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蓝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寒假学习质量评估化学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B. 风力发电C. 矿石粉碎D. 电灯发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食物腐败,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风力发电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电灯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N2占空气总体积的78%,O2占空气总体积的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择A。
3.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易拉罐 B. 青铜器
C. 青花瓷D. 硬铝
【答案】C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任你下载,家威杏 MXSJ663 全网最新,性比价最高【解析】
【分析】
【详解】A、易拉罐一般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铝合金属于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青铜器由青铜制成,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青花瓷由陶瓷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B. 干冰C. 青铜D. 石油
【答案】B
【解析】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详解】A、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溶于水的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C、青铜主要是含有铜、锡的合金,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石油主要含是烷烃、环烷烃等多种有机化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科学成果中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有关的是
A. 提出分子学说B. 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C. 编制元素周期表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规范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B. 滴加液体
C. 量取液体D. 塞橡胶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取用固体块状药品应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使药品滑下。不能直接将药品投入试管,以免砸破试管。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以免碰触试管内壁,污染胶头滴管进而污染试剂。正确。
C、量取液体药品,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错误。
D、塞橡胶塞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用力按压,以免损坏试管,错误。
故选B。
7.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H2B. O2C. N2D. 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
C、氮气不可燃、不助燃,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如图是稀土元素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是168.9g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有100个电子
D.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9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的最下方的数字,指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所以相对原子质量是168.9,故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大部分都是以“钅”为偏旁(除金属汞以外 ),非金属以“石”“氵”“气”三种偏旁分别代指固体、液体、气体(常温下),所以铥是以“钅”为偏旁,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单元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9,所以原子核外有69个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由选项C分析可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69,故符合题意。
故选D。
9. 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香草醛属于氧化物B. 香草醛中含有19个原子
C. 香草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gD. 香草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香草醛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香草醛由分子构成,每个香草醛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9个原子, 不符合题意;
C、香草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8+8+16×3=15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
D、香草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6×3)=2:1,符合题意。
故选D。
10.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
C. 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热水除了提供热量,也隔绝了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错误。
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定会燃烧,如水中白磷不与空气接触,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燃烧。错误。
C、红磷着火点远高于80℃,未达到红磷着火点,红磷不燃烧。
D、向水中白磷通氧气,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会燃烧。正确。
故选D。
11.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不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B、用明矾处理自然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明矾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C、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
D、用水灭火,是因为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乙烯是一种常用的水果催熟剂,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二氧化碳制得,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22:1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乙、丙、丁的化学式依次是CO2、H2、C2H4、H2O,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丙和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表示为:。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也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裂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分子的总数为2+6=8个,反应后分子的总数为1+4=5个,即每反应8个分子,就会生成5个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所以甲、乙的质量比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木炭粉和铁粉均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的镁粉,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过滤,除去过量的镁和生成的铜,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实验小组设计“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 将金属铁丝、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稀盐酸中
B.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 将金属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
D. 将金属铁丝、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氧气瓶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金属铁丝、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银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可得出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将金属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铜、银均与硫酸亚铁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D、将金属铁丝、铜丝、银丝放入到相同的氧气瓶中,常温下,三种金属均与氧气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纵坐标为氢气质量,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甲>乙>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呈反比,结合图像得知,相对原子质量有大到小的顺序应为:丙>乙>甲,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在反应结束前相同时间内得到氢气质量更多,根据图像判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为:乙>甲>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守恒,硫酸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的氢元素,所以消耗硫酸由多到少的顺序与生成氢气有多到少的顺序一致:甲>乙>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1)下图为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前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收集到氢气的是玻璃管________(选填“a”或“b”)。
(2)实验室中常通过________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
(3)井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其硬度。
(4)下图1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2。
①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②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a
(2) ①. 过滤 ②. 玻璃棒 (3)煮沸
(4) ①.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②. 往瓶中吹气,瓶内压强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水能从吸管喷出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纯水不导电,实验前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a管与负极相连,产生是氢气;
【小问2详解】
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故实验室中常通过过滤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小问3详解】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4详解】
①水能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②往瓶中吹气,瓶内压强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水能从吸管喷出。
17.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次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冬奥”。
(1)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
(2)由图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分子间间隔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料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3)在冰丝带冰面以下,铺设有长达120公里的不锈钢制冷管道,不锈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实验中一氧化碳体现___________性。
【答案】(1)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
(2) ①. 化石资源制氢 ②. 小 ③. 清除可燃物
(3) ①. 不锈钢 ②.
③. 还原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故可实现“零排放”;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
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加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料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小问3详解】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硬度较大的是不锈钢;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一氧化碳得到氧,体现了还原性
18. 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若选择装置E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时,表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F,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
(4)实验室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水从_______(填“m”或“n”)排出。
【答案】(1)酒精灯 (2) ①. A ②. ③. 催化 ④.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3) ①. 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③. 溶液变红 (4)m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若选择装置E收集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明气体收集满了;
【小问3详解】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F,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红;
【小问4详解】
实验室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从n端通入,则水从m排出。
19. 熔喷布是生产口罩的主要材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熔喷布的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提出问题】熔喷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
②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碳、氢、氧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图连接装置;
③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④装入相关试剂后,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的O2。
上述部分实验操作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每种操作只选一次)。
【实验分析】
(1)装置B中观察到_________,证明生成了水。
(2)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尾气中检测不到________,说明样品充分燃烧。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讨论交流】装置B和装置C_____(选填“能”或“不能”)调换位置,理由是_______。
【答案】 ①. ②①④③ ②. 无水硫酸铜变蓝 ③. 二氧化碳##CO2 ④. ⑤. 一氧化碳##CO ⑥. C、H ⑦. 不能 ⑧.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
【解析】
【分析】
【详解】实验操作:
首先连接装置,对于有气体参与反应的装置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相关试剂后,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的氧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影响实验结果,最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顺序:②①④③;
实验分析:
(1)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故装置B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了水;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尾气中检测不到一氧化碳,说明样品充分燃烧;
得出结论:
熔喷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可能含氧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
讨论交流:
装置B和装置C不能调换位置,理由是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
20. 煤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1)煤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需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
(2)水煤气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实现CO和水蒸气的“转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上述流程中利用氮气、氢气合成氨气(NH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合成物”中的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以下。
(4)上述流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时还有水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一种)。
【答案】(1) ①. 不可再生 ②. 风能(合理即可)
(2)
(3) ①. 物理
②. 化合反应 ③. -33.35
(4) ①.
②. N2或H2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一氧化碳和水在铜的催化下受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氮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要将“合成物”中的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以下,此时氮气和氧气蒸发出来,但是没有达到氨气的沸点,氨气不能蒸发出来;
【小问4详解】
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由图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2、H2。
21.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1)为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1中C的数值为___________。
②曲线________(选填“Ⅰ”或“Ⅱ”)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
③对比分析图2中________(选填“a”、“b”、“c”或“d”)两点实验数据,可比较锥形瓶内的反应速率。
(2)小组同学称取12g大理石样品,将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①12g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g。
②计算反应结束时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①. 10 ②. Ⅰ ③. ac或bd
(2) ①. 10 ②. 解:设反应结束时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x=4.4g
答:反应结束时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故除了碳酸钙的颗粒大小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故图1中C的数值为10;
②粉末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故曲线Ⅰ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
③对比分析a、c点可知,产生相同的气压时,a所需时间短,说明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快;对比分析b、d点可知,相同时间内,b产生的气体多,气压大,说明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故填:ac或bd;
【小问2详解】
①由表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12g-9g=3g,第二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9g-6g=3g,说明每加入20g稀盐酸,消耗3g碳酸钙,第4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3g-2g=1g,说明第4次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的质量,故12g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12g-2g=10g;
②见答案。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酒精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用明矾处理自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
D
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
水和二氧化碳都能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C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Mg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镁粉,过滤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质量/g
9
6
3
2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碧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碧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5 分钟时是否完全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