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6月末,日本国家警察厅 (NPA) 正式宣布,将开始为富士山可能发生喷发做全面准备。也就是说,自1707年最后一次喷发后,平静了300多年的富士山,可能真的将正式进入“待机阶段”。警察厅认为,如果日本富士山喷发,火山灰不仅可能落在富士山附近地区,也有可能落在东京都市圈,也就是还可能影响东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在自然界中没有以单质存在的情况,大多数的硫元素以矿物的形式存在。
B.硫化物在地表附近由于受到空气中氧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会转化为亚硫酸。
C.芒硝化学式中有10个水分子,通过风化这一化学变化可以去除其中的水。
D.火山灰中含硫氧化物,其自身记入PM2.5指标,进入空气一定能形成胶体。
2.国际学术期刊 官网发布 "不是超导体——科学侦探们如何解开这个谜团"。由 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原子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第 族
D.基态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丁烷的结构式:
B.由和形成的过程:
C.羟基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
4.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要求:在生产中所有原子均转化为产物,没有副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氨气被硫酸吸收制备硫酸铵
B.工业制备氯化氢
C.将与按的比例充分混合通入足量水中制备硝酸
D.以铜和浓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5.下列各组离子中,可能能在所处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室温环境下c(OH-)=1×10-11的溶液中:Cr2+,SO,NO,Na+
B.在4℃的水溶液中:Be2+,K+,PO,OH-
C.在漂白液中:OH-,Rb+,SO,CO
D.在水玻璃中:H+,SCN-,Cl-,Cs+
6.有机增塑剂和的质子数均为32,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5;X、W、R三种元素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互为同素异形体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R
C.原子半径:R>XD.常温常压下,X、W的单质为固体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H2O+CO2→2+
B.60mL1ml·L—1氢氧化钡溶液与15mL2ml·L-1明矾溶液混合:3Ba2++6OH-+2Al3++3=3BaSO4↓+2Al(OH)3↓
C.H2O中投入Na218O2固体:2H2O+2=418OH-+O2↑
D.0.1ml/LCuCl2溶液中加入0.1ml/LNaHS溶液:Cu2++HS-=CuS↓+H+
8.室温下,用含少量和的溶液制备的过程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除钴镍”后得到的上层清液中为,则为
C.溶液中:
D.“沉铁”后的滤液中:
9.已知:,A物质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关于A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
B.物质A与Cl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得到2种加成产物
C.若3分子物质A在该条件下发生反应,则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合聚合反应
10.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1.学习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后,常温下,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l.L2Na2CO3溶液和40mL0.2ml/L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l/L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e点<f点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H+=H2O+CO2↑
C.若用与盐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则曲线甲中点位置不变
D.c(20,8.3)点处,c(HCO)+2c(H2CO3)+c(H+)=(0.2+10-5.7)ml/L
12.某装置中模拟捕获和转化,先进行反应①,反应完毕后向装置中以恒定流速通入恒定组成的混合气,进行反应②,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第二阶段反应中始终未检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后催化剂催化效果逐渐降低
B.,存在生成的副反应
C.时催化剂上开始积碳
D.时,副反应生成的速率小于
反应②生成速率
13.甲烷化反应即为氢气和碳氧化物反应生成甲烷,有利于实现碳循环利用。已知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H1<0
反应Ⅱ: ∆H2<0
在360℃时,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CO和H2的转化率及CH4和 CO2的产率随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按 向恒容容器内投料,初始压强为 p₀[已知:①CH,的选择性= 100%;②平衡常数用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CO转化率变化的曲线是 b, 产率变化的曲线是c
B.点 C 通过改变温度达到点 A,则 A、B、C 三点温度由大到小为
C.若两个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为 ,CO的平衡转化率为a,
则 CH₄的选择性
D.若两个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为 CO的平衡转化率为a,
则反应Ⅰ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14. 可用于催化剂、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等领域。现以氟碳铈矿的烧渣(含等)为原料制备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易与 成复盐沉淀。
②硫脲 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 。
③一定条件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铈为58号元素,其某种核素含有82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
(2)滤渣中含 元素,试剂 为 (填化学式,下同),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3)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滤液中含 中化学键类型可能为 。
A.离子键B.键C.键D.共价键
(4)①请写出加入硫脲将 还原为 的离子方程式 。
②“取铈”时,加入过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
(5)“溶铈”时,加入稀 溶解 ,同时须加入试剂 根据题中信息推测,
试剂 的作用为 。
(6)①“沉铈”过程中,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常温下,,溶液中 ,则要使 完全沉淀,理论上溶液的 不低于 (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浓度不高于 )。
15.化合物G是合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重要物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R-OH+H2O
II.R-NO2R-NH2
回答下列问题:
(1)A结构简式为 。
(2)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与钠反应;②含有两个甲基;③最多能与4倍物质的量的[Ag(NH3)2]OH发生银镜反应。
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3)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生成D的反应条件为 ;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5)已知:,综合上述信息,写出以苯乙炔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16.纯碱在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在制碱方法的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
I.已知: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1)装置乙中盛放的是 ,其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丙需控制温度在30~35℃,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3)装置内中产生NaHCO3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可以得到Na2CO3,其中检验NaHCO3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Ⅱ.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先生,设计出“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在101kPa时,NH3、CO2的溶解度(气体的压力为101kPa时溶解在1体积水中并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数)如表,部分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②温度高于60℃时,NaHCO3开始分解。
试回答下列问题:
(4)流程中先“氨化”再“碳酸化”的原因是 。
(5)“侯氏制碱法”所得NH4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请设计实验方案提
纯NH4Cl样品:将NH4Cl样品溶解于水, ,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实验中必须用到的试剂:盐酸)。
17.工业合成氨对粮食增产、增加人口具重要价值。1913年,Haber-Bsch发明的催化合成氨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N2(g)+3H2(g)2NH3(g),298K时反应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已知: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ΔG=ΔH -TΔS (通常温度区间,ΔH和ΔS可视为常量),ΔG与压力平衡常数Kp的关系为:lgKp = ,Kp为压力平衡常数;R为气体摩尔常数8.314 J·K-1· ml-1;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K。
(1)298K时,合成氨反应 (选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理由是 。
(2)实验研究表明,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的关系式为: ν=kc(N2)·c1.5(H2)·c-1(NH3),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适度增加氮气的浓度 B.适度增加氢气的浓度
C.及时将产物氨气分离出反应体系 D.适度提高反应温度
E.在低压下进行反应 F.加入铁催化剂
(3)T℃下,设反应N2(g)+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反应NH3(g) N2(g)+ H2(g)的平衡常数为,则K与之间的关系是 。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298K )= (保留2位有效数字);向一恒定温度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2和H2混合气体,初始压强为30MPa,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内H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点v正 v逆(填“>”、“<”或“=”)。图中a点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75,a点对应温度(T4)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由此知T4 298K,(选填“>”、“<”或“=”)。
(4)格哈德·埃特尔证实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历程,使反应物化学键更易断裂,活化分子百分比增多
C.过程①③④会放出能量,过程②需吸收能量
D.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生成物的化学键难以形成
(5)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要经过铜氨溶液处理以除去 CO,反应为:[Cu(NH3)2]2++CO+NH3 [Cu(NH3)3CO]2+ ΔH<0。
①铜氨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是 。
②吸收CO后的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再生,恢复其吸收 CO的能力,可循环使用,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发生歧化反应:
B
已知呈红棕色,将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
与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
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
镁能在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NH3
1130
870
680
530
400
290
200
CO2
1.713
1.194
0.878
0.665
0.530
0.436
0.359
ΔH(kJ·ml-1)
-92.2
ΔS(J·K-1·ml-1)
-198.2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考前模拟(南通四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考前模拟(南通四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示,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是,用消除的反应为 ,沙丁胺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