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01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02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安徽版部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2023·安徽亳州期中] 默写。(10 分)
    经典古诗文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令我们心醉神迷。伫立江畔,陶醉在“蒹葭苍苍,(1)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洲,唱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倾慕;徘徊城头,品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慨;偶遇桃源,惊叹“(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岁月静好;遥望洞庭,欣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磅礴气势;浪迹天涯,感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挚友情。
    2. [2023·安徽淮北期中]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4 分)
    【甲】到了《___________》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乙】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___________、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_________。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bá 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méng 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琴瑟( ) 调( )协 提bá( ) méng( ) 主
    (2)“洋洋大观”中“观”的意思是( )(3 分)
    A. 看 B. 看到的景象 C.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3)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双重否定句。(3 分)
    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4)以上语段都出自朱自清的著作《___________》,语段【甲】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语段【乙】横线处依次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 分)
    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名著《经典常谈》中对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经典做了梳理与讲解。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以“走近《诗经》”为主题,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1 分)
    (1)【任务一:辨析正误】下面有关《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中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B. 孔子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C.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
    D. 《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比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
    (2)【任务二:理解运用】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诗经》中的名句”与“注解”相符。(填序号,4 分)
    A. 以雎鸠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B. 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
    C. 现在化作成语“投桃报李”,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D.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借助外力帮助自己克服弱点或弥补不足。
    (3)【任务三:归纳总结】班会后,班长作了总结,其中有两处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 分)
    ①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理想境界,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比喻和象征。②通过比喻和象征,使诗歌语言获得更大张力,本来难以言传的幻想得以再现和传达。③诗人美好的想象、敏瑞的情感会以象征、比喻的形式在鲜明的语言形象中具体化、生动化。④中国古代诗歌是运用象征和比喻的典范,它韵味悠长,可打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们的心,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魅力。
    ①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 分)
    ②语段中含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应修改为“__________”。(2 分)
    二、阅读(55 分)
    (一)[2023·安徽芜湖期中]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22 分)
    心在梅城
    王张应
    ①皖西南重镇梅城,是安徽省潜山市府所在地。梅城是我的家乡,许多时候,人不在梅城,心却在梅城。
    ②我老家在梅城往北十五千米处的黄土岭村。当年,生活在农村的我渴望进城,梅城曾是我十分向往之地。我小学和初中是在村校读的,1979 年,我来到潜山师范学校读书。遗憾的是,那时潜山师范学校不在县城,是在梅城西北潜水上游十多千米外,一个名叫白水湾的山沟里。黄土岭,白水湾,梅城,差不多连成一个三角形。读师范三年,出行基本靠两条腿走路。我常舍近求远,绕道梅城,多走三角形的一条边。原因很简单,想去梅城走走。
    ③十二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到梅城工作,在梅城安家落户。
    ④我在梅城住了五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梅城还是给我留下极深印象。走出梅城后的二十多年,我时常想,梅城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一直挂念?
    ⑤相传自古以来,此地人爱植梅花。寒冬腊月,城里城外,红梅傲雪,暗香袭人。在梅城,城市公园、路边绿化带,随处可见梅花倩影。“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一座以“梅”为名的城市里,我相信梅花的坚强、梅花的高洁一定是这座城的追求。作为一个梅城人,我希望自己身上,始终保持一股梅的气息。
    ⑥老梅城是一座建在河滩上的古镇,东西二面,皖水和潜水两条大河流经,在城东南方向会合后,便有了一个更显地域色彩的( ) ——皖河。被河水包围的梅城,从前夏季防汛压力非常大。河水水位上涨,城内的水难以外排,内涝是常事。
    ⑦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在梅城工作,住单位宿舍大院,院墙外便是梅河。梅河自梅城西北彰法山下蜿蜒东流,在梅城东南角注入皖水。梅河平时少水,但到汛期,四面八方的水汇集到这里,水量太大,只好朝两岸溢出。
    ⑧如今梅城人对梅河进行综合治理,( )河道,控制污水排放。两岸种草植树养花,打造成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湿地公园。这里已成为一条穿城而过的美丽景观带。
    ⑨我对梅城的雨感受颇深。梅城雨多,与城西北的天柱山有关。天柱山海拔一千四百八十多米。一座山,就是一座大水库。天柱山的水,目之所见,清亮亮的山泉水,自山上( )万道溪涧,浇灌山下万顷良田。山高林茂,水汽挥发,升空成云,降落为雨。
    ⑩梅城的雨,说来就来。明明丽日当空,突然飘来一片云,便开始下雨。雨说去就去,干净利落。雨住天明,阳光照在湿漉漉的街道上,金光四射。住在梅城,易见彩虹,易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意境。梅城的梅雨季很长,一年四季,三个季节都像梅雨季。
    ⑪梅城是戏剧之乡,黄梅戏在这里发扬光大。游客到潜山,从天柱山上下来,会去梅城南门外十几千米处走走,那里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的故居。客人住在梅城,晚上可去剧场听黄梅戏。
    ⑫ “依子呀子呦——呀子依子呦——”从前的梅城人,在园里养花种菜、出力劳作时,很喜欢哼唱黄梅调。现在的梅城人,走在路上,骑着自行车,冷不防自顾自地飘出一句黄梅歌:“你是山野吹来的风——”梅城的大街小巷,氤氲着黄梅戏的韵味。
    ⑬我从梅城走出去,先后落脚江南江北几个繁华城市,却还是时常想起家乡梅城,想起梅城的梅,那以梅为名的花,那以梅为名的河,那以梅为名的雨,那以梅为名的戏……
    ⑭在我心目中,梅,是我对一座城的( )。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4.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昵称 疏浚 分流 名字 B. 名字 分流 疏浚 昵称
    C. 昵称 分流 疏浚 名字 D. 名字 疏浚 分流 昵称
    5. 作者待过许多地方,请加以梳理,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2 分)
    “我”在黄土岭村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先后落脚江南江北几个繁华城市
    6.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 分)
    (1)十二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到梅城工作,在梅城安家落户。
    (2)冷不防自顾自地飘出一句黄梅歌。
    7. 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联系文章第①段至第⑤段内容,试举例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6 分)
    8. 文中的梅城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到梅城游玩,你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5 分)
    (二)[2023·山东德州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7 分)
    【材料一】中华农耕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漫长农耕时代,农民、农村、农业创造、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渐成社会共识和积极行动。河南省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例。该馆于2012 年12月30 日正式开馆,“接地气、通民情”是该馆的突出特色。开馆以来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预期,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十分突出。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材料三】农耕文化中不可缺少农耕教育传承,中国的教育不能抛弃农耕教育。而且,必须把农耕教育放在重要的基础教育位置。
    专家表示,农耕教育作为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从四个方面做好相应工作。首先是要把农耕教育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奠定课程地位。其次,落实农耕教育的场地也不容忽视。这需要各类学校根据各自情况去联系、建设、共建农耕教育场地。此外,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缺乏劳动教育教学经验,而一线教师又缺乏农耕实践,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农耕教育的质量。因而,还需要建设一支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队伍,通过吸收专家学者、学生、教师、劳动致富能人等方面的人才来联合组建队伍,获得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接地气的农耕教育研究成果。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渐成社会共识和积极行动。
    B. 河南省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C. 开展农耕教育能让孩子懂常识、爱劳动、知勤俭。
    D. 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可直接担任农耕教育的专业教师。
    10. 晓叶同学欲根据【材料二】分析开展农耕教育的必要性。请你帮助她简要梳理。(6 分)
    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显示:
    可见,开展农耕教育是必要的。
    11. 如何落实农耕教育?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8 分)
    (三)[2023·安徽马鞍山期中]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练习。(16 分)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琅琊山六题·石屏路①
    [宋] 欧阳修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
    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12.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1)日光下澈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悄怆幽邃邃: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路久无人迹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 【甲】文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石潭水流逶迤曲折之状;【乙】诗的第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石屏路云雾缭绕之态。(2 分)
    15. 请阅读【甲】文和【乙】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心境的。(4 分)
    三、写作(55 分)
    16. [2023·安徽安庆期中]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社戏》中一群小伙伴一起度过了美好而又难忘的一天,《安塞腰鼓》里观看敲响的腰鼓是令人感到震撼的一天……马尔克斯曾写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一天,那天从早到晚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都值得我们记忆。
    请以《一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 (1)白露为霜 (2)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4)黄发垂髫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6)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 (1)sè tiá 拔 盟
    (2)B 【点拨】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观:看到的景象。故选B。
    (3)示例:有了这些,重叠不得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4)经典常谈 诗经 王安石 苏辙
    3. (1)D 【点拨】D 项中“《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比在发端”表述有误,《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兴在发端。故选D。
    (2)① B ② C ③ D ④ A
    【点拨】①处对应的诗句句意为:桃树叶茂枝繁,花朵粉红灿烂。姑娘就要出嫁,夫家和顺平安。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诗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故选B;②处对应的诗句句意为: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拿李子来相报。现在化作成语“投桃报李”,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故选C;③处对应的诗句句意为:他乡山上有宝石,同样可把玉石雕。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借助外力帮助自己克服弱点或弥补不足;故选D;④处对应的诗句句意为:关关对鸣的雎鸠,栖歇在河中沙洲。美丽贤淑的姑娘,真是君子的好配偶。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兴”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故选A。
    (3)①去掉“通过”或“使”。
    【点拨】第②句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②敏瑞 敏锐
    二、阅读
    (一)4. D
    5. “我”在潜山师范学校读书 “我”在梅城安家落户
    【点拨】由第②段中的“1979 年,我来到潜山师范学校读书……一个名叫白水湾的山沟里”可概括出:“我”在潜山师范学校读书。由第③段中的“十二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到梅城工作,在梅城安家落户”可概括出:“我”在梅城安家落户。
    6. (1)“如愿以偿”指愿望得到实现,文中指作者在梅城生活的愿望得到实现,表现了作者对梅城的向往与喜爱。
    【点拨】“如愿以偿”指愿望得到实现。由第②段中的“当年,生活在农村的我渴望进城,梅城曾是我十分向往之地”可知,文中指作者在梅城生活的愿望得到实现,表现了作者对梅城的向往与喜爱。
    (2)“冷不防”的意思是没有预料到;突然。表现了梅城人很喜欢哼唱黄梅调,梅城的大街小巷都氤氲着黄梅戏的韵味。
    【点拨】“冷不防”的意思是没有预料到;突然。联系第⑫段中的“‘依子呀子呦……很喜欢哼唱黄梅调”“梅城的大街小巷,氤氲着黄梅戏的韵味”可知,“冷不防”表现了梅城人很喜欢哼唱黄梅调,梅城的大街小巷都氤氲着黄梅戏的韵味。
    7. 示例:①“寒冬腊月,城里城外,红梅傲雪,暗香袭人”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从视觉、嗅觉等角度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品性,衬托了作者对梅城的喜爱之情。②“梅城是我的家乡,许多时候,人不在梅城,心却在梅城”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梅城的思念与眷恋之情。③“我相信梅花的坚强、梅花的高洁一定是这座城的追求”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梅城坚强、高洁的品格。
    8. 示例一:梅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梅城的雨。梅城的梅雨季很长,附近的山峦在雨幕中若隐若现,游人的步履渐行渐远。迷蒙的烟雨,精致的飞檐,还有静谧的小巷,如此这般,怎不让人所爱所恋呢?
    示例二:梅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黄梅戏。曲调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黄梅戏氤氲在梅城的大街小巷,让我不禁沉浸其中。
    (二)9. D 【点拨】根据【材料三】中的“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缺乏劳动教育教学经验,而一线教师又缺乏农耕实践,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农耕教育的质量”可知,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缺乏劳动教育教学经验,所以不能直接担任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故选D。
    10. 示例:①超九成的受访者感到身边五谷不分的青少年多;②学校开展农耕教育得到广泛支持;③受访者普遍认为农耕教育对孩子品德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
    【点拨】①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可知,认为身边青少年五谷不分的比较多与非常多的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可得结论:超九成的受访者感到身边五谷不分的青少年多。②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可知,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可得结论:学校开展农耕教育得到广泛支持。③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三可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农耕教育可以让孩子领悟粮食得来不易,珍惜粮食;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可得结论:受访者普遍认为农耕教育对孩子品德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
    11. ①奠定农耕教育的课程地位;②落实农耕教育的场地;③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④建设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队伍。
    【点拨】①根据【材料三】第二段“首先是要把农耕教育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奠定课程地位”可得:奠定农耕教育的课程地位;②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落实农耕教育的场地也不容忽视”可得:落实农耕教育的场地;③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农耕教育的质量”可得: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④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还需要建设一支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队伍”可得:建设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队伍。
    (三)12. (1)穿透 (2)深 (3)凄清 (4)行走
    13. (1)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14. 比喻 拟人
    【点拨】【甲】文中“表现了小石潭水流逶迤曲折之状”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北斗星和蛇。【乙】诗第一句“石屏自倚浮云外”,把山石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5. 【甲】文中借小石潭环境的寂寥表达了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乙】诗中借琅琊山美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独自赏景的怡然自乐和虽然被贬但因为有美景相伴而感到沉醉的旷达心境。
    【点拨】【甲】文中由“四面竹树环合……不可久居”可知,作者营造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受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的影响,作者被贬的愁绪不禁涌上心头。文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等都融入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表现出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乙】诗中“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这两句是在写景,写山石如屏孤立于浮云之间,石路上很久都没有人行走的踪迹,突出了琅琊山景色优美、人迹罕至的特点;后两句“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写的是作者带着酒躺在石路上看山峰与秋月。一个“卧”字写出了作者的怡然自乐。结合注释可以看出,作者虽被贬,但因为有美景相伴而感到沉醉的旷达心境。
    【乙参考译文】山石如屏孤立于浮云之间,石路上很久都没有人行走的踪迹。我带着酒沉醉在石路上,躺着看那成群的山峰和朗照大地的秋月。
    三、写作
    16. 思路点拨:“一天”,限定了具体的时间段。这“一天”是怎样的“一天”呢?美好难忘的?其乐融融的?出人意料的?还是受益一生的?等等。怎样的一天,决定了作文的中心和立意。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瞬间、难忘的瞬间、有意义的瞬间等,就发生在某一天。我们感受到的或是亲情的无私,或是友情的真挚,或是自己成长中的这段经历的难忘,或是某次心灵的触动,这些都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文体选择记叙文为佳。
    例文: 一天
    “给我留一点!”“我要!”……一阵阵叫喊声从教室里传来。今天,我们班举行“厨艺大比拼”活动,从门口望去,班级里真是热闹非凡!
    为了这个特别的活动,我们准备了很久:做计划、写简介、准备厨具……今天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激动人心的炒菜环节终于来了!我们组的组员一个个有条不紊地烧起了美味的菜肴,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终于轮到我出场了!我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搓了搓手,准备开工。我先把锅放在电磁炉上,往里面倒了一些水,打开电磁炉开关,等水沸腾了之后,再把一条提前腌好的鲳鱼放入蒸锅,盖上锅盖,我松了一口气,在心里说:“只要等待十来分钟,我的蒸鱼便大功告成了!”
    谁知刚过两分钟,电磁炉突然断电了!我赶忙检查线路,重新启动电磁炉,我两眼紧盯着它,生怕它再出故障,电磁炉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一直坚持到了蒸鱼出锅。
    我小心翼翼地把蒸鱼端出来,除去葱姜,倒掉多余的鱼汤,浇上蒸鱼豉油,撒上葱丝,一盘精美的清蒸鲳鱼终于呈现在大家眼前了。
    “杨老师,李老师,你们快来尝尝!”我们小组的成员迫不及待地请两位评委老师进行品尝。杨老师夹起一块雪白的鱼肉,送入嘴里,细细品味了一番说:“好吃,好吃,都快赶上饭店的大厨了。”李老师吃完也直点头,冲我竖起了大拇指,看到两位评委老师对我的肯定,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们小组的成员也开心地手舞足蹈了起来。
    美食的喷香,大家的笑脸,使小小的教室洋溢着过节般的气氛。
    这美好的一天,如一朵美丽而又永不凋零的花,永远盛开在我的心头。
    《诗经》中的名句
    出处
    注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①____________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②____________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③____________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④____________
    【注释】①此诗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所作。
    相关试卷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部编版),共9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部编版),共10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陕西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陕西版部编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