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甘肃省临夏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5.继承:①继承了“借月抒怀”的手法,即用“月”这一意象来寄托思念、思乡等情感。②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撷取形象。创新: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超越了前人月亮诗中表达思念、思乡等常见情感,赋予月更为丰富的蕴含,如一种情操、一种人生追求的象征,以此来寄托情感,表现风节。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但是杜甫的《月夜》却开了先河”无中生有。根据文中“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比如杜甫的《月夜》”,可知只是列举杜甫的《月夜》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温情”,并没有说这是开先河之作。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它是李白写‘月’诗的最高峰”于文无据。根据文中“李白的诗歌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抒发他那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怀,宣泄他恣纵汹涌的情感,表现出超凡绝俗的才能和高标独致的风节。而李白的月亮诗表现得尤其突出”,可知李白写月的经典诗句很多,很难说哪一首诗是最高峰
C.“中国诗歌功能性更强”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比较二者的功能孰优孰劣,只是阐述各自不同的功能。
D.“为了证明李白擅长把丰富的内涵赋予‘月’这一典型意象”曲解文意,根据文中“李白还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又熔铸了诗人的自我人格情趣,具有独特的意味。如其《古朗月行》”,可知是为了证明李白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撷取形象。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段的论点是通过“月”表达“思乡”之情。
A.传达了女主人公的离别相思之苦;
B.展现了诗人面对明月而引发的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C.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宽慰之情;
D.表达了作者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触目生情、思念故乡的复杂心情。与材料一第二段吻合。
故选D。
B
①“小菜一碟”是小饭馆的名字,经营的是家常便饭;②“小菜一碟”喻指轻而易举对付的小事情,大伟夫妇经营饭店游刃有余;③作者希望普通人面对困难时也能像大伟夫妇那样乐观、肯吃苦、讲诚信,从而轻松走出困境。
8.①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大伟夫妇自立自强、相互扶持、诚信经营、积极还账,木耳商热忱帮助困境中的大伟夫妇,体现他淳朴、友善;同行在大伟夫妇危难时没有趁火打劫。②叙事能力强:小说运用悬念的手法,以等待木耳商巧设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法错误,文本并没有将两人进行对比的意思,“大伟英气逼人又舍得吃苦,从配菜工干到厨师长,丽菊从收银员到大堂经理,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辛苦”,两人都很勤劳本分,只是后来丽菊被骗被坑了。
故选B。
9.C 10.D 11.B
12.(1)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
(2)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不如当年了。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明:表明。
故选C。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句子标点如下: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闻”的宾语是“骐骥盛壮之时”,所以在“时”后断开,排除AC;
“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
B项,太子丹只亲自拜访了鞫武。
故选B。
12.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重点词语:且:将要;以:已经;恐:担心 形:身体。不逮:不如、比不上、不及;
参考译文: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时候,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
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比不上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
13.C 14.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题干要求“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C项,“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理解有误。颔联“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的意思是“看北斗星柄渐渐横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广阔的原野;听画角声声凄惨欲绝,萦绕在这泊舟近处的岳阳城”,颔联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写“野泊”所见之景。天上参横斗转,地下洞庭茫茫,为视觉;角声悲鸣,声断岳阳城,为听觉。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故应选C。
1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 睡眠时长和形式有很大差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这时候的睡眠形式与儿童相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和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处,该空在句首,起总领下文的作用,根据“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长大成人之后,其睡眠就集中在了晚间”“睡眠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阶段时,夜里睡眠的时候经常容易醒”可知,该句是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睡眠时间和形式不一样,因此填写“睡眠时长和形式有很大差异”。
第二处,前文是“婴儿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再根据后文“他(她)的睡眠时长在缩短”可知,应填写“年龄大些”一类的句子,因此填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第三处,根据“白天经常会打盹”“但是睡眠的质量却回不到儿童的状态了”可知,老人白天和婴儿一样嗜睡,是形式相似,因此填写“这时候的睡眠形式与儿童相似”。
17.(1)君臣;(2)乡土;(3)泥土;(4)差序格局;(5)社会学;费孝通;(6)文字下乡;(7)男女有别;(8)血缘;(9)同意权力;(10)土地;(11)家庭
18..写作(略)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第二次月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第二次月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