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保障皇帝和中央政令能够传递到各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设立郡县制度B. 建立文书体系C. 依赖丞相职能D. 确立皇帝制度
3.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秦朝郡县制B. 西汉郡国并行制C. 唐朝三省六部制D. 元朝行省制
4. “安史之乱”以后,自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到回鹘西迁前的80年间,回鹘向唐王朝输出马匹上百万,唐王朝回赐丝绸2000万匹以上。回鹘购得的丝绸除少量为贵族使用外,大部分向西运输到大食、印度,甚至辗转运销至罗马。由此可知,唐朝时( )
A. 回鹘在草原丝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 回鹘垄断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贸易
C. 大量马匹输入加强了唐朝中央集权D. 唐朝皇帝被少数民族尊“天可汗”
5. 金世宗多次提及唐太宗,以唐太宗为楷模。《金史》称赞金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慎守令之选”;金世宗曾对大臣说:担心自己“因一时喜怒,处置有所不当,卿等即当执奏,毋为面从,成朕之失。”比较金世宗和唐太宗,相似之处是 ( )
①具有长期治理地方的经验 ②对治乱兴衰有深入的思考
③注重选拔和任用有才能者④鼓励臣下进谏以匡正过失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6. 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 )
A. 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B. 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 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D.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7. 下表为中国部分朝代的耕地及亩产状况,图表数据可用来解释
①小农经济的长期落后 ②勤劳节俭的行为取向
③清朝前期的社会危机 ④精耕细作农业的必然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 以下是晚清时期部分有识之士的代表作及主要内容,其共同点是
①启迪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②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③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④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9. 如图是民国年间出版的但杜宇个人漫画《阿瞒请客,珍馐杂陈》,画面右侧的曹阿瞒正弓腰缩颈摊开手掌,面对满桌的“珍馐”,似乎在对“客人”说:“您请用吧!”左面的“客人”身穿和服,正捏着“山东”往嘴里送。桌上的“珍馐'还有象征“青岛”的啤酒,以及“东三省”“福建”“蒙古”“矿山”等。对该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A. 讽刺了亲日派的妥协倾向B. 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了主要矛盾
10.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11.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红色资源的形成路径有根据地式和纪念地式等。根据地式的有土地、人民、政权、武装,是自成联系、自成系统的,就像树木长在那片土地上一样;纪念地式的是某一次战争或某一项活动在那里发生,但是其事与其地不具有必然联系,如飘叶之于土地的关系,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理由充足的必然关系。据此推断,下列属于根据地式的是
①延安 ②遵义 ③井冈山 ④嘉兴南湖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2. 如表反映了中国外交( )
A.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B. 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D. 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
13. 沈阳胶鞋总厂在1997年时,在册人员2700多名,离退休人员1100名。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实际只需要1504人。1998年该厂实施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政策,同时还利用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后的闲置厂房设备对外出租,每年为企业创收100多万元。这折射出当时(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 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激发
C. 承包式经营责任制已经普遍实施D.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4. 15世纪后期葡萄牙国王声言:“葡萄牙人,作为海洋霸主,没收未经他们许可,而在地球的海洋上航行者的财产是正当的。”其后,哥伦布从美洲大陆返回西班牙途经葡萄牙时声称:他代表西班牙国王发现了日本国。以上材料表明,当时( )
A. 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B. 美洲和非洲基本被瓜分完
C. 西班牙占据了最有利商路D. 两国对殖民地争夺趋于激烈
15.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第一个重要济贫法。规定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当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政府开始关注社会民生问题B. 工业革命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C. 圈地运动导致社会问题突出D.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弊端凸显
16. 评论家布尔斯廷认为:“美国革命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孕育而成,既是对英国传统的确证,也是对美国未来的认可。”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独立宣言》借鉴了《权利法案》 ②诉诸抽象理论教条
③制定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主张彻底推翻旧的社会秩序
A. ②④B. ①②C. ①④D. ①③
17. 19世纪,某书里描述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工人制造产品,产品本身独立之后成为商品,被老板贩卖,赚钱让老板发财,工人却只得到基本工资。工人工作之后的成果不但没有变成他所掌握的东西,反而分化出来,与他之间形成距离,并且造成各种社会差异及不义的情况。以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之道的是( )
A.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 联合国的成立
C. 俄国十月革命D. 欧洲联盟诞生
18. 下面为德国在1864-1870年取得的重要科技发现或发明统计简表。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①建立帝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即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中心
③终于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④全面赶超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19. 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强大且稳定,二是他国人有可能持有此种货币。二战后,美元一度成为国际货币,促成此事的史实是( )
①美国黄金储备雄厚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美国主导北约建立 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20. 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破坏了经济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原则”,认识到了“经济管理方面过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继续这一观点,并重申“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和核心”。据此可知,苏联改革的失败主要在于( )
A. 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B. 对领导人的怀疑指责
C. 僵化经济理论的束缚D. 改革过程中小修小补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1.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下列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措施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 ②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设四监司和通判监督制约知州 ④地方实行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④①③②
22.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等人提倡将汉字直排改为横排,但市面上买不到横格纸。《新青年》自身也未实现横排,读者反映阅读横排文字“甚感不便”,同时还找不到横排的印刷厂。这说明当时( )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 印刷技术阻碍文化多元化
C. 文化革新缺乏坚实的基础D. 激进的改革无法赢得认可
23. 阿拉伯历史上曾有“百年翻译运动”,翻译了大量波斯、希腊、罗马的经典。在此之中,他们广泛吸收这些文明成果,以至于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不仅是阿拉伯人的故事,更是整个西亚、北非,甚至印度等地的故事。这说明阿拉伯人( )
A. 以文化而不是武力建起庞大帝国B. 融合东西方文明造就帝国的繁荣
C. 重视文学艺术成就忽视科技创新D. 控制亚欧通道影响世界贸易交流
24. 英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统计发现,1937年为25.9%,1951年为44.9%,1975年高达57.9%;政府雇员1931年为59.1万人,1951年为616.7万人,1975年高达724.2万人。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 )
A. 市场机制被不断弱化B. 民众的就业渠道日趋单一
C. 权力制衡的日益完善D. 经济衰败使财政收入减少
25. 讲到“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关系,有学者举例说:“《史记》中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因为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以事后追忆的方式来描述的,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第二手史料’;如果我们要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这些‘第二手史料’就自然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当然,《史记》中也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这些‘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史料’”。该学者旨在说明
A. “一手史料”即为历史评析,“二手史料”即为历史叙述
B. 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一手、二手史料”的相互印证之上
C. “一手史料”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往往要高于“二手史料”
D. “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45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一批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率先发展为工商业城市,并带动交通和工矿类型城市的兴起与传统城市的转型,原有的管理行政中心型的城市制度已不适应。清末推行地方自治,各地富有的工商业者逐渐掌握所在城市的政治权力,并导致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专门管理城市的行政单位“市”的出现并推及全国。“市”的设置依据人口数量和税收性质,不取决于行政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的管理亦具有相当浓厚的资产阶级地方政权的性质。
——摘编于吴松弟《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城市管理变化的积极影响。
27. 货币是反映经济状况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交子。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交子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材料二 到了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的年均产量达到了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按照这样的速度,10年内的黄金产量相当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1848年整个356年间的所有黄金产量。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扬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一点和16世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美)伯恩斯坦《黄金简史》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具有“铸造货币,调议其价值,厘定外币价值以及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权力,“各州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货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1792年《铸币法》规定1美元=371.25格令纯银,与在当地流通的西班牙银元同重。……二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
——摘自张兴胜《美元的历史与“道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概括宋代交子在蜀地得以流通的原因,并指出货币使商业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16世纪欧洲会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分析19世纪后半期此种现象基本没在欧美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宪法条款体现了美国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名称及其影响。
28. 东方与世界的对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的成功。他的教导和他个人的品格都记录在《论语》一书中。……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乾隆(1711-1799年)与华盛顿(1732-1799年)是同一个历史时代中西世界权力巅峰的两位名人,但两人的现代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当乾隆帝去世时,没有一个人会料想到,帝国盛世的幻象将在短短的四十几年后就被击破。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
——据严明《中西文化风物志》、吴晓波《乾隆与华盛顿》整理
材料三 “新加坡的成功的确是个奇迹,这里没有被外国殖民,没有当谁的附属国,或被某大国专门扶持。新加坡人是靠自己振兴了国家,这在全世界非常罕见,新加坡的经验比日本更能让中国受益。”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与李光耀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交流方式及思想主张上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概述孔子所处的另一个“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指出乾隆统治时期的中国面临怎样的盛世危机,从社会性质巨变的角度指出“帝国盛世的幻象”“被击破”的表现,并说明华盛顿留下的具有“现代性”的“遗产”主要指什么。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新加坡和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以“文明在包容互鉴中向前发展”为视角,结合材料三与所学,任选一国阐释其原因。(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年份(公元)
耕地(百万亩)
人均耕地(亩)
粮食播面亩产(公斤)
105
511
9.59
132
755
666
12.6
167
1393
776
12.8
174
1753
678
3.69
184
1812
727
2.18
—
代表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
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四洲志》
是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的汇编。
《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和外国军事与科技。
《瀛寰志略》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
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具体领域
世界
德国
生理学
100项
89项
/
德国
英法(合计)
医学
33项
29项
电学、光学和热力学
136项
91项
中国北部
中国西北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东南沿海
两广地区
云贵地区
平均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5.1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4.5
6.0
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