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32252/0-17094303411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习题,共2页。
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知识框架一、走进微观1.物质是由分子或 原子 组成的。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 原子 的存在;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 电子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带 正 电;20世纪60年代,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 夸克 组成的。二、看不见的运动1.分子之间存在着 空隙 。2.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且两种力 同时 存在。三、探索宇宙1.西欧的“地心说”:地球居于 中心 。2.1543年, 哥白尼 提出了“日心说”。3.1609年, 伽利略 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4.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一个太空人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杨利伟 。要点突破一、微观粒子例1 下列关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中错误的是( B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解析】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故B错误,A、C、D正确。故选B。 二、分子动理论例2 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破镜难重圆”说明分子之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解析】A.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B.花香四溢是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故C错误;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但仍能发生扩散现象,分子之间仍存在空隙,故D错误;故选B。 三、探索宇宙例3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 地心 说。1400多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 日心 说,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宇宙。此后,物理学家 牛顿 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天体运动。【解析】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物理学家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天体运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