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1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2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共21页。
    考点清单:
    考点一: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易错易混: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比较
    方法技巧:
    有关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整体,所以许多试题常以某种物质为例给出一系列的性质、变化、用途的综合信息,让你辨别哪些信息表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用途。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
    其次,用性质和变化的概念辨别哪些信息属于性质,哪些信息属于变化,哪些信息属于用途。
    最后,再运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概念区别物质的两种性质和两种变化。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指化学变化,木炭能在氧气、空气中燃烧是指木炭的化学性质,木炭作燃料是指木炭的用途。
    典型例题1: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4届冬奥会。大量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奥运”增光添彩。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为比赛场馆制冰
    B.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奥运村客车提供动力
    C.利用加压技术将氢气液化储存在“飞扬”火炬中
    D.利用模具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
    典型例题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检验氧气
    C.小花喷水后放入CO2中D.铁钉生锈
    典型例题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C.生石灰可作发热剂 D.金刚石可切割大理石
    典型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铁矿石炼铁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凝固点、沸点、硬度、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是否易熔化、是否易升华等
    物质的稳定性、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等
    性质确定
    感知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定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微观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改变
    宏观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区别
    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区别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特有的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是变化的内因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是物质性质具体变现
    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它能发生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区分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易”“难”“会”等词语,往往指性质;叙述物质的变化时一般会有“了”“在”“已经”等词语。
    【巩固提升】
    1.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量。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海水晒盐
    C.铁丝弯曲 D.玻璃破碎
    4.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D.产生白烟
    5.下列现象或事实,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
    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6.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如图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昆仑玉制作玉器
    B.西瓜榨汁
    C.点燃蜡烛照明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9.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
    10.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12.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
    13.“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4.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盐酸除锈
    C.红磷燃烧 D.冰块融化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16.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17.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胆矾研碎
    C.石蜡熔化 D.金属腐蚀
    18.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19.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 B.冰川融化
    C.汽油挥发 D.蜡烛燃烧
    20.大量新型科技材料用于2022年即将运营的长益高铁建设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车体材料中所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
    B.钢轨所用合金硬度大、韧性好
    C.电路材料中所用石墨电刷导电性能好
    D.使用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
    21.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船箭分离
    22.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23.化学庄园的居民为同学们的到来准备了欢迎仪式,以下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扫广场 B.采摘水果
    C.点燃篝火 D.唱歌跳舞
    2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C.铅笔芯导电 D.浓盐酸挥发
    25.博物馆的贵重画册常会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以防止画册氧化。上述使用氮气的原因,主要是考虑氮气具有下列何种性质?( )
    A.密度较大 B.比热较小
    C.沸点较大 D.活性较小
    2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研钵内研碎胆矾 B.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木炭还原氧化铜 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27.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
    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C.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29.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衣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战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30.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颁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31.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
    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材料的 。
    32.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可以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⑧酒精具有挥发性。
    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3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稀有气体②汞③金刚石④活性炭⑤聚乙烯⑥食盐。
    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
    (2)可制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_____;
    (3)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___;
    (4)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
    (5)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__;
    (6)可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___。
    34.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35.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2)【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__。
    (3)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
    (4)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填“1”或“2”)正确.
    36.雅安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4.1°C〜17.9C之间,降雨多,有“雨城”之称。雅安物产丰富,主要特产有雅鱼、蒙山茶、荥经砂器、汉源花椒、石棉黄果柑以及川牛膝、山药等。
    (1)雅鱼是中亚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又称“丙穴鱼”。鱼形似鲤而鳞细如鳟,体形肥大,肉质细嫩。雅鱼中富含的营养素是。(填字母代号,下同)
    A.糖类B.蛋白质C.纤维素D.淀粉
    (2)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已鉴定的达700多种,其中茶氨酸是茶叶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化学式为C7H14N2O3.茶氨酸属于_______
    A.无机物B.有机物C.氧化物D.盐
    (3)荥经砂器有着两千多年的烧制历史,是以当地盛产的一种黏土和煤灰为原料,经过1000°C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在烧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既没有物理变化也没有化学变化
    (4)花椒麻素(C16H25NO)是花椒呈麻味的主要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杀虫等作用。花椒麻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每个分子中有____个原子。
    (5)黄果柑由橘和橙天然杂交而来,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流域的石棉、汉源等干热河谷地带,肉质脆嫩化渣,酸甜爽口,微具香气。我们可以闻到黄果柑特有的香味,是因为分子____。
    (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耐。可涂抹厨房中常见的____来止痒。
    37.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水经沉降、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得到自来水,自来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检验a管中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_____。
    (4)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5)如图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②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①”或“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38.为保持冻土路基夏季不融化,需在秋冬季将空气中的“冷”储存至路基。“热棒”插入路基(如图),利用钢管内氨的汽化和液化,实现路基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1)热棒主体采用碳素无缝钢管。钢铁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氨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氨的汽化和液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
    39.(2021甘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84消毒液、过氧乙酸、75%的消毒酒精等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
    资料一: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ClO2,是常用含氯消毒剂。
    资料二:酒精易挥发、易燃,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使用75%的酒精消毒时一定要注意防火!
    资料三: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
    (2)ClO2的名称为______。
    (3)从资料二中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
    (4)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
    (5)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6)过氧乙酸(C2H4O3)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40.2018年世界权威期刊《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成都籍中科大年轻博士曹原。下面让我们一起重走“超导材料”发现的神奇之路。请回答相关问题。
    (1)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经过无数次实验确认,汞在温度接近-273℃时几乎处于“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汞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导电的原因是含有自由移动的_________。
    (2)1980年有人发现了铜氧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将温度提高到约为-140℃。YBa2Cu3O5为其代表之一,其中Cu为+1价,O为-2价,则Y为_________价。
    (3)2017年曹原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如图,黑球代表碳原子)。
    ①曹原推测,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若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时,有可能产生超导现象,经过不懈努力,困扰世界107年的常温超导难题,终于被曹原团队突破!石墨烯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曹原小时候就喜欢动手研究,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曾经把银放入稀硝酸中,自己“合成”实验所需硝酸银。该实验是否产生了氢气?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用自己的科技之梦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1: B
    【解析】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为比赛场馆制冰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奥运村客车提供动力过程中,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用加压技术将氢气液化储存在“飞扬”火炬中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利用模具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典型例题2: A
    【解析】A、冰雪融化,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木条复燃,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铁钉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典型例题3: A
    【解析】A、石蕊溶液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石蕊溶液不能检测溶液的pH,错误;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正确。
    典型例题4: B
    【解析】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B、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错误;
    D、用铁矿石炼铁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错误。
    【巩固提升】
    1、D
    【解析】A、金属光泽,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错误;
    C、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2、A
    【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正确;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3、A
    【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4、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水汽凝结,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5、C
    【解析】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6、A
    【解析】A、放烟花是利用烟花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正确;
    B、贴对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对联的物理性质,错误;
    C、剪窗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窗花的物理性质,错误;
    D、包饺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饺子的物理性质,错误。
    7、C
    【解析】A、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点燃蜡烛照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8、A
    【解析】A、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B、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9、C
    【解析】A、开凿河道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裁制船帆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炼铁铸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伐木造桨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10、D
    【解析】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水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D、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正确。
    11、B
    【解析】A、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12、C
    【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一会儿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蜡烛燃烧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后发生化学变化。
    13、C
    【解析】A、镇浆制泥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拉坯造型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高温烧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磨光上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14、D
    【解析】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盐酸除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15、A
    【解析】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净水,正确;
    B、石墨质软,呈深灰色,可用于生产铅笔芯,错误;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错误;
    D、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错误。
    16、B
    【解析】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是因为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17、D
    【解析】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金属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18、D
    【解析】A、无色无味描述的是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密度比空气小,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描述的是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19、D
    【解析】A、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蜡烛燃烧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20、D
    【解析】A、车体材料中所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正确;
    B、钢轨所用合金硬度大、韧性好,正确;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电路材料中所用石墨电刷导电性能好,正确;
    D、使用的金属材料不都是纯金属,大多数是合金,错误。
    21、C
    【解析】A、总装调试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燃料注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C、点火发射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船箭分离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22、B
    【解答】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23、C
    【解析】A、清扫广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采摘水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点燃篝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唱歌跳舞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4、B
    【解析】A、铁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蓝莓酿红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误;
    D、浓盐酸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5、D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活性较小,因此博物馆的贵重画册常会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以防止画册氧化。
    26、A
    【解析】A、研钵内研碎胆矾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木炭还原氧化铜有铜和二氧化碳两种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淀粉生成了麦芽糖这种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27、C
    【解析】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8、D
    【解答】A、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利用了钨的熔点高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C、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利用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
    29、C
    【解析】A、长津湖湖水结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棉衣裁制成单衣,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战火熊熊,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30、A
    【解析】A、点燃“飞扬”火炬,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颁奖花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31、分解
    【解析】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熔化、蒸发和升华过程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2、(1)⑦⑧ (2)③⑥(3)①④(4)②⑤
    【解析】(1)⑦胆矾(碱式碳酸铜)是蓝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⑧酒精具有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⑥木柴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3)①铁熔化成铁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4)②糯米酿成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⑤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是化学变化。
    33、(1)⑥(2)⑤ (3)② (4)① (5)④ (6)③
    【解析】(1)食盐是常用作调味品;
    (2)聚乙烯可制作塑料薄膜;
    (3)汞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4)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发出有色光,因此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5)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因此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6)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物质,所以可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
    34、(1)密度比铝小(2)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1)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铝小。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35、(1)有新物质生成(2)水珠 发热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4)发烫 物理变化 2
    【解析】(1)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感觉到烧杯的外壁变热;而烧杯内壁产生了水;
    (3)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4)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比较通电前后灯丝的变化可以知道灯丝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可以判断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知道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即猜想2正确。
    36、(1)B(2)B(3)C(4) 25:16 43(5)不断运动 (6)食醋
    【解析】(1)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2)茶氨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3)在烧制过程中,物质形状的改变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即整个制作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由花椒麻素化学式(C16H25NO)知,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6=25:16,每个分子中有16+25+1+1=43个原子;
    (5)可以闻到黄果柑特有的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
    (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粘上会奇痒难忍,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厨房中食醋呈酸性,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37、(1)混合物(2)肥皂水(3) 1: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气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无污染、热值高(5)② 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解析】(1)自来水含有水和其他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a试管内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气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无污染、热值高等;
    (5)从微观示意图可知,①中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的水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中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38、(1)混合物(2)防止钢铁锈蚀(3)NH3(4)物理(5)液化
    【解析】(1)钢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防止钢铁锈蚀;
    (3)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H3;
    (4)氨的汽化和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故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液化。
    39、(1)B(2)二氧化氯(3)易挥发 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4)用湿抹布盖灭(5)C
    (6) 2∶4∶3 31.6%
    【解析】(1)纯净物可以写化学式,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是化合物, 组成中有三种元素,为化合物;
    (2)按照命名的规则读做二氧化氯;
    (3)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
    (4)酒精具有可燃性,故①填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实验室中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现象,会准备湿抹布,,可以用来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填用湿抹布盖灭;
    (5)直接加热的仪器:燃烧匙、试管、蒸发皿、坩埚等。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由量筒、集气瓶等;
    (6)根据化学式可知原子个数比为2:4: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12×2+4+16×3)×100%≈31.6%。
    40、(1) 金属 电子(2)+3(3)单质 物理 否 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
    【解析】(1)汞属于金属元素;
    金属原子结合时,有自由电子在原子周围运动,一旦通电(两端有电压时)自由电子就会定向运动,从而导电;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和常见元素化合价可知,YBa2Cu3O5中Cu为+1价,O为-2价,Ba为+2价,设Y的化合价为x,则有x+(+2)×2+(+1)×3+(-2)×5=0,x=+3;
    (3)①、根据题意,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则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②、银的活泼性排在氢元素后,所以银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故银不能和硝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否;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17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⑦: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17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⑦,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加餐练 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加餐练 专题0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师版docx、专题0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解析版doc、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