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1
    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2
    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30,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上面居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南极到北极,从东半球到西半球,生命活动的迹象在地球上如此繁盛。然而,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是否一直就存在呢?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1864年进行了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即使在曲颈瓶子里,微生物这样简单而微小的生命都不会自然发生。这个实验有力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为人们正确了解生命是如何发生提供了启示。还有一种观点是“宇宙发生说”。这种学说认为宇宙是生命的来源地,陨石是运载生命种子的“飞船”,陨石通过撞击地球的方式,把它们带进了地球。在地球的适宜条件下,来自宇宙的生命就生存发展起来了。但是,“宇宙发生说”只解释生命是从宇宙空间移居到地球上来的,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生命起源的原因。
    年轻的化学家斯坦利·米勒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的一位科学家,1953年他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先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气体,按照“地球原始状态”时的组成比例,混合在一个玻璃瓶中。然后,他用电流模仿闪电,轰击这些气体。结果发现在玻璃瓶中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橘黄色气体。米勒对这种气体进行了测定,证明这一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有机物质。
    科学家通过最新研究表示,地球的生命起源离不开陨石撞击。科学家相信,陨石能够帮人们解开人类文明研究中的种种困惑。一直以来,在科学界,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天外,这种观点大多与天外来客陨石有关。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一个火球从天而降,紧接着是隆隆的巨响。有经验的人大概猜得出是陨石来了。陨石以这种“轰动”的方式造访过世界各地。对于陨石,很早以前人们就有所描述,视它为神秘的天外来客。
    那么这个天外来客缘何降落地球?原来,太阳系里一些高速运行的较大流星体或小行星,受到大行星的摄动,就会脱离原轨道,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地球大气摩擦,发生爆炸,燃烧未尽的残留部分坠落到地球表面上,这就是陨石。
    通过对陨石中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含量进行测定,人们可以推算出陨石的年龄,从而推算太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研究陨石,还可以了解关于人类文明的一些问题,甚至推测到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
    陨石分为两类: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球粒陨石对研究生命起源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只可能来自宇宙,不仅含有氨基酸,还有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生物化学家曾经用从默奇森陨石中得到的化合物制成了球形膜即小泡,这些小泡提供了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及其进行生命开始所必需的转变环境。另外,来自一次陨石撞击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激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而且,每一次巨型陨石撞击地球,形成巨大的陨石坑,都会影响地球环境,并进而影响地球生命。
    研究者根据古代岩层证据推断,35亿年前,可能有数块陨石差不多同时撞击地球。陨石撞击时,地球上唯一的生物体是细菌。细菌可以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因此细菌不会如恐龙一样因为行星的撞击而彻底灭绝,但撞击对地球生命的影响肯定是巨大而深远的。
    据说,在1亿3000万年前,澳大利亚正值恐龙时代,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从天而降,尘埃和碎石形成的巨大蘑菇云慢慢升起,在南半球遮天蔽日达数月之久。而当时正是地球生物一度大规模灭绝的时期。科学界的一种理论假设认为,当时陨石撞击地球扬起的灰尘挡住了阳光,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
    大约在1亿30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600米的彗星在撞击地球时变成一个大火球,撞入地面约800米,炸掉了周围大约400平方千米的地面,形成了一个四周岩壁陡立的大陨石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戈斯峭壁。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戈斯峭壁像是有人在澳大利亚西部平原上按了一个巨大的拇指印。戈斯峭壁现在的陨石坑是原坑的中心部分。起初的陨石坑直径大约20千米,现在的坑直径只有4千米。曾经铺满坑的碎石已被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掉了。现在坑缘有两道坚硬的砂岩峭壁,高于平原地面180米。砂岩峭壁是撞击形成的,相同的岩层在地下深达2千米,当年的撞击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一切都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地球生命究竟与陨石造访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陨石是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天体的珍贵标本,携带了很多关于原来星体的信息,还见证了地球的变化。因此,研究陨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要想在未来揭开地球生命之谜,我们还需要对陨石做更多更透彻的研究。
    (摘编自高岩《人类奥秘·生命的渊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原始状态”在文中指科学家根据理论推想出来的地球原始气体的组成状态。
    B. “‘轰动’的方式”在文中是指陨石从天而降,与地球相撞,发出巨响。
    C. “默奇森陨石”是一种球粒陨石,对研究生命起源有比较重要意义。
    D. “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文中指的是形成砂岩峭壁和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否定了地球生命自然发生论;“宇宙发生说”既解释了地球生命是移居过来的,也揭示出地球生命起源的原因。
    B. 陨石是太阳系里某些受到大行星摄动的较大流星体或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产生爆炸而又燃烧未尽的残留。
    C. 研究者推断,35亿年前可能有数块陨石差不多同时撞击地球,而地球上唯一生物体细菌生命力极强,不会因为行星的撞击而彻底灭绝。
    D. 研究者对地球生命和陨石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假设阶段,还需对陨石做出更多的研究,才可能在未来揭开地球生命之谜。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学家斯坦利·米勒所做的有趣实验印证了“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即巨大的撞击会形成有机物质,诞生新的生命。
    B. 作者多次列举科学家通过研究陨石得出陨石“造访”地球,给地球生命和文明带来影响的推断,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C. 通过对陨石的研究来探究地球生命的渊源,是人们探求生命渊源众多途径中的一种,已经得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D. 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陨石和地球年龄完全一致,人类从地球本身无法探知的信息都能从这些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上获得。
    4. 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本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一特点。
    5. 为什么对陨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文明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推测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 D 2. A
    3. B 4. ①形象生动,如文章描写了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过程和状态,将陨石比喻成“神秘的天外来客”,赋予陨石以人的情态,语言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通俗易懂,如文章采用多个具体数据介绍戈斯峭壁的具体情况,用数据来介绍,使读者对当年陨石撞击地球的力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 ①球粒陨石中含有氨基酸、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等地球生命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转变环境。
    ②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迅速生成地球生命存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
    ③陨石每一次撞击地球,都会影响地球环境,进而影响地球生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在文中指的是形成砂岩峭壁和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错,文中作者对“一系列连锁反应”没有具体解说,“砂岩峭壁”是彗星撞击地球后形成的“戈斯峭壁”被风雨侵蚀的结果,不属于“连锁反应”,“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不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本身。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既解释了地球生命是移居过来的,也揭示出地球生命起源的原因”错,原文是“只解释生命是从宇宙空间移居到地球上来的,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生命起源的原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印证了‘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错,“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是指生命是从宇宙空间中由陨石等“天外来客”带来的,而米勒所做的实验是证明撞击本身形成有机物质。
    C.“已经得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错,与文无据。根据原文“一直以来,在科学界,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天外,这种观点大多与天外来客陨石有关”可知,这种研究途径只是科学界众多说法中的一种,是不是获得“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文中并未交代。
    D.“和地球年龄完全一致”错,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研究陨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要想在未来揭开地球生命之谜,我们还需要对陨石做更多更透彻的研究”可知,人类从地球本身无法探知的信息并不是都能从这些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上获得。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形象生动:
    由“陨石是运载生命种子‘飞船’”“对于陨石,很早以前人们就有所描述,视它为神秘的天外来客”可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陨石比喻成运载生命种子的“飞船”,突出陨石的作用;把陨石比喻成神秘的天外来客,赋予陨石以人的情态。“陨石以这种‘轰动’的方式造访过世界各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造访”赋予陨石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写出了陨石坠落的过程。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易懂:
    如“大约在1亿30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600米的彗星在撞击地球时变成一个大火球,撞入地面约800米,炸掉了周围大约400平方千米的地面,形成了一个四周岩壁陡立的大陨石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戈斯峭壁”“起初的陨石坑直径大约20千米,现在的坑直径只有4千米……高于平原地面180米。砂岩峭壁是撞击形成的,相同的岩层在地下深达2千米,当年的撞击力之巨大可想而知”,在介绍戈斯峭壁的具体情况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多个具体数据来介绍,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对当年陨石撞击地球的力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球粒陨石对研究生命起源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只可能来自宇宙,不仅含有氨基酸,还有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生物化学家曾经用从默奇森陨石中得到的化合物制成了球形膜即小泡,这些小泡提供了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及其进行生命开始所必需的转变环境”可知,球粒陨石中含有氨基酸、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这些是地球生命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转变环境。
    根据“另外,来自一次陨石撞击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激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知,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迅速生成地球生命存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而且,每一次巨型陨石撞击地球,形成巨大的陨石坑,都会影响地球环境,并进而影响地球生命”可知,陨石每一次撞击地球,都会影响地球环境,进而影响地球生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父亲身高一米八,我该长到一米八五,甚至一米九,才对得起达尔文的进化论。遗憾啊遗憾,我最终只蹿到一米七三,其余二兄一弟,还不如我,两个姐姐,更甭提了。
    我为什么不能青出于蓝。家人一致认为,首先是先天不足。母亲大人生得过于玲珑,也就一米五出头,正应了俗谚“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我的一米七三已属侥幸。其次是后天营养匮乏。正在高速成长的当口,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果腹都成了头等难题,还长什么长。
    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听母亲讲是早先闯荡上海时置的,上海人讲究行头,做客必须穿戴入时。我懂事后,偶见父亲戴过一次,是去兴化出席二哥婚礼时。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搁在竹棚上。说不清从哪一天起,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宏愿:将来,这顶礼帽归我。
    将来是什么时候?喏,就是等我长得和父亲一样高时。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手里,温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唉唉,可惜帽冠太大,我的脑瓜又太小,往头上一套,帽檐一直滑溜到眼睛,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没关系,我还小,有的是长高长壮的机会。
    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定格,再次试戴,仍然嫌大。散场敲锣——没戏了。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
    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近似于圆;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逮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四弟元气足,疯劲大,拳头硬,诨名“四乱子”,与小朋友玩耍,常常话不投机就“看家伙”。有的家长就找上门来,向我父亲告状。父亲总是千赔礼,万道歉,答应等“四乱子”回来,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状,蹑手蹑脚踅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然而父亲故作视而不见状,仿佛啥事也没有发生。
    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非也。“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事后见了那曾被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好言抚慰。父亲对四弟的“劣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他晓得四弟只是顽童意气,骨子里还是个仁义的孩子。父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其一,“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官员发现马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后,欲抓农夫治罪。秦穆公不愿因几匹马而伤害百姓,且担心百姓食马肉伤身,让他们喝了酒,放他们回家。后来秦穆公在战场上重伤被围,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其二,“楚客报绝缨”。楚庄王大宴群臣时,有人趁乱酒后失礼,拽了楚庄王爱妃许姬的衣袖。许姬扯断对方的帽缨,以此为记,请求庄王查处。庄王认为情有可原,下令在座者都把帽缨摘下来,尽情欢饮,失礼之人得以逃过一劫。七年后,楚庄王陷入绝境之时,当年那个非礼许姬的楚军副将冲入重围,救出了庄王。
    这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
    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说,他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1964年,我去北京念大学,上学时因直言贾祸,陷入困境。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着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偶尔玄想,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玉”“如绒”体现礼帽的昂贵精致,戴上它会显得阔绰帅气,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
    B. “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父亲和乡邻们出去打工时的真实再现,也激励“我”在困难惶惑时咬牙支撑。
    C. 父亲寻到晚归的“我”后只扬起手作吓唬状,对犯错的四弟故意视而不见,这些都可以看出父亲的教育智慧。
    D. 小时候“我”的外貌与父亲并不相像,晚年却越长越像,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部分使用了精确的数字描述自己和父母的身高,流露出“我”对自己不如父亲魁梧、伟岸的遗憾之情。
    B. “蹑手蹑脚踅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用一连串的动词,细致生动地写出四弟被小朋友家长告状后惶恐不安的心理。
    C. 文章结尾化用余光中《乡愁》的诗句,将情感寄寓在寻常事物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
    D. 文章语言既诙谐风趣又庄重典雅。回忆儿时往事时,多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口语;写成年后的经历,多用简洁凝练的书面语。
    8. 文章写“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却写父亲留下来的“礼帽”,写祖辈传下来的“扁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 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父亲言传身教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涵养,学会待人处世,到晚年觉得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并醒悟到“家学”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父亲身上学到哪些“家学”?
    【答案】6. C 7. C
    8. ①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②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③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
    9. ①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②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③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A.“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
    B.“是父亲和乡邻们出去打工时的真实再现”错误。结合“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可知,“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是父亲激励“我”的话,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有。
    D.“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结合“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可知,晚年越长越像是因为基因相承,“我”传承了父辈努力打拼的精神,选项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C.“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形象和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理解“礼帽”和“扁担”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我有什么影响。
    根据“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手里,温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没关系,我还小,有的是长高长壮的机会”可知,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
    根据“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可知,礼帽吸引着作者,包含着作者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
    根据“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可知,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用扁担为例教育过作者,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
    根据“‘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可知,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
    礼帽“阔绰而又帅气”“属于魁梧,属于伟岸”,戴礼帽的父亲的外在形象通过“礼帽”展现出来;“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大丈夫要能伸能屈”等的父亲形象,借助扁担这个事物刻画出来。
    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出“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根据“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逮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可知,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他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
    根据“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这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可知,父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
    根据“事后见了那曾被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好言抚慰”“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可知,父亲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
    根据“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说,他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可知,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善果父诚周为大将军,讨尉迟迥遇害。善果性至孝笃慎,大业中为鲁郡太守。母崔氏甚贤明,晓于政道。尝于阁中听善果决断,闻剖析合理,悦;若处事不允,则不与之言。善果伏床前,终日不敢食。母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耶。汝先君清恪,以身徇国,吾亦望汝及此。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今至方伯①,岂汝自能致之耶?安可不思此事?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目见汝先君乎?”
    善果由是励己清廉,所莅咸有政绩。炀帝以其俭素,考为天下第一,赏物千段,黄金百两。入朝,拜左庶子,数进忠言,多所匡谏。迁工部尚书,正身奉法,甚著劳绩。
    (节选自《大唐新语·清廉第六》)
    材料二:
    吴司空孟仁尝为监鱼池官,自结网捕鱼作鲊②寄母。母还之曰:“汝为鱼官,以鲊寄母,非避嫌也!”
    唐中书令崔玄暐,初为库部员外郎,母卢氏尝戒之曰:“吾尝闻姨兄辛玄驭云:‘儿子从官于外,有人来言其贫窭不能自存,此吉语也;言其富足,车马轻肥,此恶语也。’吾尝重其言。比见中表仕宦者,多以金帛献遗其父母。父母但知忻悦,不问金帛所从来。若以非道得之,此乃为盗而未发者耳,安得不忧而更喜乎?汝今坐食俸禄苟不能忠清虽日杀三牲吾犹食之不下咽也。”玄暐由是以廉谨著名。
    (节选自司马光《家范·母》)
    【注】①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②鲊:盐腌鱼,泛指盐腌食品。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汝今坐食A俸禄B苟不能C忠清D虽日杀E三牲F吾犹食G之H不下咽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希望,期望,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中的“望”含义相同。
    B. 茅土,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
    C. 工部尚书,官职名,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工部尚书为其长。
    D. 遗,送,赠送,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中的“遗”含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善果是名门之后,母亲崔氏为人贤明,懂得处理政事的方法,郑善果为人忠厚处事谨慎,非常孝顺母亲。
    B. 崔氏因郑善果处事不合情理而教导他为官之道,在母亲的教导下,郑善果勉励自己而成为很有政绩的好官。
    C. 孟仁曾经担任监鱼池官,他亲自结网捕鱼,将捕获的鱼制成腌鱼寄给母亲,但他的母亲把腌鱼退还了。
    D. 崔玄暐的母亲很重视姨兄辛玄驭的话,认为儿子在外做官,如果生活贫困,仕途不顺,反而是好事情。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
    (2)若以非道得之,此乃为盗而未发者耳,安得不忧而更喜乎?
    14. 郑善果的母亲与崔玄暐的母亲都教子有方,二人在教导儿子清廉方面各有侧重。请根据材料中两位母亲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10. BDF 11. A 12. D
    13. (1)我只是一个寡妇罢了,只有慈爱却没有威严,使你不知道教导训诫,而辜负忠臣留下的事业。
    (2)若是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来,那就好比做了强盗未被发现一样,这怎么能叫人不发愁反倒高兴呢?
    14. ①郑善果的母亲侧重于子承父业,要儿子对得起父亲的清恪之名,报效国家。②崔玄暐的母亲侧重于为官如果不能清廉,就存在忧患,进而说明为官清廉才能站得住脚的道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句意:你现在拿了国家的俸禄,如果不能忠诚、清廉,即便是每天给我杀猪宰羊,我也吃不下去啊!
    “俸禄”是“坐食”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故在B处断开。
    “苟”表假设,“不能忠清”省略了主语“你”,意思完整,故在“忠清”后,即D处断开。
    “虽日杀三牲”是假设复句的前句,“吾犹食之不下咽也”是假设复句的后句,故在“吾”前即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希望,期望;往远处看。句意:我也希望你要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B.正确。
    C.正确。
    D.正确。赠送、赠予;放弃、舍弃。句意:多拿回金银布帛送给他们的父母。/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能力。
    D.“如果生活贫困,仕途不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儿子从官于外,有人来言其贫寥不能自存,此吉语也”,即原文只说儿子当官在外,如果比较穷没有什么节余,反倒是个好事。换句话说:当官在外,清贫一点是好事,说明儿子清廉,并没有说“仕途不顺”。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吾寡妇也”,判断句;“教训”,古今异义,这里是“教导训诫”;“负”,辜负。
    (2)“非道”,不正当的途径;“未发”,未被发现;“安得……乎”,怎么……呢;“而”,转折,反倒;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
    材料一“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耶。汝先君清恪,以身徇国,吾亦望汝及此。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今至方伯,岂汝自能致之耶?……”,大意是:我不是怨怒你,而是害怕愧对你的先辈。你的父亲为官廉洁谨慎,不曾有过私心,以身报国,最后(为国)死去,我也希望你要继承你父亲的精神品格。你幼年时候就承袭了你父亲分封的土地,如今官位做到刺史和太守,难道这是你自身的功劳所能达到的吗?很显然郑善果的母亲希望儿子秉承父亲清廉自守的品德,为国效力,从而对得起父辈的勋耀。
    材料二“吾尝闻姨兄辛玄驭云:‘儿子从官于外,有人来言其贫寥不能自存,此吉语也……比见中表仕宦者,多以金帛献遗其父母。父母但知忻悦,不问金帛所从来……安得不忧而更喜乎?汝今坐食俸禄苟不能忠清虽日杀三牲吾犹食之不下咽也”,大意是:我听姨兄辛玄驭对我说:‘儿子在外边做官,如果有人来说他贫穷不能自存,这是好事儿;如果说他十分富裕,车轻马肥,那就是坏话。’我很重视姨兄的这些话。常见那些做官的表兄表弟,多拿回金银布帛送给他们的父母。父母只知道高兴,却不问金银布帛从何而来。若是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来,那就好比做了强盗未被发现一样,这怎么能叫人不发愁反倒高兴呢?你现在拿了国家的俸禄,如果不能忠诚、清廉,即便是每天给我杀猪宰羊,我也吃不下去啊!很显然崔玄暐的母亲侧重从清廉与否的对比中告诫儿子:为官清廉是好事,为官腐败贪婪害己害亲。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郑善果的父亲郑诚,曾做过北周大将军,讨伐尉迟迥时遇害身亡。郑善果忠诚谨慎,大业中,担任鲁郡太守。他的母亲崔氏为人贤明,懂得处理地方事务的方法。她曾经在官署旁边的小门里偷听陈善果决断政务,假若处理合理,就高兴;假如听闻处理的不公平,她就不和儿子说话。善果就趴在母亲床前,一整天都不敢吃饭。崔氏(母亲)对他说:“我不是怨怒你,而是害怕愧对你的先辈。你的父亲为官廉洁谨慎,不曾有过私心,以身报国,最后(为国)死去,我也希望你要继承你父亲的精神品格。你幼年时候就承袭了你父亲分封的土地,如今官位做到刺史和太守,难道这是你自身的功劳所能达到的吗?你何不想想这些事?我只是一个寡妇罢了,只有慈爱却没有威严,使你不知道教导训诫,怎么可以担负忠臣留下的事业呢?我死了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在地下去见你的父亲呢?”
    善果从此就勉励自己去做清官,所在的地方都有很好的政绩。炀帝认为他为官有节制(勤俭朴素),在官吏考核中名列第一,赏赐他物品千段,黄金百两。进入朝廷,他被任命为左庶子,多次向太子进献忠言,大多都是匡正谏诤的言语。不久,迁任工部尚书,他端正自己,奉公守法,政绩显著。
    材料二:
    三国时东吴的司空孟仁曾经担任监鱼池官,他亲自结网捕鱼,将捕获的鱼制成腌鱼,然后寄给母亲。母亲退还给他说:“你身为鱼官,却把腌鱼寄给你的母亲,你没有做到当官应该避嫌疑。”
    唐代中书令崔玄暐,起初担任库部员外郎,母亲卢氏曾告诫他说:“我听姨兄辛玄驭对我说:‘儿子在外边做官,如果有人来说他贫穷不能自存,这是好事儿;如果说他十分富裕,车轻马肥,那就是坏话。’我很重视姨兄的这些话。常见那些做官的表兄表弟,多拿回金银布帛送给他们的父母。父母只知道高兴,却不问金银布帛从何而来。若是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来,那就好比做了强盗未被发现一样,这怎么能叫人不发愁反倒高兴呢?你现在拿了国家的俸禄,如果不能忠诚、清廉,即便是每天给我杀猪宰羊,我也吃不下去啊!”玄在母亲的教育下,以为官清廉、谨慎闻名于当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①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②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①此词当作于作者南渡之后。②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日”,是说阳光有些惨淡。首句用“萧萧”形容“寒日”,为全词点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背景。
    B. “上琐窗”,指太阳光照射到窗上,慢慢地移动,说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生活过得悠闲自得。
    C. “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词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梧桐之恨,实为词人之恨。
    D. “仲宣怀远”一句,词人以王粲自况,用一个“更”字表明其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比王粲还要强烈。
    16. 这首词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借菊花来表达情感,两者有何不同?请结合其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鹧鸪天》中“东篱菊”出自陶渊明《饮酒》诗,表面上表达了莫负东篱菊的达观。但把酒对菊确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看似轻松,实则含怨。②《声声慢》中以残菊自喻。写满地黄花堆积、残败憔悴、无人怜爱、就是写自己的悲惨遭遇、人老珠黄、孤单无依。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说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生活过得悠闲自得”错,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太阳,是因为百无聊赖,心绪茫然,并非悠闲自得。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
    《鹧鸪天》中“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
    《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指菊花,“憔悴损”指枯萎、凋零殆尽。这里诗人以残菊自喻,表现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令人赞叹。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霓为衣兮风为马 ②. 虎鼓瑟兮鸾回车 ③. 锲而不舍 ④. 金石可镂 ⑤. 积水成渊 ⑥. 蛟龙生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霓、鼓瑟、鸾、锲、镂、渊、幽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废旧智能手机属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一种,兼具环境风险属性和资源价值属性。很多人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废旧智能手机并不了解,如果废旧智能手机处理不当,一方面, ① ,另一方面,还浪费了其中许多宝贵的可回收利用资源。
    ①废旧智能手机中可以回收金、银、铜等许多高价值金属,②这些金属来源于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的电路板。③电路板上分布着的大量芯片中存在着非金属元素硅。④通过提纯得到的晶硅经过加工后,⑤最终可以得到用于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单晶硅。⑥现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使用的是锂电池应用,⑦这里面可回收的金属元素也不少。⑧此外,还有让手机屏幕显示效果更加鲜艳的稀土元素镧以及在扬声器、前置传感器上使用的超强磁力稀土元素钕等。⑨这些稀贵金属如果能够被充分回收利用,⑩也可缓慢智能手机大规模生产给稀贵金属带来的资源压力。
    当前,我国仍有大量废旧智能手机被不规范回收拆解,一些有价物资受工艺技术水平限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废旧智能手机等废电器的规范回收利用, ② 。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 第②句:将“绝大部分”移至“来源于”之前。第⑥句:去掉“锂电池”后的“应用”。第⑩句:将“缓慢”修改为“缓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兼具环境风险属性和资源价值属性”是一个总领句,后文“另一方面,还浪费了其中许多宝贵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可知,还有一方面对应的是“环境风险属性”,据此可填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之类的句子。
    第二空,要填写的句子是一句总结句,结合“当前,我国仍有大量废旧智能手机被不规范回收拆解……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可知,主要论述了废旧智能手机不规范回收拆解带来的危害,说明废旧智能手机需要规范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据此可填入“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类的句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②句中“来源于绝大部分”语序不当,根据语意,应将限制“智能手机”的定语“绝大部分”,移至“来源于”之前,应改为“绝大部分来源于”。
    第⑥句中“使用的是锂电池应用”句式杂糅,根据语意,可去掉“应用”。
    第⑩句中“缓慢……压力”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句中的“缓慢”修改为“缓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②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0.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简要说明它们和“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点号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而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简要分析第①句中的逗号和第②句中的引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20. 三个重叠词语“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与“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更为明确,且得到强化或弱化。
    ①“一点点”与“一点”在句中都表示极少,但“一点点”更加口语化,所限制的“清凉”也比“一点”显得更少,衬托了故都对“我”的吸引力。
    ②“很高很高”与“很高”都强调了“高”的程度,但“很高很高”的重叠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而且突出了所见“碧绿的天色”之高。
    ③“疏疏落落”与“疏落”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但“疏疏落落”的重叠使用,淡化了稀疏零落的不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美好想象。
    21. 第①处画横线处句子中两处逗号,均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强调了主语“秋”“无论哪里的秋”,衬托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情眷恋之情。
    第②处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示强调作用,强调作者不远千里赶到北平,想品尝“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的心情。
    22. 运用了排比和拟人两种辞格:前者排列了陶然亭等五处具有北平特色的景观,突出对北平之秋的牵挂;后者言西山虫鸣为歌唱,赋予其人的生命,亲切自然。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一点点”与“一点”都表示极少,但在数量上有区别,“一点点”比“一点”还要少,而且是少很多,且“一点点”更加口语化。结合语境“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可知,江南的秋意很淡,所以用“一点点”来修饰“清凉”比用“一点”来修饰显得更少,更衬托了故都对“我”的吸引力。
    “很高很高”与“很高”都强调了“高”的程度,但高度有差异,“很高很高”比“很高”的高度更高,而且是高出很多,且“很高很高”的重叠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结合语境“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可知,用“很高很高”来修饰“碧绿的天色”,更加突出了所见“碧绿的天色”之高。
    “疏疏落落”与“疏落”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但“疏疏落落”的重叠使用比“疏落”更有美感。结合语境“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可知,用“疏疏落落”来修饰“尖细且长的秋草”,且是作为牵牛花的陪衬,很有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美好想象。
    三个重叠词语“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与“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更为明确,且得到强化或弱化。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标点符号表现力的分析能力。
    第①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主语,“总是好的”是作其谓语,中间用逗号隔开,突出强调了主语,再结合后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用一个“可是”与前文形成转折,衬托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情眷恋之情
    第②处“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中秋加引号,是表示强调作用,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很吸引作者,再结合前文“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知,此处“秋”加引号是为了强调作者不远千里赶到北平,想品尝“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的心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连用五个偏正短语,句式整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罗列了陶然亭等五处具有北平特色的景观,突出对北平之秋的牵挂。“西山的虫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西山的虫鸣说成是歌唱,赋予西山的昆虫以人的生命,显得亲切自然。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材料二:丘吉尔说:“乐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机会,而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障碍。但盲目乐观会让人忽视障碍的存在,从而导致失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引用了萧伯纳的名言,告诫人们要警惕人生可能出现的两种状态:万念俱灰与踌躇满志。所谓“万念俱灰”,是指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这是一种悲观绝望的生命状态;所谓“踌躇满志”,是指非常自得,心满意足。踌躇满志,本来是一个褒义词,但材料将其定义为“悲剧”,考生必须把“踌躇满志”中的悲剧内涵挖掘出来,方能正确理解其内涵。而“踌躇满志”的悲剧内涵应是:因为自得、满足而失去前进的动力,事业停滞不前,人生无所创新和进步,如同死水一潭。由此可知,“万念俱灰”与“踌躇满志”都不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人生既不能万念俱灰,也不能踌躇满志,而应保持适度原则,使人生达到昂扬向上而又谦逊自明的平衡状态。
    材料二引用丘吉尔的话,关键词为“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指出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不同的人生状态,并重点指出盲目乐观的弊端。对此,考生需要认识到,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并无好坏之分,二者都有其合理性。但盲目乐观或过于悲观则会给人生带来危害。丘吉尔的话提醒我们应保持适度的乐观和悲观,既要看到机会,也要看到障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评估形势,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两则材料都围绕着“人生状态”展开,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全面地看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的关系。
    本题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在写作时,既可从乐观主义角度来写,也可从悲观主义角度来写,也可辩证地看待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采取合适策略,助力自己成功。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的辩证关系,盲目乐观或过于悲观的危害,如何正确把握乐观与悲观的尺度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盲目乐观或过于悲观的危害”时,可以从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的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把握乐观与悲观的尺度”时,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辩证分析。如我们应保持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心怀希望,奋发向上,抓住机遇;我们也应客观理性地分析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统筹全局等。
    立意:
    1.保持适度的乐观和悲观。
    2.预测失望,准备好退路。
    3.突破障碍,全力以赴。
    相关试卷

    河北省衡水市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