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精品同步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精品同步教案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精品同步教案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精品同步教案第3页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意义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意义教案及反思,共5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第2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3课时 练习课
    第4课时 小数的性质
    第5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6课时 练习课
    第7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第8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第9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0课时 练习课
    第11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
    第12课时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第13课时 练习课
    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 4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14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乘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算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能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
    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单元课时分配
    1.小数的意义 1课时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课时
    3.练习课 1课时
    4.小数的性质 1课时
    5.小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6.练习课 1课时
    7.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1课时
    8.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1课时
    9.小数与单位换算 1课时
    10.练习课 1课时
    11.小数的近似数 1课时
    12.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课时
    13.练习课 1课时
    1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小数的身影,比如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我们的身高体重等等。同学们还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小数吗?(课件出示)
    同桌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很扎实,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度单位,请大家估一估讲桌的长度是多少?
    教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我们用米尺来测量一下。
    教师:先量得1m,余下的部分不够1m,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学习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例1第一个米尺图。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把1dm改写成用“m”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1dm m 0.1m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和7份分别是多少分米?改写成用“m”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1dm
    m
    0.1m
    3dm
    m
    0.3m
    7dm
    m
    0.7m
    (板书)
    课堂小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课件出示)
    3.学习两位小数。
    (1)课件出示例1第二个米尺图。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把1cm改写成用“m”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1cm m 0.01m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4份和8份分别是多少厘米?改写成用“m”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1cm
    m
    0.01m
    4cm
    m
    0.04m
    8cm
    m
    0.08m
    (板书)
    课堂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课件出示)
    4.学习三位小数。
    (1)课件出示例1第三个米尺图。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多少米?用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m 0.001m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6份和13份分别是多少米?用分数应该怎样表示?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m
    0.001m
    m
    0.006m
    m
    0.013m
    (板书)
    课堂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课件出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1)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三位小数呢?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
    教师:通过前面的米尺我们可以看出,1m里面有10个m,那么1与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10。
    教师:m里面有10个m,那么与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10。
    教师:m里面有10个m,那么与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10。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6.介绍有关小数的数学史。
    教师: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到了公元13世纪,我国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这个名称。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3“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交流。
    (2)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九”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交流。
    (2)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的意义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6页练习九2题,第37页7题。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入新课。
    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
    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做单位的小数,说明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板书
    设计
    小数的意义
    2.
    1dm
    m
    0.1m
    3dm
    m
    0.3m
    7dm
    m
    0.7m
    3.
    1cm
    m
    0.01m
    4cm
    m
    0.04m
    8cm
    m
    0.08m
    4.
    m
    0.001m
    m
    0.006m
    m
    0.013m
    5.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后
    反思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课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2,第35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把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写出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让学生独立填空。
    4756:6在( )位上,表示6个( );
    5在( )位上,表示5个( );
    7在( )位上,表示7个( );
    4在( )位上,表示4个(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讲评。
    教师: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很扎实,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观察图中的小数,你还能说出和它们不同的小数吗?
    学生随意说出几个。
    教师:老师也举个例子,12.378。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小数,它们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这三个小数都是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小数的各个部分区分出来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板书)
    教师: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个位,计数单位是一,表示几个一。
    教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表示几个十分之一。
    教师:同学们能说出其他各数位表示什么,是什么数位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板书)
    2.学习小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例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0.58读作零点五八,试着读出这枚古钱币的其他有关数据。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3.5读作:三点五,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板书)
    教师:想一想,小数怎样读?与整数的读法一样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课件出示)
    3.学习小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根据前两个例子试着写出后两个小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十三点一五写作:13.15,零点二零六写作:0.206。(板书)
    教师归纳小数的写法。
    课堂小结: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课件出示)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交流。
    (2)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做一做”。
    (1)点名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做一做”。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6页练习九4题、5题,第37页6题。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情境图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具体数据。
    通过表的形式直观地把小数数位、计数单位对应起来,使学生熟悉小数数位。
    难点在于有“0”的情况。
    板书
    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2.3.5 读作:三点五
    41.47 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3.十三点一五 写作:13.15
    零点二零六 写作:0.206
    教后
    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先仿照示例写出要求的小数,在根据解决的过程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这样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
    2.巩固小数的读、写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知识,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
    1.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3.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板书:练习课)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九”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九”第3题。
    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手势。
    3.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九”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4.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第5题。
    教师指名学生阅读材料,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5.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第6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6.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第7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标一标;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老师作讲评。
    7.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第8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
    (2)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
    8.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第9题。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回答,老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的读、写方法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7页练习九第10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体会位值的含义。
    丰富学生知识。
    对小数的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1.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3.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如小数的读写核心是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在每个题目的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加深学生对各个数位上数字含义的理解。练习中有许多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在练习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1、例2,第39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小数的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能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商店时,观察过商品的标价吗?一支中性笔2.50元,一个笔袋8.00元,2.50元、8.00元分别是多少钱?(课件出示标价图片)
    引入新课:2.50元是2元5角,8.00元是8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小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0.1m、0.10m、0.100m都表示长度,同学们还记得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吗?
    学生:1m=10dm=100cm=1000mm。
    教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三个长度的大P39“做一做”第1题。小吗?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结果汇报。
    教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课堂预设:学生:可以在刻度尺上把0.1m、0.10m和0.100m分别表示出来。
    教师:这是一个好办法!你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
    教师:0.1m可以用分数表示出来吗?可以用较小的单位表示出来吗?
    学生:0.1m=m=1dm。
    教师:那么0.10m可以用分数表示出来吗?可以用较小的单位表示出来吗?0.100m呢?
    学生1:0.10m=m=10cm。
    学生2:0.100m=m=100mm。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板书)
    (4)课件出示例2。
    (5)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0.3和0.30的大小是怎样的?大家能猜一猜吗?
    学生:0.3=0.30。
    教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可以借助面积模型,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3份表示0.3,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其中的30份表示0.30。
    教师:这是一个好办法!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所以0.3=0.30。(板书0.3=0.30)
    (6)总结概括。
    教师追问:从上面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应用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例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根据小数的性质试着写一写。。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教师追问:小数里的“0”都可以去掉吗?
    学生:不能,根据小数的性质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教师:同学们对小数的性质掌握的非常精确,试着写一写例4。
    (3)课件出示例4。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教师追问:应用小数的性质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改写小数的方法: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相应个数的“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现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在小数点后添加相应个数的“0”。(课件出示)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9“做一做”第1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9“做一做”第2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的性质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1页练习十4题。
    根据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入新课。
    板书
    设计
    小数的性质
    1.1dm=10cm=100mm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后
    反思
    这节课安排了三个层次,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再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最后有理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通过这三个层次,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为归纳总结、理解小数的性质奠定思维基础。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的性质。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相关的知识——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5。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这是四名同学的跳远成绩,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如果请你选择其中的两位同学的跳远成绩进行比较,你会选择哪两位?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结果汇报。
    教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选择和结果呢?
    课堂预设:学生1:我选择比较小明和小林的跳远成绩。3.05的整数部分是3,2.84的整数部分是2,因为3>2,所以3.05>2.84,小明跳得远。
    学生2:我选择比较小东和小军的跳远成绩。小东和小军的跳远成绩中的整数部分相同,都是2,但是十分位上不同,8<9,所以2.88<2.93,小军跳得远。
    学生3:我选择比较小林和小东的跳远成绩。小林和小东的跳远成绩中的整数部分相同,都是2,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都是8,但是百分位上不同,4<8,所以2.84<2.88,小东跳得远。
    教师:这是一个好办法!你发现了什么吗?
    教师引导整理。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那能不能把这四个成绩整理一下呢?归纳一下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归纳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0“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2“练习十”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2页练习十7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给出思路引导,避免盲目进行比较。
    板书
    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84 2.88<2.93 2.84<2.88
    3.05>2.93>2.88>2.84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后
    反思
    这节课由跳远的现实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比较成绩的大小,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去操作探究,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2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进一步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
    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练习课)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练习十”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集体交流订正,说明判断的理由。
    (3)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1“练习十”第2题。
    (1)学生自主连线答题;
    (2)同桌互批互评;
    (3)小组思考讨论:什么样的小数是相等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1“练习十”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1第5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5.课件出示教科书P42第8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2页练习十第9题,思考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涉及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在遇到每种题型时,分析回顾相关知识点,以题带面,以点带面,强调知识点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做的方法,不是单一地对答案,更注重的是教授知识,讲授经验。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正。首先,本节课以练习题为线索,难免在整体上松散、不严谨,说到什么题再去回顾相关知识,有很大的被动性。其次,学生练习的模式比较单一,少数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后将进一步转化自己的教学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状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观念,断修正自己。
    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四组小数,学生独立比较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出示:0.3○0.300 2.68○26.8
    4.75○4.750 0.9○0.09
    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教师:左边这两组小数大小相同,你是根据什么进行比较的?
    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右边这两组小数大小不同,你又是根据什么进行比较的?
    引导学生回忆小效大小的比较方法:先从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引导学生集中观察每组的小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刚才,我们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了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同学们是会运用知识选择方法的。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观察每组小数,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组小数中的数字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没有变,只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有边一组小数中的数字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
    教师小结:观察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小数中的数字都没有变化,但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相关知识。(板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呈现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2)故事中搜集小数。
    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学生续讲故事,带学生走进故事情节,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觉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教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大家看看,这件宝贝神奇在哪儿?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看,妖怪来了(指着课件出示的情境图)。谁来给大家讲讲后面发生的事情。
    学生结合情境讲故事。
    教师:在他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0.009,0.09,0.9,9四个不同的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教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开始是多长?
    学生:0.009 m。
    教师追问:0.009 m有多长?你能在直尺上找到吗?
    学生独立在直尺上找一找,指名学生到前面呈现在实物投影上(9 mm)。
    教师:你是根据什么知道0.009 m是9 mm的?
    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得到结论:把1 m平均分成1000份,一份是1 mm,其中的9份就是9 mm,即千分之九,用小数表示就是0.009。
    (3)换算中发现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0.009换算成9 mm的方法,把0.09 m,0.9 m,9 m也换算成用毫米表示的数,集中观察,发现大小变化。
    教师:0.009 m可以看成9 mm,那0.09m,0.9m,9 m分别是多少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0.009 m=9 mm
    0.09 m=90 mm
    0.9 m=900 mm
    9 m=9000 mm
    2.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1)看整数找变化。
    引导学生集中观察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大小变化,进而迁移到对小数的大小变化的关注。
    教师:请大家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以毫米为单位的这些整数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独立观察,指名汇报。
    教师:从上往下观察,这些整数不断变大,那说明左边的小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小组里相互交流想法,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完整说出:从上往下观察,每个小数和第一个小数比较,分别扩大到了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2)看位置找变化。
    引导学生继续从上往下观察这几个小数,从对比小数的位置入手,引起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关注。
    教师:这几个小数中都有9这个数字,从上往下观察,怎么会有10倍、100倍、1000倍这样的大小变化呢?是谁的变化引起的?(学生再次独立思考。)
    小组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小数点的位置变化情况。
    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是怎么变化的?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那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呢?小组里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汇报,课件整体呈现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3)换方向找变化。
    借助前面的经验,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
    随之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如果从下往上观察,你能不能发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小组里继续探究。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并指导学生用手比划小数点的移动。
    教师指导:9的小数点在9的后面,向左移动一位,点在9的前面,前面没有数就用0来占位。
    课件整体呈现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反馈提升,梳理新知。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集中呈现,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谁能具体介绍一下,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变化的?从下往上观察呢?
    结合学生的汇报,呈现规律表,学生填一填,读一读。
    课堂小结:(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4“做一做”。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订正时多让学生表述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练习十一1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板书
    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0.09 0.9 9
    0.009 m=9 mm
    0.09 m=90 mm
    0.9 m=900 mm
    9 m=9000 mm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教后
    反思
    这节课由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引导学生比较金箍棒长度的变化,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去操作探究,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或缩小为原数的、、……
    2.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板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2(1)。
    (1)课件出示例2(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0.07×10
    0.07×100
    0.07×1000
    教师:如果把0.07扩大到原数的10倍,结果是多少?谁能说一下?
    课堂预设:学生1:把0.07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把它乘10,结果是0.7。
    学生2:把0.07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0.7。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都是正确的。把0.07扩大到原数的10倍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乘10,一种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0.07×10=0.7
    (板书)
    教师:你能用刚才学会的方法把0.07扩大到它的100倍、1000倍吗?得到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课堂预设:0.07×100=7
    0.07×1000=70(板书)
    (3)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规律吗?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时应该怎么办?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板书)
    2.学习例2(2)。
    (1)课件出示例2(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有了刚才的经验,你知道把3.2分别缩小到原数的、、,各是多少?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1:把3.2分别缩小到原数的、、,就是把3.2分别除以10、100、1000。
    学生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数的、、,就是把3.2的小数点向左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教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非常正确,借鉴了第(1)的经验,并能注意到两题之间的差别。把3.2分别缩小到原数的、、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除以10、100、1000,一种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板书)
    (3)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规律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4“做一做”第1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4“做一做”第2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练习十一2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学生对于扩大到多少倍与小数点移动联系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学生对于缩小到多少与小数点移动联系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板书
    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10=0.7
    0.07×100=7
    0.07×1000=70
    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
    2.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教后
    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他们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方法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实践应用的意识。
    课题
    小数与单位换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名数改写的必要性。
    2.理解和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名数之间的相互改写,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名数改写与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小数与单位换算)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老师想让同学们按照身高从高到低给下面的小朋友排序。但是老师发现这些数据都太乱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第一步应该怎么办?
    学生: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的非常对,我们应该把他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请同学们把上面的数据改成用“米”作单位的数据。(课件出示例1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学生1:80cm=m=0.80m=0.8m。
    学生2:1m=100cm,80cm=(80÷100)m=0.8m。
    学生3:把80缩小到它的,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80,0.80m就是0.8m。
    教师给予鼓励与肯定。
    80cm=0.8m(板书)
    (3)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规律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板书)
    (4)应用探究。
    教师:1m45cm是多少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学生:1m45cm=1m+45cm,45cm=(45÷100)m=0.45m,1m45cm=1m+0.45m=1.45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教师总结: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教师:现在大家会解决上面的排序问题了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1m45cm>1.32m>0.95m>80cm
    2.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有了刚才的经验,你知道怎么把上页的数据改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据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1:0.95m=9dm+5cm=90cm+5cm=95cm。
    学生2:1m=100cm,0.95m=(0.95×100)cm=95cm。
    学生3:1m=100cm,把0.95扩大到它的1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95cm。
    教师:这三位同学回答的都非常正确,借鉴了第(1)的经验,并能注意到两题之间的差别。将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0.95m=95cm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板书)
    (3)应用探究。
    教师:1.32m是多少厘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学生:1.32×100=132(cm),1.32m=132c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课堂小结:将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7“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7“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8页练习十二1、2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知识迁移。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板书
    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1.80cm=0.8m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45cm=(45÷100)m=0.45m
    1m45cm=1m+0.45m=1.45m
    1m45cm>1.32m>0.95m>80cm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
    1.32×100=132(cm)
    1.32m=132cm
    教后
    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将较小单位改写成大单位的数、较大单位改写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本节课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等形式,让学生整体建构名数改写的方法。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单位换算的原理,并能正确进行改写。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能利用单位换算的知识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内容,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
    1.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将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并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练习课)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5.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6.课件出示教科书P49第7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7.课件出示教科书P49第8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8.课件出示教科书P49第9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回顾秒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强调问题中最后的单位是千米,要把算出来的以“米”为单位的结果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的结果。
    (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9页练习十二第6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增加关于动物的知识。
    丰富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巩固单位换算的方法,在遇到每种题型时,分析回顾相关知识点,以题带面,以点带面,强调知识点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做的方法,不是单一地对答案,更注重的是教授知识,讲授经验,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要让学生加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课题
    小数的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的过程,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求小数的近似数。
    2.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省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56534 7458791 4313200
    60048647 998678 5846077
    2.下面的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42785≈42万 589350000≈59亿(课件出示)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回忆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是“四舍五入”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相关知识——小数的近似数。(板书:小数的近似数)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2)探究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小欣的身高约是多少米?
    教师提示:题目中有“约”说明这个问题是求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学生1:小欣身高约0.98m。
    学生2:小欣身高约1m。
    教师:这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得出小欣身高的近似数的。
    教师提示:近似数是接近准确数,所以我们要用“≈”连接,而不能用“=”连接。
    教师: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0.984保留两位小数,要把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也就是千分位上的数省略,千分位上的数是4,小于5,应舍去。所以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0.98。
    保留两位小数:0.984≈0.98(板书)
    教师总结: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确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探究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有了刚才的经验,你知道怎么求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把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数,也就是百分位上的数省略,百分位上的数是8,大于5,应向前一位进1。所以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1.0。
    教师追问:为什么是1.0呢,用1表示可以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十分位上的9加上进上来的1是10,还要向个位进1.因为要求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所以十分位上的“0”不能省略。
    保留一位小数:0.984≈1.0(板书)
    (3)探究保留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想一想,0.984保留整数求近似数是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
    保留整数:0.984≈1(板书)
    (3)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求近似数的方法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0“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2“练习十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小数的近似数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三2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并归纳方法。
    特别指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注意事项。
    板书
    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两位小数:0.984≈0.98
    保留一位小数:0.984≈1.0
    保留整数:0.984≈1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后
    反思
    这节课结合主题图,创设了“小欣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又贴近生活地引入新课,使学生了解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已有用“四舍五人”法求整数近似数的经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氛围,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同时要指导学生提炼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课题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的过程,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2.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根据要求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难点
    体会改写数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1.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太阳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三十八万九千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课件出示)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回忆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带着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相关知识——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板书: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2)探究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师: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0km。
    教师:能不能把384400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学生: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看384400里面有几个10000,即把384400缩小到它的万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384400km=38.44万千米。
    教师:回答得非常棒,那38.44万千米中的“万”能不能省略?
    384400km=38.44万千米(板书)
    (3)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方法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把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同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即可。(板书)
    2.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探究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师: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78330000km。
    教师: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经验,把778330000km改写成用“亿千米”作单位的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学生:把77833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再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最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所以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
    教师:回答得非常棒,7.7833的小数位数比较多,能不能只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是多少?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堂预设:学生:7.7833保留两位小数,要把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也就是千分位上的数省略,千分位上的数是3,小于5,应舍去。所以7.7833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7.78。
    教师给于肯定和鼓励。
    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板书)
    教师追问:想一想,什么情况下需要取近似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改写后小数位数较多时,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近似数。
    (3)对比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近似数之间的区别吗?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要用“=”连接;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求的是近似数,要用“≈”连接。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51“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三7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对比结果更好地理解求近似数和改写的区别。
    板书
    设计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384400km=38.44万千米
    2.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教后
    反思
    学生有整数改写和求近似数的经验,因此在探索改写方法时,可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尤其对在改写后要加“万”字和“亿”字,改写和省略尾数的区别等问题,要加强在归纳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还了解了相关知识,丰富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改写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事物间普通联系及相互转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回忆小数的近似数的内容,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
    1.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同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即可。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练习课)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2“练习十三”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2“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52“练习十三”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4.课件出示教科书P53“练习十三”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5.课件出示教科书P53“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错误的原因。教师作讲评。
    6.课件出示教科书P53第8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7.课件出示教科书P53第9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示:用时越长的同学跑得越快吗?
    (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讲评。
    使学生明确用时越短的同学跑得越快。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近似数,复习回顾名数改写和比较小数的大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3页练习十三第10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数感。
    扩大知识面。
    复习前面的知识。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1.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同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即可。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不仅巩固了小数的近似数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改写和省略的区别,还回顾了名数的改写和比较小数的大小等知识点。本节练习课的习题都是一些有特点的练习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推理能力。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整理和复习,第55~56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针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突出整体性,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同时,促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回顾和整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大小,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熟练掌握小数单位换算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在自主整理和复习中积累整理知识的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
    有序整理知识,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应用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系统梳理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都学了什么?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汇报一个知识点,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以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整理和复习)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4“整理和复习”第1题。
    (1)教师:仿照0.3表示其他小数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读出上面的小数,说一说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4“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思考过程,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54“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4.课件出示教科书P54“整理和复习”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5.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6.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四”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
    7.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四”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思考过程,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8.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四”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思考过程,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9.课件出示教科书P56“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错误的原因,集体交流订正,教师作讲评。
    10.课件出示教科书P56“练习十四”第8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帮助错误的学生进行改正,教师作讲评。
    11.课件出示教科书P56“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示:将1t换算成用“kg”作单位的数,然后计算与100kg的数量关系,最后就可以计算出可以榨油的千克数。
    (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作讲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内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3页整理和复习第10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将小数与具体的量结合起来体会小数的实际意义。
    典型题,必须让学生吃透。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通过设置各个层次难易不同的联系,不仅全方面归纳和总结了整个单元的知识,还突出了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框架。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活跃度。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数学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巩固应用,深化小数性质的体验,数字游戏,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