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
【详解】(1)DNA储存着遗传信息;
(2)DNA通过转录产生RNA,包括mRNA、rRNA 、tRNA ;
(3)密码子位于mRNA上;
(4)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翻译;
(5)翻译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要求考生熟悉掌握与运用中心法则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52. 碱基对 氢键 氨基酸 H
【解析】略
53.细胞质基质
【解析】略
54.没有核膜结构
【解析】略
55. 启动子 起始密码子
【解析】略
56. mRNA tRNA rRNA mRNA
【解析】略
57.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
【解析】略
58. 核糖体 mRNA 氨基酸 tRNA 碱基互补配对(A与U、U与A、C与G、G与C) 肽链
【解析】略
59.表观遗传
【详解】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60.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详解】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61.基因产物
【详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62. 淀粉分支酶 淀粉 淀粉 淀粉含量高 淀粉含量低
【解析】略
63. 缺失 苯丙氨酸 氯离子
【解析】略
64.表观遗传
【解析】略
65. 甲基化 乙酰化 DNA 组蛋白
【解析】略
66. 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 糖蛋白
【详解】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67. 新基因 根本来源
【分析】基因突变:
(1)三个来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2)三个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四个主要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4)三个意义:①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②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详解】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68. 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中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 基因突变 A—T替换
【详解】镰状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由于相关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进而导致控制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见镰状细胞贫血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即表现为血红蛋白中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患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可表述为,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T—A被A—T替换,即由于相关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而引发产生了基因突变。
69. 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 新的基因型 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I前 等位基因 非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I后 非同源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生物变异 生物进化
【解析】略
70.非同源染色体
【详解】一个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71. 个别染色体 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每套非同源染色体 两个 全部动物 过半数 三个或三个以上 三倍体无籽西瓜、 四倍体番茄 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种子 茎秆粗壮 大 增加 低温处理 用秋水仙素诱发 萌发 幼苗 正在分裂的细胞 抑制纺锤体 不能 加倍 本物种配子 弱小 不育 培育新品种 缩短
【解析】略
72. 萌发的种子 幼苗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复制
【解析】略
73. 一对等位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多个致病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等
【详解】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均与致病基因有关,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受到多个致病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一般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青少年Ⅰ型糖尿病等。
74. 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 人群中随机调查 患者家系
【分析】人类常见遗传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①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一般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对象。
②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体中随机进行。
③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调查,要求考生理解不同遗传病的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悬着合适的调查对象。
75. 婚前检查 遗传咨询 适龄生育 禁止近亲结婚 产前诊断 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
【解析】略
76. 沉积岩 原始的共同祖先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分析】化石是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详解】大部分化石发现与沉积岩的地层中。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77. 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分析】考察化石相关知识,属于识记水平考察。
【详解】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78. DNA分子杂交技术 越多 越近
【解析】略
79. 化石 比较解剖学 胚胎学 共同由来
【解析】略
80. 性状水平 遗传和变异
【解析】略
81. 进化 进化 用尽废退 获得性遗传 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 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科学的轨道 统一性 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多样性和适应性
【解析】略
82.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解析】略
83.全部个体
【详解】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84.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85.等位
【详解】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做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86.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
【详解】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隔离可分为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87.生物与无机环境
【详解】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88. 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解析】略
89.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基因多样性
【解析】略
90.共同进化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酵母菌,制作果醋的发酵原理,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菌种变化,腐乳的发酵发酵原理,腐乳的发酵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5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7变异与进化(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亲二体”,人类9号染色体三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