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01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02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八),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犀利(xī) 瞭望(liá) 陨落(yǔn) 首当其充(chōng)
    B.热衷(zōng) 希冀(jì) 暄闹(xuān) 金碧辉煌(bì)
    C.吮吸(shǔn) 隧道(suì) 琐屑(xiè) 茅塞顿开(sè)
    D.呵护(hē) 载重(zǎi) 冗长(rǒng) 消声匿迹(xi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项,瞭望(lià), 首当其充_首当其冲;B项,暄闹-喧闹;D项,D.载重(zài);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 “零落成泥碾作尘”,
    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2)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禾苗上 的月光,溪流上 的月光……月亮无时不在乡村美景上留下时间的烙印。
    A.虽然 但 跳动 飘摇 B.宁可 也 飘摇 跳动
    C.即使 也 跳动 飘摇 D.不但 而且 飘摇 跳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第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与“绝不”形成一种选择关系,带有取舍的意味,所以要选择“宁可……也不”的搭配,只有这个关联词语才能充分体现陆游的气节;第二句,“飘摇”指在空中随风摇动,“月光”与“禾苗”的随风摆动相一致,“跳动” 是指一起一伏地动或一明一暗地闪动,与“溪流上”正好相称。故选B。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些家喻户晓的形象已成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①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②近600余件作品激扬向上,充满生气,无不体现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③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④其中,李可染的中国画《榕树水牛》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墨色淋漓,意境深远,最受观众喜爱。
    A.“这些”是代词,“的”是助词,“深厚”是形容词,“墨色淋漓”“意境深远”都是主谓短语。
    B.“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一句中,“形象”做主语。
    C.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无不”删掉。
    D.将带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为④①③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B.主语是”中国美术馆”,“形象”是介词“以”的宾语;
    C.前后矛盾,删去“近”或“余”;
    D.①句是针对前文的举例,③句中的“这”,指的是“精品力作”,④句“其中”,讲述作品中的特殊例子,②句总结作品特点,故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A。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瀛,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B.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C.《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统治者是马,有一种形状像人的畜牲名叫耶胡,他们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光的石头。
    D.《繁星·春水》表达了诗人冰心对自然、童年、母爱的赞颂之情,虽是“零碎的思想”,却蕴藏着朴素而深邃的哲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C.“慧骃国的统治者是马”表述不正确。在“慧骃国”,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故选C。
    (2)名著阅读(3分)
    阅读《艾青诗选》后,小语和小深进行交流,下面是他们对话,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煤的对话(节选)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小深:我很欣赏《煤的对话》。“煤”这个意象是(1) 的象征,它有超“万年”的历史,被深埋在地下,沉默着,心里有着“过深的怨愤”。这样的诗更能够体现艾青早年诗歌的风格。
    小语:有道理。我们在把握诗歌意象时,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小深:对的。这首诗里除了“煤”这个意象,还有“火”这个意象也很关键,它象征着(2) 。
    【答案】 受苦受难、饱受屈辱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 希望、光明、爱国救国的热情、改变命运的机会,任意写到其中一个或其它理解正确的答案都可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
    第一空,《煤的对话》“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此处运用拟人手法,让“煤”自报家门,自报历史。这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使人感到煤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它有它的苦难,更有它的祈盼,这正如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次的苦难,他们经受着各种压迫和剥削,默默地在社会的最低层生活。结合“死?不,不,我还活着——”,可知:“煤”虽然深处底层,但他们并没有“死”,一旦遇到新的契机,遇到新的思想,他们便会燃烧起涤荡旧世界的冲天大火。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煤”象征着受苦受难、饱受屈辱压迫和剥削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二空,《煤的对话》里末句提到了“火”的形象,有人质疑煤已经死去。煤说“我还活着”,并说“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以煤的口吻,表现了煤对于火的强烈的渴望,因为煤遇到火后就会燃烧,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热量与光明。而它对于燃烧迸发出强烈的热量与光明的渴望,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光明与希望,对于祖国富强的机会的强烈渴望,蕴含着作者热烈的爱国热情,表现只要有爱国热情,有改变国家的机会,有希望与光明,就会如同煤遇到了火一样,重新焕发出巨大的能量,让世人为之惊叹。所以这里的“火”象征着希望光明、爱国救国的热情、改变国家的机会。
    5.古诗文默写(6分)
    (1)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3) ?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小住京华》
    (4) ,不宜异同。《出师表》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渴望重新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 ?
    【答案】 雾凇沆砀 燕然未勒归无计 俗子胸襟谁识我 陟罚臧否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详解】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凇、沆、砀、勒、襟、陟、臧、否、遣、冯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夜思中原
    南宋·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①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②。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注释】①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这里指礼乐制度昌盛之地。②天阊(chāng):天门,此处指朝廷。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过零丁洋》诗中第一句,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历经磨炼,对艰难困苦无所畏惧。
    B.《夜思中原》诗中三、四句,落笔自身,追述诗人当年为国家挥洒血泪的辛酸往事。
    C.两首诗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描绘优美景象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D.沉郁悲壮的风格在古典诗词中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两首诗全都体现了这种风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对比阅读。注意题干要求找出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C.《过零丁洋》中“四周星”指的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所以这首诗没有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而《夜思中原》中所描写的“夜月冰霜重,春风草木荒”意思是中原的山河冷月映照浓重冰霜,汴京故宫春风吹拂着野草桔树满眼荒凉,描绘的景象皆是萧条破败的光景,并不优美。所以C项中“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优美景象”理解不恰当;
    故选C。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登泰山记(节选)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①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②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③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注释】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磴(dèng):石级;③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日更定矣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遂至其巅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古谓之天门溪水 莲,花之君子者也
    D.世皆谓之天门云 火伴皆惊忙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答: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3分)
    答: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甲乙两文虽同为“记”,都有所不同。乙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以 和描写为主,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甲文则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 、抒情的色彩。(两处都填表达方式)
    【答案】
    7.C
    (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喜或悲。
    (2)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 记叙 议论
    【解析】
    7.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
    A.是:这/这;
    B.遂:于是,就/于是,就;
    C.之:代词,它/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皆:全,都/全,都;
    故选C。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喜,悲 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谓(称为)、余(我)、至(到)”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9.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意思是: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分别叙写了“我”的三个行为,依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选文【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以作者的游历的行踪为线索,写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主要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表达了作者兴奋和喜悦之情。据此,第一空应该填写“记叙”。
    选文【甲】以“嗟夫”开启,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些古代的仁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在议论抒情中作者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据此,第二空应该填写“议论”。
    【点睛】参考译文:
    【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
    【材料一】
    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的体质指数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其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体质指数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小于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它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中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2017年04A期,有修改)
    【材料二】
    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源于食物。通过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活化后才能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需要经过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就要有意识地吃以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肉或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红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修改)
    【材料三】
    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 7:40~12:20, 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 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午休。
    下午 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晚上 18:30~21:10,上晚自习;22:30熄灯体息
    周末及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馒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2分)
    【答案】肥胖是成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值(或体质指数)大于或等于25的身体超重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给事物下定义。解答此题,细读题干可知答题范围在【材料一】中,然后细读这则材料中的几段话,抓住关键句子“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正常范围为18.5-24.9,小于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等,用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述。
    1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下面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标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3分)
    【答案】①植物合成维生素D2 ②食物摄入 ③活性维生素D ④廋素(或脂肪抑制素) ⑤增加能量消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答题范围是先找【材料二】,再找【材料一】,然后细读这两则材料,①处抓住关键句子“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可以明确答案,②处抓住关键句子“通过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分为两类”可以明确答案,③抓住句子“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活化后才能变成活性维生素D”可以明确答案,④抓住句子“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明确答案,⑤抓住句子“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中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可以明确答案,最后结合句子概括回答即可。
    1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3分)
    【答案】王朋可能患肥胖症。一是他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量严重不足;二是户外运动少,过少晒到阳光,不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细读【材料三】,明确其主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了说明,最后从这两个角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可以抓住相关句子“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鸡蛋的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结合王鹏的习惯进行分析,回答时先要明确表态,再分条阐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敬畏一棵树
    ①在家乡,有一棵银杏树,可以称之为古树了,树干很粗,也很丑,树干上斑斑驳驳的,显露出一些会说话的疤痕,关于它的传说好多,但没有人能说出它的树龄。
    ②小时候,只知道银杏树很神,它不仅可以预知村里老人的死亡,还可以帮助生病的人治病,人们都很敬畏它,它就成了我们居住地的神灵。
    ③关于银杏树的故事,我更多的是从奶奶那里听说的,但奶奶也始终没有讲清楚银杏树的来历,好在人们对于银杏树的历史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围绕银杏树的传奇或者弥漫于迷信的崇拜,于是,在家乡的风中就有了那些令人神往的密码和飘逝的沧桑,以及刻骨铭心的回忆。 银杏树的树干要四个成年人合抱,树干上的沧桑让人觉得时间是一把刀,它不仅雕刻了世间繁华与快乐,也着意雕就了生命的飞逝与彷徨,特别是银杏树树干上那些死亡的树衣,和裸露于地表不断衰败的树根,它无不向人昭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只要有银杏树在,它就像一种禅意的神谕,不断招引着那些远足儿女和迷茫的灵魂。只要是我们村庄里走出的人,没有谁可以忘记刻着村庄密码的银杏树的。
    ④很多有关银杏树的味道,是从村庄语言的告白里获取的,大人们取银杏树的树皮,洗净捣碎,治愈了许多疾病。 秋天收集银杏树树叶,洗净晒干,留着备用,但我没有看到过银杏树果,老人们说,这棵树是雄树,不会结果,到现在为止,我既没有求证过,也没有过分去纠结这件事,我只知道银杏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⑤银杏树上有一处好大的伤痕,记得,银杏树上的那处伤疤是因为一次雷击,雷击折断了一枝树枝,而且将一块树干烧出一个大洞,里面黑乎乎的,很是瘆人,小时候因为没有通电,一到晚上不敢一个人经过银杏树旁,特别是阴雨天,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银杏树的阴影中。在还不能解释雷击的农村,雷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银杏树的神秘和敬畏。
    ⑥银杏树下有一口井,这口井,也如银杏树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象征,那时,整个村庄都从这口井取水,无论怎么取,这口井都没有干涸过,可以说,是这口井养育了我和整个村庄。
    ⑦一棵树和一口井,不仅相得益彰,也情趣相投,用共同的语言谱写了乡村的生活乐章。曾几时,那些围绕银杏树和一口井的故事,在不断淡化,甚至是在断裂和彷徨,而银杏树仍然坚强的生长在父亲的心里,那口井里,仍然有母亲的身影,远逝的只是时间的轮回,不变的是云朵下永远无法释怀的乡音。
    ⑧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有一天,父亲打电话给我,说村里要对银杏树采取保护性措施,要对银杏树的记忆做一次文字总结,让我根据银杏树的树龄和它的价值,写一段文字说明,让人们对古树有清晰的解读。
    ⑨为此,我回家了一趟,再次来到银杏树跟前,审视了好久,又仰望好久,那种敬畏又一次油然而生,但当我看到银杏树下,那口井干涸了时,我不禁黯然神伤,我突然觉得,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当村庄不断走向消失的边缘时,那些附着在村庄之上的物象,也将随着逐渐飞逝。
    ⑩生命的脆弱就在于爱的孤独,当一种爱失去它相濡以沫的话语时,再多的忏悔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时间即将远去,那口井即将远去,村庄也即将随之远去,难以远去的是心里关于那棵树的印记。
    ⑪从另一个角度,每一次与父母的相见,就像对于银杏树一样,当父母像两棵树一样坚守在家乡的老屋时,他们心里的那口井也随之越来越接近干涸的边缘,而我们就成了那些远飞的背影。
    ⑫所以,我想从敬畏生命的角度,去解读对银杏树的敬畏。敬畏一棵树,就是敬畏一次生命的旅程,就是敬畏一颗心回归。
    14.围绕这棵“神”的银杏树,作者先后写了它的故事→ → →伤痕,从而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3分)
    15.品析语言。(4分)
    (1)只要有银杏树在,它就像一种禅意的神谕,不断招引着那些远足儿女和迷茫的灵魂。(从修辞的角度)
    答:
    (2)曾几时,那些围绕银杏树和一口井的故事,在不断淡化,甚至是在断裂和彷徨,而银杏树仍然坚强的生长在父亲的心里,那口井里,仍然有母亲的身影,远逝的只是时间的轮回,不变的是云朵下永远无法释怀的乡音。(从写法或用词的角度)
    答:
    16.结合全文,概括“我”敬畏这棵银杏树的原因。(3分)
    答:
    17.本文标题是“敬畏一棵树”,为何要写到“一口井”?(3分)
    答:
    18.请对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4分)
    答:
    【答案】
    14. 树干 味道
    15.(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银杏树比作禅意的神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已牢牢地镌刻在远离家乡的人们心中,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之情。
    本句运用了“对写法”,主观上写银杏树“坚强地生长”在父亲心里,客观上反写父亲将银杏树放在不可撼动的位置,表达了父亲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 (或:“坚强地生长”这一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银杏树在父亲心中不可撼动的位置,表达父亲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
    16.弥漫着预知老人死亡的传奇故事;帮助生病的人治病;雷击更增添了其神秘感。
    17.这口养育了“我”及全村人的井与银杏树相得益彰,更增添了“我”对银杏树的敬畏之情;井的干涸隐喻后文“我”不再需要故乡及父母的养育。
    18.结构上:照应标题及开头,篇末深化中心;内容上:敬畏这棵树就是敬畏所有生命的存在,敬畏一颗远离乡村,远离故乡,远离父母,却依然心系故园,心念亲人的感恩之心。
    【解析】
    14.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第一空:根据第③段中的“银杏树的树干要四个成年人合抱,树干上的沧桑让人觉得时间是一把刀”可得:树干。
    第二空:根据第④段中的“很多有关银杏树的味道,是从村庄语言的告白里获取的”可得:味道。
    15.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它就像一种禅意的神谕”把银杏树比作禅意的神谕,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后句“只要是我们村庄里走出的人,没有谁可以忘记刻着村庄密码的银杏树的”可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银杏树已牢牢地镌刻在远离家乡的人们心中。神谕是让人敬畏的,所以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之情。
    (2)“而银杏树仍然坚强的生长在父亲的心里”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说父亲一直记得银杏树,银杏树在父亲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却说银杏树“坚强地生长”在父亲心里,这叫“对写法”,联系人物感情可知,表现了父亲对银杏树的喜爱与敬畏。
    16.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它不仅可以预知村里老人的死亡,还可以帮助生病的人治病”可得:弥漫着预知老人死亡的传奇故事;帮助生病的人治病;
    根据第⑤段中的“雷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银杏树的神秘和敬畏”可得:雷击更增添了其神秘感。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联系第⑦段中的“一棵树和一口井,不仅相得益彰,也情趣相投,用共同的语言谱写了乡村的生活乐章”可知,这口养育了“我”及全村人的井与银杏树相得益彰。根据“银杏树仍然坚强的生长在父亲的心里,那口井里,仍然有母亲的身影,远逝的只是时间的轮回,不变的是云朵下永远无法释怀的乡音”可知,更增添了“我”对银杏树的敬畏之情。
    联系第⑨段中的“但当我看到银杏树下,那口井干涸了时,我不禁黯然神伤,我突然觉得,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当村庄不断走向消失的边缘时,那些附着在村庄之上的物象,也将随着逐渐飞逝”,第⑪段中的“他们心里的那口井也随之越来越接近干涸的边缘,而我们就成了那些远飞的背影”可知,井的干涸隐喻后文“我”不再需要故乡及父母的养育。
    18.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从结构上看,画线句与标题“敬畏一棵树”和首段中的“在家乡,有一棵银杏树,可以称之为古树了”相呼应。画线句位于文末,表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故园与亲人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从内容上来看,画线句解释了“敬畏一棵树”的含义。“敬畏一次生命的旅程”,说的是敬畏所有像银杏树一样的生命。“就是敬畏一颗心回归”中的“回归”指的是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亲,却依然心系故园,心念亲人的感恩之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史学强 苏浩翔
    ①一条题为《独腿小伙的滑雪梦》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关注。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站在了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回转(LL1级)的赛场上,并且斩获了该项目的金牌。他就是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
    ②在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的我们,在不同时期也会遇到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那些难以跨越的障碍、难以突破的极限、难以实现的目标……如果踟蹰不前,失去前进的动力,人生就会失掉很多精彩。挑战和机遇并存,挫折和成长同行,唯有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跨过沟坎,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到达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③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没有想让它变成可能。”很多时候,当我们轻言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时,实际上是从思想上已经否认了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然而古往今来无数奇迹的诞生,却印证了很多“不可能”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些“不可能”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它,不妨先冷静思考“不可能”是否真的不可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应该退缩放弃,要相信,只要努力争取,“不可能”终能变成可能。若总是暗示自己“不可能”,就算有能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也会丧失机会,最终让自己碌碌无为。
    ⑤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当我们国家用运行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万次的老式计算机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时,有人断言“不可能”。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上太空;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回收成功……我国航天事业诸多“第一”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干劲,不断闯关夺隘,从而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由此可见,当面对诸多“不可能”时,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这样才能把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现实。
    ⑥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过程更是遍布荆棘坎坷,那些数不清的阻挠困扰、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决心和意志。有些人之所以认为某件事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觉得没有实现的可能,也不是他缺乏对成功的渴望,而是缺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持。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只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对坚持的要求更高。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咬紧牙关,不懈前行,哪怕再累、再难、再苦,也不停下脚步,就能在一路攻坚克难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收获人生的精彩、事业的奇迹。
    选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0.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1.选文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答:
    2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充当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一经亮相就惊艳世界,也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学一举领先世界水平。这背后,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和科研团队22年的辛勤付出、攻坚克难。特别是在为“天父眼”项目选址的时间里,南仁东寒暑无惧、风雨无阻,走遍了贵州省上百个窝凼,在乱石和泥土中摸爬滚打、上下求索。凭着“不教一日闲过”的勤奋和坚韧,南仁东和他的科研团队一步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答:
    【答案】
    19.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以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的事例引出论题,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21.不可以,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从思想和行动的层面来论证论点,是递进关系,并且与后面“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一句相照应。
    22.可以,南仁东率领团队攻坚克难,把梦想变成现实,能够证明论点“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解析】
    19.本题考查论点的提炼与概括。
    论点是表达观点的陈述句。一般位于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等位置,也可以结合段首的分论点或其他关键词句概括。
    根据第①段“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与第②段“挑战和机遇并存,挫折和成长同行,唯有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跨过沟坎,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到达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知,这两段共同提到了“不可能”,是在为引出第③段面对“不可能”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服务的;根据第③段“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可知,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面对“不可能”,我们可以怎样做。故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根据第①段“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可知,第①段着重介绍了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的故事。在内容上,这是举例论证,借助武中伟的事例证明论点“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结构上,在第①段讲述武中伟的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
    2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论证结构。对于此类试题解答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看它是否与前文的某个句子相照应;二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根据第④段“很多时候,当我们轻言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时,实际上是从思想上已经否认了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在面对一些‘不可能’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它,不妨先冷静思考‘不可能’是否真的不可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应该退缩放弃,要相信,只要努力争取,‘不可能’终能变成可能”与第⑤段“当面对诸多‘不可能’时,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这样才能把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现实”可知,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从思想和行动的层面来论证论点:在面对“不可能”的事情时需要先在思想上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否定,要相信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在思想上明确之后,才能够落实到行动,才能够从行动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破解难题、摆脱困境,变“不可能”为“可能”。因而这两段在逻辑关系上属于递进关系,故不可以调换,调换之后逻辑就会混乱。
    22.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判断材料能否做论据,要将材料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各个段落的观点进行比较,若材料表达的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或某一段的观点一致(相似),则表明所给材料可作为文章(或某一段)的论据;反之,则不能作为文章(或某一段)的论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根据材料“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一经亮相就惊艳世界,也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学一举领先世界水平。这背后,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和科研团队22年的辛勤付出、攻坚克难”可知,“中国天眼”的研发是南仁东团队辛勤付出、攻坚克难的结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原本“不可能”的梦想变为实际的现实。这在逻辑上本文的中心论点相符合,故可以充当本文的论据。
    四、写作(5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欣赏美景时,大自然馈赠的万物之声,可以是面对困难时,老师给予的谆谆教诲;也可以是成长之路上,父母口中的殷切期盼……在这些声音中,有哪些让你无法忘却,至今萦绕在心底?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比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
    留在心底的声音
    世间有无数美妙的声音,每个人的心底也有一个重要的,带给我们力量的声音。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去参加我自从学琴以来的第一次上台演出。望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我心中便开始紧张起来,有那么多人会在演奏时看着我啊!看着一个个上去的同学弹奏都有失误,我开始担心起我的演奏来。母亲也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肩头,把嘴凑到我的耳边,说:“别紧张,加油!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
    轮到我上台了,我心中还是不禁浮现出一个个问题,如果音弹错了怎么办?如果节奏没卡上怎么办?如果忘谱了怎么办?如果换音色晚了怎么办……想到这些,我的手心开始冒冷汗,心情也愈发紧张沉重了,上还是不上?我犹豫不决。上去如果曲子没弹好极有可能遭到质疑,不上会被认为是胆小鬼,爸妈与老师也会失望,我心中也会过意不去。准备了这么久不能因紧张而退缩,即使结果不尽人意,我也要努力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于是我一咬牙一跺脚,一大步跨上了舞台。
    静静地走上了舞台,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琴前,双腿止不住地颤抖,双手也略微僵硬,手指在琴键上蠕动,一下,两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母亲在赛前对我说的那句话,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在这一瞬间突然消失。这一刻,我的双手焕发了其应有的活力,在琴键间自由地跳跃、回旋;这一刻,我与美好的音乐融为一体;这一刻,美妙的琴音夹杂着掌声不时传入我的心中!
    在那之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响起母亲的声音,那声音总会给我力量,让我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困难。
    留在心底的声音,给我力量的声音。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审题可知,要求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声音,多种多样,时刻存在。有些声音却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或许是父母的叮咛,或许是故乡熟悉的蝉鸣,又或许,是来自同桌的温暖问候,也或许是童年朋友们无忧无虑的笑声,又或许是偶然听到的代表着新生命降生的婴儿啼哭声,或许是升旗时庄重的国歌声。题目给出了固定的范围:留在心底的声音。“留在心底”明确点出这个声音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给我们带来美好回忆,难以忘怀的声音。或许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声音,或许是让我们备受打击,但也让我们奋起直追的声音,总而言之,这个声音留在记忆深处,让自己印象深刻。写作时可结合思乡、父母、师长、同学的情感等方面展开。立意上,注重这种声音带给自己的独特记忆,选定一个核心,主要描写一种或某一场景的声音,集中突出其中的情感。
    2.构思选材。本题是比较典型的记叙文题材,可在文章中适当抒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可选择印象中留给你深刻印记的声音,如初三压力倍增的日子里,母亲那一句“努力吧,妈妈相信你可以的”让我在繁重的学习中感受到妈妈的爱,支持着我一路前行。记叙时要注意写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重点放在发展和高潮上,详略得当,突出主题。切忌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单纯描写声音,应该与当时的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描写过程中要熟练使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突出声音中自身的情感。记叙文尤其要注重在抒情前的氛围烘托,情节铺垫,明确某一特定的声音,集中描写,其余为辅,各个事件中要有明显的联系。
    题目二
    留住沉香
    没有错,我们不能否认,在比较之中,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来完善自身。但你可曾想过,总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你永远是多么可悲。那一段原本属于你的“沉香”因你耽于比较被你慷慨地挥霍掉了。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有一段沉香在你心头萦绕。没有错,它只属于你自己。此刻,如果别人已将沉香释放,请你不必羡慕,认真自我反省。上帝钟爱他的每一个子民,你的潜质、潜能、潜力,还需你自己去挖掘、开发。毕竟,走在别人踏平的路上,虽然安逸,却终究少了一份奋斗的乐趣。你必须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路上种上花朵,让你的香气冲破天际。
    如果你是天山上的一株雪莲,多年的风吹雪浇,已让你的内心无比坚强;多年的天寒地冻,却让你的激情愈发火热。你只需用心中的那团火焰燃烧自己,将自己融化成一滴快乐的雪水,带着那天山神圣的清香出发吧!
    困境中,我总感到前路茫茫,但我的脚下却确实踩着大地。尽管道路崎岖,脚印却一路清晰。我坚信自己就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或是那艳丽热情的政瑰,只要拥有那一份坦然的心境,就不怕路途上的坎坷荆棘,就不怕路人的说三道四。我一次次撞击着看似可怕的礁石,我用美丽的浪花告诉它们,我不怕,我高高跃起,向着前方振臂高呼:“大海,我来了!“余光里,我的身后,一路激昂,一路清香。
    将来走在中考的路上,我也应该这样,拥有那份坦然和自信。然而现在的一次次的冲击,总是迈不出大步;一次次考试的失利,似乎让我身上的沉香也变得黯淡。看着同学们尽情地释放着香气,我毫不心动。因为我深知,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实力若在,信心若在,我那沉淀已久的清香必然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去比较。”我现在,更愿意做一只养精蓄税的蝶蛹,任凭那些破蛹的蝶儿们去斗艳吧,待到我破蛹而出之时,必定艳惊四座!
    我现在,更愿意做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或玫瑰,任凭那些早已开放的花儿们去争春吧,待到我开放之时,必定清香袭人。
    我高兴,我留住了我的沉香。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从材料中可知印度哲学大师奥修的话强调了比较的弊端。“有人说”的话强调了比较的积极作用。因此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围绕“比较”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讲述一段“比较”的经历,或论述“比较”的利与弊,辩证地看待“比较”等等。总之,文中体现出的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例如写记叙文时,可围绕自己因为与他人比较而奋勇前行,战胜自己缺点的经历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如果写议论文,可旗帜鲜明地提倡比较:此较,可区分熟轻孰重,谁主谁次,谁先谁后,谁对谁错,方明白优劣高低,有利于确定奋斗目标,选择行进路径,抵达成功彼岸;比较,可借鉴他人经验教训,避免摸索,少走弯路,汰劣择优,找到成功捷径。或论述“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和“每个人都有一段沉香”,从反面论述,在坚信“存在即合理”“人皆可为尧舜”的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还可以辩证地看待“比较”,如倡导比学习,不比吃穿;比奉献,不比享受;比拼搏,不比父母背景;比精神风格,不比安逸享乐等等。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应注意选取典型的素材,注意详略得当。
    相关试卷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