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课件
展开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地理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2.水循环与水资源。(1)不同水体的自然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2)人类用水超过水体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
(2)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解析:第(1)题,海陆间的水循环主要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组成。第(2)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蒸发。
答案:(1)D (2)C
一、 单项选择题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①代表下渗 B.②代表蒸发C.③代表地表径流 D.⑤代表水汽输送2.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减弱 B.②增加C.④减少 D.⑤减少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A错误。②是由地表水转为大气水,代表蒸发,B正确。③为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代表下渗,C错误。④为地下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下径流,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
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砂石覆盖,对大气降水影响较小,A错误。②是地表水转为大气水,代表环节是蒸发。砂石覆盖能减少蒸发,B错误。④为地下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下径流,覆盖砂石,有利于雨水的下渗,能够增加地下径流,C错误。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覆盖砂石,利于雨水下渗,从而可以减少地表径流,D正确。故选D。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汛期出现主要季节分别是( )A.雨水、冬季B.高山冰雪融水、夏季C.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D.雨水、夏季
4.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下列应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B.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节水意识C.淡化海水,增加淡水供应量D.防治水污染,保证淡水质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上海市运用雨水绿色渗滤生态系统,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在非雨季将生态净化后的雨水重新用于绿地浇灌。下图为雨水渗滤生态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水汽输送增加 B.下渗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6.该种雨水处理方式,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A.缓解城市缺水状况B.加重城市内涝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D.提供工业用水
5.BD 6.AC 第5题,根据图文材料,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会使下渗量增加,B正确;不会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环节,A和C错误;下渗量增加,会使地下径流增加 ,D正确。故选BD。第6题,根据题意,非雨季将转化后的雨水重新用于绿地浇灌,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A正确,雨季过滤储蓄雨水有利于减轻城市內涝,B错误;该雨水绿色渗滤生态系统有净水功能,可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C正确。非雨季将转化后的雨水重新用于绿地浇灌,不是提供工业用水,D错误,故选AC。
我国西南地区某市江山交错,起伏剧烈,多喀斯特地貌,常年多雾。下图示意该市1960—2020年四季降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7~8题。
7.该市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该市降水从东北至西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河流 B.地形、光照C.河流、光照 D.季风、地形7.AB 8.D 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较少,AB正确,排除CD。故选AB。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降水主要是来自于季风携带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同时该地区江山交错起伏剧烈,多喀斯特地貌,因此本地降水区域差异受地形影响,因此,该市降水从东北到西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季风和地形,D正确;河流和光照对该地区降水影响较小,排除A、B、C。故选D。
北京某老住宅区局部低洼,且缺乏排水设施,大雨后内涝严重。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该住宅区内道路与花园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形成雨水花园,有效解决内涝问题。下图为该住宅区内雨水花园中雨水收集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雨水花园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A.下渗量增多 B.蒸发量减弱C.地表径流量增大 D.地下径流量增大10.利用石笼(装填了石块的笼子)作为雨水花园边界的优势是( )A.防止雨水花园积水倒灌道路路面B.石缝积累的土壤能促进植物生长C.对初期的雨水具有一定过滤作用D.增加粗糙度以降低地表径流速度
9.AD 10.BC 第9题,城市雨水花园建成后,植被绿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增加。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增大,AD正确,C错。由于植被和水域的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多,B错。故选AD。第10题,雨水花园位置低于路面,雨水花园积水倒灌道路路面的可能性小,A错。石笼装填了石块,石块颗粒物较大,石缝间积累的土壤,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植被的生长又使得雨水花园边界趋向稳定,B正确。石块间缝隙较小,对初期雨水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有利于为雨水花园植被提供相对较为清洁的水源,C正确。石笼主要对地表径流起过滤净化作用,降低地表径流的速度并不是其主要作用(地表径流速度的降低主要通过绿地等实现),D错。故选BC。
考点2 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基本因素:海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热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海水蒸发。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保持低温。(2)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3)季节分布: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3.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表层水温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4.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二、海水的盐度1.概念:指1 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2.平均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2)入海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5.海水和海洋盐类物质的开发利用。(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2)利用海水制碱。(3)发展海水养殖。(4)发展海水淡化补充淡水。
三、海水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1)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2)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对深海探测、深海航行具有一定的影响。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示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B.降水少,蒸发强C.河流补给少 D.海水利用量大
(2)该海域盐度分布规律可以表明( )A.印度洋是这里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B.北回归线处降水最少C.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D.沿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海陆轮廓、纬度等可知,该海域为红海。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主要是因为位于副热带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其次还有周围陆地上无淡水注入、海域较封闭等原因。第(2)题,读图可知,红海北部盐度高于南部,主要原因是南部海水通过海峡与印度洋相通,与印度洋存在海水交换,盐度略低。
答案:(1)B (2)A
一、 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降水量C.入海径流 D.与外海连通状况2.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红海和波斯湾纬度相似,均处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区域,因此太阳辐射和降水量不是导致两海域盐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图中显示,两海域都比较封闭,海水与外海交换少,排除D;图中显示,波斯湾有较大河流注入,稀释了海水,而红海周边几乎没有河流注入,因而使波斯湾的盐度比红海低,C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海水密度越高,同样重量的货轮吃水深度越浅。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因而其密度比阿拉伯海高,邮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后,由于密度变小,吃水深度会变深,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海水盐度与冰点(水的凝固点温度)呈负相关。下图为哈得孙湾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哈德孙湾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入海径流 ③海区封闭程度 ④海水水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哈德孙湾海区( )A.表层盐度自南向北降低B.开始结冰时间较同纬度海区晚C.表层盐度夏季较冬季低D.全年通航时间较同纬度海区长
二、不定项选择题5.(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检测)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下图为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在等值线年内变动中,甲点距大陆最近的时间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7.图中海水盐度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自河口向外海递增 B.自西向东递增C.自河口向外海递减 D.自西向东递减6.A 7.AB 第6题,图中甲点在28‰等盐度线上,甲盐度变化影响最大的应是长江径流,1月径流量最小,河水稀释作用最弱,盐度最高,甲点距大陆最近;7月河流流量最大,河口处盐度最低,甲点距大陆远;4月和10月距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7题,图中灰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海洋,从图中看,海水盐度自河口向外海递增,A正确、C错误;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海水盐度自西向东增加,B正确、D错误。故选AB。
8.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并且会随季节略有变化。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下图为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图,据此完成9~10题。
9.辽东湾海水盐度冬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水温高蒸发旺盛B.伏旱天气降水少C.辽河冬季结冰,流入辽东湾的淡水少D.西北风风力强劲,蒸发量大10.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的距离较莱州湾远的主要原因是辽东湾( )A.纬度高,水温较低B.纬度高,冬季风影响明显C.人类活动影响大D.陆地径流汇入少
9.CD 10.AB 第9题,夏季水温高蒸发旺盛,盐度就更高,A错误;辽东湾不受伏旱影响,B错误;辽河流域夏季降水量大,辽河径流量较大,对辽东湾海水盐度起到稀释作用,使得辽东湾海水盐度夏季较冬季低,C正确;相对而言,冬季风应该强于夏季风,且辽东湾纬度较高,西北风风力强劲,蒸发量大,D对。所以选CD。第10题,根据材料,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图中辽东湾地区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相比,偏离程度更大,是由于辽东湾与渤海、莱州湾相比,纬度高,冬季风影响明显,海水易结冰,AB正确;人类活动差异不大,C错误,有辽河注入,陆地径流流入较多,D错误。所以选AB。
一、海浪1.海水最基本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2.海浪。(1)定义和要素:海里的波浪。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描述海浪。(2)成因。①由风力形成。浪高越高,能量越大。②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③强风作用形成风暴潮。(3)影响:塑造海岸地貌。
二、潮汐1.定义: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4.影响: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三、洋流1.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分类。(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2)影响海洋航行。(3)影响海洋污染物,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下图为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于图中甲、乙洋流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洋流为暖流B.乙图中洋流为寒流C.甲图中洋流为寒流D.纬度未知,洋流性质无法判断
(2)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B.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C.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D.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大陆东岸
解析:第(1)题,甲图中洋流自冷水区流向暖水区,为寒流;乙图中的洋流自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为暖流。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知,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则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中
低纬,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A错误,B正确。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岸为暖流;甲图中洋流自冷水区流向暖水区,为寒流;乙图中的洋流自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为暖流。C、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A。
答案:(1)C (2)A
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冲浪爱好者利用了(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C.海啸的能量 D.波浪的能量
2.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起B.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C.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三次海水涨落D.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1.D 2.C 第1题,海面的浪潮涌动属于波浪,因此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A说法正确。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B说法正确。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二次海水涨落,C说法错误。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选C。
下图为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甲、乙洋流为暖流B.丙、丁洋流为寒流C.甲所在海域盛行西北风D.丁所在海域盛行西南风
4.下列有关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缩短了欧洲至北美洲的航行时间C.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渔场D.抑制了不同纬度海区的热量交换
二、不定项选择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发电是波浪能的唯一利用形式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C.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海水波动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
下图为8月份北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海水表层水温分布特点是( )A.随纬度增加而下降B.副热带大洋东侧低于西侧C.热带南北温差较大D.中纬度大洋东侧变幅大于西侧7.图中甲是( )A.潮汐B.波浪C.由中高纬度流向低纬度D.加利福尼亚寒流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读图,完成8~9题。
8.该日渤海湾的风暴潮灾害情况( )A.东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重B.东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轻C.西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轻D.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重9.除剧烈的大气扰动外,造成本次渤海湾风暴潮的原因还有( )A.正值天文大潮 B.位于浅海大陆架C.温带气旋活跃 D.围海造陆
8.BD 9.AC 第8题,读图可知,海水上涨幅度越大,风暴潮灾害越严重。读图可知,渤海湾西南部海水受风暴潮影响上涨幅度最大,东北部上涨幅度小,所以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故选BD。第9题,从日期看,该日为农历正月十八,正值天文大潮时期,A对;温带气旋活跃,渤海湾海水浅,推高潮水,C对;此时入海河流正值枯水期;围海造陆不是引起风暴潮的原因。故选AC。
拍岸浪能高高卷起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拍岸浪现象的存在,致使印尼苏门答腊、爪哇两个主岛几乎无天然良港。下图示意马六甲海峡及周边区域,读图,完成第10题。
2024届广东省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导航,续上表,读图完成3~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导航,考点1水循环,过程及主要环节,考点3海水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