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测试(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通)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通),文件包含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义教师版docx、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3.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意义。
4.学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装片。
考点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减数分裂中重要的概念
(1)同源染色体
相应的彩色斑块显示了同源染色体携带了相同的一组基因DNA序列。
(2)联会和四分体
(3)交换
【特别提醒】
3.配子的形成——以高等哺乳动物为例。(目前我们主要学习的配子主要包括: 精子 和 卵细胞 )
(1)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形成部位: 睾丸 。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相同 ;精原细胞可以进行 有丝分裂 分裂和 减数分裂 分裂。
②形成过程:
2个
【文字叙述】:4个
4个
1个
1个
联会、四分体
(交叉互换):前
同源分、非同源自由组合: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
精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变形
姐妹分
染色体
复制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图解说明】:(2N=4为例)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细胞体积增大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DNA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
减数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 染色体 不再复制。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①形成部位: 卵巢
②形成过程:
【文字叙述】:
【图解说明】: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不久,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1 个卵细胞。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①何为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它们能进行什么方式的分裂?
提示: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还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②请完善表格: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区别和相同点
【教材拾遗】
(必修2 P23 练习题变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_________、 _________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 _______________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1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3)图2表示_________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_,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4)由图2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和___________________上。
答案:1和2 3和4 2和3、2和4 交换 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
【易混点】
(1)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内形状和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必修2 P20正文)( × )
(2)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必修2 P20旁栏思考)( √ )
(3)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必修2 P23“概念检测”1)( × )
(4)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从而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如吸烟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必修2 P23“与社会的联系”)
( √ )
【教材拾遗】
教材隐性知识:源于必修2 P18图2-2和P22图2-5:请写出下列各细胞的名称:
4.模型建构
(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以二倍体生物2n=4为例)
(2)减数分裂的相关物质变化
【总结归纳】
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2021福建高考)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图示细胞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后期,A项正确;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与图示a和B、A和b分离不符,B项错误;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卵细胞形成过程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应不均等分裂,与题图不符,C项错误;图示细胞着丝粒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不可能产生,D项错误。
(2022海口一模)下图表示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答案:D
解析:据题图可知,ce为减数分裂Ⅰ时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c~d的初期,即减数分裂Ⅰ前期,A项错误;e点时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f点为减数分裂Ⅱ完成,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发生在f点之前,即减数分裂Ⅱ后期,B项错误;e点为减数分裂Ⅰ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e点之前,即减数分裂Ⅰ后期,f点为减数分裂Ⅱ结束,着丝粒分裂发生在f点之前,即减数分裂Ⅱ后期,C项错误;由题意可知,a~c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f为减数分裂期,f~g为精细胞变形阶段,D项正确。
5.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种类的问题
一个基因型为Aa的精(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如图1所示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总结归纳】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的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6.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 头 部进入卵细胞。 尾 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这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回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列表比较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XBY的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中的某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连接着来自两极的纺锤丝
B.该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的数目为0条或2条
C.该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若该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染色体组数=16,则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解析】据图可知,该细胞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
目相等,推测其处在染色体复制之前或着丝点断裂之后,即处在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时间段或后期或末期,也可能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开始时间段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因此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连接着来自两极的纺锤丝,后期着丝点断裂,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上只连接着来自一极的纺锤丝,A与题图中的相关信息不吻合,A、B错误;该动物基因型为AaXBY,故为雄性,C错误;若处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则有同源染色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每组8条染色体,细胞中共有9种形态的染色体,若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则有同源染色体,含4个染色体组,每组4条染色体,细胞中共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若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则没有同源染色体,含2个染色体组,每组8条染色体,细胞中世有8种形态的染色休.D正确
2.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2)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
【总结归纳】
“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2023大连模拟)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以及其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将会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D.只有丁细胞染色体行为会丰富配子的类型,增强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乙细胞着丝粒分裂,故有4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含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A项正确;图中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丙细胞发生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错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都能丰富配子的类型,增强生物的多样性,D项错误。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模型分析(以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为例)
(1)染色体与核DNA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
①曲线模型
②判断方法
(2)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②相关解读
(3)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②相关解读
(多选)(2022威海模拟)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染
色体组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DNA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2n等于46
D.若曲线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则a→b可能存在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答案:BCD
解析: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A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为2→1→2→1,因此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染色体组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B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为46→92→46→23,因此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DNA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2n等于92,C项错误;若曲线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则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不均等分裂,D项错误。
考点三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此时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例1.下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并且该对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
A、图中看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
B、B与b这对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A与a这对等位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它们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D正确.
故选C。
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
(1)减数分裂异常导致配子种类变化的规律
①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
如图所示:
②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
【归纳总结】
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
有丝分裂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答题规范)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
(1)XBXb × XBY→形成XbXbY的原因可能为?
(2)XBXb × XBY→形成XBXBY的原因可能为?
(3)XBXb × XBY→形成XBYY的原因可能为?
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时含有b的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了含有XbXb的卵细胞
(2)➊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时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最终产生了含有XBY的精细胞,最终与XB的卵细胞结合
➋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时含有B的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了含有XBXB的卵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时Y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Y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了含有YY的精细胞,最终与XB的卵细胞结合
(2022山东高考)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进入1个或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体的行为。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上述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与基因型为Aa的卵原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突变,上述精子和受精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最多分别为( )
A.6;9B.6;12C.4;7D.5;9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则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①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或不含A、a,经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可形成基因型为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经减数分裂Ⅱ,可形成基因型为A或a的精子。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未发生交换,①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或不含A、a,经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可形成基因型为AA、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或aa,经减数分裂Ⅱ,可形成基因型为A或a的精子。综上所述,精子的基因组成包括AA、aa、Aa、A、a和不含A、a,共6种,与基因组成为A或a的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包括AAA、AAa、Aaa、aaa、AA、Aa、aa、A、a,共9种。
(2021·河北,7)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减数分裂Ⅰ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
察到
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项正确;②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多一条染色体,另一半正常,B项正确; 1个③细胞只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C项错误;染色体变异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D项正确。
考点四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理想的实验材料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动物精巢、植物花药等
②不选择雌性个体的原因
动物卵巢内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另外,雌性生殖细胞数量过少,因此若要完成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2023·山东泰安高三模拟)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序:①→③→②→④→⑤
B.将捣碎的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制成临时装片
C.图③中的细胞最多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
D.图②③中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且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详解】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序:①→③→②→⑤→④, A错误;花粉中已经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了,应该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1~2 min,制成临时装片,B错误;
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DNA已经完成了复制,细胞核中含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但细胞质也有少量的DNA,因此图③中的细胞DNA数大于48个,C错误;图②③中的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能发生互换,故图②③中的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且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答案】D
【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详解】A、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则精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B不符合题意;
C、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C不符合题意;
D、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基因型为AaXD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C.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个
D.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答案】D
【分析】1、分析题图:图甲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2,但染色体数为4,所以图甲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和中期细胞;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1,可表示间期或次级精母细胞的后期。
2、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A、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和中期细胞,则甲时期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A错误;
B、若图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B错误;
C、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1,无染色单体数,C错误;
D、因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产生了AXD 、 aXD、AY、aY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D正确。
故选D。
3.(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一对夫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XAXa),需进行遗传筛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4
B.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
C.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答案】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②M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③MI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⑤M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⑥MII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排布;⑦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⑧MII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⑨MI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详解】A、若在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一极体有24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有22条染色体,则会出现第二极体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2,A错误;
B、人类的染色体2N=46,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如果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2或24,B错误;
C、若减数分裂正常,由于之前的交叉互换有可能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等位基因,故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卵细胞中也可能是XA基因,则所生男孩可能不患病,C错误;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两个a基因,卵细胞中也会携带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正确。
故选D。
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不能得出( )
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
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
【答案】B
【分析】题意分析,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因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其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sum决定的。
【详解】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是单倍体,因此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
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B错误;
C、蜂王是由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产生的,其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
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而果蝇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D正确。
故选B。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2022,湖北,选T20,2分
本专题知识难度较低、基础性强。考查学生对细胞整体性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2023, 重庆,选择
2022,北京,选择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3,北京,选择
2020,广东,选T4, 6分
比较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场所
睾丸
卵巢
时间
初情期
胚胎期开始,初情期完成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变形成为4个精子(成熟配子)
1个卵原细胞→1个较大的卵细胞(成熟配子)和3个较小的极体(退化消失,不能受精)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4种
2种(AB、ab或Ab、aB)
一个雄性个体
4种
4种(AB、ab、Ab、aB)
一个卵原细胞
4种
1种(AB或ab或Ab或aB)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AB、ab、Ab、aB)
分裂方式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不
同
点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减Ⅰ后期可以自由组合
无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特点
雄:4个等大的精细胞;
雌:1个大的卵细胞和3个小的极体
2个等大的体细胞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同
相同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柱状图
相
同
点
①间期:均有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均有增大
②前期:均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核膜和核仁消失,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③中期:染色体均在赤道板位置聚集
④后期:均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⑤末期:均由细胞膜内陷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透),文件包含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原卷版docx、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2讲 细胞的增殖(讲通),文件包含第12讲细胞的增殖讲义教师版docx、第12讲细胞的增殖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9讲 细胞呼吸(讲通),文件包含第9讲细胞呼吸讲义学生版docx、第9讲细胞呼吸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